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 “燕幾”的作者是南宋的黃伯思。它是按一定比例,制成大、中、小三種可以組合的桌具。大、中、小三種桌面組合起來可變化為二十五種形式 ,為今日組合桌具的鼻祖。口形桌門字形桌長方形桌宋代的燕幾圖“蝶幾”的作者是明代的戈汕。用“蝶幾”拼的圖形比“燕幾”圖形要復雜豐富得多,能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狀,變幻無窮,可組合成一百三十多種形式。明代的蝶幾圖清代的七巧板各種變形的七巧板4.1工藝——木工基礎工藝一、常用的三種工藝零部件加工產品裝配表面涂飾4.1工藝——木工基礎工藝1、表面涂飾上漆貼木皮4.1工藝——木工基礎工藝2、裝配工藝裝合頁榫 接4.1工藝——木工基礎工藝3、零部件加工⑴切割①作用: 將木料鋸短、割薄、開榫②常見工具:手板鋸木工鋸http://www./info/52730-1.htm鋼 鋸③使用方法:④使用要點:木頭放平穩起鋸時要慢,鋸子與水平面成30°左右的角拉鋸時用左腳睬住木板,右手拉鋸,鋸子與水平面成45°左右的角拉鋸時速度均勻,推出用力,拉回不用力拉鋸時鋸做推拉運動,不可左右晃動快鋸完時速度放慢,注意防止木板折斷起鋸時大拇指指甲協助⑵打磨砂紙⑶鉆孔電池電鉆1234567總任務:制作七巧板所用工藝:切割、打磨基本分任務1:畫圖(畫外圍邊長為20cm的七巧板圖)(完成得20分)任務2:切割:切割出1塊板得40分切割出≥2塊板得80分技術分:根據切割和打磨的質量,評分范圍由10——20分。扣分:鋸片折斷扣40分12345674.1.2基礎木工工藝>教學設計一、學生分析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對工藝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也渴望能夠親自去體驗工藝的過程。木工工藝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工具要求不高,相對也比較安全,適合讓學生去實踐體驗。但由于學生平時動手的機會并不多,動手能力不是很強,教學中要注意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二、教材分析重點:掌握直線鋸的方法和技巧。難點:直線鋸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常見木工工藝。能掌握直線鋸的方法和技巧。能掌握砂紙打磨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親自動手制作七巧板。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了解七巧板的悠久歷史和影響,樹立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理念和方法本節課重在學生的實踐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學會基礎的木工工藝。 五、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新課 投影幾幅由七巧板拼成的精美圖案,提問:這些精美的圖案都是用同樣的東西拼成的,那是什么東西呢?講述七巧板的悠久歷史和影響。這節課我們同學們將學習怎樣制作七巧板。 回答問題 激發興趣;樹立民族自豪感。基本木工工藝 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基本的工藝可以分為三種:零部件制造、裝配、表面涂飾。木工的基本工藝也可以分為這三類。1、表面涂飾。常見的表面涂飾主要有上油漆、貼樹皮。2、裝配。常見的裝配工藝有:安裝合頁、榫接。3、零部件制造。常見的零部件制造工藝主要有:鋸、打磨、鉆孔。 聽講 強化知識的系統性⑴鋸。介紹鋸的種類;教師示范鋸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聽講 錄像和教師技術示范,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⑵打磨。介紹打磨的方法和作用。 聽講 ⑶鉆孔。 聽講 學生實踐 那我們制作七巧板需要用到哪些工藝呢?分組制作七巧板,強調注意事項。教師巡視打分 動手制作 親自體驗工藝小結 總結課堂內容 聽講 加深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doc new4.1.2.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