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沖刺2020年高考政治主觀題答題模板: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沖刺2020年高考政治主觀題答題模板: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學案

資源簡介

沖刺2020年高考政治主觀題答題模板: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答題要領——探究
命題角度1 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措施
設問方式 運用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的知識說明我國應如何推動某一件事情
答題要點 開放型經濟體系+基本戰略+經濟發展方式+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創新方式+根本基點

[答題術語]
(1)我們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2)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
(3)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4)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5)在新時代,我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并且同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命題角度2 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意義或積極作用
設問方式 運用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的知識說明我國推動某件事有何意義
答題要點 國家角度+企業角度

[答題術語]
國家角度:
(1)有利于我國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經濟更好地發展。
(2)有利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優化出口、投資和消費的比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3)有利于提高我國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促進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4)有利于我國更好地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5)有利于化解產能過剩,推進供給側改革。
(6)有利于擴大中國制造的國際影響,提升我國制造業的國際地位。
企業角度:
(1)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促進企業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
(3)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培育自主品牌。
(4)有利于企業更好地“引進來”與“走出去”。
(5)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解題示范——應用
[典例]1.(2019?全國卷Ⅰ)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當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貨物貿易進口國、第二大服務貿易進口國,貨物和服務年進口值均占全球1/10左右。
2018年11月,中國進一步降低石材、陶瓷、機電等1585個稅目商品的最惠國稅率,關稅總水平由2017年的9.8%降至7.5%,平均降幅達23%。同月,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來自170多個國家、地區的3600多家企業參展,現場展示了法國葡萄酒、阿根廷紅蝦、美國智能車載空氣凈化器……進博會吸引了40多萬名境內外采購商,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其中1/4以上為智能及高端設備。
中國擴大進口“大蛋糕”的清單上,既包括數控機床、智能終端、精密醫療設備、新型汽車、先進民用飛機等高技術產品,也包括個人電子產品、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等日用消費品。
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中國進一步擴大進口對國內經濟的積極影響。(14分)
[應用流程·穩準答題]
第一步:分點審設問,確保答題方向不跑偏
主體限定 中國
設問方式 說明類
內容限定 中國進一步擴大進口對國內經濟的積極影響
分值定點 本題一個主體,共14分,需要4個得分點

第二步:分層析材料,確保答題要點對且全
1.先將材料分層
第1層 第二自然段
第2層 第三自然段

2.再抓材料關鍵詞句對接知識
關鍵詞句 逐步推導·對接知識
第1層關鍵詞句:降低關稅,舉行世博會,擴大進口。 ①繁榮生產與消費市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激發市場競爭,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第2層關鍵詞句:擴大進口清單,包括日用消費品、高技術產品。 ①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促進產品創新研發,推進經濟發展動能轉換

第三步:采用術語+材料,確保答案條理又規范
[參考答案]
降低關稅,增加進口,繁榮生產與消費市場;激發市場競爭,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豐富消費品市場供給,降低消費成本,更好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帶動技術引進,促進產品創新研發,推進經濟發展動能轉換。
[典例]2. (2016·全國卷Ⅰ·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國際產能合作是指兩個經濟體之間進行產能供求跨國或者跨地區配置的聯合行動。2015年底,中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20余個國家簽訂了產能合作協議。開展跨國產能合作的中國產業,既有以輕工、家電為主的傳統優勢產業,以鋼鐵、平板玻璃為主的富余產能優勢產業,又有以通信設備、軌道交通為主的裝備制造優勢產業,同時還帶動了通信等優勢行業的相關技術和標準“走出去”。
埃及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中埃國際產能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石油裝備、高低壓電器、紡織服裝、新型建材、機械制造等產業園區。合作區吸引投資近10億美元,年銷售額約1.5億美元,年納稅約2億埃鎊,為當地創造了2 000多個工作崗位。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推動“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對沿線國家和中國是雙贏的選擇。(14分)
[應用流程·穩準答題]
第一步:分點審設問,確保答題方向不跑偏
主體限定 沿線國家、中國
設問方式 說明類
內容限定 推動“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對沿線國家和中國是雙贏的選擇
分值定點 本題兩個主體,共14分,需要5~7個得分點

第二步:分層析材料,確保答題要點對且全
1.先將材料分層
第1層 從“國際產能合作”到“聯合行動”
第2層 從“2015年底”到“合作協議”
第3層 從“開展”到“走出去”
第4層 從“埃及”到“產業園區”
第5層 從“合作區吸引”到“工作崗位”

2.再抓材料關鍵詞句對接知識
關鍵詞句 逐步推導·對接知識
第1層 對于設問的問題來說屬于無效信息
第2層關鍵詞句:與20余個國家簽訂了產能合作協議 由上述關鍵詞→產品銷售市場擴大→擴大了產品市場
第3層關鍵詞句:傳統優勢產業、富余產能優勢產業、裝備制造優勢產業、技術和標準“走出去” 由上述關鍵詞→優勢產能“走出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關鍵詞“技術和標準‘走出去’”→提高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國外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
第4層關鍵詞句:企業入駐、形成產業園區 由關鍵詞“企業入駐”→提供產品和服務→擴大產品供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關鍵詞“形成產業園區”→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相關產業技術水平
第5層關鍵詞句:銷售額、納稅、工作崗位 由關鍵詞“銷售額”“納稅”→經濟發展→稅收增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關鍵詞“工作崗位”→擴大就業、增加收入

第三步:采用術語+材料,確保答案條理又規范
[參考答案]
沿線國家:擴大產品供給;增加稅收;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
中國:擴大產品市場;促進優勢產能“走出去”;提高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對點訓練——鞏固
1.(2019?江蘇卷)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改革開放之初,很多外資企業對自己的權利能否受到保護心存疑慮。幾十年過去,國外申請人在華申請發明專利累計超過177萬件,年均增長11.24%。2001年中國對外支付知識產權使用費僅19億美元,2017年已達286億美元。2018年,我國全年境內外專利申請432.3萬件,比上年增長16.9%。
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但抄襲、盜版、制假等現象仍時有發生。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節點上,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列為擴大開放的四大舉措之一,我國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這些充分展示了我國保護知識產權、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結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從《經濟生活》角度,闡述保護知識產權對促進開放發展的作用。
【答案】
保護知識產權,尊重知識、尊重創造,有利于激發人們創新創造的熱情,為開放發展提供動力;有助于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推動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于內外聯動,形成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解析】
本題要求考生從《經濟生活》角度,闡述保護知識產權對促進開放發展的作用。知識限定比較寬泛,需要考生結合材料進一步確定知識范圍。從試題設問中“闡述保護知識產權對促進開放發展的作用”來看,此題應主要圍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知識來解答。要點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經濟發展新優勢;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力,形成陸海內外聯動,共同發展格局,形成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增強創新能力,增添發展動能,順應經濟全球化等。
2.(2018?全國卷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是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2014年,中國推出“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將職能制造作為戰略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到2025年中國買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
近年來,人工智能成為全球智能制造技術的熱點,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被不斷地應用到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動駕駛、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質量監控等領域,涵蓋了消費電子、紡織、冶金、汽車等傳統產業,還涉及高端裝備制造、機器人、新能源戰略新興產業。
目前,中國在人工智能的創新上已經和世界先進技術并跑,部分甚至領跑。有專家認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對中國制造業將是重大機遇,其應用的推進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制造業。
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知識,分析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
【答案】
促使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驅動新興制造業產生與發展;創新制造業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開辟制造業更廣闊市場;提升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相關知識,考查考生解讀信息,運用所學知識闡釋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在此基礎以上有針對性地闡釋人工智能對制造業的影響。比如,人工智能涵蓋了紡織、冶金、汽車等傳統產業,能夠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逐步設計高端制造、新能源等產業,驅動新型產業發展;中國人工智能并跑、領跑世界,能夠開辟廣闊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
3.(2017?課標卷Ⅲ)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走出去”,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
材料一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目前,中國建成了營業總里程達2.2萬千米的高速鐵路網,居世界首位。近年來中國加快高鐵“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國企業經過激烈競爭,獲得了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的建設合同。該鐵路的開工建設,促進了中國高鐵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產品、服務、技術、品牌、管理和資本的全產業鏈輸出的轉變。
材料二 中國鐵路項目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亞,中國企業近年來為當地培訓了1.5萬名鐵路員工,滿足了亞吉鐵路建設運營需要。在肯尼亞,7年內將有超過3000名蒙內鐵路的員工在當地和中國接受培訓。中國企業負責人說,我們不僅要完成鐵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設,更注重鐵路工程技術和管理經驗等軟件的完整移交,實現“中國標準”真正為肯尼亞人所用。中國鐵路“走出去”越來越成為中外經濟往來的橋梁、民心相通的紐帶,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運用經濟知識分析中國高鐵“走出去”對中國相關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鐵更好地“走出去”提出兩條政策建議。
【答案】
有利于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帶動相關產業“走出去”;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打造“中國品牌”,提高國際影響力;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政策建議:完善對外經貿政策環境;加強財稅金融支持力度。
【解析】
本題易因答題不夠條理、全面而失分。本題屬于一題兩問的類型,考生在組織答案時要分別作答。考生從設問中可以提取以下信息:經濟生活、“走出去”對中國相關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提出兩條政策建議。作用:材料中“中國加快高鐵‘走出去’步伐、中國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中國企業經過激烈竟爭獲得建設合同”等信息,說明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利于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增強國際竟爭力。材料中“促進了中國高鐵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產品、服務、技術、品牌、管理和資本的全產業鏈揄出的轉變”等信息,說明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利于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帶動相關產業“走出去”,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材料中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中國鐵路項目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實現“中國標準”真正為肯尼亞人所用等信息,說明了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利于打造“中國品牌”,提高國際影響力。
建議:對于如何加快高鐵更好地“走出去”,考生應從國家政策層面提出建議,考生可聯想到經濟政策,進而聯想到宏觀調控的手段。
4.(2015?福建高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同心逐夢的中國,正以博大寬廣的胸襟、心系天下的情懷,奏響“一帶一路”交響曲,譜寫自貿區戰略新華章。
材料一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熱烈響應。2015年3月,福建被國家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2015年4月,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福建自貿區)正式建立,實施范圍涵蓋平潭、廈門和福州三個片區。
材料二 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來,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健全法制,國務院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協同實施,社會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貿區籌建工作依法有序推進。目前,福建省圍繞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要求,確定了自貿區重點試驗項目186項,涉及體制創新、對臺開放、投資管理、法治保障、市場監管等方面,自貿區建設全面鋪開。
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概述“福建自貿區”和“海絲核心區”的建設,對福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產生的積極影響。
【答案】
(1)有利于實施自主創新驅動戰略,增強創新能力,為福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2)有利于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3)有利于抓住機遇,擴大和深化閩臺經濟合作。
(4)有利于深化改革,推動制度創新,提高抵御國際經濟風險能力。
(5)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的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解析】
本題易因不能材料信息有針對性地總結出對福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產生的積極影響而失分。本題考點定位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想到自主創新驅動戰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這些基本知識點。然后結合材料二,福建省立足兩岸,體現了深化閩臺經濟合作;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體現了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涉及體制創新、巿場監管等體現了深化改革,推動制度創新。
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由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征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自由港在政策制定方面享有比現有的自貿區更大的自由度,在市場準入方面更加開放。我國自貿港建設還存在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管理過嚴、行政干涉較多、監管模式創新力度和效率不足等諸多問題,需要各方打破舊觀念、舊思路,在貿易服務、金融服務、人員流動等方面與國際接軌,對接更多國際框架和貿易規則,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自由港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要加快建設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推進對外文化貿易創新發展,積極響應我國“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增強我國文化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舉措。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分析我國應如何推動自貿港建設。
【答案】
①進一步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提高辦事效率,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②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完善促進各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和機制。③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建立開放的金融服務體系,為自貿港建設提供財政和金融支持。④積極對接國際框架和貿易規則,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以提升國際化水平。
【解析】
本題可結合材料中“我國自貿港建設還存在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管理過嚴、行政干涉較多、監管模式創新力度和效率不足等諸多問題”得出如何推動建設的措施,比如進一步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完善促進各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和機制、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建立開放的金融服務體系,積極對接國際框架和貿易規則,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以提升國際化水平來分析說明。
6.(2019·山東高考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第一貿易大國。相較于出口,中國在進口方面存在著很大的拓展空間。中國將枳極維護經濟全球化,保持貿易平衡,主動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在國際貿易發展史上是一大創舉,在當今世界貿易促進領域也是獨一無二的。本屆博覽會展覽規糢大,展示水平高,經貿成果豐碩,吸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博覽會不僅彰顯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同時還能讓消費者和企業不出國門就能體驗全球質優價廉的產品,充分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福利,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積極擴大進口。
【答案】
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滿足人們對產品多樣性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基礎性作用的需要;是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需要;有利于實現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減少貿易摩擦;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解析】
本題以改革開放40年為背景設置試題情境,以進博會成功舉辦為材料,從經濟生活的知識角度設置問題,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運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積極擴大進口。知識限定比較寬泛,屬于中觀考查。考生需結合材料與試題設問進一步確定答題的相關知識角度: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新發展理念、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體系。然后用這些知識點結合材料分析擴大進口的意義。
7.(2019·福建廈門雙十中學高考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知識是創新驅動中最核心的因素,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中國將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高標準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走過了發達國家通常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立法進程。中國鼓勵支持中外企業在自愿和市場規則基礎上開展技術合作,加強知識產權戰略協同、法律協調、政策對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經驗交流和信息交換,開展執法協作,努力構建開放包容、平衡有效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2018年,中國對外知識產權付費高達358億美元,已成為全球第四大專利進口國,正是中國的巨大市場和平等交換,使各國知識產權價值得以充分實現。
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對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和世界經濟發展的作用。
【答案】
①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有助于依法保護在華外資企業知識產權的合法權益,促進技術交流,更好利用外資。
②有利于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③有助于推動全球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為各國發展開辟更廣闊空間,促進各國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強勁動力,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
④作為全球經濟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中國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有助于助推經濟全球化朝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解析】
要求學生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對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和世界經濟發展的作用。
本題為意義類主觀題,根據材料信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說明有利于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材料指出“中國鼓勵支持中外企業在自愿和市場規則基礎上開展技術合作,加強知識產權戰略協同、法律協調、政策對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經驗交流和信息交換,開展執法協作,努力構建開放包容、平衡有效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說明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有助于依法保護在華外資企業知識產權的合法權益,促進技術交流,更好利用外資。同時也有助于推動全球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為各國發展開辟更廣闊空間,促進各國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強勁動力,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材料中“正是中國的巨大市場和平等交換,使各國知識產權價值得以充分實現”,說明作為全球經濟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中國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有助于助推經濟全球化朝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8.(2019·湖南衡陽市八中高考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沿海開放前沿,香港、澳門的金融、貿易、航運等服務業發達,廣州、深圳在商貿物流、新興產業方面實力雄厚,珠三角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粵港澳擁有多家國際知名的高等院校,擁有健全的司法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是國際航線要沖,具有僑鄉、英語和葡語三大文化資源,是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經濟發達區域,企業可以聯手走出去,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隨著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開通,粵港澳在教育、文化、旅游、社會保障等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應如何推動我國經濟的高量發展。
【答案】
粵港澳大灣區要發揮各地經濟優勢,優化區域功能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人才、科研優勢,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發展區域;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建立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民生,實現區域的共享發展;促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
【解析】
本題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話題設置相關情境,從《經濟生活》的角度設置相關問題,考查考生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對外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新發展理念等知識點的把握,著重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解答本題,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識范圍是“經濟生活的知識”,設問是“分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的原因”。其次分析該材料和設問,根據材料聯系課本知識整合答案。結合材料“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沿海開放前沿,香港、澳門的金融、貿易、航運等服務業發達,廣州、深圳在商貿物流、新興產業方面實力雄厚,珠三角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可從要發揮各地經濟優勢,優化區域功能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角度回答;結合材料“粵港澳擁有多家國際知名的高等院校,擁有健全的司法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是國際航線要沖,具有僑鄉、英語和葡語三大文化資源,是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經濟發達區域”,可從發揮人才、科研優勢,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發展區域的角度回答;結合材料“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企業可以聯手走出去,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可從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建立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的角度回答;結合材料“粵港澳在教育、文化、旅游、社會保障等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可從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民生,實現區域的共享發展的角度回答;結合層材料“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可從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的角度回答。
9.(2019·四川成都七中高考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改革開放決策開啟了中國融人世界、對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40年來,我國商品貿易總額從206.4億美元增長到4.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達3.14萬億美元,多年居世界第一;GDP年均增長約9.5%,7億多人擺脫貧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超1.4萬億蔓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2.1萬億美元,外商投資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2019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標志著我國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即更多地使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推進開放。該法確立了制度型開放的措施: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即規定不可以做什么),在政府采購、標準制定、產業政策、科技政策、上市融資等方面給予外資企業公平待遇,保護其合法權益,堅定實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與國際規則對接等。
依據材料一,概括說明中國與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聯系。結合材料二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我國制度性開放舉措對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答案】
(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或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機遇和動力),更是貢獻者(或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2)①制度性開放舉措營造了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促進外企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優勢互補(或有利于外企拓展市場、優化資源配置);②擴大外資企業投資領域,使外企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或調動外資企業投資積極性);③加劇國內市場競爭,倒逼內資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學管理),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④促進內外資企業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或積極走出去),堅持市場多元化,提高國際競爭力。
【解析】
本題以中國融入世界、對接經濟全球化的四十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的通過為話題設置情境,以改革開放四十年商品貿易情況為材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為我國經濟的法律支撐為材料,從經濟生活的知識角度分別設置問題,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題考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相關知識。試題分為兩步,第一步,依據材料一,概括說明中國與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聯系,回答時,考生可從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和中國的發展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分析。第二步,要求考生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我國制度性開放舉措對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相信每個老師在復習時都會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作為一個重大時政復習,考生回答此題要結合時政語言,可從營商環境、公平競爭、資源配置、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自由化、倒逼國內企業創新發展、形成競爭新優勢等角度闡釋“積極影響”。
10.(2019·浙江溫州中學高考模擬) ? 近年來,某省政府針對出口型制造業自身存在的產品科技含量低、質量和效益不高等問題,大力推進堅持市場化方向的智能化改造,不斷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改造機制,培育壯大技術市場化交易體系;此外,該省政府還通過加大財政補貼、落實各項減稅政策、推動信貨資源傾抖等措施激勵出口型制造業進行技術升級。另外,該省出口型制造業外部環境也不容樂觀,如貿易摩擦加劇、要素成本優勢逐漸喪失、傳統外貿方式遭遇瓶預、某些發達國家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等,需要出口型制造業積極應對、妥善化解。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說明該省政府是如何推進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
(2)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從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角度,為該省出口型制造業的發展提三條建議。
【答案】
(1)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該省政府在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過程中,堅持市場化方向,不斷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改造機制,培育壯大技術市場化交易體系。
②運用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該省政府通過加大財政補貼和落實各項減稅等財政政策、推動信貸資源傾斜等貨幣政策激勵出口型制造業進行技術智能化改造。
(2)善于利用WTO的規則維護自身權利;到國外去投資辦廠,利用國外的資源和市場;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大對海外高端人才的引進;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
【解析】
本題以某省政府大力推進堅持市場化方向的智能化改造為背景材料,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等知識。
(1)本題要求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說明該省政府是如何推進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
從材料可以看出,該省政府在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過程中,堅持市場化方向,不斷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改造機制,培育壯大技術市場化交易體系。通過加大財政補貼和落實各項減稅等財政政策、推動信貸資源傾斜等貨幣政策激勵出口型制造業進行技術智能化改造。
可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運用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等方面,說明該省政府是如何推進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
(2)本題要求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從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角度,為該省出口型制造業的發展提三條建議。
出口型制造業要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可從利用WTO的規則維護自身權利、利用國外的資源和市場投資辦廠、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引進海外高端人才等方面,為該省出口型制造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化條建議。
?
答題要領——探究
命題角度1 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措施
設問方式 運用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的知識說明我國應如何推動某一件事情
答題要點 開放型經濟體系+基本戰略+經濟發展方式+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創新方式+根本基點

[答題術語]
(1)我們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2)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
(3)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4)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5)在新時代,我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并且同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命題角度2 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意義或積極作用
設問方式 運用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的知識說明我國推動某件事有何意義
答題要點 國家角度+企業角度

[答題術語]
國家角度:
(1)有利于我國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經濟更好地發展。
(2)有利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優化出口、投資和消費的比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3)有利于提高我國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促進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4)有利于我國更好地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5)有利于化解產能過剩,推進供給側改革。
(6)有利于擴大中國制造的國際影響,提升我國制造業的國際地位。
企業角度:
(1)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促進企業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
(3)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培育自主品牌。
(4)有利于企業更好地“引進來”與“走出去”。
(5)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解題示范——應用
[典例]1.(2019?全國卷Ⅰ)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當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貨物貿易進口國、第二大服務貿易進口國,貨物和服務年進口值均占全球1/10左右。
2018年11月,中國進一步降低石材、陶瓷、機電等1585個稅目商品的最惠國稅率,關稅總水平由2017年的9.8%降至7.5%,平均降幅達23%。同月,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來自170多個國家、地區的3600多家企業參展,現場展示了法國葡萄酒、阿根廷紅蝦、美國智能車載空氣凈化器……進博會吸引了40多萬名境內外采購商,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其中1/4以上為智能及高端設備。
中國擴大進口“大蛋糕”的清單上,既包括數控機床、智能終端、精密醫療設備、新型汽車、先進民用飛機等高技術產品,也包括個人電子產品、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等日用消費品。
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中國進一步擴大進口對國內經濟的積極影響。(14分)
[應用流程·穩準答題]
第一步:分點審設問,確保答題方向不跑偏
主體限定 中國
設問方式 說明類
內容限定 中國進一步擴大進口對國內經濟的積極影響
分值定點 本題一個主體,共14分,需要4個得分點

第二步:分層析材料,確保答題要點對且全
1.先將材料分層
第1層 第二自然段
第2層 第三自然段

2.再抓材料關鍵詞句對接知識
關鍵詞句 逐步推導·對接知識
第1層關鍵詞句:降低關稅,舉行世博會,擴大進口。 ①繁榮生產與消費市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激發市場競爭,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第2層關鍵詞句:擴大進口清單,包括日用消費品、高技術產品。 ①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促進產品創新研發,推進經濟發展動能轉換

第三步:采用術語+材料,確保答案條理又規范
[參考答案]
降低關稅,增加進口,繁榮生產與消費市場;激發市場競爭,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豐富消費品市場供給,降低消費成本,更好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帶動技術引進,促進產品創新研發,推進經濟發展動能轉換。
[典例]2. (2016·全國卷Ⅰ·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國際產能合作是指兩個經濟體之間進行產能供求跨國或者跨地區配置的聯合行動。2015年底,中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20余個國家簽訂了產能合作協議。開展跨國產能合作的中國產業,既有以輕工、家電為主的傳統優勢產業,以鋼鐵、平板玻璃為主的富余產能優勢產業,又有以通信設備、軌道交通為主的裝備制造優勢產業,同時還帶動了通信等優勢行業的相關技術和標準“走出去”。
埃及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中埃國際產能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石油裝備、高低壓電器、紡織服裝、新型建材、機械制造等產業園區。合作區吸引投資近10億美元,年銷售額約1.5億美元,年納稅約2億埃鎊,為當地創造了2 000多個工作崗位。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推動“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對沿線國家和中國是雙贏的選擇。(14分)
[應用流程·穩準答題]
第一步:分點審設問,確保答題方向不跑偏
主體限定 沿線國家、中國
設問方式 說明類
內容限定 推動“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對沿線國家和中國是雙贏的選擇
分值定點 本題兩個主體,共14分,需要5~7個得分點

第二步:分層析材料,確保答題要點對且全
1.先將材料分層
第1層 從“國際產能合作”到“聯合行動”
第2層 從“2015年底”到“合作協議”
第3層 從“開展”到“走出去”
第4層 從“埃及”到“產業園區”
第5層 從“合作區吸引”到“工作崗位”

2.再抓材料關鍵詞句對接知識
關鍵詞句 逐步推導·對接知識
第1層 對于設問的問題來說屬于無效信息
第2層關鍵詞句:與20余個國家簽訂了產能合作協議 由上述關鍵詞→產品銷售市場擴大→擴大了產品市場
第3層關鍵詞句:傳統優勢產業、富余產能優勢產業、裝備制造優勢產業、技術和標準“走出去” 由上述關鍵詞→優勢產能“走出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關鍵詞“技術和標準‘走出去’”→提高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國外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
第4層關鍵詞句:企業入駐、形成產業園區 由關鍵詞“企業入駐”→提供產品和服務→擴大產品供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關鍵詞“形成產業園區”→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相關產業技術水平
第5層關鍵詞句:銷售額、納稅、工作崗位 由關鍵詞“銷售額”“納稅”→經濟發展→稅收增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關鍵詞“工作崗位”→擴大就業、增加收入

第三步:采用術語+材料,確保答案條理又規范
[參考答案]
沿線國家:擴大產品供給;增加稅收;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
中國:擴大產品市場;促進優勢產能“走出去”;提高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對點訓練——鞏固
1.(2019?江蘇卷)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改革開放之初,很多外資企業對自己的權利能否受到保護心存疑慮。幾十年過去,國外申請人在華申請發明專利累計超過177萬件,年均增長11.24%。2001年中國對外支付知識產權使用費僅19億美元,2017年已達286億美元。2018年,我國全年境內外專利申請432.3萬件,比上年增長16.9%。
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但抄襲、盜版、制假等現象仍時有發生。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節點上,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列為擴大開放的四大舉措之一,我國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這些充分展示了我國保護知識產權、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結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從《經濟生活》角度,闡述保護知識產權對促進開放發展的作用。
【答案】
保護知識產權,尊重知識、尊重創造,有利于激發人們創新創造的熱情,為開放發展提供動力;有助于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推動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于內外聯動,形成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解析】
本題要求考生從《經濟生活》角度,闡述保護知識產權對促進開放發展的作用。知識限定比較寬泛,需要考生結合材料進一步確定知識范圍。從試題設問中“闡述保護知識產權對促進開放發展的作用”來看,此題應主要圍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知識來解答。要點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經濟發展新優勢;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力,形成陸海內外聯動,共同發展格局,形成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增強創新能力,增添發展動能,順應經濟全球化等。
2.(2018?全國卷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是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2014年,中國推出“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將職能制造作為戰略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到2025年中國買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
近年來,人工智能成為全球智能制造技術的熱點,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被不斷地應用到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動駕駛、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質量監控等領域,涵蓋了消費電子、紡織、冶金、汽車等傳統產業,還涉及高端裝備制造、機器人、新能源戰略新興產業。
目前,中國在人工智能的創新上已經和世界先進技術并跑,部分甚至領跑。有專家認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對中國制造業將是重大機遇,其應用的推進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制造業。
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知識,分析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
【答案】
促使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驅動新興制造業產生與發展;創新制造業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開辟制造業更廣闊市場;提升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相關知識,考查考生解讀信息,運用所學知識闡釋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在此基礎以上有針對性地闡釋人工智能對制造業的影響。比如,人工智能涵蓋了紡織、冶金、汽車等傳統產業,能夠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逐步設計高端制造、新能源等產業,驅動新型產業發展;中國人工智能并跑、領跑世界,能夠開辟廣闊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
3.(2017?課標卷Ⅲ)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走出去”,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
材料一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目前,中國建成了營業總里程達2.2萬千米的高速鐵路網,居世界首位。近年來中國加快高鐵“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國企業經過激烈競爭,獲得了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的建設合同。該鐵路的開工建設,促進了中國高鐵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產品、服務、技術、品牌、管理和資本的全產業鏈輸出的轉變。
材料二 中國鐵路項目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亞,中國企業近年來為當地培訓了1.5萬名鐵路員工,滿足了亞吉鐵路建設運營需要。在肯尼亞,7年內將有超過3000名蒙內鐵路的員工在當地和中國接受培訓。中國企業負責人說,我們不僅要完成鐵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設,更注重鐵路工程技術和管理經驗等軟件的完整移交,實現“中國標準”真正為肯尼亞人所用。中國鐵路“走出去”越來越成為中外經濟往來的橋梁、民心相通的紐帶,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運用經濟知識分析中國高鐵“走出去”對中國相關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鐵更好地“走出去”提出兩條政策建議。
【答案】
有利于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帶動相關產業“走出去”;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打造“中國品牌”,提高國際影響力;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政策建議:完善對外經貿政策環境;加強財稅金融支持力度。
【解析】
本題易因答題不夠條理、全面而失分。本題屬于一題兩問的類型,考生在組織答案時要分別作答。考生從設問中可以提取以下信息:經濟生活、“走出去”對中國相關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提出兩條政策建議。作用:材料中“中國加快高鐵‘走出去’步伐、中國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中國企業經過激烈竟爭獲得建設合同”等信息,說明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利于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增強國際竟爭力。材料中“促進了中國高鐵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產品、服務、技術、品牌、管理和資本的全產業鏈揄出的轉變”等信息,說明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利于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帶動相關產業“走出去”,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材料中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中國鐵路項目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實現“中國標準”真正為肯尼亞人所用等信息,說明了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利于打造“中國品牌”,提高國際影響力。
建議:對于如何加快高鐵更好地“走出去”,考生應從國家政策層面提出建議,考生可聯想到經濟政策,進而聯想到宏觀調控的手段。
4.(2015?福建高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同心逐夢的中國,正以博大寬廣的胸襟、心系天下的情懷,奏響“一帶一路”交響曲,譜寫自貿區戰略新華章。
材料一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熱烈響應。2015年3月,福建被國家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2015年4月,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福建自貿區)正式建立,實施范圍涵蓋平潭、廈門和福州三個片區。
材料二 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來,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健全法制,國務院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協同實施,社會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貿區籌建工作依法有序推進。目前,福建省圍繞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要求,確定了自貿區重點試驗項目186項,涉及體制創新、對臺開放、投資管理、法治保障、市場監管等方面,自貿區建設全面鋪開。
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概述“福建自貿區”和“海絲核心區”的建設,對福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產生的積極影響。
【答案】
(1)有利于實施自主創新驅動戰略,增強創新能力,為福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2)有利于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3)有利于抓住機遇,擴大和深化閩臺經濟合作。
(4)有利于深化改革,推動制度創新,提高抵御國際經濟風險能力。
(5)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的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解析】
本題易因不能材料信息有針對性地總結出對福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產生的積極影響而失分。本題考點定位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想到自主創新驅動戰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這些基本知識點。然后結合材料二,福建省立足兩岸,體現了深化閩臺經濟合作;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體現了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涉及體制創新、巿場監管等體現了深化改革,推動制度創新。
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由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征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自由港在政策制定方面享有比現有的自貿區更大的自由度,在市場準入方面更加開放。我國自貿港建設還存在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管理過嚴、行政干涉較多、監管模式創新力度和效率不足等諸多問題,需要各方打破舊觀念、舊思路,在貿易服務、金融服務、人員流動等方面與國際接軌,對接更多國際框架和貿易規則,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自由港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要加快建設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推進對外文化貿易創新發展,積極響應我國“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增強我國文化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舉措。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分析我國應如何推動自貿港建設。
【答案】
①進一步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提高辦事效率,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②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完善促進各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和機制。③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建立開放的金融服務體系,為自貿港建設提供財政和金融支持。④積極對接國際框架和貿易規則,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以提升國際化水平。
【解析】
本題可結合材料中“我國自貿港建設還存在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管理過嚴、行政干涉較多、監管模式創新力度和效率不足等諸多問題”得出如何推動建設的措施,比如進一步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完善促進各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和機制、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建立開放的金融服務體系,積極對接國際框架和貿易規則,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以提升國際化水平來分析說明。
6.(2019·山東高考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第一貿易大國。相較于出口,中國在進口方面存在著很大的拓展空間。中國將枳極維護經濟全球化,保持貿易平衡,主動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在國際貿易發展史上是一大創舉,在當今世界貿易促進領域也是獨一無二的。本屆博覽會展覽規糢大,展示水平高,經貿成果豐碩,吸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博覽會不僅彰顯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同時還能讓消費者和企業不出國門就能體驗全球質優價廉的產品,充分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福利,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積極擴大進口。
【答案】
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滿足人們對產品多樣性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基礎性作用的需要;是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需要;有利于實現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減少貿易摩擦;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解析】
本題以改革開放40年為背景設置試題情境,以進博會成功舉辦為材料,從經濟生活的知識角度設置問題,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運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積極擴大進口。知識限定比較寬泛,屬于中觀考查。考生需結合材料與試題設問進一步確定答題的相關知識角度: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新發展理念、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體系。然后用這些知識點結合材料分析擴大進口的意義。
7.(2019·福建廈門雙十中學高考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知識是創新驅動中最核心的因素,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中國將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高標準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走過了發達國家通常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立法進程。中國鼓勵支持中外企業在自愿和市場規則基礎上開展技術合作,加強知識產權戰略協同、法律協調、政策對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經驗交流和信息交換,開展執法協作,努力構建開放包容、平衡有效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2018年,中國對外知識產權付費高達358億美元,已成為全球第四大專利進口國,正是中國的巨大市場和平等交換,使各國知識產權價值得以充分實現。
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對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和世界經濟發展的作用。
【答案】
①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有助于依法保護在華外資企業知識產權的合法權益,促進技術交流,更好利用外資。
②有利于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③有助于推動全球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為各國發展開辟更廣闊空間,促進各國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強勁動力,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
④作為全球經濟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中國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有助于助推經濟全球化朝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解析】
要求學生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對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和世界經濟發展的作用。
本題為意義類主觀題,根據材料信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說明有利于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材料指出“中國鼓勵支持中外企業在自愿和市場規則基礎上開展技術合作,加強知識產權戰略協同、法律協調、政策對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經驗交流和信息交換,開展執法協作,努力構建開放包容、平衡有效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說明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有助于依法保護在華外資企業知識產權的合法權益,促進技術交流,更好利用外資。同時也有助于推動全球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為各國發展開辟更廣闊空間,促進各國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強勁動力,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材料中“正是中國的巨大市場和平等交換,使各國知識產權價值得以充分實現”,說明作為全球經濟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中國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有助于助推經濟全球化朝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8.(2019·湖南衡陽市八中高考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沿海開放前沿,香港、澳門的金融、貿易、航運等服務業發達,廣州、深圳在商貿物流、新興產業方面實力雄厚,珠三角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粵港澳擁有多家國際知名的高等院校,擁有健全的司法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是國際航線要沖,具有僑鄉、英語和葡語三大文化資源,是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經濟發達區域,企業可以聯手走出去,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隨著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開通,粵港澳在教育、文化、旅游、社會保障等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應如何推動我國經濟的高量發展。
【答案】
粵港澳大灣區要發揮各地經濟優勢,優化區域功能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人才、科研優勢,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發展區域;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建立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民生,實現區域的共享發展;促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
【解析】
本題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話題設置相關情境,從《經濟生活》的角度設置相關問題,考查考生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對外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新發展理念等知識點的把握,著重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解答本題,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識范圍是“經濟生活的知識”,設問是“分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的原因”。其次分析該材料和設問,根據材料聯系課本知識整合答案。結合材料“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沿海開放前沿,香港、澳門的金融、貿易、航運等服務業發達,廣州、深圳在商貿物流、新興產業方面實力雄厚,珠三角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可從要發揮各地經濟優勢,優化區域功能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角度回答;結合材料“粵港澳擁有多家國際知名的高等院校,擁有健全的司法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是國際航線要沖,具有僑鄉、英語和葡語三大文化資源,是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經濟發達區域”,可從發揮人才、科研優勢,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發展區域的角度回答;結合材料“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企業可以聯手走出去,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可從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建立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的角度回答;結合材料“粵港澳在教育、文化、旅游、社會保障等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可從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民生,實現區域的共享發展的角度回答;結合層材料“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可從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的角度回答。
9.(2019·四川成都七中高考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改革開放決策開啟了中國融人世界、對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40年來,我國商品貿易總額從206.4億美元增長到4.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達3.14萬億美元,多年居世界第一;GDP年均增長約9.5%,7億多人擺脫貧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超1.4萬億蔓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2.1萬億美元,外商投資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2019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標志著我國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即更多地使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推進開放。該法確立了制度型開放的措施: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即規定不可以做什么),在政府采購、標準制定、產業政策、科技政策、上市融資等方面給予外資企業公平待遇,保護其合法權益,堅定實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與國際規則對接等。
依據材料一,概括說明中國與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聯系。結合材料二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我國制度性開放舉措對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答案】
(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或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機遇和動力),更是貢獻者(或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2)①制度性開放舉措營造了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促進外企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優勢互補(或有利于外企拓展市場、優化資源配置);②擴大外資企業投資領域,使外企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或調動外資企業投資積極性);③加劇國內市場競爭,倒逼內資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學管理),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④促進內外資企業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或積極走出去),堅持市場多元化,提高國際競爭力。
【解析】
本題以中國融入世界、對接經濟全球化的四十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的通過為話題設置情境,以改革開放四十年商品貿易情況為材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為我國經濟的法律支撐為材料,從經濟生活的知識角度分別設置問題,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題考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相關知識。試題分為兩步,第一步,依據材料一,概括說明中國與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聯系,回答時,考生可從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和中國的發展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分析。第二步,要求考生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我國制度性開放舉措對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相信每個老師在復習時都會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作為一個重大時政復習,考生回答此題要結合時政語言,可從營商環境、公平競爭、資源配置、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自由化、倒逼國內企業創新發展、形成競爭新優勢等角度闡釋“積極影響”。
10.(2019·浙江溫州中學高考模擬) ? 近年來,某省政府針對出口型制造業自身存在的產品科技含量低、質量和效益不高等問題,大力推進堅持市場化方向的智能化改造,不斷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改造機制,培育壯大技術市場化交易體系;此外,該省政府還通過加大財政補貼、落實各項減稅政策、推動信貨資源傾抖等措施激勵出口型制造業進行技術升級。另外,該省出口型制造業外部環境也不容樂觀,如貿易摩擦加劇、要素成本優勢逐漸喪失、傳統外貿方式遭遇瓶預、某些發達國家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等,需要出口型制造業積極應對、妥善化解。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說明該省政府是如何推進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
(2)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從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角度,為該省出口型制造業的發展提三條建議。
【答案】
(1)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該省政府在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過程中,堅持市場化方向,不斷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改造機制,培育壯大技術市場化交易體系。
②運用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該省政府通過加大財政補貼和落實各項減稅等財政政策、推動信貸資源傾斜等貨幣政策激勵出口型制造業進行技術智能化改造。
(2)善于利用WTO的規則維護自身權利;到國外去投資辦廠,利用國外的資源和市場;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大對海外高端人才的引進;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
【解析】
本題以某省政府大力推進堅持市場化方向的智能化改造為背景材料,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等知識。
(1)本題要求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說明該省政府是如何推進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
從材料可以看出,該省政府在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過程中,堅持市場化方向,不斷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改造機制,培育壯大技術市場化交易體系。通過加大財政補貼和落實各項減稅等財政政策、推動信貸資源傾斜等貨幣政策激勵出口型制造業進行技術智能化改造。
可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運用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等方面,說明該省政府是如何推進出口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
(2)本題要求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從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角度,為該省出口型制造業的發展提三條建議。
出口型制造業要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可從利用WTO的規則維護自身權利、利用國外的資源和市場投資辦廠、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引進海外高端人才等方面,為該省出口型制造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化條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景洪市| 双峰县| 繁峙县| 伊宁县| 虞城县| 阳城县| 麻城市| 青龙| 娄烦县| 上饶县| 新泰市| 日照市| 穆棱市| 汾西县| 三江| 察雅县| 巩义市| 汾西县| 灵武市| 新巴尔虎左旗| 招远市| 永寿县| 政和县| 沾化县| 甘谷县| 偏关县| 汾阳市| 武穴市| 德化县| 舒兰市| 东乌珠穆沁旗| 灵山县| 资溪县| 宜兴市| 台南县| 福鼎市| 沾益县| 孟连| 临泉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