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反思 這節課作為四年級下冊中三角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學習三角形內角關系和其它多邊形內角和的基礎。即使在以前沒有這部分內容,大部分教師在課后也會告訴學生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學生容易記住。本節課我具體抓住以下2個方面。? 1、為學生營造了探究的情境。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提供給學生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創造、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的實踐機會,使學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觀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動中。教學中,我在引出課題后,引導學生在猜測的基礎上,通過探究活動來驗證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當學生有困難時,教師要參與學生的研究,適當進行點撥。并充分進行交流反饋。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探究氛圍。??2、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動手操作,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在推理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已經知道了,我們能否把其他三角形轉化成直角三角形進行研究呢?經過這么一提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大腦。充分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角形三個角的關系。課堂上我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究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探索、實驗、發現、推理歸納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一、創設情境,營造探究氛圍。??? 這節課在復習回顧“平角的度數及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哪幾類”后,我引出了研究“三角形的內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這個問題,由于學生對三角尺上每個角的度數比較熟悉,個別反應快的學生就從這里入手,猜想三角尺三個內角的和都是180°,等邊三角形的每個內角都是60°,學生也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由此引發學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嗎????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是否任何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呢?”我趁勢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動手驗證。通過小組內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驗證,可以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算一算。在明確驗證方法后,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動手操作、記錄、觀察,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否為180°。之后我組織學生在全班匯報交流,有的小組通過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測量誤差);有的小組通過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發現:各類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可以拼成一個平角。還有的小組通過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也發現:各類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角。使學生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中獲得了三角形的內角和的確是180°的結論。此時我讓學生思考分析測量誤差存在的原因所在,對比折一折和拼一拼的共同點都是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化”成了一個平角,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為后繼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三、練習設計,由易到難。??? 探究新知是為了應用,這節課在練習的安排上,我注意把握練習層次,共安排三個層次,由易到難,逐步加深。在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結論時,第一層練習是已知三角形兩個內角或一個內角的度數,求另一個角。練習內容的安排從知識的直接應用到間接應用,數學信息的出現從比較顯現到較為隱藏。第二層練習是把一個大三角形分成兩個小三角形,計算這兩個小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題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理解任何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與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狀無關。第三層練習是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四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這些練習顧及到了智力水平不同的學生,形式上具有趣味性,激發了學生主動解題的積極性。??? 這節課我不斷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去猜想、去探究、去發現新知識的奧妙,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三角形內角和-人教版(1).doc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三角形內角和-人教版(2).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