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一課】 1、鳳仙花是用(種子)繁殖的。 植物的種子是由(種皮)、(子葉)和(胚)組成的,其中(胚)可以發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2、鳳仙花的種子是什么樣子? 答:小顆粒,黑褐色,圓球形,比油菜種子稍大。3、怎樣用花盆種養鳳仙花? 答:①用石塊堵住花盆底部②裝土整理 ③播種 ④澆水 ⑤放在有陽光的地方4、把鳳仙花的種子播在土里多深的位置呢?如何設計實驗來證明?答:放在土里1厘米深的位置適宜。實驗——取三個花盆,編上序號。在①號盆里挖一個1厘米深的小坑,在②號盆里挖一個2厘米深的小坑,在③號盆里挖一個3厘米深的小坑。分別在三個盆的坑里播下一粒鳳仙花的種子,掩上土,澆適量的水,然后將花盆并排放在有陽光的地方。實驗發現——①號盆先發芽,大概需要5天;②號盆大概需要7天;③號盆大概需要9天。實驗結論——說明鳳仙花的種子播在土里1厘米深的位置最適宜。5、鳳仙花生長的特點有哪些?答:①鳳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歡陽光充足且通風的環境。 ②播種后每隔8天左右澆一次水,開花以后每隔5天左右澆一次水。③在鳳仙花的整個生長周期間施1-2次肥。【第二課】 1、鳳仙花的莖和葉是什么樣子? 畫一畫,并說一說。答:鳳仙花的莖是直立莖,葉是披針形。植物的葉子是由葉柄和葉片構成,其中葉片上有葉脈。2、植物的莖常見有幾種?舉例說明。答:植物的莖常見有四種 ①鱗莖——如:百合花、洋蔥、蒜頭、水仙。直立莖(最常見)——如:鳳仙花、狗尾草、竹子、辣椒、構樹、小麥。攀援莖——如:黃瓜、葡萄、葫蘆。 ④ 纏繞莖——如:牽牛花、豇豆。3、植物的葉有哪些類型? 答:植物的葉有九種類型——①心形葉——如:甘薯 ②橢圓形——如:香樟樹 ③扇形——如:棕櫚樹、銀杏樹 ④針形——如:松樹 ⑤披針形——如:鳳仙花(狹披針形:夾竹桃) ⑥手掌形——如:蓖麻⑦卵形——如:花椒樹 ⑧帶形葉——如:水稻 ⑨羽毛形——如:水杉樹【第三課】 1、鳳仙花的花長在什么地方? 花有哪些特點? 答:①花長在葉柄與莖相連的部位。 ②鳳仙花的花顏色是粉紅的;有淡淡的香味;花開的大,形狀似蝴蝶。2、鳳仙花主要分那幾部分?在圖上寫出。答:鳳仙花的花分為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第四課】 1、鳳仙花的果實是什么樣的? 答:鳳仙花的果實如紡錘形,果實內部有種子,種子是黑色的。 2、制作種子標本時要注意哪些?答: ①種子曬干 ②裝入空瓶 ③貼上標簽【第五課】 1、什么叫做生命周期? 答:生物從出生到自然死亡,要經過幾個不同的時期。所經過的這幾個時期就叫生命周期。2、鳳仙花的生命周期是怎樣的?(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什么?) 答:一般要經過①種子 ②發芽 ③長出莖葉 ④長出花蕾 ⑤開花 ⑥結果 這六個過程。鳳仙花的一生大約要經過100天。 3、鳳仙花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 答:①根 ②莖 ③葉 ④花 ⑤果實 ⑥種子【第六課】 1、關于養蠶,我們知道哪些? 答:①春天是養蠶的季節。 ②蠶生長時身體會蛻皮 ③蠶是由蠶卵孵化出來的。2、怎樣才能知道有關蠶的更多事情? 答:①自己養蠶觀察 ②查資料3、蠶卵是什么樣的? 答:剛產的卵是淡黃色的,逐漸會變成淺灰色、白色、黑色、黃色等,形狀是橢圓形。 4、蠶卵孵化需要什么條件?答:①裝蠶卵的紙盒應干凈、無異味。②孵化時防日曬雨淋溫度控制在22℃~25℃.③蠶卵孵化約為10天,前8天采用自然光線,后2天進行黑暗保護。5、蠶寶寶長什么樣? 答:剛出生的蠶很小,黑褐色,像小螞蟻,所以又叫蟻蠶。6、蠶寶寶的家安在什么地方? 答:安在干燥、平坦有一定光線的紙盒里。一定要用羽毛或毛筆輕輕地把它們刷到新“家”里。養蠶的紙盒上為什么要扎些小孔? 答:便于蠶呼吸。【第七課】 1、蠶寶寶的嘴巴有什么特點?它是怎樣吃東西的?答:蠶寶寶嘴巴有兩個大牙,上顎堅硬,具有齒狀內緣,用來咬食桑葉。蠶吃桑葉時,頭部上下移動,用大牙和顎片切斷桑葉,快速的一口一口地吃桑葉。2、蠶對桑葉和住所的要求是什么?答:桑葉要新鮮干燥,住所要經常清除蠶的糞便和殘葉。蠶出生的最初兩個星期內,身體的顏色、大小有些什么變化?答:剛出生時是黑乎乎的蟻蠶,兩周后變成白胖胖的蠶寶寶,身體變長,食量增加。蠶寶寶蛻皮后有什么變化? 答:每蛻一次皮,都長大一些,食量大增。【第八課】 1、吐絲前蠶的特點? 答:不吃也不動,身體大而飽滿,發亮。2、蠶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結繭? 答:停止吃食后,蠶就要開始吐絲結繭。用麥草、稻草或其他東西為蠶搭個小架子,以便蠶在那里結繭。3、蠶是怎樣吐絲和結繭的? 答:蠶有一個吐絲口,吐出的液體遇到空氣,就變成了蠶絲。蠶絲細而發亮,有韌性,蠶繭有白色、黃色、灰色的。4、蠶寶寶住進“新房子”后會變成什么樣子? 答:繭就是蠶寶寶的新房子,蠶會變成蛹。蛹的特點有哪些?它與蠶寶寶的區別是什么? 形狀 形態 顏色 粗細 身體蛹的特點 橢圓形 較短、較粗、較硬 褐色 一端粗一端尖 一節一節蠶寶寶 圓柱形 較長、較瘦、較軟 乳白色 粗細均勻 一節一節 【第九課】 1、蛹變成了蠶蛾,蠶蛾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答:蠶蛾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兩對翅膀,胸部有六條腿。2、蠶的一生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卵——蠶——蛹——娥 (一共經過50天) 3、什么叫“變態”? 答:像蠶這樣,一生中要經過幾個時期的形態變化,人們把這種變化稱為“變態”。 【第十課】 1、我們穿的衣服,一般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答: ①亞麻 ②棉布 ③絲綢 ④毛皮 ⑤化纖 ⑥毛料 2、各種布料各有什么特點?用什么辦法來研究?面料名稱 ①用手摸 ②用放大鏡看 ③在火上燒棉布 柔軟 布絲較粗 耐熱易燒,發出紙味化纖 光滑 布絲較細 易燒難聞,變成膠狀物毛料 柔和 布絲較粗 有燒頭發的味道毛皮 柔軟 皮層有許多毛孔 有燒頭發的味道絲綢 光滑、柔軟 布絲很細 有燒羽毛的味道人們在制作衣服時,是怎樣利用各種材料的不同特點?答:①泳服、泳帽——選用化纖、魚皮材料制作;具有防水和減少阻力的特點。②T恤和長裙——選用棉布、化纖材料制作;具有透氣性強、吸汗快的特點。③羽絨服——里面裝羽毛;具有防寒保暖的特點。 外面的布料選用防水透濕的化纖制作。④內衣和嬰兒服裝——選用柔軟、吸汗、透氣的棉布。 ⑤旗袍——選用透氣、有質感的絲綢。【十一課】 1、衣料的吸水性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設計實驗來證明?答:衣料的吸水性與面料的厚度、面料的粗糙程度、面料的材質、面料的疏密有關。實驗①——實驗材料:1個相同的杯子、紅墨水、滴管、6小塊不同的布料實驗方法:用滴管把有顏色的水擠兩滴在每塊布料上,過一會兒觀察。實驗現象:水滴會慢慢向外擴散。實驗結果:水滴向外擴散的越大,說明該布料的吸水性就越大。實驗②——實驗材料:6個相同的杯子、紅墨水、夾子、6小塊不同的布料實驗方法:用夾子把每塊布料完全浸入有色的水中,過一會兒再取出。實驗現象:每杯水下降的高度不一樣。實驗結果:哪杯水下降的高度越高,說明該布料的吸水性就越大。2、常用布料的吸水性強、弱程度是怎樣的?答:棉布、絲綢、亞麻——吸水性強 化纖、毛料、毛皮——吸水性弱【第十二課】 1、水為什么慢慢變少呢?舉3例說明。答:是因為水蒸發到空氣中,變成了水蒸氣。 舉例——①濕衣服晾曬一段時間后就干了。②用濕抹布抹過的桌面上的水跡,馬上會干。 ③在碗里裝上少量水,放到通風的地方, 過一段時間水會變少、變沒。 2、蒸發的特點有哪些?答:①蒸發一般發生在液體的表面 ②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③蒸發還要吸熱生產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發的例子有哪些?答:利用水分蒸發的例子——①曬鹽 ②曬衣服 ③曬被子防止水分蒸發的例子——①用保鮮膜保鮮水果 ②用保濕霜護膚 ③剛種的樹周身都纏著繩子。 ④帶土挖樹苗【第十三課】 1、水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水蒸發的快慢與下列因素有關①液體溫度的高低 ②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2、實驗——把同樣多的水裝入不同的容器里,將容器放在一起。幾天后,容器中的水會發生什么變化? 答:容器①里水很少,甚至沒有。 容器②里水比較少容器③里水還較多,無明顯變化。 這個實驗說明——液體表面積越大,蒸發就越快3、實驗——在相同的兩張紙上,分別滴上少許同樣多的水,再把它們分別放在陽光下和陰涼處,觀察比較發生的想象?答:放在陽光下的紙干得快,放在陰涼處的紙干得慢。這個實驗說明——周圍溫度越高,水蒸發得就越快。4、實驗——把一塊布剪成大小相同的兩塊,浸濕,掛在相同的環境里,用電扇吹其中的一塊布。觀察兩塊布,有什么現象? 答:用風扇吹的布干得快,沒用風扇吹的布干得慢。這個實驗說明——水蒸發的快慢與周圍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 周圍風越大,水蒸發得越快。5、要把一件厚實的衣服盡快晾干,有哪些辦法? 答:①放在通風有陽光的地方,②盡量把衣服展開。【第十四課】 1、為什么穿上毛衣、棉衣會感到暖和? 答:因為毛衣、棉衣將冷空氣堵在外面,使身體的熱量散不出去。所以毛衣、棉衣具有保暖的作用。2、實驗——在三個一樣的杯子中倒進同樣多的熱水,其中兩個分別用毛衣、布包起來,另一個什么也不包。用手在杯子外面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答:沒有包的杯子很燙手,包上布的杯子有一點燙手,包上毛衣的杯子不燙手,說明水溫被毛衣堵在里面。實驗繼續——過幾分鐘后,測量每個杯子里的水溫有什么不同?水溫的不同說明了什么?答:①號杯里的水溫度是70℃ ②號杯里的水溫度是40℃ ③號杯里的水溫度是20℃水溫的不同說明了——衣服本身是不會發熱的,它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3、生產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保溫(或隔熱)?答:起到保溫作用的例子有——棉衣、棉被、毛衣、保溫杯、保溫瓶 起到隔熱作用的例子有——房屋隔熱泡沫板、夏天冰柜上蓋棉被。【第十五課】 1、建房子主要用到哪些建筑材料?答:①鋼材 ②木材 ③混凝土 ④磚頭 ⑤瓦 ⑥石頭 ⑦沙 ⑧石灰 2、什么叫天然材料?什么叫人造材料?舉例說明。答:①“木材、沙、石頭、茅草、石灰、土”等自然存在的材料,——天然材料。②“磚頭、瓦、水泥、鋼材、混凝土”等人工制造材料,——人造材料。3、哪些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 答:木門、竹筐、石凳、木椅、鵝毛扇等——天然材料制成。 書本、筆盒、地板磚、課桌、衣服等——人造材料制成。【第十六課】 1、(石頭)是建造房屋常用的材料。 2、房屋的哪些地方用到了石頭? 答:①用石頭砌成的房屋 ②用石頭做房基 ③混凝土里有石頭3、石頭也叫巖石,我們見過哪些巖石?答:①花崗巖——用于建筑用石材。如“地板、墻壁”。②石灰石——制造水泥的原料③頁巖——制造磚頭、水泥、陶器等產品的原料。 ④大理石——建筑石材外還可以制造桌子、椅子、或雕塑石像。 ⑤玄武石——鑄鋼工業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利用哪些工具和材料,來研究巖石的特點? 答:利用的工具和材料有—— 滴管、稀鹽酸、量杯、釘子、放大鏡①在不同的巖石上滴稀鹽酸,如果巖石會冒泡,說明巖石中含有石灰石;如果不冒泡,說明該巖石中不含石灰石。 ②用鐵釘在巖石上用力刻劃,會發現鐵釘在不同的巖石上面留下的痕跡深淺不同,說明不同的巖石其軟硬程度不同。 ③用放大鏡來觀察巖石,發現巖石的顏色和結構是什么樣。各種巖石各自的特點是什么?巖石名稱 顏色 結構 軟硬 滴鹽酸后花崗巖 灰白色 塊狀 硬 不冒泡砂巖 黃色 砂礫 較硬 不冒泡石灰巖 灰白色 微粒 較硬 冒泡大理巖 白色 顆粒 硬 冒泡玄武巖 黑色 塊狀 硬 不冒泡5、根據巖石的特點對巖石進行分類?有幾種分法?答:①按硬度來分 ②按顏色來分 ③滴鹽酸后冒泡不冒泡來分 ④按顆粒大小來分6、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巖石。它們各利用了巖石的什么特點?答:假山——利用青石堅硬持久的特點。雕塑——利用了白色漢白玉美觀、結實的特點。石雕飾品和篆刻——利用大理石、玉石的花紋,容易雕刻、美觀的特點。【第十七課】 1、裝修用到哪些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答:裝修材料主要有——涂料、瓷磚、石膏板、油漆、木板、黏合劑、復合地板、地板磚。其中除了木板是天然材料,其余都是人造材料。2、用哪些辦法研究裝修材料的特點? 答:①劃——用鐵釘在材料上劃幾下,可以看出材料的軟硬程度。②聞——用鼻子聞,可以發現材料有什么樣氣味。(刺激性氣味過大,對人體有害)③折——用手來回地折材料,可以發現材料的結實程度。裝修材料各有什么材料? 材料名稱 研究方法 材料的特點木板 用鐵釘劃 較軟瓷磚 用鐵釘劃 較硬油漆 用鼻子聞 有刺激性氣味涂料 用鼻子聞 有刺激性氣味 扣板 用手折 較軟、較脆、易折斷石膏板 用鐵釘劃 較軟為了避免或減少裝修對人的傷害,我們應該怎樣做? 答:①盡量選用天然材料 ②保持良好的通風 ③裝修后不要馬上住 ④室內外種花草【第十八課】 1、(電燈)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照明工具)。2、做實驗怎樣使小電珠亮起來? 實驗材料——電池、電池盒、開關、電線、小燈泡、電燈座 實驗方法——要使燈泡亮起來,必須讓燈泡的螺紋和接觸點與電池的正負極連起來,形成電流的通路。為什么不能用電線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接起來? 答:這樣會造成短路,損壞電路元件。把小電珠亮起來的連接方法畫下來。其中要注意哪些?答:①電池的正極細而長,負極短而粗 ②電池里的電流總是從正極流向負極③開關必須按在正極的方向,這樣才能控制電路的開合。④開關閉合狀態時,讓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路回。5、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形成了電流通路,人們稱這種電流通路為——電路。6、電是怎樣使家里的其他電器工作起來的? 答:通過電線把電器和電源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電器就可以工作了。【第十九課】 1、電路出現哪些故障時小電珠就不亮了?答:可能是電路元件的故障——①電池沒電了 ②電線斷了 ③開關壞了 ④小電珠壞了也可能是連接方面的故障——①開關處連接不好 ②燈座松了 ③電池松了2、查找電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答:①觀察法 ②替換法 ③排除法 ④用測電筆檢查⑤用電路檢測器檢查 ——每種方法配合使用更易查找電路故障。怎樣用電路檢測器找出電路中的故障呢? 答:用電路檢測器的兩端分別連在電路中的一部分,如果電路檢測器中的燈泡亮了,說明這部分電路沒問題,如果燈泡不亮,就有故障。制作一個簡易的電路檢測器的材料和方法?它與基本電路有什么不同?答:材料和方法——一個燈泡、一個燈座、一節電池、 一個電池盒、3根電線練成一個斷開的電路。電路檢測器與基本電路的不同點——①沒有開關 ②線路斷開用電路檢測器查找電路故障時應注意什么? 答:①檢測前要切斷電源 ②不能去檢測家用220V 的電器電路。【第20課】 【第20課】 1、人們一般用( 開關 )對電燈或其他電器進行控制。2、觀察拉線開關,看看它的內部有哪些部件?說說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 答:開關里面有兩個銅片和一根線繩。 開關里的兩個銅片,其中一個能轉動。拉動線繩時,兩個銅片相接觸,電路接通;再拉動一下,兩個銅片又分開,電路自然斷開。——總之,開關的作用就是控制了電流的流通。3、開關的哪些部件是導體?哪些部件是絕緣體?用什么辦法證明? 答:開關外殼及線繩都是絕緣體,開關內的銅片是導體。 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證明——把要檢測的部件分別接入電路檢測器的兩端,能使小電珠發亮的物體就是導體,不使小電珠發亮的物體就是絕緣體。4、哪些物體叫導體?哪些物體叫絕緣體?各舉五例。 答:把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如:電線、銅片、鋼尺、鐵絲、鋁絲等。 把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如:燈線、塑料、粉筆、橡膠、木頭5、開關為什么既能控制電,又不會使人觸電?答:因為開關在接入電路控制電的部分用的是導體——銅片;而在其外表和人要接觸的地方都使用的是絕緣體——塑料、電木等。所以開關既能控制電,又不會使人觸電。6、我們應該怎樣注意用電安全? 答:①不能用濕手摸開關 ②不能在電線上晾衣服 ③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 ④不能在高壓線下建房子 ⑤不能攀爬電線桿 ⑥不用有破損的電線、電燈或插頭。【第21課】 1、什么樣的裝置叫電磁鐵?電磁鐵主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答:通電后有磁性,斷電后沒有磁性的裝置叫“電磁鐵”。 電磁鐵的主要材料有——導線、金屬、電源。2、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請設計實驗證明。 電池型號和節數 鐵釘上纏繞的線圈數 電磁鐵吸的大頭針數量7號電池一節 40圈 4個7號電池一節 60圈 6個實驗說明:電磁鐵的磁力的大小與( 線圈的多少有關。——線圈越多,磁力越大。 )電池型號和節數 鐵釘上纏繞的線圈數 電磁鐵吸的大頭針數量7號電池一節 40圈 4個1號電池一節 40圈 8個實驗說明:電磁鐵的磁力的大小與( 電流的強弱有關。——電流越強,磁力越大。 )3、自制一個簡易電磁鐵,說說方法,并畫出圖片。答:①導線一定要朝同一個方向按順序繞在釘子上。 ②導線的兩端分別接在電池的正負極 ③通電后鐵釘具有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4、要使自己的電磁鐵吸更多的大頭針,有哪些辦法? 答:①增加線圈數(同一方向纏繞)②增大電流。【第22課】 1、電器通電后,產生了什么現象?請完成下表。電器名稱 通電后的現象 將電能轉化成什么能電燈 燈泡發亮,發熱 電能轉化成光能和熱能電視 有聲音和圖像 電能轉化成聲能和光能洗衣機 轉動有風 電能轉化成機械能風扇 轉動洗衣 電能轉化成機械能電水壺 使水發熱 電能轉化成熱能電車 動起來 電能轉化成機械能總之,電能可以轉化成(光能、熱能、動能、聲能、磁能 )能。說說電是從哪里來?哪些能量轉化成了電能?答:電是從各種發電廠來的。——①風力發電廠(動能轉化成電能)②水力發電廠(動能轉化成電能) ③電池 (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火力發電 ( 熱能轉化成電能) ⑤核能發電廠(核能轉化成電能) 【第23課】 1、哪些家用電器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舉五例) 答:①電熱壺 ②電吹風 ③取暖器 ④電烙鐵 ⑤電飯鍋2、什么叫做電熱?請設計制作一個簡易電熱切割機,并畫一畫。答: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會發熱,這種熱叫“電熱”。 制作一個電熱切割機需要的材——干電池2節,導線2根,一個廢棄的刮皮刀。【自由研究】1、和過去相比,現在的住房發生了哪些變化?答:①住房面積增加了,②周圍環境更加優美,③住房功能更加齊全,④設施更加完善了。2、天熱了,有什么辦法讓冰棍在路上“化”得慢一些呢?讓我們來設計一個存放冰棍的容器吧。 我的設計: 所需材料:泡沫六塊 試用效果:冰棍的確“化”得慢一些了。 改進的地方:內部加一層防水布,外部泡沫再加厚一層。3、觀察幾種植物的葉,說說它們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答:所有的植物的葉子都是由葉柄和葉片構成的,其中葉片上有許多的葉脈。4、用一節電池、一個電池盒、兩只小電珠、兩個燈座、一個開關、幾根導線組成不同電路,使兩個小電珠都發亮?串聯電路圖如下 并聯電路圖如下三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匯總花瓣花托花柄花萼雄蕊雌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