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戰“疫”故事:偉大的“中國精神”一、什么是“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包括: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是興國強國之魂,是凝聚中國力量的精神紐帶、是激發創新創造的精神動力、是推進復興偉業的精神定力。①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民族,在5000年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在哲學、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創造了無數人類文明的瑰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和創新意識進一步提升,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弘揚偉大創造精神,需要廣大科研人員發揚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提高攻堅克難、科研攻關能力,盡快查明病毒來源和傳播致病機理,開發對癥疫苗,不斷完善診療方案和防控舉措;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通過地毯式追蹤、網格化管理,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構筑起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②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面對各種艱難險阻,中華民族從來不曾畏怯和退縮,而是堅持奮斗,勇于抗爭,積極發揮自身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與困難進行不懈斗爭。弘揚偉大奮斗精神,需要用歷經磨難終未改、不屈不撓永向前的頑強品格,勇于承擔最困難、最危險、最艱巨的任務,勇毅篤行、沖鋒在前,真刀真槍、敢打硬仗,筑就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面對嚴峻的抗疫形勢,沒有人畏懼,沒有人退縮,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一批批投身于“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一群群堅守崗位守護群眾的基層工作者……越是艱險越向前,用大愛點燃斗爭激情,照亮通往抗疫勝利的道路。③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弘揚偉大團結精神,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切實做到心懷大愛、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精誠團結,形成各方力量聯防聯控、各種資源緊急馳援的全國一盤棋局面。作為此次疫情的核心區,武漢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為助力武漢抗擊疫情,醫療團隊、部隊官兵從全國各地火速集結,逆行武漢;醫療防護用品、生活物資等,源源不斷地向武漢輸入;海外僑胞、中國留學生、中資企業們迅速行動,積極募集物資越洋捐贈;在網絡平臺,“武漢加油!”的助力留言紛紛刷屏……面對疫情,14億中華兒女的心緊緊相依,用守望相助凝聚起“天涯共此時”的中國力量,推動著疫情防控阻擊戰邁向勝利的步伐。④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歷史上,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弘揚偉大夢想精神,始終堅定信心、鼓舞斗志,從陰霾中看到曙光,從疫情中看到“好起來”的希望,用頑強的信心信念闖過眼前這一關、邁過腳下這道坎。面對疫情發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宣傳正能量、引導群眾正確面對疫情,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勝信心。總之,在偉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凝聚起新時代抗擊疫情的磅礴偉力。堅定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勝信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每個人都是戰士,都通過各種方式為疫情防控做貢獻。火神山、雷神山從無到有的橫空出世,防護物資從嚴重緊缺到庫存充足,醫療戰線用很短的時間就甄別出病原體,正努力加強有效藥品和疫苗研發,區縣、街鎮、城鄉社區等建立健全防護網絡,基層社區實行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互聯網企業和有關單位、部門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對疫情傳播規律及影響因素進行研判,為推出防控舉措提供參考和評價……中國人民以智慧與汗水書寫著改天換地的偉大創造精神;一封封炙熱的請戰書,一個個逆行的身影,抒發著中國人民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偉大奮斗精神;一批批白衣戰士、一臺臺裝滿防護物資與生活物資的車輛飛馳湖北武漢,結對幫扶、共同抗疫,彰顯著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偉大團結精神;我們不僅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還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展現著為實現中國夢而奮勇前行的偉大夢想精神。二、什么是“中國力量”中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事關我國對外開放。在病毒面前,單獨的個人固然渺小,但舉國上下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頑強拼搏,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廣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愿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黨和國家有關部門和人大、政協以及各人民團體等主動擔責,社會各界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紛紛捐款捐物,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1、面對疫情,中國共產黨表現了卓越的領導力。疫情發生后,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坐鎮指揮,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各地黨政一把手靠前指揮,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把黨旗插在抗疫最前沿、最一線。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無論是戰“疫”最前線,還是基層防控和后勤保障戰線,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戰斗在前,先鋒模范和表率作用得到充分發揮。2、面對疫情,中國脊梁表現了頑強的戰斗力。84歲為國家操勞了一輩子、和病毒戰斗了一輩子的院士鐘南山,身患漸凍癥缺仍然戰斗在抗爭肺炎最前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請戰書上按下一個個鮮紅指印的白衣天使們,不計報酬、日夜開工的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者們,還有后方保障民生的超市營業員、環衛工人、快遞員……雖然行業不同,領域不同,但為了這個國家默默奉獻的人們,都是英雄!3、面對疫情,中國人民表現了高尚的互助力。不過短短幾日,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上至各大城市、下至鄉鎮農村,都緊急動員起來,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抗疫大格局,構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守望相助,凝聚起“天涯共此時”的中國力量。4、面對疫情,制度動員力提供強支撐。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國家制度最為突出的優勢之一。5、面對疫情,人民凝聚力筑牢防護網。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在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中,人民群眾蘊含著抗擊疫情的巨大能量,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硬核支撐。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力量,最根本的是來自人民的力量。他們是白衣天使,以逆行詮釋醫者仁心。他們是黨員干部,以擔當踐行初心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他們是科研人員,全力以赴展開科研攻關,助力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不斷完善更新,為推進科學防控、科學救治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人們戰勝疫情注入了強心劑。他們是普通民眾,以大我激揚家國情懷。全國各地的“大喇叭”紛紛響起,利用快板書、順口溜、地方戲等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社區工作者踴躍行動,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協力做好張貼公告、測量體溫等具體防控工作,確保防控措施到戶、到人全覆蓋。他們是人民子弟兵,他們是公安干警,他們是媒體記者,他們是志愿者,或許他們的身份不同,職業各異,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那就是英雄戰士。全民戰“疫”,人人都是戰斗者,匯聚成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國力量。習近平同志強調,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防控疫情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人民群眾之中。因此,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為中國戰勝疫情筑牢最嚴防線。三、典型試題1.中華民族精神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曾慶存院士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數值天氣預報莫基人之一。古人看云識天。到了20世紀,人們發明氣象儀器測量大氣狀態,繪成“天氣圖”,但還要依賴預報員的經驗,誤差較大。苦讀冥思,反復試驗,幾經夫敗,曾慶存從分析大氣運動規律的本質入手,想出了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分別計算不同過程的方法,提出了“半隱式差分法”,是世界上首個用原始方程直接進行實際天氣預報的方法,并隨即被用于天氣預報業務。現今,數值預報越來越準確。在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上,曾慶存又在衛星大氣紅外遙感、跨季度氣候預測、氣象災害監測預報、地球系統模式等領域都相繼形成了開創性的理論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廣泛應用。他時常用一句話勉勵和要求自己:為人民服務,為真理獻身,憑黃牛風格,具賽馬精神。“平常像老黃牛一樣踏實科研、好好積累,當國家和人民用你的時候,就像賽馬一樣向前沖。”(1)結合材料一,說明曾慶存院士的事跡是如何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10分)①愛國主義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曾慶存強調“當國家和人民用你的時候,就像賽馬一樣向前沖”彰顯他熾熱的愛國情懷。(4 分)②曾慶存在氣象領域形成了多項開創性的理論研究成果,體現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創造精神。(3分)③曾慶存憑黃牛風格,具賽馬精神彰顯出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奮斗精神。(3 分)材料二?2019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講述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而不懈奮斗的動人故事,讓廣大青少年接受一次感人至深的愛國主義教育。白公館監獄脫險的幸存志士郭德賢老人回憶當時獄中繡紅旗的故事。激勵同學們信仰永不褪色,樹立遠大志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一代珠穆朗瑪峰攀登者們以血肉之軀搭建“中國梯”創造奇跡,將五星紅旗插上珠峰之殿。激勵同學們不畏艱難險阻,勇于砥礪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攀登。嫦娥團隊進行了上百次試驗終于把五星紅旗帶上月球背面。激勵同學們不負青春韶華,勇于開拓創新,用實際行動把夢想化作現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杜嵐老校長升起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愛國課一上就是70年。激勵同學們熱愛偉大祖國,培育高尚情操,將自己的人生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結合材料二,運用文化生活相關的知識,談談我們應該如何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0分)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各種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分)②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通過大眾傳媒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分)③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同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相結合。(分)④愛國主義是具體的。要把愛國融入生活實踐中愛國同愛本職工作緊密結合勤奮工作報效祖國。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荊楚大地。這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大局穩定。面對疫情,黨中央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首先把武漢和湖北的疫情防控作為重中之重,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抓好其他地區防控工作,把握工作主動性,調動各方積極性,集中力量戰“疫”。其次,抓好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優先保障重點地區需要,堅決把救治資源和防護資源集中到抗擊疫情第一線,優先滿足一線醫護人員和救治病人需要。再次,切實維護好社會安全穩定工作,妥善處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維護醫療秩序、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涉疫違法犯罪,加強群眾心理疏導和干預。“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已成為全國上下的熱切呼喊、時代強音。只要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團結奮戰,創新創造,必將全面戰勝疫情,迎來春天。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卻“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請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的有關知識加以說明。(10分)①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的民族。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銳氣不減,千錘百煉而斗志更堅,一個重要繁榮原因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歷久彌新,永不泯滅。(5分)②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得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在此次疫情面前,中華民族精神再次得到傳承和弘揚,成為中華民族戰勝疫情的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5分)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長期抗擊自然災害和疫情的斗爭中,中華民族表現出高度的聰明才智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中華民族歷來具有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團結奮戰的光榮傳統。不論多大的災難,都壓不彎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搶險,幾十萬官兵民眾同洪水展開殊死搏斗,形成了偉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黨和政府帶領全國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時艱。? ? ? ?2008年冰雪“封凍”半個中國,全國人民用愛心將冰雪融化。汶川、玉樹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國人民心手相連,奮力救災,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饒,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2010年8月7日,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發生特大泥石流。舟曲5公里長、500米寬區域被夷為平地。災情發生后,各地又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災區人民戰勝困難,重建家園。2020年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以鐘南山院士為代表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線。這場硬仗,我們能贏!災難考驗了中華民族,也冶煉了中華民族。“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運用《文化生活》中的相關知識,說明上述材料體現了什么精神,并簡要說明培育和弘揚這種精神有什么重要作用。①上述材料體現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②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③今天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對于提高民族素質,增強我國民族凝聚力和國際競爭力,保證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都具有重要意義。2.長征精神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紅軍長征出發85周年。2019年6月11日至8月18日,中央宣傳部組織開展了“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在歷史中找尋來路,在新時代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艱苦卓絕的長征,書寫下中國革命的不朽傳奇。“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實地了解當年紅軍長征的?非凡歷程,聆聽一個個感人至深的長征故事,生動再現壯懷激烈、驚天動地的革命故事,是一堂生動的歷史教育課,對闡釋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很有意義。2019年8月18日,習近平主席對“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偉大長征精神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號召廣大黨員、干部要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貫徹 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對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重要作用。(10分)①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有利于對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提供精神動力,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②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有利于引導人們堅定理想信念,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③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有利于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增強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2)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弘揚長征精神對于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積極意義。[答案]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是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不懈精神動力。長征精神集中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的表現和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②弘揚長征精神有利于從長征中汲取精神營養,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③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揚長征精神有利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④弘揚長征精神,就是對其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價值進行充分肯定,堅定對革命傳統文化價值的信念,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3.戰“疫”精神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發生后,華夏兒女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頑強拼搏,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廣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愿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黨和國家有關部門和人大、政協以及各人民團體等主動擔責,社會各界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紛紛捐款捐物,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神州大地到處涌動著炎黃子孫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到處迸發著華夏兒女心系災區的無疆大愛,展現的是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精神。這種精神穿越時空,滋養著當代華夏兒女,閃耀出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輝,綻放出更加燦爛的精神之花。(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簡述今天弘揚這種穿越時空的精神之花的時代價值。(12分)這種穿越時空的精神之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4分)弘揚這種穿越時空的精神之花能為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2分)奏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發揮先進文化的導向和示范作用;(2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2分)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文化自信),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2分)(2)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說明“抗疫精神”的時代價值。(10分)①“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呈現,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又一次激烈迸發,是鼓舞和激勵人民奮發前進,實現百年夢想的強大精神動力。(3分)②“抗疫精神”必將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分)③創造、團結、奉獻和夢想是“抗疫精神”的內涵,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共同致力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業。(4分)4.英雄精神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2019年9月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以張富清為代表的千千萬萬英雄模范人物熱愛祖國、奉獻人民的家國情懷,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為全國人民奮進新時代、共筑中國夢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國家隆重表彰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的重大意義。(10分)①發揮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樣示范作用,引導人民愛崗敬業,為國奉獻。(2分)②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凝魂聚氣。(3分)③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新人。(3分)④堅定“四個自信”,凝聚民族復興的堅定意志和磅礴力量。(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英雄是個體,但更是“群像”。在這場異常嚴峻的疫情阻擊戰中,中國人民將生死置之度外,拼盡全力去奔赴一場使命,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愛國情懷、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我們看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無數平民英雄走進人們視野,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像一道道直抵人心的光束,穿越時空,成為激勵民族前行的強大力量。這是一股更深沉、更持久的內在偉力。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在當代我們應如何發揮英雄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作用。(12分)①必須充分認識到英雄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4分)②學習英雄精神的實質,用英雄精神引領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踐行英雄精神,發揮英雄精神的激勵引導作用。(4分)③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把弘揚英雄精神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賦予英雄精神新的時代內涵,使英雄精神在引領民族前行中永葆生機與活力。(4分)5.艱苦奮斗精神6.斗爭精神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回首過去,新中國70年的歷程沉淀下怎樣的發展智慧、凝聚起怎樣的精神力量?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這樣的故事貫穿于新中國70年奮斗歷程。從一窮二白的起點出發,我們還曾遭遇封鎖與遏制,經歷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面對金融危機和貿易摩擦的挑戰。但愈是艱險愈向前,我們在游泳中學會了游泳,一路行進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正在建設人類歷史上規模最浩大、氣勢最雄偉的現代化事業。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涵養了一種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這樣一種斗爭精神,就是一種知難而進、逆流而上的勇氣,一種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精氣神,一種遇強更強、愈挫愈勇的堅韌。經過70年不懈奮斗,中國人深信“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知道許多時候勝利要通過斗爭獲得。斗爭精神、奮斗意志,貫穿于70年風云激蕩的歲月,也將推動中國走向更光明的未來。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激蕩著戰勝前進路上一切風險挑戰的信心。經歷了70年風風雨雨,中國人民什么風浪沒有見過,什么陣勢沒有經歷過,這讓我們在面對風險挑戰時具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和樂觀精神。“涉深水者得蛟龍”,有黨的堅強領導,有社會主義制度保障,在70年的坐標中接續奮斗,我們可以克服今天的困難、遇見更好的明天。結合材料,運用“我們的民族精神”的知識,分析斗爭精神在新中國70年奮斗歷程中的作用。(10分)①斗爭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支撐新中國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斗爭精神為新中國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4分)②斗爭精神是新中國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增強國際競爭力、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有力保證,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4分)③斗爭精神與愛國主義息息相關,維系著中華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中華兒女為新中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