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回顧人機關系所要達到的目標即:高效舒適健康安全那么,如何來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呢 ?試分析左邊這張電動輪椅的設計滿足了人機關系的哪些目標類別 產品 缺陷 產生原因A 空調 手機MP3 不能產生新鮮空氣氧氣體積大,難安裝耗電大、有輻射耗電大,電池容量小 暫無技術基礎、難以實現將可能成為發明創造的新追求,希望點B 水龍頭汽車圓珠筆 易漏水車胎易爆有油墨,寫不出字 制造的質量問題或使用不當C 汽車電腦、電視 尾氣污染有電磁輻射 已有新設計、問題正在解決推動技術進步、降低成本逐步推廣D 課椅變速自行車公交車站MP3,手機 不舒適座墊小無坐位,按鍵太小 設計考慮不周到或人機關系與成本對立需要協調 哪些屬于人機關系問題?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設計的產品要考慮到不同人群(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設計要符合人體的靜態尺寸和動態尺寸設計產品要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產品設計應重視實現,改善人機之間的信息交流,實現人機對話(即運用信息語言交流)1、2、3、4、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舉例:1、殘疾人專用設施2、各種人的服裝思考:仔細觀察課本馬上行動中的圖片“底下通道”,并思考,這個底下通道的設計忽略的哪些人群的需要?思考:一個住10樓的小孩每次去樓下玩都是坐電梯下去,而上樓時有時確走樓梯,為什么?一般的產品設計都是適合于普通人群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設計時,還必須充分考慮特殊人群的特點和需要。靜態的人與動態的人小辭典:靜態尺寸是指人的構造尺寸;動態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動作范圍、體形變化等測量數據。人在使用產品的時候處于靜態和動態兩種狀態交替之中,因此,設計的產品不但要符合人體的靜態尺寸,也要符合人體的動態尺寸。請你找出生活中類似的情況,并提出改進的方案。人的心理需求設想:如果把你的房間全部布置成紅色或者黑色,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或者在你進入圖書館的時候發現矗立在你面前的是兩個籃球架的時候你又會有怎樣的感覺呢?要滿足人的心理需求要考慮五個方面的問題:視覺:對產品的色彩、形態,空間的關系的感覺,感受。聽覺:對產品的聲音的感覺味覺:對產品的口味的感覺嗅覺:對產品的氣味的感覺觸覺:手、足、皮膚對產品的感覺顏色對人心理的影響紅--------白--------黑--------喜慶、熱情,停止、危險,警示純潔,神圣,高雅,輕,飄有力,堅固,沉重,神秘,嚴肅,罪惡灰--------平凡、謙和、失意、中庸還有一些其他的顏色搭配,會給人各種不同的感覺,如:豎條紋服裝的人看上去感覺更高更瘦,而穿黑色的服裝的人看上去更苗條……橙色----熱烈、溫暖、陽光、希望、高興、剌激、精神誠實、認真、深思、博大黃----明朗、開心、生命、溫和、舒服藍---- (圖片顯示) 茶座、咖啡廳的設計:應以暖色調為主,空間要小一些,以營造溫馨、寧靜的效果。 (圖片顯示) 辦公室的設計:以冷色調為主,空間要簡潔明快,以求產生嚴謹、高效的工作氛圍。 (圖片顯示) 醫院的設計:以藍色、白色為主,使病人產生平和的心態。觀看圖片,說明廚房、衛生間、從空間、色彩、照明、設施等方面如何滿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形態對人心理的影響直線平面型--------莊重,穩固,均衡,安定曲線弧面型--------活潑,輕松,流暢斜直線斜面型-----動感,不穩產品的設計要巧妙地運用這些要素是設計更趨完美感受不同造型給人的感覺改善人機之間的信息交流實現人機對話舉例:電梯電腦手機上下箭頭是電梯反饋給人的一種形式,如向上箭頭亮表示電梯正在向上運動通過開門和關門鍵,人可以發出開門或關門的指令人對電梯發出指令的工具,如:去八樓,只要按8號鍵電梯反饋現在的位置當電梯到達指定樓層時蜂鳴器會發出聲音提醒乘客利用鍵盤鼠標輸入指令電腦以對話框的形式把信息反饋給電腦操作者當然,電腦反饋給操作者的信息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圖象畫面,聲音等等人與電腦之間實現了信息的相互交流好方便啊!(4)信息的交互人與產品的互動過程就是人與產品之間信息傳遞的過程.如:電話機的號碼顯示、手機的來電顯示、帶攝像頭的手機、3G手機、從收音機到電視機思考:如果汽車的喇叭聲換成閃燈會有什么后果呢?不同的信息傳遞類型有著不同的特征,不恰當的信息傳遞類型的選取往往導致不良的人機關系,我們應根據設計的目的為人機交互選擇最佳的信息傳遞類型。例: 汽車駕駛員與汽車的信息交互中,往往是通過駕駛員看汽車上的儀表完成的。汽車 的狀態,例如,速度、檔位、剩余燃油量等信息,駕駛員可以在高速行車的同時用眼睛看出來,若用聲音信息的話,駕駛員不能夠隨時得知車輛的狀況。選定信息類型之后,還要注意設計好信息源。信息源的布置應該符合安全、明確、快速定位的要求,并且要考慮操作流程、重要性、使用頻率等方面。學生活動利用課本第43頁“綜合實踐”第2題,觀察學校設計圖紙,找出其中人機關系設計不合理的地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