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二十四講 水和溶液 中考一輪復習 浙江專版考點透視考點 考試要求1. 關注水體污染及防治(理解) b2.樹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觀點(應用) c3.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應用) c4.列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凈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 a5.知道水電解后的產物,描述水的組成(了解) a6.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水能電解、水與氧化物的反應等)(了解) a7.說出溶液的組成(了解) a8.說明溶液的特點(理解) b考點透視考點 考試要求9.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劑,并能列舉其他常見的溶劑(了解) a10.區別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理解) b11.區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理解) b12.列舉影響物質溶解性的一些因素(了解) a13.說出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不要求溶解度的計算)(了解) a14.說明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意義(了解) a15.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進行簡單計算(應用) c16.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理解) b思維導圖考點突破知識點1:水的凈化例1:杭州市的自來水由于增設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兩道處理程序,水質處于全國大城市優秀水平。根據以上報道,人們得出的下列結論中,符合科學道理的是( )A. 杭州市的自來水屬于純凈物B. 杭州市自來水的物理、化學性質就是水的物理、化學性質C. 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們的化學性質來凈化水質D. 以上水處理過程中,水分子的化學性質不變考點突破知識點1:水的凈化【解答】A × 自來水中溶有許多可溶性物質,屬于混合物,并且只有經過煮沸或蒸餾過的水才是純凈物B × 自來水是混合物,水是純凈物,性質是不同的C × 活性炭用來凈化水質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屬于物理性質D √ 處理水的過程中水沒有發生化學變化,所以水分子的化學性質一定不變【答案】 D考點突破知識點1:水的凈化變式訓練1.2017年,聯合國把世界水日的主題定為“廢水”,關注重點是尋找各種方式來減少和再利用廢水。以下對不同工業廢水的處理措施及對應的方法類別,都正確的是( )選項 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處理措施 方法類別A 不溶性顆粒物 加明礬 結晶法B 異味物質 加活性炭 吸附法C 氯化銅 加硫酸銅 過濾法D 純堿 加石灰水 蒸餾法考點突破知識點1:水的凈化【解答】不溶性顆粒物,處理用過濾法,A不正確;處理污染物中的氯化銅用氫氧化鈣,產生氫氧化銅沉淀,用過濾法,C不正確;污水中有純堿可以加稀鹽酸進行處理,D不正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異味物質,B正確;故選B。【答案】 B考點突破知識點2:水的電解例2:小金在做電解水實驗時,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鈉溶液(硫酸鈉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電一段時間,現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氣體a,發現木條上火焰熄滅B. 在酒精燈火焰上檢驗氣體b,氣體b不能燃燒C. 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D. 在此反應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考點突破知識點2:水的電解【解答】根據圖示,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比b試管少,即a試管內是氧氣、b試管內是氫氣。氧氣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A不正確;氫氣具有可燃性,B不正確;水中含有酚酞,電極附近溶液呈紅色,說明電極附近溶液中存在大量OH-,產生氫氣的電極是負極,C正確;此反應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D不正確;故選C。【答案】 C考點突破知識點2:水的電解變式訓練1.氫氣被看成是最環保的清潔能源,但用電解水的方法制氫氣成本高。據報道科學家研制出了一種氮化鎵-銻合金,利用它能更好地促進水在太陽光下分解獲得氫氣,且可重復使用。 (1)如圖是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過程中出現的微粒示意圖,請按它們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出現的順序排列________。(用圖中序號表示)(2)氮化鎵-銻合金在利用太陽光分解水的反應中起________作用。考點突破知識點2:水的電解【解答】(1)化學反應的實質為構成物質分子的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分子,所以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過程就是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組合成一個氫氣分子,每兩個氧原子組合成一個氧氣分子的過程。在圖中化學變化過程中出現的順序排列為丙、甲、乙。(2)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氮化鎵-銻合金能更好地促進水在太陽光下分解獲得氫氣,且可重復使用,符合催化劑的特點,所以氮化鎵-銻合金在利用太陽光分解水的反應中起催化作用。【答案】 (1)丙、甲、乙 (2)催化考點突破知識點3:水的防治與污染例3: 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發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動員會。下列做法與“五水共治”行動相符合的是( )A.圍湖造田 B.隨意傾倒生活垃圾C.及時擰緊水龍頭 D.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解答】圍湖造田破壞生態系統,A錯誤;隨意傾倒生活垃圾,污染地下水,B錯誤;及時擰緊水龍頭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C正確;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染水資源,破壞生態系統,D錯誤。【答案】 C考點突破知識點3:水的防治與污染變式訓練1. “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紹興市近幾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工業廢水排污達標率100%,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2)②下列對生活污水的處理,你認為合理的是________(選填字母)。A.洗臉水、廚房用水等可以用來沖洗馬桶B.用“潔廁靈”清洗潔具后的沖刷液不能用來直接灌溉農田C.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考點突破知識點3:水的防治與污染【解答】將洗臉水、廚房用水沖馬桶,可節約用水,A正確;潔廁靈清洗潔具后的沖刷液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直接灌溉農田會造成污染,B正確;污水治理需要全面系統的規劃,C正確;故選ABC。【答案】 ABC考點突破知識點4: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例4:向甲物質逐漸加入乙物質至過量。若x軸表示加入乙物質的質量,則下列選項與題示圖不相符合的是( )【解答】生石灰加到飽和石灰水中,會與溶劑水發生反應使水減少,同時會造成溶質氫氧化鈣析出,溶液的溶質、溶劑質量都減少,與圖中變化趨勢不符,故選D。【答案】 D選項 甲物質 乙物質 y軸表示的含義A 二氧化錳 過氧化氫溶液 二氧化錳的質量B t ℃的水 硝酸鉀 t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C 氯化銀 稀硝酸 氯化銀的質量D 飽和石灰水 生石灰 溶液的質量考點突破知識點4: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變式訓練1.概念圖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間的聯系,如圖所示部分溶液中概念的相互聯系,請回答:(1)圖中“?”是指________; (2)將5克食鹽固體放入盛有20克蒸餾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確定食鹽固體“完全溶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1)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水是常見的溶劑。(2)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所以食鹽完全溶解后,在水中以鈉離子和氯離子形式存在,不存在食鹽固體顆粒。【答案】 (1)溶劑 (2)燒杯底部觀察不到食鹽固體顆粒考點突破知識點5:溶解度及溶解度應用例5:硫酸鎂在工農業以及醫療上有廣泛應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 10 ℃時,27.7 g硫酸鎂和72.3 g水可配制成質量分數為27.7%的硫酸鎂溶液C. 50 ℃時,100 g硫酸鎂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49∶100D. 70 ℃時的硫酸鎂飽和溶液升溫至90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溫度/℃ 10 30 50 70 90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考點突破知識點5:溶解度及溶解度應用【解答】根據表中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在10~70℃時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90℃時,硫酸鎂的溶解度反而減小,A錯誤;10℃時,硫酸鎂的溶解度為27.7 g。即1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硫酸鎂27.7g,而72.3 g水不能完全溶解27.7 g硫酸鎂,得到的飽和溶液中硫酸鎂溶質質量分數為27.7g/(27.7g+100g)×100%≈21.7%, B錯誤;70 ℃時的硫酸鎂飽和溶液升溫至90 ℃時,溶解度減小,溶劑質量不變,因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 D錯誤;50 ℃時硫酸鎂的溶解度為49.0 g,即50 ℃時硫酸鎂飽和溶液中100 g水中溶有溶質硫酸鎂49.0 g,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49∶100,C正確,故選C。【答案】 C考點突破知識點5:溶解度及溶解度應用變式訓練1.下表是固體甲和乙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20 ℃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不飽和溶液B. 100 ℃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C. 20 ℃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 20 ℃時,100克乙物質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50%溫度/℃ 0 20 40 100甲溶解度/克 0.173 0.165 0.121 0.017乙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246考點突破知識點5:溶解度及溶解度應用【解答】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20 ℃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仍然是飽和溶液,A錯誤;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100 ℃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溶液仍為飽和溶液,B正確;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是否飽和不能確定,所以20 ℃時,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能確定,C錯誤;20 ℃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是31.6克,100克乙物質不能全部溶解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1.6克/(31.6克+100克)×100%≈24%,D錯誤。【答案】 B考點突破知識點6: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例6:如圖為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過程,下列有關操作與目的分析均正確的是( )選項 操作 目的A 用剩的食鹽放回原試劑瓶 避免浪費B 天平調平后在左、右托盤中各墊一張相同的紙 保證稱取的食鹽質量更準確C 用50 mL量筒代替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更加簡便D 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 增加食鹽的溶解能力考點突破知識點6: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解答】在做化學實驗時,剩余的藥品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以免污染試劑,A錯誤;天平調平后,在左右托盤各墊一張相同的紙片,是為了防止藥品污染天平托盤,B錯誤;用50 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更加簡便,C正確;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是為了加速食鹽的溶解,與食鹽的溶解能力無關,D錯誤。【答案】 C考點突破知識點6: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變式訓練1.已知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配制該物質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飽和溶液200克,需要水______克,此時溶液的溫度應為______ ℃。溫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克 12.6 15.3 20.0 25.0 38.2考點突破知識點6: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解答】200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00克×20%=40克,配制該物質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飽和溶液200克,需要水的質量為200克-40克=160克。設2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飽和溶液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為S,則×100%=20%,S=25克,根據圖表可知該物質在60 ℃時的溶解度為25克。【答案】 160 60考點突破知識點7:與溶液有關的綜合題例7:一杯70 ℃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后有晶體析出(晶體不含結晶水),若不考慮溶劑的蒸發,則剩余溶液與原溶液相比( )A. 由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B. 溶質質量不變C. 溶液質量不變 D. 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解答】將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后有晶體析出,得到的是較低溫度下的飽和溶液,A錯誤;晶體析出后所剩溶液與原溶液相比溶質質量減少,B錯誤;晶體析出后的溶液相比原溶液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溶液總質量減少,C錯誤;晶體析出后,得到的是較低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此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減小,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100%,可知此時溶質質量分數減小,D正確。【答案】 D考點突破知識點7:與溶液有關的綜合題變式訓練1.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②中溶液是飽和溶液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相同D.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考點突破知識點7:與溶液有關的綜合題【解答】②燒杯底部有固體剩余,即該溶液屬于飽和溶液,A不符合題意;②中的溶液進行加熱得到③中的溶液,③燒杯底部沒有固體剩余,即③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比②大, C、D也不符合題意;③中的溶液有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有可能恰好是飽和溶液,故選B。 【答案】 B考點突破知識點7:與溶液有關的綜合題變式訓練2.在室溫條件下,對100 mL氯化鈉飽和溶液進行如圖所示操作: (1)最終甲、乙兩燒杯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________。(2)乙溶液在加50 mL水的過程中,下列這些量逐漸減小的是________。①溶解度 ②溶質質量分數③溶劑的質量 ④溶液的密度考點突破知識點7:與溶液有關的綜合題【解答】(1)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從甲燒杯內向乙燒杯內倒出50 mL溶液,剩余的溶液還是與原溶液性質一樣,屬于飽和溶液;乙溶液由于加入水,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2)溶解度的大小由溶質和溶劑的性質及溫度決定,溫度不變,該物質的溶解度不變,因此①不符合題意;溶質質量分數是溶質的質量與溶液質量比值,乙溶液中溶質質量不變,加入水,溶劑質量增加,溶液質量也增加,即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因此②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由于氯化鈉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溶液加水稀釋后溶液的密度減小,即④符合題意,故選擇②和④。【答案】 (1)甲 (2)②④考點突破知識點8:溶質質量分數的相關計算例8:在電解水的實驗中,為了增加水的導電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實驗時,在一定量的蒸餾水中加入50克16%的稀硫酸進行電解,結束后測得剩余溶液的質量為100克,則剩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多少?【解答】解:硫酸的質量為50克×16%=8克,剩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克/100克×100%=8%(3分)答:剩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考點突破知識點8:溶質質量分數的相關計算變式訓練1.圖甲中A是一種常見的酸,它能與黑色固體B反應,B質量為8克,將NaOH的溶液漸漸加入到C中,生成藍色沉淀E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種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1)A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2)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___。(3)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考點突破知識點8:溶質質量分數的相關計算【解答】(1)根據生成藍色沉淀E可判斷C中應該有可溶性銅鹽,那么反應物中應該有銅元素,再根據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種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判斷硫酸根離子的存在,且硫酸根離子應該來自C。所以黑色固體應該是CuO,A是H2SO4。(2)將沉淀與溶液分離的方法是過濾。(3)由圖乙可知有40 g NaOH溶液與CuSO4發生反應,根據CuSO4的質量可求出40 g 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而CuSO4的質量可由CuO與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得出。黑色固體是CuO,它的質量為8 g,因此可以求解。(4)所得溶液中溶質Na2SO4有兩個來源,一是NaOH與CuSO4反應生成,這個用第(3)小題中的已知數據可求解;二是NaOH與過量的H2SO4反應生成。從圖乙可知與H2SO4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為60 g,而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已解出為20%,因此可以求解。【答案】 (1)H2SO4 (2)過濾考點突破知識點8:溶質質量分數的相關計算(3)解:設8克CuO完全反應后生成的CuSO4的質量為xCuO+H2SO4 === CuSO4+H2O 80 160 8 g x 160/80=x/8g x=16 g(1分)根據圖示可知與CuSO4反應的NaOH溶液的質量為100 g-60 g=40 g設與CuSO4恰好完全反應的NaOH質量為y,同時生成Na2SO4質量為a考點突破知識點8:溶質質量分數的相關計算設與CuSO4恰好完全反應的NaOH質量為y,同時生成Na2SO4質量為aCuSO4+2NaOH=== Cu(OH)2↓+Na2SO4 160 80 142 16 g y a 80/160=y/16g y=8g 142/160=a/16g a=14.2g(1分)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g40 g×100%=20%(1分)答: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考點突破知識點8:溶質質量分數的相關計算(4)根據圖可知與H2SO4恰好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為60 g,設NaOH與H2SO4反應生成的Na2SO4質量為zH2SO4+2NaOH=== 2H2O+Na2SO4 80 142 60g×20% z142/80=z/60g×20%解得z=21.3 g(1分)所得溶液中溶質Na2SO4質量為21.3 g+14.2 g=35.5 g(2分)答: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35.5 g。感謝欣賞 第24講 水和溶液一、選擇題1.(2019?綿陽)根據如圖所示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8℃時,將40 g KNO3溶于100 g水得到飽和溶液 B.將43℃的Na2CO3飽和溶液升高10℃,有晶體析出 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由40℃降溫至23℃,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m(NaCl)=m(KNO3)>m(Na2CO3) D.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配成飽和溶液,再降溫結晶、過濾2.(2019?興安盟)下列與水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 B.電解水時在負極得到氧氣 C.水中有異味時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軟、硬水可以用肥皂水來區分3.(2019?河北)常溫下,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進行圖示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實驗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B.實驗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鈉的溶解度大 C.實驗2后,甲中溶液為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 D.實驗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質質量相等4.(2019?昆明)PbO能溶解在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中,其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100℃時,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為100g?L﹣1 B.60℃時,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10%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 C.20℃時,PbO在10%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質量,一定小于在35%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質量 D.80℃時,將PbO溶解在10%NaOH溶液中達到飽和,然后降溫至40℃,該過程中一定析出固體5.(2019?襄陽)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燒杯進行如圖操作,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固體W的溶解度曲線是圖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飽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③>②>① D.若將②升溫至t2℃,固體不能全部溶解6.(2019?瀘州)以下是Na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0℃ 10℃ 20℃ 30℃ 40℃ 50℃ 60℃Na2CO3的溶解度(g/100g水) 7.1 12.5 21.5 39.7 49.0 48.5 46.0NaHCO3的溶解度(g/100g水)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A.40℃的飽和Na2CO3溶液升溫到60℃,會析出晶體 B.60℃的NaHCO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燒,可得到NaHCO3晶體 C.30℃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的Na2CO3溶液降溫到20℃,有晶體析出 D.20℃的飽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的 NaHCO3會部分析出7.(2019?上海)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攪拌后形成乳濁液的是( )A.蔗糖 B.麻油 C.食鹽 D.白醋8.(2019?廣州)25℃時,探究某固體物質的溶解性,實驗記錄如下表。下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編號 ① ② ③ ④水的質量/g 50 50 50 50加入固體質量/g 5 10 15 20現象 固體完全溶解 固體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體 剩余較多固體A.實驗①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為10% B.實驗②說明25℃時該物質的溶解度是20g C.實驗③④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相同 D.實驗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質20g二.填空題(共4小題)9.(2018?盤錦)應用水和溶液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滌劑的水洗去,是由于洗滌劑具有 作用。(2)向盛有等量水樣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蕩,其中一支試管內產生泡沫較多,該試管內水樣是 (選填“硬水”“軟水”)。(3)硬水會給生產,生活帶來許多麻煩,生活中通過 可以降低水的硬度。10.(2019?撫順)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1)P點的含義是 。(2)t1℃時,將10gA物質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g(3)t2℃時,取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分別配制成飽和溶液,需要水的質量最小的是 。(4)t3℃時,將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A.溶質的質量一定變大 B.溶劑的質量一定變小 C.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11.(2019?貴港)已知甲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所示:溫度/℃ 10 20 30 40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按如圖步驟進行操作:(1)甲屬于 (填“易”或“可”)溶性物質,它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2)在A﹣E的溶液中,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填序號,下同),與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是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質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 g。12.(2019?云南)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愛護水資源,人人有責。(1)如圖所示,電解水的實驗中,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通過實驗可以得出水是由 組成的。(2)請列舉一條日常生活中的節水措施 。(3)下列做法會造成水體污染的是 (填序號)。①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②隨意丟棄廢舊電池③提倡使用無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4)下列凈化水的過程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異味的物質B.明礬可以使硬水轉化為軟水C.自來水廠凈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過濾、吸附、消毒殺菌D.凈水方法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餾(5)日常生活中,常用 區分硬水和軟水,實現硬水軟化的簡單方法是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3.(2019?沈陽)如圖為KNO3、NaCl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1)10℃時KNO3的溶解度 (填“<“、“=“或“>”)NaCl的溶解度。(2)80℃時140g KNO3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再現結晶過程:本實驗條件下,影響析出晶體質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 。14.(2018?盤錦)現有一小包白色固體,其中含有氯化鈉和少量的氯化鈣,硫酸鈉。為了除去氯化鈣,硫酸鈉。得到純凈的氯化鈉固體,同學們進行如下實驗。實驗步驟 實驗過程溶解 將白色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攪拌,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A,玻璃棒的作用是 除雜 第一步:向溶液A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目的是 。第二步:充分反應后,再向其中加入過量的 溶液。觀察到白色沉淀增多。第三步:待上述混合物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 (填操作名稱),得到澄清的溶液B和白色沉淀,溶液B中的溶質是 。蒸發 向溶液B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將液體倒入蒸發皿中,當蒸發皿中出現 時,停止加熱。即可得到純凈的氯化鈉晶體。【反思】有關物質除雜的問題,除了要選擇正確的試劑,還要注意所加試劑的順序。若將除雜操作中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順序顛倒,后果是 。四.解答題(共1小題)15.(2019?遵義)某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M、N兩點分別表示該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兩種溶液,當條件改變時,溶液的狀態在圖中對應的點的位置可能隨之變化,回答下列問題:(1)M點表示該物質在與t2℃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2)將M點所示的溶液變到N點所示的溶液,可以將M點的溶液降溫至t1℃,過濾除去析出的晶體后,再將溶液升溫至 ℃。(3)t2℃時,若M點所示溶液的質量為70g,其中含溶質 g.再將該溶液降溫到t1℃,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為 (保留一位小數)。(4)當恒溫蒸發溶劑時,M、N兩點的位置變化正確的是 (填字母)A.M、N點均不動B.M、N點均垂直上移C.M點沿曲線下移;N點垂直上移D.M點不動;N點垂直上移至曲線,不再變動參考答案1.B;2.B;3.B;4.C;5.D;6.B;7.B;8.C;9.(1)乳化;(2)軟水;(3)加熱煮沸;10.(1)t3℃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55;(3)B;(4)C。11.(1)易,增大;(2)C、D,A;(3)50。12. (1)氫氣;氫元素和氧元素;(2)洗菜的水用來澆花、沖廁所等;(3)②;(4)B;(5)肥皂水;煮沸。13.(1)<;(2)不飽和;(3)熱水的溫度、熱水的量。14. 實驗步驟 實驗過程溶解 加速溶解除雜 第一步: Na2SO4+BaCl2═2NaCl+BaSO4↓。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硫酸鈉。第二步:碳酸鈉 第三步:過濾,溶液B中的溶質是:碳酸鈉、氯化鈉。蒸發 出現較多固體時, 【反思】后果是雜質氯化鋇不能被除去。15.(1)飽和;(2)t3;(3)20,16.7%;(4)D。 13第24講 水和溶液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1. 關注水體污染及防治(理解) 選擇、填空 2~4分2.樹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觀點(應用)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3.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應用)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4.列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凈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6分5.知道水電解后的產物,描述水的組成(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6.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水能電解、水與氧化物的反應等)(了解) 選擇、填空 2~4分7.說出溶液的組成(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8.說明溶液的特點(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9.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劑,并能列舉其他常見的溶劑(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6分10.區別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11.區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理解) 選擇、填空 2~4分12.列舉影響物質溶解性的一些因素(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13.說出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不要求溶解度的計算)(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14.說明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意義(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15.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進行簡單計算(應用)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16.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一、愛護水資源1. 愛護水資源的原因(1)淡水資源有限。(2)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都需要水。2. 愛護水資源的措施(1)節約用水①生活中:一水多用,用洗菜水澆花等; 節水標志②農業上:改大水漫灌為________等;③工業上:工業用水循環使用等。(2)防治水體污染污染來源 防治措施工業污染(未經處理的廢液、廢渣等任意排放) 工業廢水必須經過凈化處理,達標后排放農業污染(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生活污染(生活垃圾的隨處堆積、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對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備考補充:河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氮、磷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二、水的凈化1. 常見的凈水方法凈水方法 原理及作用沉淀 靜置或加入明礬,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凝聚成較大的固體顆粒而沉淀到水底過濾 除去水中的________性雜質吸附 除去色素、異味和水中的一些溶解的雜質,常用________殺菌消毒 加入殺菌劑(漂白粉、ClO2、Cl2等)殺滅水中的病毒、細菌蒸餾 把水加熱至沸騰,產生的水蒸氣經冷卻形成液態水【特別提醒】①經沉淀、過濾、吸附凈化的水仍為混合物,通過蒸餾得到的水屬于純凈物;②凈水方法中,凈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蒸餾>吸附>過濾>沉淀。2. 自來水廠生產流程三、的組成和主要性質(一). 水的組成電解水實驗(將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1. 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水電解的過程示意圖2. 實驗裝置【特別提醒】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以增強________。3. 實驗現象(1)通電后,兩個電極上有氣泡產生。(2)一段時間后,a、b中均有氣體產生,液面均下降,c中液面上升,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氣體體積小,與負極相連的氣體體積大,體積比大約為________。(3)若在水中滴入酚酞試液,一段時間后與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的溶液顯________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________。4. 氣體的檢驗及判斷(1)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證明是氧氣。(2)用點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氣體能燃燒(或點燃時有爆鳴聲)并且產生________火焰,證明是氫氣。5. 實驗結論(1)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2)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的。(3)水分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構成的。6. 結論推廣(1)驗證了化學變化中分子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__再分。(2)電解水實驗中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________。(核心素養)質疑與創新1. 電解水時,發現產生O2和H2的體積比小于1∶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 已知相同狀況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在電解水實驗中通過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推求出水分子組成中____________________為2∶1,經進一步科學確認,得出水的化學式為H2O。3. 該實驗也能產生氧氣,但是實驗室通常不用該方法制取氧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水的性質物理性質 常溫、常壓下是無色、無味的液體,沸點100 ℃,熔點0 ℃,密度一般為1 g/cm3,是常見的溶劑化學性質 (1)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2)在通電條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方程式) (3)某些非金屬氧化物+水―→酸:CO2+H2O=== H2CO3 (4)某些金屬氧化物+水―→堿:CaO+H2O=== Ca(OH)2 (5)CuSO4+5H2O=== CuSO4·5H2O白色粉末變藍,可用于檢驗水四、物質的溶解1. 溶液(1)溶液的組成: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①溶質: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溶質既可以是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__。②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水是較好的溶劑,除水外,常用的溶劑有酒精、汽油、丙酮、香蕉水等。【特別提醒】乙醇和水混合,乙醇為溶質,水為溶劑;碘酒中的溶劑為乙醇。(2)特點:溶液是______、______的混合物。2. 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的區別 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組成 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混合物 固體小顆粒和液體組成的混合物 油狀小液滴和液體組成的混合物特點 均一、穩定 不穩定靜置后現象 不分層、無沉淀,無明顯變化 產生沉淀舉例 糖水、碘酒、食鹽水等 鋇餐、泥水等 牛奶、肥皂水等3. 物質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1)有的物質溶解時,會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明顯________,如氫氧化鈉、濃硫酸。(2)有的物質溶解時,會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明顯________,如硝酸銨。(3)有許多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__________,如氯化鈉。五、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1. 定義:在一定________下,在一定量的________里________再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________繼續溶解某種物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2. 判斷方法(1)在條件(溫度、溶劑的量)不變時,繼續向溶液中加入這種________,觀察是否溶解,若不再溶解則為飽和溶液,反之,則為不飽和溶液。(2)一定條件下,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質,則溶液一定是該溶質的________溶液。(3)改變溫度或蒸發溶劑析出晶體后所得到的溶液一定為該溶質的________溶液。3. 相互轉化的方法(1)對大多數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不飽和溶液(2)對于極少數[如Ca(OH)2等]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質:不飽和溶液【特別提醒】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溶質,但能繼續溶解其他溶質。4. 結晶(1)蒸發結晶法:通過蒸發溶劑的方法使溶質析出,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________(填“大”或“小”,下同)的物質,如氯化鈉。(2)降溫結晶法(或冷卻熱飽和溶液法):通過降低溫度的方法使溶質析出,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________的物質,如硝酸鉀。六、溶解度1. 定義:在一定________下,某物質在________溶劑中達到____________時所溶解的________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特別提醒】四要素①條件:________ ②標準:________ ③狀態:達到________ ④單位:________2. 影響因素3. 溫度對物質溶解度的影響(1)大部分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如硝酸鉀、氯化銨等。(2)個別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如氫氧化鈣等。(3)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如氯化鈉。(4)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隨壓強的升高而________。備考補充:某堿溶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溫度一定時,溶液的濃度越大,堿性越強。①要使該飽和溶液的pH增大(溶質種類不變),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②要使該飽和溶液的pH減小,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或者添加其他可以與溶質反應的物質。分析:①該溶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該溫度下已經飽和,不能再繼續溶解該溶質,要繼續溶解該溶質,可升高溫度,增大其溶解度或恒溫蒸發溶劑。②減少飽和溶液中溶質的方法有降低溫度析出晶體,也可以通過化學反應將溶質反應掉,降低溶質的質量。4. 物質溶解性的難易程度(S表示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表明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性越____。七、溶質質量分數1.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1)所有溶液: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100%2. 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液體積、密度的有關換算(1)溶液質量(m)=溶液體積(V)×溶液密度(ρ)(2)溶質質量分數=×100%歸納總結:溶液中的“變”與“不變”a. 溶液稀釋后,溶質質量______,溶劑質量______,溶質質量分數______。b.飽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質,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______。c.不飽和溶液繼續溶解溶質后,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______。d.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掉一部分水,再降溫至原來的溫度,則溶質、溶劑的質量會等比例減小,溶質質量分數______。八、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1. 溶液稀釋的計算(1)原理:溶液稀釋前后,__________不變。(2)計算公式:m濃×a%=m稀×b%或m濃×a%=(m濃+m水)×b%其中m濃為稀釋前濃溶液的質量、a%為稀釋前溶質質量分數,m稀為加水稀釋后稀溶液的質量、b%為稀釋后溶質質量分數。【注意】實際應用中因溶液質量不便稱量,一般用量筒量取體積,計算時需將質量和體積相互換算。2. 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一)用固體藥品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以配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的溶液50 g為例)1. 實驗用品:氯化鈉固體、藥匙、托盤天平(帶砝碼)、鑷子、稱量紙、燒杯、量筒、膠頭滴管、________、蒸餾水。2. 實驗步驟(1)計算: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鈉____ g,水____mL(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水的密度為1 g/cm3)。(2)稱量和量取:用__________稱取所需的氯化鈉,放入燒杯中,用________量取所需的水,選取量筒時量程要比量取液體的體積________,且越接近越好。(3)溶解:將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________攪拌,直到氯化鈉完全溶解。(4)裝瓶貼標簽: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在細口瓶中,貼上標簽,標簽上應標注溶液______及________。【特別提醒】溶解不能在量筒中進行,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3. 誤差分析溶質質量分數分析 原因 操作偏_______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實際體積偏小 量取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 量取的水倒入燒杯時濺出 稱取的氯化鈉質量偏大 稱量時右盤放了紙片而左盤未放偏小 稱量的固體藥品質量比實際所需質量偏小 稱量時藥品和砝碼位置放顛倒且使用了游碼 固體藥品中含有少量的雜質 配制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偏小 固體藥品倒入燒杯時,紙片上有殘留 配制的溶液中,溶劑的質量實際偏大 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讀數 燒杯內原來有少量的水(二)用濃溶液配制稀溶液1. 實驗用品:______、______、膠頭滴管、______、蒸餾水、濃硫酸。2. 實驗目的:用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 g/cm3)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密度為1.07 g/cm3)1 000毫升。3. 實驗步驟(1)計算:所需濃硫酸______毫升和所需水______毫升(計算結果精確到0.1)。(2)量取:用量筒量取濃硫酸和水。(3)溶解:將量筒量取的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4.實驗誤差分析濃度 原因 操作偏___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實際體積偏大 燒杯內原來有少量的水 配制的溶液中溶質的實際體積偏小 量取濃溶液的體積時俯視讀數 在稀釋過程中濃溶液有濺出偏___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實際體積偏小 量取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 配制的溶液中溶質的實際體積偏大 量取濃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特別提醒】溶液配制完成后,在轉移過程中,若將溶液灑出來,溶質質量分數不發生變化。重難點突破溶解度及其應用溶解度表格溫度/℃ 20 30 40 50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命題點1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1. 將氯化鉀的不飽和溶液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轉化為飽和溶液。方法指導:首先根據物質的溶解度表判斷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再選擇合適的轉化方法進行轉化。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可通過增加溶質、降低溫度或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可通過升高溫度、增加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命題點2 根據某物質的溶解度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2. 如果配制2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39.0%的飽和硝酸鉀溶液,則需要水________g,此時溶液的溫度應大于________℃。方法指導: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飽和溶液時,一定要注意溫度,在該溫度下,比較該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所需配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若需配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則需要升高溫度,再溶解溶質;若需配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則需要先降低溫度再溶解溶質。例1 (2018柳州)幾種物質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溶解度/g 0 20 40 60 80 100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0.72NaCl 35.7 36 36.6 37.3 38.4 39.8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5(1)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2)硝酸鉀固體中混有少量氯化鈉固體,欲分離該混合物獲得更純的硝酸鉀,可在較高溫度時制成飽和溶液,然后______________。(3)配制20 ℃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68 g,需水________g。參考答案一、愛護水資源1. 愛護水資源的原因(1)淡水資源有限。(2)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都需要水。2. 愛護水資源的措施(1)節約用水①生活中:一水多用,用洗菜水澆花等; 節水標志②農業上:改大水漫灌為__滴灌__等;③工業上:工業用水循環使用等。(2)防治水體污染污染來源 防治措施工業污染(未經處理的廢液、廢渣等任意排放) 工業廢水必須經過凈化處理,達標后排放農業污染(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生活污染(生活垃圾的隨處堆積、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對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備考補充:河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氮、磷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二、水的凈化1. 常見的凈水方法凈水方法 原理及作用沉淀 靜置或加入明礬,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凝聚成較大的固體顆粒而沉淀到水底過濾 除去水中的________性雜質吸附 除去色素、異味和水中的一些溶解的雜質,常用________殺菌消毒 加入殺菌劑(漂白粉、ClO2、Cl2等)殺滅水中的病毒、細菌蒸餾 把水加熱至沸騰,產生的水蒸氣經冷卻形成液態水【特別提醒】①經沉淀、過濾、吸附凈化的水仍為混合物,通過蒸餾得到的水屬于純凈物;②凈水方法中,凈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蒸餾>吸附>過濾>沉淀。2. 自來水廠生產流程三、的組成和主要性質(一). 水的組成電解水實驗(將__電__能轉化為__化學能__能)1. 實驗原理:___2H2O 2H2↑+O2↑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水電解的過程示意圖2. 實驗裝置【特別提醒】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以增強_導電性___。3. 實驗現象(1)通電后,兩個電極上有氣泡產生。(2)一段時間后,a、b中均有氣體產生,液面均下降,c中液面上升,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氣體體積小,與負極相連的氣體體積大,體積比大約為__1:2__。(3)若在水中滴入酚酞試液,一段時間后與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的溶液顯_紅__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_OH-___。4. 氣體的檢驗及判斷(1)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___木條復燃___,證明是氧氣。(2)用點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氣體能燃燒(或點燃時有爆鳴聲)并且產生__淡藍色_火焰,證明是氫氣。5. 實驗結論(1)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了__氫氣__和___氧氣__。(2)水是由__氫元素__和__氧元素_組成的。(3)水分子是由_氫原子__和__氧原子_構成的。6. 結論推廣(1)驗證了化學變化中分子_可分__而原子__不可____再分。(2)電解水實驗中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__1:8__。(核心素養)質疑與創新1. 電解水時,發現產生O2和H2的體積比小于1∶2,其原因是__ 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氫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或氧氣可能與電極材料發生反應,導致氧氣體積減小,合理即可) ___。2. 已知相同狀況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在電解水實驗中通過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推求出水分子組成中__氫原子與氧原子的個數比___為2∶1,經進一步科學確認,得出水的化學式為H2O。3. 該實驗也能產生氧氣,但是實驗室通常不用該方法制取氧氣,其原因是__該方法不便于操作且耗能大、氧氣產率低__。(二). 水的性質物理性質 常溫、常壓下是無色、無味的液體,沸點100 ℃,熔點0 ℃,密度一般為1 g/cm3,是常見的溶劑化學性質 (1)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2)在通電條件下分解:__2H2O 2H2↑+O2↑__(填化學方程式) (3)某些非金屬氧化物+水―→酸:CO2+H2O=== H2CO3 (4)某些金屬氧化物+水―→堿:CaO+H2O=== Ca(OH)2 (5)CuSO4+5H2O=== CuSO4·5H2O白色粉末變藍,可用于檢驗水四、物質的溶解1. 溶液(1)溶液的組成:溶液由_溶質__和__溶劑_組成。①溶質: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溶質既可以是_固體_,也可以是_液體_、_氣體_。②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水是較好的溶劑,除水外,常用的溶劑有酒精、汽油、丙酮、香蕉水等。【特別提醒】乙醇和水混合,乙醇為溶質,水為溶劑;碘酒中的溶劑為乙醇。(2)特點:溶液是_均一_、_穩定_的混合物。2. 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的區別 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組成 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混合物 固體小顆粒和液體組成的混合物 油狀小液滴和液體組成的混合物特點 均一、穩定 不穩定靜置后現象 不分層、無沉淀,無明顯變化 產生沉淀 產生分層舉例 糖水、碘酒、食鹽水等 鋇餐、泥水等 牛奶、肥皂水等3. 物質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1)有的物質溶解時,會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明顯__升高__,如氫氧化鈉、濃硫酸。(2)有的物質溶解時,會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明顯__下降__,如硝酸銨。(3)有許多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_基本不變__,如氯化鈉。五、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1. 定義:在一定__溫度_下,在一定量的__溶劑__里__不能_再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_還能__繼續溶解某種物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2. 判斷方法(1)在條件(溫度、溶劑的量)不變時,繼續向溶液中加入這種__溶質__,觀察是否溶解,若不再溶解則為飽和溶液,反之,則為不飽和溶液。(2)一定條件下,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質,則溶液一定是該溶質的_飽和__溶液。(3)改變溫度或蒸發溶劑析出晶體后所得到的溶液一定為該溶質的__飽和__溶液。3. 相互轉化的方法(1)對大多數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不飽和溶液(2)對于極少數[如Ca(OH)2等]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質:不飽和溶液【特別提醒】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溶質,但能繼續溶解其他溶質。4. 結晶(1)蒸發結晶法:通過蒸發溶劑的方法使溶質析出,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___小_(填“大”或“小”,下同)的物質,如氯化鈉。(2)降溫結晶法(或冷卻熱飽和溶液法):通過降低溫度的方法使溶質析出,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_大__的物質,如硝酸鉀。六、溶解度1. 定義:在一定_溫度_下,某物質在_100g___溶劑中達到__飽和狀態_時所溶解的__溶質的質量_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特別提醒】四要素①條件:_一定溫度__ ②標準:_100g溶劑__ ③狀態:達到__飽和狀態__ ④單位:__g__2. 影響因素3. 溫度對物質溶解度的影響(1)大部分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升高_,如硝酸鉀、氯化銨等。(2)個別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降低_,如氫氧化鈣等。(3)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如氯化鈉。(4)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下降__,隨壓強的升高而_下降__。備考補充:某堿溶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溫度一定時,溶液的濃度越大,堿性越強。①要使該飽和溶液的pH增大(溶質種類不變),可采取的方法是_升高溫度,并增加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__。②要使該飽和溶液的pH減小,可采取的方法是_降低溫度__,或者添加其他可以與溶質反應的物質。分析:①該溶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該溫度下已經飽和,不能再繼續溶解該溶質,要繼續溶解該溶質,可升高溫度,增大其溶解度或恒溫蒸發溶劑。②減少飽和溶液中溶質的方法有降低溫度析出晶體,也可以通過化學反應將溶質反應掉,降低溶質的質量。4. 物質溶解性的難易程度(S表示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表明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性越_強__。七、溶質質量分數1.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1)所有溶液:溶質質量分數=___(1)×100% ____=____×100%________(2)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100%2. 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液體積、密度的有關換算(1)溶液質量(m)=溶液體積(V)×溶液密度(ρ)(2)溶質質量分數=×100%歸納總結:溶液中的“變”與“不變”a. 溶液稀釋后,溶質質量_不變__,溶劑質量__增加__,溶質質量分數_減小__。b.飽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質,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_不變_。c.不飽和溶液繼續溶解溶質后,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__增大_。d.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掉一部分水,再降溫至原來的溫度,則溶質、溶劑的質量會等比例減小,溶質質量分數_不變__。八、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1. 溶液稀釋的計算(1)原理:溶液稀釋前后,__溶質質量__不變。(2)計算公式:m濃×a%=m稀×b%或m濃×a%=(m濃+m水)×b%其中m濃為稀釋前濃溶液的質量、a%為稀釋前溶質質量分數,m稀為加水稀釋后稀溶液的質量、b%為稀釋后溶質質量分數。【注意】實際應用中因溶液質量不便稱量,一般用量筒量取體積,計算時需將質量和體積相互換算。3. 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一)用固體藥品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以配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的溶液50 g為例)1. 實驗用品:氯化鈉固體、藥匙、托盤天平(帶砝碼)、鑷子、稱量紙、燒杯、量筒、膠頭滴管、_玻璃棒__、蒸餾水。2. 實驗步驟(1)計算: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鈉_5_ g,水_45__mL(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水的密度為1 g/cm3)。(2)稱量和量取:用__托盤天平_稱取所需的氯化鈉,放入燒杯中,用__量筒__量取所需的水,選取量筒時量程要比量取液體的體積_偏大__,且越接近越好。(3)溶解:將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__玻璃棒__攪拌,直到氯化鈉完全溶解。(4)裝瓶貼標簽: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在細口瓶中,貼上標簽,標簽上應標注溶液_名稱__及__溶質質量分數__。【特別提醒】溶解不能在量筒中進行,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攪拌,加速溶解__。3. 誤差分析溶質質量分數分析 原因 操作偏__大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實際體積偏小 量取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 量取的水倒入燒杯時濺出 稱取的氯化鈉質量偏大 稱量時右盤放了紙片而左盤未放偏小 稱量的固體藥品質量比實際所需質量偏小 稱量時藥品和砝碼位置放顛倒且使用了游碼 固體藥品中含有少量的雜質 配制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偏小 固體藥品倒入燒杯時,紙片上有殘留 配制的溶液中,溶劑的質量實際偏大 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讀數 燒杯內原來有少量的水(二)用濃溶液配制稀溶液1. 實驗用品:__燒杯__、_量筒__、膠頭滴管、__玻璃棒_、蒸餾水、濃硫酸。2. 實驗目的:用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 g/cm3)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密度為1.07 g/cm3)1 000毫升。3. 實驗步驟(1)計算:所需濃硫酸_59.3_毫升和所需水_960.8__毫升(計算結果精確到0.1)。(2)量取:用量筒量取濃硫酸和水。(3)溶解:將量筒量取的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4.實驗誤差分析濃度 原因 操作偏_小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實際體積偏大 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讀數 燒杯內原來有少量的水 配制的溶液中溶質的實際體積偏小 量取濃溶液的體積時俯視讀數 在稀釋過程中濃溶液有濺出偏_大_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實際體積偏小 量取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 配制的溶液中溶質的實際體積偏大 量取濃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特別提醒】溶液配制完成后,在轉移過程中,若將溶液灑出來,溶質質量分數不發生變化。重難點突破溶解度及其應用溶解度表格溫度/℃ 20 30 40 50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命題點1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1. 將氯化鉀的不飽和溶液可通過__增加溶質、降低溫度或恒溫蒸發溶劑____的方法轉化為飽和溶液。方法指導:首先根據物質的溶解度表判斷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再選擇合適的轉化方法進行轉化。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可通過增加溶質、降低溫度或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可通過升高溫度、增加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命題點2 根據某物質的溶解度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2. 如果配制2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39.0%的飽和硝酸鉀溶液,則需要水__122__g,此時溶液的溫度應大于_40___℃。方法指導: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飽和溶液時,一定要注意溫度,在該溫度下,比較該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所需配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若需配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則需要升高溫度,再溶解溶質;若需配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則需要先降低溫度再溶解溶質。例 (2018柳州)幾種物質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溶解度/g 0 20 40 60 80 100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0.72NaCl 35.7 36 36.6 37.3 38.4 39.8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5(1)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是__Li2CO3__。(填化學式)(2)硝酸鉀固體中混有少量氯化鈉固體,欲分離該混合物獲得更純的硝酸鉀,可在較高溫度時制成飽和溶液,然后__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 __。(3)配制20 ℃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68 g,需水__50__g。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中考鎖分】第24講水和溶液考點突破+夯實基礎.ppt 第24講水和溶液真題訓練(含答案).doc 第24講水和溶液(考點透視+知識梳理).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