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1.1 技術的價值1.技術與人2.技術與社會3.技術與自然1.什么是技術 技術就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能更好的適應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2.技術具有保護人的作用(A)人類需要著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紡織、印染、縫制技術技術就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能更好的適應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技術上具有保護人的作用:(A)人類需要著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紡織、印染、縫制技術(B)人類需要進食以補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飪加工技術以及農作物栽培、家禽飼養技術(C)人類需要住所以避風擋雨,于是有了建筑技術(D)人類需要抵御野獸攻擊和的傷害,于是有了弓箭、大刀、長矛等武器制造技術三星堆出土文物技術就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能更好的適應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技術上具有保護人的作用:(A)人類需要著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紡織、印染、縫制技術(B)人類需要進食以補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飪加工技術以及農作物栽培、家禽飼養技術(C)人類需要住所以避風擋雨,于是有了建筑技術(D)人類需要抵御野獸攻擊和的傷害,于是有了弓箭、大刀、長矛等武器制造技術(E)人類要出行于是有車船制造技術(F)需要交往、保持聯系,于是有了通信技術。閱讀: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規則:二分鐘快速閱讀、快速記憶、合上書本。第一關(1)電弧光燈的發明者是誰?哪個國家?發明時間?(2)白熾燈的發明者是誰?哪個國家?發明時間?第二關:請在光明之樹上標出人類已經制造出的燈的順序。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神話:普羅米修斯盜火——阿拉丁神燈——寶蓮燈歷史:星光——雷擊火——保存火種——鉆木取火——動物油燈——植物油燈——蠟燭——煤油燈——電弧光燈——家用電燈——日光燈——節能燈——各種節能燈可以卷起來的燈CeeLite研制的跟紙一樣薄的靈活的燈管實際上可以想安裝到哪里就安裝到哪里:可以包在柱子上,可以貼到地板上,甚至可以貼到樂隊的架子鼓上。閱讀: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討論:如果人類沒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術,沒有發明燈,世界將會是怎么樣的一幅圖景?人類對于光明的需求,怎樣推動了照明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閱讀:火與烹飪、制陶、冶煉技術思考并回答需要孕育了技術的產生,下列技術滿足了人的哪些需求?(A)印刷技術滿足了人的————————需要(B)農耕技術滿足了人的————————需要(C)攝像技術滿足了人的————————需要(D)B 超技術滿足了人的————————需要(A)學習文化知識(B)吃飽穿暖(C)把美好的東西留存下來(D)了解身體內部奧秘思考:1.原始人最初為什么要選擇穴居或者在樹上居住?2.原始人隨身攜帶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來切割獸肉以外,還有什么用途?3.瘧疾、天花、鼠疫、肺結核等疾病曾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為什么現代人對它們不再恐慌?取火技術工具制造醫療技術車船制造技術電子技術2、運用技術解放人思考:以下技術怎樣解放人?——熟食,人類脫離野性,營養改善,大腦發育健全,智慧提高。——擴大了人的能力——戰勝了疾病,延長了壽命——方便出行。——豐富人們的生活。討 論交通工具的發展使人們的出行便捷、舒適 , 但是也可能使人們過分依賴現代交通工具而缺乏鍛煉, 以致影響 身體健康。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表現為:人依靠技術解放或延長了自己的手、腳、眼、耳、腦等身體器官, 拓展了活動空間, 提高了勞動效率, 增強了利用自然、保護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的能力。技術對人的解放作用閱讀:愛迪生的故事討 論:技術上的創造與發明使愛迪生得到終身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結合你的經驗 , 談談參與技術活動對你個人發展的作用和意義 。人類在探究技術、使用技術、發展技術的過程中, 不僅改變著客觀世界, 而且改變著主觀世界。技術促進人的精神和智力的發展, 使得人的創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 思維方式發生轉變, 自我價值得以實現。所以: 技術具有發展人的作用討 論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要,技術具有保護人、解放人、發展人的作用。但是技術具有兩面性,它可以帶來福音,也會帶來災難就上述材料請闡述自己的見解。每組四人,時間不超過2分鐘。十項超級技術的作用眼鏡,他們的理由是,眼鏡雖然簡單,但價值很大。它的發明,使眼睛有缺陷的如、老年人,能夠對這個世界更加親近。避免了由40歲以下的人統治世界局面的發生。眼鏡的發明,還給人類一個很大的啟示:人類自身生理的缺陷,可以通過智慧發明來加以彌補。你猜對了嗎?原子彈,美國是世界上最先擁有原子彈的國家,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過原子彈災難的國家。1945年,發生在日本廣島和長琦的災難,告訴人們,人類創造的文明,可以在一瞬間就會被摧毀。它也告訴人們,核軍備競賽,是多么的危險,爭取和平是多么的重要。印刷術,其理由是,印刷術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人類信息傳遞的速度和容量,從而加快了人類發展的步伐。 管道技術,把潔水帶到各家各戶,又把污穢水帶走。沒有管道技術,就不可能有高樓大廈,不可能有現代化的大都市產生。管道技術用于灌溉,提高了人類戰勝自然災害的能力。騎兵馬戰技術。在馬戰技術沒有出現以前,世界上存在很多很小的國家,這種局面,影響到人類社會的發展,馬戰技術出現后,促成了強大國家 的產生。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避孕節育技術,它對于人類控制自身發展,是功不可沒的。時鐘的發明,使得人類的生活節奏更加規律,和精確。它也使人們有了對效率引起了重視。數字,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數學,成了人們生活、工作、創造的有力工具。音樂技術。特別是古典音樂,它陶冶人們情操,凈化人們思想,還有一定的醫療功能。電腦,它的重要性,我就不在這里多說了。同學們會有更多的體驗。技術演進的歷史1. 原始社會的技術萌發(1)勞動創造人類的標志:制造工具(2)原始社會的技術發明1)石器的制造(石刀、石斧、石鋸、石鑿) ;2)弓箭的發明(復合工具—弓、弦、箭);3)人工取火的方法(鉆木取火或擊石取火:機械能—熱能);4)制陶技術(天然材料—人工材料);5)冶金技術(古埃及的青銅器、古巴比論的鐵器);6)農業技術(刀耕火種)、紡織工藝(骨針縫衣)、建筑技術(木棚石屋)、運輸技術(獨木舟、雪橇車輪);(3)原始社會技術發明的意義它不僅表明人類開始能動地改造自然,同時也改造了人類本身。2. 奴隸社會的文明中心——古希臘羅馬的科學技術(1)古希臘自然科學(物理學之父:亞里斯多德;力學之父:阿基米德;幾何學之父:歐基里德;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2)古羅馬建筑技術(神殿、競技場、凱旋門、會堂等);(3)古羅馬水利技術(儲水池、導排水道、公共浴池、噴泉等);3. 封建社會的文明中心——中國古代的實用科技發展(1)李約瑟博士:公元3世紀至15世紀,中國的發明和發現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各國,讓西方望塵莫及。(2)《世界自然科學大事年表》:公元前6世紀至11世紀——世界重要發明創造共有231項,其中中國就有135項,占58.4 % ;公元11世紀至16世紀 ——世界重要發明創造共有67項,其中中國就有38項,占54 % ;(3)中國古代的實用科技特點:科學技術尚未分化,帶有明顯的實用性。往往注重經驗描述而分析不足,關心效益而對原因甚少追究,知識水平常處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4)中國古代的實用科技成果1)商代的青銅冶煉技術“高、大、精”;2)春秋戰國時代李冰父子完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3)秦漢時期的建筑技術“秦磚漢瓦”和“萬里長城”;4)秦漢時期的交通技術: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的“四馬戰車”漢魏三國時期諸葛亮制作的“木牛—獨輪車”“流馬—人力四輪車”;5)秦漢時期的制陶技術: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6)東漢蔡倫“造紙”和北宋畢升“印刷術及火藥、指南針”等四大發明;7)唐宋盛世的“都市建設”— 長安城,堪稱世界之最;8)隋朝李春建造的安濟橋 — 敞肩拱橋之鼻祖;9)唐三彩和宋瓷—是中國古代制瓷技術的代表作;10)明清木構建筑技術的杰作 — “北京故宮”“沈陽故宮”;11)明代的航海技術 — 鄭和“七下西洋”;12)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當時手工業和農業的百科全書;4. 近代歐洲的科技革命(1)近代第一次科學革命 — 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產生為標志;(2)近代第一次技術革命 — 以蒸汽機發明為中心(包括紡織機、機床、火車、輪船等);(3)近代第二次科學革命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麥克斯韋“電磁微分方程”“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細胞學說”與達爾文的“進化論”(2)近代第二次技術革命 — 以發電機、電動機發明為中心(包括鋼鐵技術、內燃機、汽車、電報電話等);5. 20世紀初的“科學革命”(1)19世紀末的物理學革命 — 電子、X射線和放射性現象等三大發現;(2)20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小資料克隆技術:1997年英國的生物學家維爾莫特首次用體細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小母羊,取名為“多利”,所謂克隆,原意是用離體的小樹枝來繁殖植物,現在克隆是指無性繁殖。克隆技術引起世界震驚和全球性爭議。一方面科學家們認為這一生物工程學的重大成果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它將幫助人類培育出眾多的優良作物和家畜品種。在醫學和拯救瀕危動物方面也能得到極為廣泛的應用。另一方面它也給人類提出一個嚴峻的倫理道德問題,克隆的無性繁殖法如果一旦用于人類,將會給社會帶來無法估量的后果。磁懸浮技術:它是借助電磁感應的方法懸浮、導引和驅動列車的高新技術。日本采用的是排斥式電動系統:它是利用裝在車上的超導磁鐵來產生導軌中導電線圈內的電流。形成一種排斥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能讓44人重15噸的車輛懸浮達15厘米高。德國采用的是吸引式系統:它利用車輛上攜帶的非超導的鐵芯電磁鐵與位于導軌側面的電磁鐵相互吸引著向上懸浮,使100噸重的車輛與導軌有1.5厘米的間隙。目前磁懸浮列車速度已達到每小時400—500公里。激光照排技術:將計算機技術與激光技術結合起來用于印刷出版,這就是激光照排技術。照排系統使中國出版印刷業告別“鉛與火”,迎來“電與光”。此技術具有自主的知識產權,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占領了中國百分之九十九的報業和百分之八十的書刊市場以及港、澳、北美、馬來西亞百分之九十的華文報業市場。為此北大的王選院士被稱為“激光照排之父”,并獲得2001年國家最高科技發明獎。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納米材料:簡單地說是指用晶粒尺寸為納米級的微小顆粒制成的各種材料,其納米顆粒的大小應不超過100納米。(1nm=10-9m) 納米材料與普通材料相比在機械強度、磁、光、聲熱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納米技術 :利用現代科技制作納米材料的方法和手段。目前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不少于30種。但每一種方法都有自身的缺陷,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