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0張PPT)要點畫筆工具擦除工具鉛筆工具3.1 畫筆工具利用【畫筆】及【噴槍工具】可以繪制出比較柔和的線條,類似于用毛筆畫出來的線條。3.1.1 【畫筆工具】選項欄在工具箱中單擊【畫筆工具(Brush Tool)】按鈕,出現如圖所示的工具選項欄。各參數項的功能如下:畫筆(Brush):用于設置畫筆的樣式。模式:用于設置線條的混合模式。不透明度(Opacity):用于設置不透明度。流量(Flow):使線條產生水彩畫效果。(噴槍)按鈕:單擊按鈕,可切換為【噴槍工具】。(切換畫筆調板)按鈕:單擊此按鈕,可以打開【畫筆】控制面板,如圖所示。3.1.2 設置畫筆樣式在工具選項欄中單擊畫筆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畫筆樣式】面板,可以從中選擇畫筆樣式, 如圖:單擊此面板右側的三角形按鈕,將彈出如圖所示的菜單,可以選擇相應的菜單命令來設置或改變畫筆樣式。菜單中各命令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一、新畫筆(New Brush)二、重命名畫筆(Rename Brush)三、刪除畫筆(Delete Brush)四、純文本(Text Only)五、小縮略圖(Small Thumbnail)六、大縮略圖(Large Thumbnail)七、小列表(Small List)八、大列表(Large List)九、描繪縮略圖(Stroke Thumbnail)十、預設管理器十一、復位畫筆(Reset Brushes)十二、加載畫筆(Load Brushes)十三、存儲畫筆(Save Brushes)十四、替換畫筆(Replace Brushes)3.1.3 自定義畫筆具體操作如下:1、打開一幅圖像,用【磁性套索工具】選中圖 中的小鴨子,如圖所示。2、打開【畫筆名稱】對話 框,命名“小鴨子”。3、單擊【是】按鈕,將小鴨 子定義成畫筆,在【畫筆 樣式】面板中會找到此畫 筆,如圖所示。4、打開如圖所示的【拾色器】對話框,從中選 擇所需畫筆的顏色。此例選擇紅色。5、單擊【是】按鈕,可將當前所選的顏色設置 為前景色。6、在工具箱中選擇【畫筆工具】。7、選擇小鴨子畫筆。并在【畫筆工具】選項欄 中進行如圖所示的參數設置。8、新建一文件然后用 【畫筆工具】在新建 的圖像中單擊多次, 其效果如圖所示。3.1.4 模式單擊【模式】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如圖所示的下拉列表框,可以從中選擇所需的模式。各模式的作用效果及注意事項:正常模式:此模式為Photoshop的默認顯示模式,其最終色和繪圖色相同。溶解(Dissolve)模式:清除(Clear)模式:變暗(Darken)模式:正片疊底(Multiply)模式:顏色加深(Color Burn)模式:線性加深(Linear Burn)模式:變亮(Lighten)模式:濾色(Screen)模式:顏色減淡(Color Dodge)模式:線性減淡(Linear Dodge)模式:疊加(Overlay)模式柔光(Soft Light)模式強光(Hard Light)模式亮光(Vivid Light)模式線性光(Linear Light)模式點光(Pin Light)模式差值(Difference)模式排除(Exclusion)模式色相模式顏色模式亮度(Luminosity)模式3.1.5 設置畫筆選項一、【畫筆預設(Brush Presets)】選擇此項主要用來切換畫筆形狀。二、【畫筆筆尖形狀(Brush Tip Shape)】畫筆樣式庫:可以從中選擇畫筆樣式。直徑(Diameter):用于設置畫筆的直徑。角度(Angle) :用于設置畫筆頂點所處的位置。圓度(Roundness) :用于設置畫筆的圓度。硬度(Hardness):用于設置畫筆的硬度。間距(Spacing):用于設置畫筆間距。設置不同參數后的效果如下圖:三、【動態形狀(Shape Dynamics)】大小抖動(Size Jitter)控制(Control)角度抖動(Angle Jitter)圓度抖動(Roundness Jitter)設置參數后的【畫筆面板】如下圖四、【散布(Scattering)】各項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散布兩軸(Both Axes)控制(Control)數量(Count)數量抖動(Count Jitter)設置參數后的【畫筆面板】如下圖五、【紋理(Texture)】紋理縮放(Scale)為每個筆尖設置紋理(Texture Each Tip)模式深度(Depth)最小深度(Minimum Depth)深度抖動(Depth Jitter)六、【雙重畫筆(Dual Brush)】直徑間距散布數量設置參數后的【畫筆面板】如下圖七、【動態顏色(Color Dynamics)】前景/背景抖動(Foreground / Background Jitter) :色相抖動(Hue Jitter) :飽和度抖動(Saturation Jitter) :亮度抖動(Brightness Jitter) :純度(Purity) :八、【其他動態(Other Dynamics)】不透明度抖動(Opacity Jitter)控制流量抖動(Flow Jitter)九、其他效果雜色(Noise)濕邊(Wet Edges)噴槍(Airbrush)平滑(Smoothing)保護紋理(Protect Texture)3.2 鉛筆工具單擊【畫筆工具】按鈕,并按住不放,將顯示其隱藏的子工具,從中選擇【鉛筆工具】,其工具選項欄如圖所示。3.3 擦除工具用【擦除工具】可以擦除背景圖層和透明圖層中的內容。有三種擦除工具,如圖所示:按Shift+E鍵,可實現三種擦除工具間的切換。3.3.1 【橡皮擦工具】一、 【橡皮擦工具】選項欄在工具箱中單擊【橡皮擦工具】,選擇【橡皮擦工具】,出現如圖所示的工具選項欄。各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方法:畫筆模式不透明度流量抹到歷史記錄(Erase to History)二、【橡皮擦工具】的使用1、打開一幅圖像。假設此圖像有兩個圖層, 如下圖。2、在工具箱中單擊【橡皮擦工具】,并在其工 具選項欄中設置參數,如圖所示。3、設置前景色和背景色。4、確認當前圖層為圖層 1,擦除普通層,露出 背景層的內容,如圖所示。5、確認當前層為背景層,再將光標移到圖像窗 口中,在需要擦除的圖像部分單擊并拖動鼠 標。此時被擦除部分將用背景色填充,如圖 所示。3.3.2 【背景橡皮擦工具】在工具箱中單擊【背景橡皮擦工具】后,會出現如圖所示的工具選項欄。各項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方法如下:畫筆限制(Limits)容差保護前景色(Protect Foreground Color)取樣(Sampling)3.3.3 【魔術橡皮擦工具】【魔術橡皮擦工具(Magic Eraser Tool)】可擦除圖像中與落筆點顏色相同或相近的顏色。反復按Shift+E鍵,切換到【魔術橡皮擦工具】,出現如圖所示的工具選項欄。各項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方法:容差消除鋸齒臨近用于所有圖層不透明度3.4 【歷史記錄】控制面板【歷史記錄(History)】控制面板可以保存以前的操作步驟,并記錄其操作狀態。用【歷史記錄】控制面板可將操作恢復到以前某步操作時的狀態。3.4.1 【歷史記錄】控制面板簡介可以執行【窗口】 【歷史】命令打開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底部有三個小按鈕作用:創建新文件:將狀態或快照拖到該按鈕上面,即可以創建一個新文件,。創建新快照:單擊此按鈕可以創建從該步驟(包括該步驟)向上的新快照。刪除:單擊此按鈕,可以將當前步驟刪除。3.4.2 使用【歷史記錄】控制面板一、撤銷到某步操作當要撤銷前面所進行的一系列操作時,只需單擊【歷史記錄】控制面板中的某步,這時圖像就會回到所選步驟時的效果,如圖。二、創建新快照所謂【快照(Snapshot)】,實際上就是圖像處理的某個狀態。單擊【歷史記錄】控制面板右下方的【創建新快照】按鈕。系統會將建立的快照添加到【歷史記錄】控制面板上部的快照列表中,如圖示。三、創建新文件1、從【歷史記錄】控制面板中選擇需要為其創 建新文件的操作步驟。2、單擊【歷史記錄】控制面板中的【創建新文 件】按鈕,則系統將以該步驟的名稱創建新 圖像文件,并打開一個新的圖像窗口,如下 圖所示。3、通過【文件】菜單中的有關保存命令來保存 該文件。習題(三)一、選擇題1、在【畫筆】控制面板中可以設置畫筆的( )等屬性。A. 筆形B. 間隔C. 松散度D. 陰影E. 紋理ABCDE2、使用【畫筆樣式】面板菜單可以進行如下操 作( ) 。A. 新建畫筆B. 重命名畫筆C. 復位和加載畫筆D. 設置畫筆顯示方式ABCD3、在【畫筆工具】的顏色模式中,只有對圖層 操作才起作用的模式是( )。A. 疊加模式B. 清除模式C. 屏幕模式D. 差值模式B4、在【畫筆】控制面板中,( ) 項用于設 置畫筆的動態特性,如漸隱及壓力。A . 畫筆筆尖形狀B. 散布C. 動態形狀D. 雙重畫筆C5、在【歷史記錄】控制面板底部有三個按鈕, 它們分別是( ) 。A. 創建新文件B. 創建新快照C. 復制快照D. 刪除ABD二、判斷題1、當圖像為【位圖】或【索引顏色】色彩模式 時,【正常】模式將變成 【閾值】模式。 ( )2、【顏色】模式是使用底色的亮度、繪圖色的 色相、飽和度來創建最終色。使用此種模式 可以保護原圖的灰階層。 ( )√×3、在使用【背景橡皮擦工具】時,如果在其工 具選項欄中的【取樣】選項中選擇【連 續】,則將連續不斷地從畫筆中心所在區域 取樣,因此將擦除畫筆中心經過的像素顏 色。 ( )4、默認情況下,可以恢復的歷史操作步驟數為 20。 ( )√√5、創建快照可以在幾個狀態之間重復切換,并 且在應用一個操作之前建立快照,以后如果 不喜歡后來的操作效果,就可以很容易地還 原到原來的狀態,并且關閉文件仍然可以保 留用戶創建的快照。( )×要點油漆桶工具漸變工具4.1 油漆桶工具利用【油漆桶工具】,可以將圖像中與落筆點像素顏色相同或相近的像素填充為指定的顏色。4.1.1 【油漆桶工具】選項欄在工具箱中單擊【油漆桶工具(Paint Bucket Tool)】按鈕,出現如圖所示的工具選項欄。選項欄中各參數的功能及設置:填充(Fill):圖案:模式:不透明度:容差:消除鋸齒:連續的:所有圖層:4.1.2 【油漆桶工具】的使用操作步驟:1、打開一幅圖像。2、用【矩形選框工具】,選中圖像的上半部分,如圖所示。3、在工具箱中選擇【油漆桶工具】,在其工具 選項欄中設置參數,如圖所示。4、將光標移到圖像的選區中,用鼠標單擊圖像中的黑色部分,則選區中的黑色部分將填充為指定圖案,效果如圖所示。4.2 漸變工具5種漸變樣式:【線性漸變(Linear Gradient)】【徑向漸變(Radial Gradient)】【角度漸變(Angle Gradient)】【對稱漸變(Reflected Gradient)】【菱形漸變(Diamond Gradient)】4.2.1 【漸變工具】選項欄在工具箱中單擊【漸變工具】按鈕 ,出現如圖所示的工具選項欄。一、漸變框其功能是顯示編輯的漸變方式的效果。單擊其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如圖所示 【漸變】下拉列表框。單擊【漸變】下拉列表框右側的三角形按鈕,將彈出如圖所示的控制菜單。純文本:選擇此命令,則在【漸變】下拉列表框中只顯示漸變名稱,如下圖所示。小縮覽圖:選擇此命令,則在【漸變】下拉列表框中顯示漸變效果的小縮略圖,如下頁左圖所示。大縮覽圖:選擇此命令,則在【漸變】下拉列表框中顯示漸變效果的大縮略圖,如如下頁右圖所示。小列表:選擇此命令,則在【漸變】下拉列表框中以小列表的形式顯示漸變效果縮略圖及名稱,如下頁左圖所示。大列表:選擇此命令,則在【漸變】下拉列表框中以大列表的形式顯示漸變效果縮略圖及名稱,如下頁右圖所示。預設管理器:選擇此命令,將彈出如圖所示的對話框,可在此對話框中加入或刪除漸變效果。復位漸變(Reset Gradients)載入等高線(Load Gradients)存儲漸變(Save Gradients)替換漸變(Replace Gradients)二、【線性漸變】按鈕三、【徑向漸變】按鈕四、【角度漸變】按鈕五、【對稱漸變】按鈕六、【菱形漸變】按鈕下圖為上述幾種樣式產生的漸變效果:七、【模式】八、【不透明度】九、【反向(Reverse)】十、【仿色(Dither)】十一、【透明區域(Transparency)】4.2.2 編輯漸變效果在【漸變工具】選項欄中,單擊漸變框中的漸變效果,將彈出如圖【漸變編輯器】對話框,可以在對話框中編輯漸變效果。參數項的功能及設置方法:一、預置(Presets)二、名稱(Name)三、漸變類型(Gradient Type): 實底和雜色四、平滑度五、漸變色條及色標選擇色標添加色標移動色標刪除色標六、不透明度七、位置(Location)八、顏色九、按鈕按鈕按鈕按鈕按鈕按鈕【漸變編輯器】對話框中特殊參數的功能及設置:粗糙度(Roughness):顏色模型(Color Model):設置當前色條的顏色模型。單擊其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如圖所示的下拉列表框,可在里面進行相應設置。限制顏色(Restrict Colors):增加透明度(Add Transparency):隨機化(Randomize):編輯下圖漸變效果具體操作步驟:1、打開【漸變編輯器】對話框。2、加載此漸變效果。3、選擇上述命令后,彈出如下圖提示框。4、在上述提示框中單擊按鈕,加載并替換當前 漸變框區域的漸變效果,如圖所示。5、在其中選擇一種漸變效果。此時,【漸變編輯器】對話框如圖所示。6、單擊漸變色條下部最左側的色標,將其選中, 激活下部的【顏色】和【位置】選項,如圖 所示。7、單擊【顏色】右側的顏色塊,在彈出的對話 框中選擇合適的顏色。8、選擇好顏色后,單擊【好】按鈕。此時選中 色標所代表的顏色就變成剛才所選的顏色, 如圖所示。9、在【位置】文本框中輸入數值或用鼠標拖動 色標可以改變色標的位置。此例我們將色標 的【位置】值設置為10%,其效果如圖所示 。10、單擊色標右側菱形的中間標志,然后在【位 置】文本框中輸入數值86%,其效果如圖所 示。11、利用同樣的方法再改變其他幾個色標顏色。12、在色條下部邊緣單擊多次,為色條添加多個 色標。并將添加的各個色標設置成不同的顏 色,其效果如圖所示。13、單擊色條上部最左側的色標(指示漸變色的 透明度),此時,【色標(Stops)】區的 【不透明度】及【位置】項被激活。如圖所 示。14、單擊【不透明度】右側的三角形按鈕,在彈 出的滑動條上拖動滑塊修改選中色標的不透 明度值,或直接在【不透明度】文本框中輸 入不透明度值,如圖所示。15、用鼠標拖動位于兩個色標之間的中間標志, 改變其位置,此時【位置】文本框中的數 值隨之一起變化,如圖所示。16、設置好后,單擊【是】按鈕。效果如圖4.2.3 【漸變工具】的使用一、實例一利用上述編輯的漸變效果,制作如圖所示的效果圖。1、 新建一文件。2、選擇【漸變工具】,在其工具欄中設置參 數,如圖所示。3、然后將鼠標移到圖像窗口,在窗口的左上角 單擊并向右下方拖動鼠標至合適的位置釋放 即可,效果如圖所示。4、制作選區,如圖:5、在工具箱中選擇【菱形漸變工具】。6、將鼠標移到圖像編輯窗口中,在選區內單擊 并向下拖動鼠標至合適的位置釋放,產生的 漸變效果如下圖所示。7、在工具箱中選擇【移動工具】,制作的菱形漸 變效果移動到圖像窗口的右上角,如圖所示。8、復制選區內的菱形漸 變效果。9、復制兩次,將復制的 圖像粘貼到圖像窗口 中,將其擺放到如圖 所示的位置。10、將圖層合并。11、在工具箱中選擇【魔術棒工具】,然后 在圖像窗口中央部分,選擇的區域如圖 所示。12、在工具箱中選擇【矩形選框工具】,在其工 具箱中單擊【從選區減去】按鈕,然后將圖 像中右部分菱形漸變所在的矩形區域減去, 其制作過程及最后的選區如圖所示。13、在工具箱中選擇【漸變工具】,然后在其工 具選項欄中單擊【角度漸變】按鈕,并設置 其參數如圖所示。14、將鼠標移到圖像窗口中,在選區內單擊并拖 動鼠標到合適的位置釋放,制作如圖所示的 漸變效果。15、利用同樣的方法再制作如圖所示的徑向漸變 效果(將其透明度設置為60%)。16、在工具箱中選擇【文字工具】,然后在圖像 中加入 文字,將其移到合適的位置,效果如 圖所示。17、在圖像窗口下方制作一矩形選區,如圖所示。18、利用前述方法制作線性漸變,其效果如圖 所示。19、按Ctrl+D鍵,取消選區,制作效果完成二、實例二制作如圖所示彩虹效果:1、打開一幅圖片。2、單擊【圖層】控制面板底部的按鈕,新建一 圖層,如圖所示。3、在工具箱中選擇【漸變工具】,在【漸變編 輯器】對話框中編輯漸變顏色,如圖所示。4、編輯好顏色后,單擊【好】按鈕。5、在【漸變工具】選項欄中單擊 按鈕,并設 置其參數,如圖所示。6、在圖層1上制作圓形漸變效果,如圖所示。7、制作如圖所示的選區。8、按鍵盤上的Delete鍵,將選區內的圖像刪 除,其效果如圖所示。9、從工具箱中選擇【魔術棒工具】,然后將鼠 標移到圖像中,在圖中紫色部分單擊,選中 圖中的紫色,如圖所示。10、縮小選區,如圖所示。11、刪除選區中的內容,其效果如圖所示12、執行【選擇】 【反選】命令,然后再執行 【編輯】 【自由變換(Free Transform)】 命令,此時在選區周圍會出現控制框,調整 控制框上的控制點改變其形狀,如圖所示。13、在【圖層】控制面板中,單擊背景層,即將 背景層作為當前層。然后在工具箱中選擇 【魔術棒工具】,在圖像的藍天部分單擊, 選取的范圍如圖所示。14、執行【選擇】 【反選】命令,反轉選區, 激活圖層 1,按Delete鍵,將選區內的圖像 刪除,其效果如圖所示。15、在工具箱中選擇【魔術棒工具】,選中圖中 制作的彩虹。然后執行【編輯】 【復制】 命令,復制選區內的內容,再執行【編輯】 【粘貼】命令,粘貼圖像。16、將復制的圖像翻轉,如圖所示。17、利用【魔術棒工具】選取翻轉后的彩虹,再 用【移動工具】將其移到水中,作為彩虹的 倒影,如下圖所示。18、在【圖層】控制面板中調整其不透明度, 如圖所示。19、制作完成后,合并圖層并保存。習題(四)一、選擇題1、按住Shift鍵+( ) 鍵,可以實現【油漆桶 工具】與【漸變工具】的切換。A. CB. TC. PD. GD2、【油漆桶工具】的填充類型有( ) 。A. 圖案填充B. 前景色填充C. 背景色填充D. 灰度填充AB3、【漸變工具】包括( ) 漸變類型。A. 菱形漸變B. 直線漸變C. 角度漸變D. 反射漸變ABCD二、判斷題1、在【油漆桶工具】選項欄中的【容差】用來 設置填充圖像的作用范圍。其值 越小,填充 的范圍越大。 ( )2、在使用【油漆桶工具】時需制定選區,否則 填充整個圖像。 ( )×√3、在【漸變編輯器】中,提供了實色和雜色兩 種漸變類型。 ( )4、在【漸變編輯器】中,拖動色標到漸變條之 外,可以將其刪除。 ( )5、在【漸變編輯器】中,單擊色條可以改變漸 變色的顏色。 ( )×√√三、上機操作題利用本章介紹的【油漆桶工具】及【漸變工具】,將如圖左圖所示的圖片,改為右圖所示的效果。要點路徑創建工具路徑控制面板路徑編輯工具形狀工具5.1 路徑創建工具基本術語:錨點平滑點方向線【鋼筆工具】組共包含5種工具。在工具箱中單擊【鋼筆工具】并按住不放,將顯示出所有的子工具,如圖所示。工具組中各工具的主要功能:鋼筆工具(Pen Tool)自由鋼筆工具(Freeform Pen Tool)添加錨點工具(Add Anchor Point Tool)刪除錨點工具(Delete Anchor Point Tool)轉換點工具(Convert Point Tool)5.1.1 【鋼筆工具】一、【鋼筆工具】選項欄 (如圖)工具選項欄中各項參數功能及設置方法:形狀圖層(Shape layers)按鈕路徑(Paths)按鈕填充像素(Fill Pixels)按鈕自由鋼筆工具按鈕(矩形工具)(圓角矩形工具)(橢圓工具)(多邊形工具)(直線工具)(自定形狀工具)自動添加/刪除(Auto Add/Delete)添加到路徑區域(Add to path area)從路徑區域中減去(Subtract from path area)交叉路徑區域(Intersect path areas)重疊路徑區域除外(Exclude overlapping path areas)下圖所示為利用上述幾個按鈕繪制后的路徑。圖中正方形為原路徑,圓形的為子路徑。二、【鋼筆工具】的使用1、在工具箱中選擇【鋼筆工具】。2、將鼠標移到圖像編輯窗口中,單擊鼠標確定 路徑的第一個錨點。3、再在另一位置單擊鼠標確定路徑的第二個錨 點,此時就會在兩個錨點間產生一條直線, 如圖所示。4、利用同樣的方法再次單擊創建第三個錨點,此 時就會產生含有兩條直線的路徑,如圖:5、用鼠標拖動最后一個錨點到其他位置并單擊 鼠標,此時將產生曲線的路徑,如圖:6、將鼠標移至第二個錨點與第三個錨點之間單擊 并拖動鼠標,也可以產生曲線路徑,如圖:7、按Ctrl鍵,在圖像中任意位置單擊可以完成 路徑的創建,生成不閉合的路徑;若將鼠 標移到第一個錨點(此時【鋼筆工具】的 右下角會出現一個小圓圈)單擊可以生成 閉合的路徑,如圖所示。5.1.2 【自由鋼筆工具】自由鋼筆工具如圖各項參數功能及設置方法:磁性的(Magnetic):選中此復選框,則此工具變為【磁性鋼筆工具】。單擊其左側形狀按鈕的下拉按扭,將彈出如圖所示下拉列表框。上述下拉列表框中各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方法:曲線擬合(Curve Fit)寬度對比頻率【自由鋼筆工具】的使用操作如下:1、打開一幅圖片。2、按Shift+P鍵,切換到【自由鋼筆工具】。3、將鼠標移到圖像窗口中單擊并拖動,可沿 鼠標運動的軌跡產生路徑,如圖所示。4、若在工具選項欄中選中【磁性的】復選框, 然后在圖像邊緣單擊并拖動,可以沿圖像 邊緣產生路徑,如圖所示。5.1.3 【轉換點工具】在工具箱中選擇【轉換點工具】,單擊路徑上的平滑點可以將其轉換成角點;用鼠標拖動路徑上的角點,可以將其轉換為平滑點,如圖示。5.2 路徑編輯工具單擊工具箱中的【路徑選擇工具】并按住不放,將顯示出其子工具,如圖所示。這兩種工具的功能:路徑選擇工具(Path Selection Tool):選擇一個或多個路徑,并對路徑進行編輯操作,如對齊、移動路徑等。直接選擇工具(Direct Selection Tool):選擇路徑上的某一個或幾個錨點,移動平滑點兩側的方向點對路徑進行修改。5.2.1 【路徑選擇工具】在工具箱中選擇【路徑選擇工具】,其工具選項欄如圖所示。工具選項欄中各項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方法:顯示定界框:(Combine)按鈕(頂部對齊)按鈕(垂直中央對齊)按鈕(底部對齊)按鈕(左對齊)按鈕(垂直中心對齊)按鈕(右對齊)按鈕(按頂部分布)按鈕(垂直居中分布)按鈕(按底部分布)按鈕(按左分布)按鈕(水平居中分布)按鈕(按右分布)按鈕(確認)按鈕5.2.2 【直接選擇工具】在工具箱中單擊【直接選擇工具】,在圖像中單擊要選擇的路徑上的錨點,然后用鼠標拖動錨點可以改變路徑的形狀,如圖所示。5.3 【路徑】控制面板執行【窗口】 【顯示路徑(Show Paths)】命令,可以打開【路徑】控制面板,如圖所示。【路徑】控制面板的各元素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路徑名稱路徑縮略圖當前路徑填充路徑(Fill Path with Foreground Color)描邊路徑(Stroke Path with Brush)路徑轉換為選區(Load Path as a Selection)選區轉換為路徑(Makes Work Path from Selection)新建路徑(Create New Path)刪除路徑(Delete Current Path)5.4 形狀工具在工具箱中單擊的【矩形工具】并按住不放,將彈出其子工具,如圖所示。各工具的功能:矩形工具(Rectangle Tool)圓角矩形工具(Rounded Rectangle Tool)橢圓工具(Ellipse Tool)多邊形工具(Polygon Tool)直線工具(Line Tool)自定形狀工具(Custom Shape Tool)5.4.1 【矩形工具】在工具箱中選擇【矩形工具】后,其工具選項欄如圖所示。選項欄中各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方法:形狀圖層按鈕 :單擊此按鈕,然后在圖像窗口中拖動鼠標可以創建一個新的圖層,如圖。路徑按鈕填充像素按鈕鋼筆工具按鈕自由鋼筆工具按鈕(矩形工具)(圓角矩形工具)(橢圓工具)(多邊形工具)(直線工具)(自定形狀工具)創建新形狀圖層添加形狀區域從形狀區域中減去交叉形狀區域重疊形狀區域除外樣式(Style):用于設置形狀圖層的樣式。單擊其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如圖所示的下拉列表框,可從中選擇樣式。顏色5.4.2 【圓角矩形工具】在工具箱中單擊【圓角矩形工具】后,會出現如圖 所示的工具選項欄。【半徑(Radius)】:功能是設置圓角矩形的半徑,直接在其文本框中輸入半徑值即可。如圖所示為設置不同半徑值后的效果對比圖。5.4.3 【橢圓工具】在工具箱中選擇【橢圓工具】后,其工具選項欄如圖所示。在工具選項欄中單擊形狀按鈕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其選項對話框,如圖所示。各參數功能及設置方法:不受限制圓形(繪制直徑或半徑)(Circle(draw diameter or radius))固定大小比例從中心5.4.4 【多邊形工具】在工具箱中選擇【多邊形工具】后,其工具選項欄如圖所示。在選項欄中的【邊(Sides)】參數用于設置多邊形的邊數。單擊形狀按鈕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其選項對話框,如圖所示。各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方法如下 :半徑平滑拐角(Smooth Corners)星形(Star)縮進邊依據(Indent Sides By)平滑縮進(Smooth Indents)5.4.5 【直線工具】在工具箱中選擇【直線工具】后,其工具選項欄如圖所示。單擊形狀按鈕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如圖所示的對話框。在此對話框中用戶可以對箭頭進行各項參數設置。對話框中各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方法如下:起點(Start)終點(End)寬度長度凹度(Concavity)5.4.6 【自定形狀工具】在工具箱中選擇了【自定形狀工具】后,其工具選項欄如圖所示。在工具選項欄中的【形狀(Shape)】參數用于設置所創建的形狀,單擊其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如圖所示列表框,可從中選擇所需形狀。在上述列表框中,單擊其右側的三角形按鈕,將彈出如圖所示的控制菜單,可以在菜單中選擇相關命令、列表框中形狀縮略圖的顯示方式以及加載系統提供的其他自定義形狀。單擊【形狀】按鈕右側的下拉按鈕,將彈出選 項對話框,如圖所示。對話框中各參數的功能及設置方法:不受限制定義的比例(Defined Proportions)定義的大小(Defined Size)固定大小從中心【形狀工具】的使用:只需在工具箱中選擇【形 狀工具】后在其工具選項欄中設置好參數后,用 鼠標在圖像窗口中拖動鼠標即可,如圖所示。習題(五)一、選擇題1、繪制路徑的工具有( ) 。A. 【鋼筆工具】B. 【添加錨點工具】C. 【轉換點工具】D. 【自由鋼筆工具】AD2、下列哪些工具,可以選擇路徑( ) 。A. 【鋼筆工具】B. 【添加錨點工具】C. 【路徑選擇工具】D. 【直接選擇工具】CD3、路徑中錨點分為( ) 和( ) 。A. 平滑點B. 端點C. 方向點D. 角點AD4、使用( ) 工具可以創建形狀。A. 【矩形工具】B. 【圓角矩形工具】C. 【自定形狀工具】D. 【橢圓工具】ABCD5、在調整路徑時,按住( ) 鍵拖動方向線可 以單方向改變曲線形狀。A. ShiftB. CtrlC. TabD. AltD二、判斷題1、平滑點兩側為曲線。( )2、角點兩側必須都是直線。( )3、【重疊路徑區域除外】按鈕的功能是繪制子路徑后,最后得到的路徑 區域為當前路徑區域與子路徑區域之和,再減去當前路徑區域與子路 徑區域相交的區域。 ( )√√×4、在【路徑】控制面板中【將路徑作為選區載 入】按鈕的功能是將路徑轉換為選區。 ( )5、在【箭頭】對話框中,在【凹度】輸入正值 則箭頭末端向外凸。 ( )√×三、上機操作題1、利用【鋼筆工具】繪制如圖所示的路徑, 并對其進行描邊。2、利用【形狀工具】創建如圖所示的效果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