資源簡介 (共53張PPT)第 二 節肌 學富陽市城鎮職業高中醫藥化工教研組一、概述(一)、肌的形態肌的外形大致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4種 。(二)、肌的構造每塊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兩部分 闊肌的腱性部分成薄膜狀,稱腱膜 (三)、肌的輔助裝置肌的輔助裝置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具有保持肌的位置,減少摩擦和保護的作用 1、筋膜:有淺筋膜和深筋膜 淺筋膜位于真皮之下,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 深筋膜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位于淺筋膜的深面,包被在肌的表面,隨肌的分層而分層,在四肢可附著于骨,構成肌間隔等 2、滑膜囊:為封閉的結締組織小囊,位于腱與骨面接觸處 3、腱鞘:是包于肌腱外面的鞘管,位于肌腱活動度較大的部位 分為纖維層和滑膜層,滑膜層又稱為腱滑膜鞘 (四)、肌的作用二、軀干肌(一)、背肌1、淺群:斜方肌背闊肌2、深群 豎脊肌(二)、胸肌1、胸上肢肌(1)、胸大肌(2)、胸小肌(3)、前鋸肌:起自1-8肋止于肩胛骨內側緣和下角作用:拉肩胛骨緊貼胸廓肋間外肌2、胸固有肌 肋間內肌胸橫肌背肌的起止與作用肌肉名稱起點止點作用胸鎖乳突肌胸骨柄,鎖骨內側端顳骨乳突一側收縮使頭向同側側屈,兩側收縮使頭向后仰。前斜角肌頸椎橫突第1肋一側肌收縮,使頸側屈,兩側肌同時收縮,可上提第1肋助深吸氣。如肋骨固定,則可使頸前屈。 肌肉名稱起點止點作用斜方肌上項線、枕外隆突、項韌帶、第七頸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 。鎖骨外側1/3部分、肩峰和肩胛岡 。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攏,上部肌束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 肩胛骨固定,一側肌收縮使頸向同側屈、臉轉向對側,兩側同時收縮可使頭后仰 。背闊肌以腱膜起于下6個胸椎的棘突、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和髂嵴后部。肱骨小結節嵴使肱骨內收、旋內和后伸 上肢上舉。 豎脊肌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 向上分出三群肌束,沿途止于椎骨和肋骨,向上可到達顳骨。使脊柱后伸和仰頭,一側收縮使脊。胸肌的起止與作用胸大肌鎖骨內側半、胸骨和第1~6肋軟骨等處。肱骨大結節嵴 使肩關節內收、旋內和前屈 上肢固定,可上提軀干。肋間外肌肋間隙淺層,肋骨下緣下位肋骨上緣提肋助吸氣肋間內肌肋間外肌深面,肋骨上緣上位肋骨下緣降肋助呼氣肋間最內肌肋間內肌深面,肋骨上緣上位肋骨下緣降肋助呼氣 (三)、頸 肌1、頸闊肌2、胸鎖乳突肌3、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下頜舌骨肌、莖突舌骨肌 、頦舌骨肌4、舌骨下肌群:肩胛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 、甲狀舌骨肌5、斜角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前、中斜角肌與第1肋之間的空隙為斜角肌 間隙,有鎖骨下動脈和臂叢通過。胸鎖乳突肌、前斜角肌的起止與作用肌肉名稱起點止點作用胸鎖乳突肌胸骨柄,鎖骨內側端顳骨乳突一側收縮使頭向同側側屈,兩側收縮使頭向后仰。前斜角肌頸椎橫突第1肋一側肌收縮,使頸側屈,兩側肌同時收縮,可上提第1肋助深吸氣。如肋骨固定,則可使頸前屈。(四)、膈三 個 裂 孔名稱主動脈裂孔食管裂孔腔靜脈孔位置位于第12胸椎前方約在第10胸椎水平約在第8胸椎水平通過的結構主動脈胸導管食管和迷走神經下腔靜脈(五)、腹肌1、腹外斜肌2、腹內斜肌3、腹橫肌4、腹直肌:腹直肌鞘由腹外側壁三個扁肌的腱膜構成,分前、后兩層,前層由腹外斜肌腱膜與腹內斜肌腱膜的前層愈合而成;后層由腹內斜肌腱膜的后層與腹橫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臍下4-5cm處三塊扁肌的腱膜全部轉到腹直肌的前面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使后層缺如,中斷處形成弓狀線,弓狀線以下,腹直肌后面與腹橫筋膜相貼5、腹股溝管:女性有子宮圓韌帶,男性有精索通過腹肌外側群的位置、層次、肌纖維方向、形成結構肌肉名稱位置層次肌纖維方向形成結構腹外斜肌腹前外側部淺層外上斜向前下形成腹股溝韌帶、腔隙韌帶腹股溝管皮下環和腹直肌鞘前層。腹內斜肌腹前外側部腹外斜肌深面外下斜向前上腹股溝鐮(聯合腱)提睪肌、腹直肌鞘前、后層。腹橫肌腹前外側部腹內斜肌深面橫行腹股溝鐮(聯合腱)提睪肌、腹直肌鞘前(弓狀線以上)、后層。三、頭肌枕額肌眼輪匝肌(一)、面肌(表情肌): 口輪匝肌頰肌鼻肌咬肌(二)、咀嚼肌 : 顳肌翼內肌翼外肌肌肉名稱起 點止 點作 用咬肌顴弓下緣和內面咬肌粗隆上提下頜骨顳肌顳窩下頜骨冠突上提下頜骨 后部纖維使下頜骨向后四、四肢肌(一)上肢肌上肢肌分為上肢帶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三角肌岡上肌1、上肢帶肌 : 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肩胛下肌肱二頭肌前群: 喙肱肌2、臂肌 : 肱肌后群: 肱三頭肌3、前臂肌肱橈肌旋前圓肌第一層(淺層): 橈側腕屈肌掌長肌尺側腕屈肌(1)、前群 第二層:指淺屈肌拇長屈肌第三層:指伸屈肌第四層:旋前方肌(2)、后群淺層:指伸肌、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小指伸肌、尺側腕伸肌 。深層:拇短伸肌、旋后肌、拇長展肌、拇長伸肌、示指伸肌 。4、手肌肌肉名稱起點止點作用三角肌鎖骨外側段、肩峰和肩胛岡肱骨三角肌粗隆外展肩關節,前部肌束使肩關節屈,旋內,后部肌束使肩關節伸和旋外。大圓肌肩胛骨下角背面肱骨小結節嵴使肩關節內收和旋內 肱二頭肌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 橈骨粗隆屈肘、屈肩,當前臂在旋前位時,使前臂旋后肱三頭肌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和內側頭分別起自肱骨后面橈神經溝的外上方和內下方的骨面。尺骨鷹嘴伸肘,長頭使肩關節后伸和內收旋前圓肌肱骨內上髁橈骨外側面中部使前臂旋前,屈肘關節旋后肌尺骨近側橈骨上1/3的前面使前臂旋后(二)、下肢肌下肢肌分為髖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組成 前群:腰小肌闊筋膜張肌1、髖肌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后群: 梨狀肌閉孔內肌股方肌閉孔外肌2、大腿肌縫匠肌:最長的肌(1)、前群 股直肌股四頭肌 股內側肌(最大的肌) 股外側肌股中間肌恥骨肌長收肌(2)、內側群 股薄肌: 作用使髖關節內收 短收肌大收肌股二頭肌(3)、后群 半腱肌半膜肌 3、小腿肌脛骨前肌(1)、前群: 趾長伸肌拇長伸肌腓骨長肌(2)、外側群:腓骨短肌 腓腸肌淺層: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 (3)、后群: 腘肌深層: 趾長屈肌拇長屈肌脛骨后肌下肢肌的起止與作用肌肉名稱起 點止 點作 用髂腰肌腰大肌起自腰椎體側面和橫突,髂肌起自髂窩。 股骨小轉子使髖關節前屈和旋外, 下肢固定時,可使軀干前屈。臀大肌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臀肌粗隆及髂脛束髖關節伸及旋外,下肢固定,可伸直軀干。梨狀肌骶骨前面骶前孔外側股骨大轉子外旋、外展髖關節縫匠肌髂前上棘脛骨上端內側面屈髖和屈膝,并使已屈的膝關節旋內。股四頭肌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分別起自股骨粗線內、外側唇,股中間肌起自股骨體前面。向下形成一腱包繞髕骨,續為髕韌帶,止于脛骨粗隆。 是膝關節強有力的伸肌,股直肌還可屈髖。股二頭肌長頭起自坐骨結節,短頭起自股骨粗線。腓骨頭屈膝、伸髖,小腿旋外脛骨前肌脛骨外側面內側楔骨內側面和第1跖骨底伸踝關節(背屈),使足內翻。小腿三頭肌腓腸肌起自股骨內、外側髁的后面,比目魚肌起自腓骨后面的上部。以跟腱止于跟骨。屈踝和屈膝,在站立時固定踝關節和膝關節。脛骨后肌脛骨、腓骨和小腿骨間膜的后面。舟骨粗隆和內側、中間及外側楔骨。屈踝關節和使足內翻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