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用技術Ⅰ.考試性質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通用技術是浙江省高考學科之一。因此,通用技術學科的高考應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Ⅱ.考試目標要求通用技術高考重視對考生的技術素養的考查,注重以技術設計與應用為基礎的技術實踐能力,注重符合時代需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水平,注重技術的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運用水平,注重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水平。一、知識要求通用技術高考對于知識的要求由低到高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應用。了解:再認或回憶事實性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依據;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等。這一層次涉及的主要行為動詞有:識別、知道、說出、描述等。理解:列舉屬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新舊知識之間能建立聯系;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展;提供證據;收集、整理信息等。這一層次涉及的主要行為動詞有:舉例、解釋、比較、分類、歸納、概括、說明等。應用:將學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應用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中的合理聯系等。這一層次涉及的主要行為動詞有:分析、運用、制定、實現。二、能力要求通用技術高考中,考核的學科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技術評價能力(1)能運用技術知識、思想方法和原理解釋技術現象、產品等。(2)能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技術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3)對技術文化進行評價和選擇。2.技術設計能力(1)能從多個角度提出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2)能讀懂簡單的技術圖樣,選用恰當的技術語言表達設計思路和方案。(3)能根據要求進行簡單的結構、流程、系統和控制系統的設計。3. 技術實踐能力(1)能根據設計方案和已有條件選擇加工工藝。(2)能正確地選擇常用的工具,正確、安全地進行操作。(3)能制作、裝配、調試簡單產品的模型或原型。(4)能根據設計要求對產品進行技術試驗。三.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通用技術高考中,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以下要求:(1)形成和保持對技術問題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領略技術世界的奧秘與神奇,關注技術的發展,具有對待技術的積極態度和正確使用技術的意識。(2)具有認識技術問題的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3)具有與技術相聯系的經濟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倫理意識。Ⅲ.考試范圍與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通用技術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和現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通用技術必修1·技術與設計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通用技術必修2·技術與設計2》(均為江蘇教育出版社)中的教學要求,確定通用技術學科考試范圍和要求。必修1:技術與設計1一、技術及其性質1.技術的價值針對案例說出技術與人之間的關系。針對案例說出技術對生活、生產、文化等方面的影響。解釋技術與自然的關系,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2.技術的性質針對案例說明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針對案例解釋技術的兩面性。說出案例中技術的綜合性,說出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說出知識產權在技術領域的作用。3.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比較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不同。解釋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4.人機關系解釋案例中存在的人機關系。根據案例說出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在設計中會合理運用人機關系。二、設計過程1.發現問題、明確問題說出“觀察”在發現問題過程中的作用。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的信息,并概括出有用的信息。能通過技術試驗發現問題。能根據設計對象和現有的工作條件列出具體的設計要求。能制定一般的設計計劃表。2.制定方案運用產品設計分析的三個要素進行分析。針對具體設計對象,依據一般設計原則制定符合設計要求的方案。用設計的一般原則對案例進行解釋,說明各原則之間的關系。能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和標準件。能對設計方案進行比較、權衡和選擇。3.模型的制作說出模型的作用和常用工藝的種類。識別木工、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設備,知道正確的操作方法。能根據設計方案選擇加工工藝,制作簡單產品的模型。會在金屬材料和木材上進行劃線、鋸割、銼削(或創削)、鉆孔等操作三、設計的交流能用恰當的方式交流設計思想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知道基本幾何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能繪制簡單的草圖。能繪制簡單形體的三視圖,會正確、完整、清晰標注簡單形體的尺寸。四、設計的評價1.技術試驗及其方法知道技術試驗的常用方法,能針對案例解釋技術試驗的重要性。能設計并實施簡單的技術試驗,寫出技術試驗報告。2.設計評價能根據設計過程中階段性的要求進行評價。能根據設計要求對最終產品進行評價,會寫評價報告。必修2:技術與設計2一、結構與設計從力學的角度說出結構的概念。能結合簡單結構的案例,分析構件的受力形式。識別結構的類型,能對簡單的結構實例進行分類。解釋結構穩定性的含義,針對案例分析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因素。解釋結構強度的含義,針對案例分析影響結構強度的主要因素。能結合簡單結構的案例,提出改變結構穩定性和強度的方法。解釋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說出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能進行結構設計,繪制設計草圖,并制作實物模型或原型。能從技術和文化的角度欣賞并評價典型結構設計案例。二、流程與設計知道流程對生產、生活和工作的影響。解釋時序和環節的含義。識別幾種常見的流程表達方式。能閱讀簡單的流程圖。能分析日常生活、生產中的流程。會分析流程設計應考慮的基本因素。知道流程設計的基本步驟。能用框圖、文字、表格來表達簡單的流程。通過案例歸納流程優化的主要內容。解釋流程優化與設備、材料、工藝等之間的關系。三、系統與設計針對具體案例解釋構成系統的條件。針對簡單的系統案例概括系統的基本特性。知道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能結合案例分析影響系統優化的因素。能根據設計要求完成簡單系統的方案設計。四、控制與設計解釋案例中控制的對象和目的。識別人工控制和自動控制。舉例說明控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針對案例分析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工作過程與方式,能畫出相應控制系統的方框圖。針對簡單控制系統說明其主要干擾因素。解釋反饋的含義,說出閉環控制系統中反饋環節的作用。知道功能模擬方法和黑箱方法。能根據要求設計簡單的控制系統。能根據開環系統的設計方案,制作一個控制裝置。Ⅳ.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通用技術與信息技術合卷考試,考試形式為紙筆考試+上機考試。通用技術紙筆考試部分分值為90分,上機考試部分分值為10分。考試內容中必修1“技術與設計1”約占50%,必修2“技術與設計2”約占50%。試卷一般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其中非選擇題包括讀圖作圖題(可能包括讀圖題、作圖題等)、分析評價題(可能包括分析題、評價題等)、應用題(可能包括試驗題、設計題和操作題等)。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Ⅴ.題型示例一、紙筆考試題型示例示例1:人類對電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從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角度來看,應當重點發展A.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 B.水力發電、燃油發電、風力發電C.核能發電、燃煤發電、太陽能發電 D.燃煤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示例2:如左下圖所示是一款水果架的設計,右下圖是評價水果架的坐標圖,以下根據坐標圖對水果架的評價正確的是A.該水果架的設計既實用又美觀B.該水果架的設計沒有什么創意C.該水果架的結構非常穩定D.該水果架的設計成本比較低示例2圖示例3:要將一根直徑為20mm的鐵棒截成長度不等、兩端光滑的三段,下列工具中可以不用的是A、臺虎鉗 B、鐵錘 C、銼刀 D、手鋸示例4:如圖所示為高速公路汽車速度監測系統,測速雷達測量車速,經控制器判斷后,控制攝像頭將超速車輛的圖像信息記錄下來,作為違章處罰的證據,該速度監測系統中的被控對象是:A.汽車 B.測速雷達C.攝像頭 D.速度顯示器示例5:如圖所示的鋁質零件,加工半圓通槽時,需要以下環節:①劃線,②銼削,③鋸割,④鉆孔。請分析該半圓通槽的加工工藝,回答以下問題:(1)合理的加工流程為(在 ▲ 處填寫序號): ▲ → ▲ → ▲ → ▲ 。(2)需要用到的劃線工具是(在 ▲ 處填寫三種工具名): ▲ ; ▲ ; ▲ 。示例5圖示例6:如圖所示為殘障(坐輪椅)人專用衛生間的設計示意圖。示例6圖請分析設計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1)參考答題示例,在“ ▲ ”處填寫圖(a)、(c)的主要設計內容;答題示例:圖(b)的主要設計內容是安全設施(拉手和扶手)安裝的高度。①圖(a)的主要設計內容是 ▲ ; ②圖(c)的主要設計內容是 ▲ 。(2)圖(b)所示的拉手采用四只膨脹螺釘固定在墻體上,若要求拉手在980N的水平拉力(與墻體垂直)作用下,拉手與墻體的連接不發生松動。請設計一個簡易的試驗方案,用質量為100Kg的重物(其余輔助材料自定)檢驗拉手的安裝是否合格,只要求用示意圖表示試驗方法,必要時用文字作簡要說明。示例7:傳統列車的動力裝置集中安裝在機車上,在機車后面掛著許多沒有動力裝置的客車車廂。我國新開發的動車組把動力裝置分散安裝在客車車廂上,使其既具有牽引動力,又可以載客,提高了列車的運行速度。如圖所示為經過簡化的動車牽引傳動控制系統示意圖。駕駛員向自動駕駛裝置發出駕駛指令(設定速度),自動駕駛裝置發出信號控制牽引傳動裝置運轉,牽引傳動裝置驅動車輪轉動,從而使動車運行,速度傳感器檢測動車的實際運行速度,并將測得的速度信號發送給自動駕駛裝置與設定的速度進行比較,根據比較偏差值調整動車運行速度。示例7圖(1)根據上面的示意圖及其描述,在控制系統方框圖中“▲ ”處填寫與動車牽引傳動控制系統相對應的內容。(2)與傳統列車相比,該動車設計中采取了以下改進措施: ①車頂行李架的上方安裝了反射鏡,通過反射,旅客可以隨時觀察自己的行李;②車門采用塞拉式感應門;③車廂里全部為軟座,每個座位都是航空式坐椅,座椅可以旋轉;④車內設有嬰兒護理臺;⑤列車盥洗間采用感應式水龍頭、紙巾盒、干手器等設施;⑥列車衛生間設有緊急報警按鈕;⑦車上使用了變頻空調,保持適宜溫度;⑧車廂里設有當前溫度和車速顯示裝置;⑨為了降低噪聲,抵御列車高速行駛時巨大的氣體壓力,列車采用全列密閉。請對動車的優化措施進行分析,回答以下問題(在 ▲ 處填寫合適措施的編號):a.以安全為目標的優化措施是: ▲ 、 ▲ 、 ▲ 、 ▲ 、 ▲ 。b.以舒適為目標的優化措施是: ▲ 、 ▲ 、 ▲ 、 ▲ 。示例8:孫曉紅看到管理員給游泳池注水時忘了關閉水龍頭,水從溢水槽溢出,浪費了大量的水。針對該問題,她決定設計一個水位自動控制裝置,她收集到了以下元器件的有關信息:元器件 作 用電磁閥門 用電控制的水閥,能控制水的通斷定時器 設定工作時間水位傳感器 測量水位并轉化為電信號溫度傳感器 測量溫度并轉化為電信號壓力傳感器 測量壓力并轉化為電信號請選擇合適的元器件作為該控制系統的檢測元件和執行器,填寫在“▲“,并補充完整控制系統方框圖。示例9:請為公園設計一個室外用的椅子,需考慮適用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天氣。(1)畫出你的設計草圖,必要時用文字說明。(2)說明你的設計方案中的兩個特色。(3)針對你的作品,請設計一個試驗方案,檢測設計作品的強度和穩定性。二、上機考試題型示例示例10:(1)根據軸測圖,補畫三視圖中的漏線。示例10-(1)圖(2)根據軸測圖和三視圖判斷立體上的圓孔是否打通?A.通 B.不通(3)在鉆床上加工圖中的圓孔時,正確的加工工藝流程是A.沖眼 劃線 夾緊 鉆孔 B.劃線 沖眼 夾緊 攻絲C.劃線 沖眼 鉆孔 夾緊 D.劃線 沖眼 夾緊 鉆孔示例11:(1)根據軸測圖,修改俯視圖和左視圖中線型的錯誤。示例11-(1)圖(2)在鉆床上加工圖中的圓孔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操作要集中注意力并帶好防護手套 B.操作時要戴防護眼鏡C.要用臺虎鉗或手鉗夾緊工件 D.加工前應劃線定位(3)圖中尺寸標注形式錯誤的是A.30 B.R25 C.31 D.40示例11-(3)圖VI.題型示例參考答案示例1: A示例2: D示例3: B示例4: C示例5:(1)①→④→③→②。(2)劃針、樣沖、鋼尺、劃規、鐵錘中任選3種。示例6: (1)①圖(a)的主要設計內容是衛生設備的安裝高度。②圖(c)的主要設計內容是衛生間的尺寸。(2) 如:示例6-(2)圖示例7: (1)①設定速度;②自動駕駛裝置;③動車;④動車實際速度;⑤速度傳感器(2)a. ①、②、④、⑥、⑨b. ③、⑤、⑦、⑨示例8:示例9:略示例10:(1)示例10—(1)圖(2)A(3)D示例11:(1)示例11-(1)圖(2)A(3)A附件2技術科目上機考試準備工作進程日期 工作內容 責任單位2010年9月30日前 確定考點學校,上報省教育考試院 各設區市教育局(高招委)2010年第四季度 模擬系統試運行測試 省教育考試院,項目開發組、專家評審組,部分相關市、考點2011年3月20日前 完成上機考試軟硬件教育技術裝備工作 省教育技術中心,各市、縣教育局,考點2011年3月初-4月底 以市為單位展開上機考試系統管理員培訓工作,并逐步開展模擬系統推廣運行 省教育考試院,項目開發組、專家評審組,各市招辦(考試院、考試中心)2011年4月10日前 完成上機考試平臺軟件的安裝和調試工作 省教育考試院,項目開發組、專家評審組,各市縣招辦(考試院、考試中心),考點2011年4月20日前 啟動上機模擬考試工作,軟、硬件設備存在問題整改 省教育技術中心,省教育考試院,項目開發組,各市縣招辦(考試院、考試中心),考點2011年7月 正式考試系統小范圍測試 省教育考試院,項目開發組、專家評審組,部分相關市、考點2011年9月考前三天 正式考試系統下發、試安裝 省教育考試院,各市縣招辦(考試院、考試中心),考點2011年9月考前一天 正式考試系統安裝 各市縣招辦(考試院、考試中心),考點2011年9月 上機考試 省教育考試院,各市縣招辦(考試院、考試中心),考點示例4圖設定水位控制電路▲游泳池▲水流量水位設定水位控制電路電磁閥門游泳池水位傳感器水流量水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