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上歷史知識整合歸類主題一 、 侵華史一、近代史侵華史的史實:1、鴉片戰爭2、第二次鴉片戰爭3、甲午中日戰爭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5、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侵華戰爭二、中國是如何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共四步)1、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北京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三、近代中國飽受屈辱的原因?(即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原因)答: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清政府腐敗無能;中國的落后;列強的侵略。四、前四次侵華戰爭給中國帶來的惡劣影響?(即四大條約給中國帶來的惡劣影響)答: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加劇了中國社會的矛盾。五、前四次侵華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答:(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清政府腐敗無能(根本原因);(2)中國經濟軍事的落后。六、學完這部屈辱史,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質是怎樣的?學完侵華史給我們的啟示?答:1、清政府的本質是腐敗無能,落后;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國恥,增強中國國力,振興中華。七、對比日本在近代史上單獨對中國發動的兩次侵華戰爭1、戰爭: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侵華戰爭2、各自的結果:甲午中日戰爭結果:中國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侵華戰爭結果: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3、兩次戰爭各自勝敗的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清政府腐敗無能;抗日戰爭中國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即國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戰)4、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不同的結果,你有何感想?當今日本應怎樣做才不會輸掉良知?作為青少年應該怎么做?(1)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坎坷,愈挫愈勇,日本在國際上失道寡助,終將是失敗的下場,(2)日本政府應該正視歷史,承認歷史,以史為鑒,主動承擔戰爭的責任,向受害國道歉,維護世界和平,信守和平承諾,加強中日和平友好等。(3) 作為我們青少年應該勿忘國恥,努力學習,為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作出自己的貢獻。主題二、抗爭史列舉印象較深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或愛國志士?從中受到哪些教育?1、如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林則徐虎門銷煙;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海戰鄧世昌壯烈犧牲等2、受到的愛國主義教育:以國家利益為重,不怕犧牲敢于斗爭,抗擊外來侵略的愛國精神;落后就要挨打,要增強綜合國力等主題三、中國近代化的前期發展歷程(即探索史)1、中國近代化前期發展進程歷經四個探索事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自我療傷-溫藥治療-猛藥重治-開顱洗腦)(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2、中國近代化前期發展進程的特點;歷經學技術---學制度----學思想文化,有淺入深,有表及里的發展過程。3、近代傳播西方民主思想的事件: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4、學完探索史的啟示: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最終是無產階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建立了新中國,所以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主題四、中國共產黨自1921—1949年,28年的奮斗歷程史(一)新民主主義革命革命時期,共產黨1921-1949年奮斗歷程中的重大事件:1、日出東方(革命出現曙光)------是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2、八一槍聲-----是指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3、星火燎原(井岡號角或革命的搖籃)----是指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而開辟了一條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4、力挽狂瀾-----是指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5、長征壯歌:紅軍長征6、抗日烽火----14年的抗日戰爭7、燈塔指引----是指中共七大,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二)學完共產黨奮斗史的啟示: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的堅強領導核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中國革命必須要符合中國國情。3、革命要想取得成功,要勇于面對革命過程中的挫折,必須及時糾正革命中的失誤(三)紅色旅游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之一,歸納紅色旅游景點,感受紅色旅游,說出感想體會紅色旅游景點:上海、遵義、延安、井岡山; 感想體會:中國革命成果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習革命先輩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堅定的革命信念,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主題五、近代國共兩黨關系史(一)近代史上國共兩黨的兩次和談:西安事變和重慶談判(二)國共兩黨的兩次合作、兩次分裂1、兩次合作:A第一次合作(1924--1927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建立。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標志著國民革命失敗,國共合作破裂;國共第一次合作后共同做的大事:創辦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爭。第一次合作的結果:由于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導致國民革命失敗B第二次合作:(1937—1945,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做的大事: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行抗日戰爭(即兩黨聯合抗日,)第二次合作的結果;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2、兩次分裂各自導致什么局面出現?各自產生了什么影響?A第一次分裂1927-1936:出現了十年內戰的局面;影響:內戰給日本侵華以可乘之機B第二次分裂1946:出現解放戰爭,內戰重現的局面;影響:導致國家至今未能完成統一3、通過學習近代國共關系史對我們今天海峽兩岸關系的啟示(或學完兩黨分合歷史,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有何現實意義?)國共和,則民族興;國共分,則戰亂生,國共兩黨應該再度合作,共同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早日完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