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中考第一輪復習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復習課【思維導圖】【核心觀點】(1)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2)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3)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4)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5)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6)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7)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8)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的根本途徑。【考點解讀】知識與能力目標一:社會主義民主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自覺選擇。(識記)1.說說中國人民探索民族獨立與人民民主的歷程。或:怎樣理解社會主義民主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自覺選擇?①近代中國飽受封建專制和外敵入侵,渴望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②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作出了艱辛的嘗試,均不能成功。③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帶來新的希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2.民主在價值上的要求是什么?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什么?①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②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3.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什么?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它的具體國情。知識與能力目標二:新型民主的本質特征、基本特點、具體形式和民主制度。(理解)4.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什么?★★人民當家作主。5.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①社會主義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②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③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④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6.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什么意義?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繁榮富強。7.社會主義民主的主要形式有哪些?★①發展選舉民主;②發展協商民主。8.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的內容有哪些?★★序號 制度內容 地位作用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②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③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獨具中國特色的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④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知識與能力目標三:公民行使民主權利。(應用)9.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或:公民通過哪些形式參與民主生活?★①民主選舉。②民主決策。③民主監督。10.推行民主監督有什么重要意義?★①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防止濫用權力,提高政府公信力。②有助于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知識與能力目標四: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探究)11.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要求是什么?★★或:公民應怎樣參與民主生活?①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②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③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12.為什么要增強民主意識?或:說說公民增強民主意識的重要性?!?br/>①是提高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的要求。②是塑造現代公民的需要。③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13.公民怎樣增強民主意識?★★①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②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③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知識與能力目標五:法治的內涵、價值和要求。(理解)14.法治意味著什么?法治意味著依法治理。15.法治的要求是什么?①實行良法之治。②實行善治。16.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法治?★★或:說說法治中國的必要性、重要性。①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②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③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知識與能力六:法治道路的探索。(識記)17.國家加快法治進程的兩件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是什么?①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中國法治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知識與能力目標七:描繪法治藍圖。(理解)18.建設法治中國的要求是什么?①厲行法治的基本任務/總方針/十六字方針/總要求: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厲行法治的總原則: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知識與能力目標八:政府的作用、宗旨。(理解)19.政府的權力來源、宗旨和工作要求分別是什么?①權利來源:人民;②宗旨:為人民服務;③工作要求: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知識與能力目標九:法治政府的內涵、原則及建設的要求。(應用)20.什么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則運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21.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是什么?或:怎樣建設法治政府??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防范行政權力被濫用。②公民: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知識與能力目標十:厲行法治的基本任務、共同要求和文化氛圍。(應用)22.怎樣厲行法治/建設法治社會?(要求)★★⑴基本任務: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⑵共同要求:A.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B.公民:①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②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⑶文化氛圍:2 加強法治宣傳;②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知識與能力目標十一:法治與德治。(理解)23.怎樣讓法治與道德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①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②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考點精練】一、單項選擇題1.這組漫畫共同體現( ???)A.民主選舉是人民實現廣泛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B.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C.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廣大人民想做什么就可做什么D.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2.某村為做好村委換屆工作,擬定了以下四條宣傳標語。你認為最恰當的是A.發揚基層民主,推進村民自治 B.加強人大建設,接受政府監督C.保證人民民主,擴大公民政治權利 D.人大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3.請將下列“社會主義民主”的有關知識的思維導圖補充完整A.本質特征 ??管理民主 ?B.本質特征 ??協商民主C.根本特征 ??管理民主? D.根本特征 ??協商民主4.各地政府部門在干部選拔任用中,積極探索運用“網上述職”“暗訪式考察”等考核方法,充分吸收群眾意見。此舉有助于公民參與A.民主選舉? ? B.民主監督??? ??C.民主管理??? ??D.民主決策5.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弊非蟛⒎钚蟹ㄖ我呀洺蔀楝F代世界各國的共識。法治要求國家①實行良法之治 ????②實行人治 ???????③實行善治 ?????④實行民治A.①②? ? ? ?B.③④? ? ??C.①③? ? ? D.②④6.目前我國垃圾分類情況還是不盡如人意,原因之一在于政府部門間怎樣配合,垃圾分類是否為法定義務等都缺少法律依據。因此,解決垃圾分類問題必須A.科學立法 ??????B.嚴格守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強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這是因為A.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 ??????B.政府的權力來源于廣大公民C.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權力的基本準則 ?????D.依法行政的核心是黨的領導8.下圖舉措的實施有利于①維護廣大公民的知情權 ②保障廣大公民的監督權③公民直接行使管理政府的權力 ④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科學立法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9.下列的“微行為”的“微點評”,正確的有微行為 微點評①報名旁聽福建省人大會議 積極行使民主權利②對小區內物業管理問題提出批評 有利于國家工作人員提高效率③找人大代表反映社區缺少健身場地問題 主動參與民主管理④參加某縣政府舉行的民主評議活動 對政府工作進行民主監督A.①④???????B.③④?????C.①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0.觀察與探究?(8分)?材料一:2019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發布。《意見》規定,對于故意高空拋物的,根據具體情形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特定情形要從重處罰。(1)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這一《意見》有哪些意義?(4分)?材料二:2019年11月29日,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宣判一起高空拋物入刑案,被告人蔣某因家庭矛盾發泄不滿,將自家的手機、平板電腦、水果刀等從14樓扔出窗外,砸在了樓下停放的三輛轎車上,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法院審理認定,蔣某行為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2)為維護“頭頂的安全”,避免發生材料二中的事故,我們可以怎么做?(請至少從2個角度回答,4分)參考答案?1.D 2.A 3.B 4.B 5.C 6.A 7.C 8.A 9.A 10.(1)①有利于維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符合公平正義要求; ②有利于執法部門做到有法可依;3 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發展;(2)①我們每個公民要厲行法治,增強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 ②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敬畏生命,不隨意向窗外高空拋物,維護他人“頭頂上的安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