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技術與設計1第七章一、模型一)模型與原型1、原型:是在產品生產之前制作的與產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體。可以是產品本身。2、模型:是根據實物、設計圖樣或構思,按比例、生態或其他特征制成的與實物相似的一種物體。模型的優點:有制作成本低、便于修改等優點,設計者一般通過模型來呈現產品的設計方案。模型制作是產品設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模型制作的過程不僅是設計思想體現的過程,也是發展構思的創造性過程。模型的功能:①使設計對象具體化。②幫助分析設計的可能性(設計復雜的產品,必須通過模型制作,才能投入生產.例:大東方號)模型制作是技術設計中的一個環節,也是一種技術方法。通過模型可以研究技術活動的規律和特征。二)模型制作在產品設計的不同階段的作用及其功能在設計過程的不同階段,根據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1、草模草模用于產品造型設計的初期階段,它可以采用立體模型將設計構思簡單地表示出來,供設計人員作深人探討時使用。2、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在草模的基礎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產品的造型風格、布局安排,以及產品與人、與環境的關系等,從整體上表現產品造型的整體概念。3、結構模型結構模型用于研究產品造型與結構的關系,表達產品的結構尺寸和連接方式,并用于進行結構強度試驗等。4、功能模型功能模型主要用于研究產品的各種性能以及人機關系,同時也用于分析、檢查設計對象各部分組件尺寸與機體的相互配合關系,并在一定條件下用于試驗。5、展示模型展示模型是在結構模型與功能模型的基礎上,采用真材實料,按照準確的尺寸,做成與實際產品幾乎一致的模型,常常作為產品的樣品。練習:下列關于模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A、模型制作僅是單純的表現外觀、結構造型 B、模型使設計對象具體化C、模型幫助分析設計的可能性D、模型制作在產品設計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作用,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術方法練習:下面四個題共用四個選項,請把正確選項選出。(1)需要研究產品的各種性能以及人機關系,最重要的是進行技術試驗。那么這個階段的模型應該是( D )。(2)張曉紅構思了一個嬰兒搖籃,現想進一步分析產品的結構和連接方法,他應制作出( C )。(3)能清晰地表達產品的結構尺寸和連接方法,并用于進行結構強度試驗的模型屬于( C )。(4)在造型設計的初期階段,采用(A )模型將設計構思簡單的表達出來,供設計人員深入探討時使用。A、草模 B、概念模型 C、結構模型 D、功能模型練習:模型制作是技術設計中的一個環節,也是一種技術方法。制作原形或模型是進行產品設計一般過程中的 ( C )A、第一環節 B、第二環節 C、第三環節 D、第四環節練習:指出下圖哪個是結構模型 ( D )練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產品設計的過程一定要經歷了這五個模型制作的過程B、草模用于技術產品造型設計的初期階段,它的作用主要是幫設計者發展構思C、原型廣泛應用于新產品的開發中,有時就是最終產品D、模型(model)是一種實體設計語言二、工藝一)藝的含義和常用工藝的種類1、工藝:是利用工具和設備對原材料、半成品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產品的方法。2、工藝的種類:有加工工藝、裝配工藝、檢測工藝、 鑄造工藝、表面處理工藝等。3、工藝的作用: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影響產品的功能、強度、外觀二)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設備:金工工藝:包括劃線、鋸割、銼削、鉆孔、連接和表面處理等等。1、劃線: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應的工具劃出加工部件的輪廓線或基準點或基準線。一般步驟:①劃出基準②劃尺寸線③劃輪廓線④沖眼。劃線工具一般有:劃針、鋼直尺、角尺、劃規和樣沖等。各類工具的操作要領詳見P1442、鋸割鋸條的選擇與安裝:軟、厚材料選用粗齒鋸條;硬、厚材料選用細齒鋸條;安裝時鋸齒朝前。起鋸方法:起鋸時用左手大拇指貼住鋸條,起鋸角要小,防止鋸齒崩裂。行程要短,壓力要小,當陷入工件2—3毫米時,才能逐漸正常鋸割。操作要領:1、站位和握鋸姿勢要正確,2、推鋸加壓,回拉不加壓,3、鋸程要長,4、推拉要有節奏 (P145)3、銼削操作要領:1、銼削時要注意身體和手臂動作的協調,2、在推銼過程中,左手的施壓要由大變小,右手的施壓要由小變大,使銼刀平衡而不上下擺動。4、鉆孔:鉆孔的操作步驟:①劃線定位 ②裝夾工件③裝夾鉆頭④鉆孔。安全操作警示:二要(操作時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護眼睛;)二不(不準帶手套操作;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傷害事故。)5、連接:通過固定連接和半固定連接的方法可以實現金屬件之間的連接。詳見P148螺紋加工方法及工具:內螺紋(攻絲,絲錐及絲錐扳手) 外螺紋(套絲,板牙和扳手)6、表面處理:為防止金屬制品表面生銹腐蝕,提高產品的美觀程度,通常需要對金屬表面進行處理。常見的金屬表面處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噴涂油漆、鍍層等。[表面刷光工序]:準備(清除毛刺和鐵屑)→粗處理(用細銼銼平金屬表面)→細處理(用精細級金剛砂紙打磨)[噴涂油漆]:一般先檢驗所選用的油漆對金屬表面的適用性,然后涂防銹漆,再油漆噴涂。[鍍層]:可以在金屬表面涂上一層塑料,也可以采用電鍍的方面練習:下列有關工藝的一般過程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D )A、所有產品的工藝過程都一樣B、總裝配是工藝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C、工藝過程各環節中,只有零件加工環節一般包含檢測工藝D、完成工藝過程各環節都需要一定操作技能練習:小明把壞了的電腦拿到電腦公司,經檢查發現,是由于顯卡上的一個電子元件松脫了,這時最好進行操作是 ( C )A、黏結 B、氣焊 C、錫焊 D、電焊練習:在進行鋸割和銼削操作時,工件通常用臺虎鉗固定,在使用臺虎鉗的過程中,不正確的注意事項是 ( A )A、為了夾緊工件時,一般用手錘敲擊手柄或套上長管子來扳手柄B、工件盡量夾在鉗口中部,以使鉗口受力均勻C、不要在活動鉗身的光滑表面進行敲擊作業,以免降低配合性能D、強力作業時,應使作用力朝向固定鉗身練習:銼削運動是( D )A、向前和向下推產生切削 B、向前向后都在切削C、向后退回時進行切削 D、向前時進行切削練習:鋸割時,首先是要注意起鋸,起鋸要領的掌握關系到鋸割的質量。要領1:定位;要領2:起鋸。常言道:“定位是關鍵,拉鋸要穩健。”鋸割的基本操作流程為 ( D )A、左手握住工件一右手持鋸,快速鋸割B、右手持鋸,緩慢拉鋸一鋸條在鋸割線邊的適當位置一左手握住工件C、鋸條在鋸割線邊的適當位置一左右手持鋸一啟動鋸割D、右手持鋸一鋸條在鋸割線邊的適當位置一左手拇指甲擋住鋸條定位一右手持鋸,緩慢拉鋸練習:下面有關鉗工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D )A、鉗工基本操作有畫線、鋸割、銼削、攻絲、套絲等B、鉗工畫圓前要用樣沖在材料上沖出圓心C、鋸割時,推力和壓力主要由右手控制,左手主要配合右手扶正鋸弓。D、鋸割時,鋸割軟材料要慢些,鋸割硬材料要快些。練習:通過固定連接和半固定連接可以實現金屬件之間的連接,采用什么連接方法應有連接材料和使用場合決定,以下連接方法不是很恰當的是( C )。A、王囡用氣焊方法連接自行車車架B、王麗勤用平頭螺絲把電風扇扇頭固定到軸上C、有間隙存在的鋁板間王昊用鉚接固定D、自行車的座墊高度經常需要調整,劉國良用螺栓螺母進行固定練習:鋸條是鋸割操作中比較易損壞的消耗品,請你分析造成鋸條折斷的三種可能的原因。答:①鋸條安裝不當 ②工作裝夾不正確 ③鋸割時壓力過大或突然加壓 ④強行糾正歪斜的鋸縫 ⑤調換新鋸條后,仍在原鋸縫過猛地鋸下,受卡后被拉斷 ⑥鋸條中間成局部磨損或中途停止使用后,手鋸未從工件中取出而碰斷。三、制作模型制作模型時,需要根據設計方案和已有條件選擇加工工藝,并能正確、安全操作設備。好的設計方案,還需要有好的工藝和正確、安全實施工藝作為保證。模型制作的一般步驟:①選擇合適的材料 ②準備適當的工具和加工設備。 ③按設計圖樣劃線 ④對材料進行加工 ⑤裝配 ⑥進行表面處理 ⑦對產品進行評價 ⑧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完成之后,根據審美的需要,一般要對產品的外觀加以一定的潤色,以使產品更美觀,更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練習:如右圖所示為掛在床邊的床頭柜。(1)若由你制作該床頭柜,則需要哪些材料與工具?(2)請寫出制作的具體步驟。答:(1)材料:木板、鐵絲、釘子、木膠等工具:木鋸、木工尺、刨、鉛筆、羊角錘、老虎鉗等(2)①下料劃線②鋸割并刨平,用鐵燈、膠水連接木板完成托盤的制作。③用老虎氏完成兩個掛鉤的制作,并將其轉入木塊中。④連接托盤和兩個掛鉤部分。⑤進行表面的裝飾的改進。例3教室的課桌椅是木制的,用了一段時間后,發現其中一張小方凳會搖動。技術課代表分析了凳子搖動的原因,其中是一個榫頭有松動,技術課代表確定用三角板固定方案,一名同學找來一塊長方形鋁板,但這塊長方形鋁板大很多。通過取材下料,加工成符合要求的三角板,用螺絲固定,經過測試,非常牢固。A、B、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