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十言手指筆套計回顧:1、什么是設計?2、技術設計側重于哪些方面?設計是基于一定設想的、有目的的規劃及創造活動。技術 設計側重功能、結構、材料、程序、工藝等方面的設計。大千世界,萬千事物,一切自有其生長的過程,一切自有其生成的機理。人類的設計也是如此。動態而有章可循的過程、開放而有規矩的原則,是人類設計生生息息、不絕江河的重要保證。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授課人:陶偉軍(上虞市城南中學)設計的一般過程---便攜式小凳的設計過程第一節 設計的一般過程一、發現與明確問題二、制定設計方案三、制作模型或原型四、測試、評估及優化五、產品的使用和維護便攜式小板凳設計過程做方案制作品結1、發現問題一、發現與明確問題2、明確問題1)這個問題值不值的做;------調查分析,確認問題-----明確設計要求2)這個問題以我現有的知識和能力,在老師、家長或同學的幫助下能不能完成;【閱讀案例】 P46【馬上行動1】請同學們完成設計表中問題的來源【馬上行動2】 分析案例中的陳晨等同學在設計的發現與明確階段進行了哪些具體工作?并將內容填入書47頁表中。主要環節具體工作內容調查需求利用課余時間到幼兒園、小學等處,就小凳的一般需求進行了調查資料統計分析對調查的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將統計結果繪制成相應的圖表確定設計項目經過熱烈的討論,確定將便攜式小凳作為設計項目明確設計要求列出了具體的設計要求【馬上行動3】 利用“設計要求”一般內容分析案例中的便攜式小凳的設計要求,并完成表中相關內容。美觀、兒童喜歡輕而小,攜帶方便結構簡單,穩固易于制作,成本低功能結構材料程序工藝成本“設計要求”一般內容具體目標設計要求便攜式小凳二、制定設計方案收集信息設計分析方案構思方案呈現方案篩選1、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1、我們平時收集信息的途徑有哪些? 2、陳晨等同學是通過什么途徑收集信息的? ?【馬上行動4】歸納他們收集到了哪些資料?完成表中收集信息部分內容。凳子的資料便攜式、折疊式、組合式資料人機工程資料手工生產、機械化生產木工經驗凳子的尺寸……分析材料結構攜帶便攜式小凳設計信息分析[技術分析]如何選擇材料如何使結構穩定如何便于攜帶選用輕質材料選用易加工材料選用廢舊材料……擴大支撐面采用榫方式連接采用插接方式連接……盡量縮小體積采取可拆卸式采用折疊式……結構穩固易于制作自重輕體積小攜帶方便成本不高于5元材料結構攜帶和諧美【馬上行動5】根據自己的分析,完成表格。3.方案構思方案構思是設計過程中最富有挑戰性的環節,主要考慮作品的材料結構、工作原理、具體形象等。【馬上行動6】為解決便攜式小凳設計分析階段提出的三個關鍵問題,請同學積極思考,根據書中列舉的材料、結構、連接方式的資料,結合自己的想法提出符合設計要求的材料、結構和連接方式,完成表格。【閱讀案例】 P49提供的多種材料、結構和連接方式。材 料結 構連接方式4、方案呈現對設計方案進行綜合A.采用瓦楞紙材料的方案草圖B.采用木板、木棍材料的方案草圖C.采用五夾板材料的方案草圖D.采用其他材料的方案草圖【馬上行動7】閱讀書中提供的四種方案草圖。每組同學在此基礎上在背面繪出設計草圖。采用瓦楞紙材料的方案草圖采用木板、木棍材料的方案草圖C.采用五夾板材料的方案草圖D.采用其他材料的方案草圖5.方案篩選【馬上行動8】當多個方案產生以后,我們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對方案進行篩選這些。 歸納小結 1、設計來源于生活,當今很少有產品是偶然被開發出來的,希望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2、設計是一個有計劃的創新活動,它有著科學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首先要做好方案。【馬上行動9】你對你的方案有什么樣的評價?完成表格。 課后反思 1、你在平時觀察身邊的事物,有沒有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 2、你對發現的問題,是否想到了解決它的辦法? 3、你解決問題的方案是怎樣形成的? 布置作業 根據這節課所學的內容,結合學校的桌椅情況和你自己對所使用桌椅的想象和要求,嘗試設計一款適合高中學生使用的桌子或椅子。 要求包括:1.設計的目的和設計要求;2.收集信息;3.設計方案;4.方案構思;5.方案篩選;6.方案呈現等。謝謝再見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3、1 設計的一般過程——制定設計方案(第一課時)上虞市城南中學 陶偉軍內容分析:“設計的一般過程”是江蘇教育出版社《技術與設計1》中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以便攜式小凳的設計為案例,對設計的一般過程進行闡述,主要包括:發現和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產品的使用和維護幾部分。是第三章的三大內容(過程、原則、評價)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通用技術第一模塊的重點基礎內容,本節內容與第四章至第八章內容形成總分關系,對以后的學習具有奠基作用。第一課時主要通過發現問題和對問題的深入分析,把生活中的問題通過設計提出解決問題的多個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情分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技術與設計及其關系的相關知識,對技術及設計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但是對如何進行設計,如何規劃設計還沒有清楚的認識和體驗,對設計過程充滿陌生感和好奇心。通過本節的學習,將使學生在總體上把握設計的一般過程,并初步運用于設計實踐中,為后續的系統學習打下基礎。本節課由于要讓學生來初步繪制自己的作品,需要學生有簡單繪畫的能力,尚不容樂觀,同時課堂中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體驗到親自設計的成就感,從而促進他們想進一步學習的沖動。教學目標:1.認知性學習目標: (1)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設計方案的制作 (2)知道設計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多個方案2.技能性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在設計活動中遵循科學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及認真選擇不斷優化的嚴謹態度(2)培養設計策略,如問題解決、創造性思維、空間現象、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推理等等3.體驗性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2)讓學生懂得設計是一個有計劃的、有著科學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創新活動教學重點: 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讓學生獨立或相互合作,完成方案設計教學難點: 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如何能讓所有學生都充分參與,并能體驗到設計的樂趣教學手段:1、利用幻燈片來展示設計方案的一般過程和優秀的設計作品2、用合作手段,通過探究完成任務3、利用實物展示臺來展示學生作品,完成設計方案篩選任務教學設想:1、創設情景,以問題引導進入新本課時2、簡單講述設計的一般過程,由“總”到“分”3、發放設計方案表格,與學生共同學習并完成便攜式小凳設計方案表格4、學生展示并選出比較優秀設計方案5、總結方案設計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并將這個過程推廣到所有技術方案的設計過程中教學過程教學階段和所用時間 教師活動 投影儀展示 學生活動 教學方法說明課前 做好準備工作,并與學生交流發放設計方案表格 部分學生交流 交流溝通引入新課4分鐘 以“計”為引線,欣賞幾個優秀的設計作品,用問題引入新課 展示一些優秀的設計作品展示問題 學生回憶并回答學過的設計的關系觀看幻燈片的內容回答問題 情景再現問題導入:設計作品要少而精,提出問題要與下面學習有關聯總述2分鐘 簡單描述設計的一般過程 展示設計的一般過程 看聽 講授法:講述條理要分明學習(1)10分鐘 講述發現問題、明確問題,引導學生開始完成表格內容 展示學習內容 閱讀案例馬上行動1馬上行動2馬上行動3完成表格相關內容 體驗法、講授法、討論法:層層引導環環相扣學習(2)18分鐘 講述如何制定設計方案:收集信息→設計分析→方案構思→方案呈現→方案篩選,引導學生開始完成表格內容。在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中,要始終明確: 1.運用不同的材料、結構可以產生不同的設計方案。 2.任何設計方案都有改進的可能性,好方案決不會僅有一個提示:設計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一定要發揮自己最好的想象能力。根據達成的目的不同,好的設計方案可能有很多,不要受別人的干擾。 展示學習內容提出問題 參與學習活動完成相關表格馬上行動5馬上行動6馬上行動7馬上行動8 體驗法、講授法、討論法:層層引導環環相扣展示學生的不同作品6分鐘 將學生的作品展示,請提供小組解釋,再請其他同學評價,老師簡短點評(由于時間原因,不少同學還有很多其他意見沒有表達,大家可以把你對這幾種方案的不同看法回去整理一下,下節課交給我) 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學生作品 學生積極思考,進行評價馬上行動9 體驗法、講授法、討論法:多發現閃光點,讓學生自己選擇出較好的設計方案總結提升2分鐘 任何優秀的設計都需要一個好的設計方案,一個好的設計方案的制定大致上都可以用此步驟來實施。 展示相關內容 學生積極思考 講授法布置任務2分鐘 課后反思作業布置作品欣賞 展示相關內容 學生積極思考 講授法設計方案制作小組成員 初稿( ) 修改稿( )最終稿( )問題的來 源設計要求方案設計 收集信息設計分析方案構思方案呈現 在背面繪出設計方案,標明每部分的功 能,無法繪出的功能,可用文字說明方案篩選自我評價(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制定設計方案(第一課時).doc 設計的一般過程(第1課時).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