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年中考第一輪復習八上第二單元復習學案【思維導圖】【核心觀點】1. 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2. 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3. 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4.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社會規則的約束。(法律和道德是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易錯點)5.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做法)6. 公民自覺遵守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做法)【考點解讀】知識與能力目標一: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理解)1.什么是社會秩序?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2.社會秩序包括哪些內容?社會秩序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3.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意義、作用)或:為什么要自覺遵守社會秩序?★①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②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知識與能力目標二:維護社會秩序需要規則。(理解)4.什么是社會規則?或:社會規則是怎樣形成的?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約定。5.生活中的規則有哪些?道德、紀律、法律等。6.為什么維護秩序要靠規則?(意義、作用)或:為什么要樹立社會規則意識?①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③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知識與能力目標三:自由與規則。(評價)7.如何正確認識自由和規則的關系?或:怎樣理解“自由和規則不可分”?★★自由與規則不可分。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8.怎樣正確處理自由和規則的關系?或:面對自由與規則,我們的正確態度是什么?★★①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②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知識與能力目標四:自覺遵守規則。(應用)9.怎樣遵守規則?★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②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知識與能力目標五:維護與改進規則。(探究)10.怎樣維護規則?★①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社會規則。②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11.規則為什么需要改進?★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廢除,有的需要調整和完善。12.怎樣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①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②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③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知識與能力目標六:尊重及其意義。(分析)13.什么是尊重?尊重即尊敬、重視。(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14.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點,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④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知識與能力目標七:學會尊重他人。(探究)15.怎樣學會尊重他人?★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②平等待人。③學會換位思考。④學會欣賞他人。16.怎樣做到關注和重視他人?考慮他人的感受,認真對待他人,給予他人關注和幫助。17.怎樣做到平等待人?或:平等待人的要求是什么?①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②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③不能以家境、身體、智能、性別等方面的原因而輕視、歧視他人。18.怎樣學會換位思考?或:換位思考的要求是什么?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②將心比心,理解他人的難處;③包容他人,尊重他人。19.怎樣學會欣賞他人?①要善于發現他人的潛質和特長;②真誠地欣賞和贊美他人的優點和閃光點;③給予他人積極的評價。知識與能力目標八:禮及其意義。(分析)20.什么是禮?禮的主要表現是什么?⑴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⑵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21.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禮?或:文明有禮有什么重要意義?★★①個人: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社會: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③國家: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知識與能力目標九: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探究)22.怎樣做文明有禮的人?①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要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知識與能力目標十:誠信及其意義。(分析)23.什么是誠信?誠信就是誠實、守信用。24.為什么要講誠信?或:誠信有什么重要意義?★★(注:其中第①②③點回答“誠信對個人成功有什么重要意義?”)①社會:誠信是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②法律:誠信是一項民法原則。③個人: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④企業: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⑤國家: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知識與能力目標十一:做一個誠信的人。(探究)25.怎樣踐行誠信?或:怎樣做一個誠信的人?★★①樹立誠信意識。②運用誠信智慧。③珍惜個人誠信記錄。26.如何對待承諾?或:怎樣信守承諾?①信守承諾,辦老實事,做老實人。②不輕易許諾,答應的事就要做到。③做錯事時,勇于認錯,主動擔責。27.怎樣運用誠信的智慧?或:如何處理好誠實與保護隱私的關系?★①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②權衡利弊;③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知識與能力目標十二:違法行為的含義、分類及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理解)28.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29.違法行為是如何分類的?違法行為種類 違法行為的性質 所違反的法律法規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違法行為 一般違法行為 民事法律和法規 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 行政法律和法規 行政處罰刑事違法行為(犯罪) 嚴重違法行為(犯罪) 刑法 刑事責任(刑罰處罰)知識與能力目標十三: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應用)30.我們應該警惕身邊的哪些違法行為?①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毆打他人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②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的義務,都是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31.為什么法不可違?★或:為什么說違法無小事?或:為什么要預防違法行為?①法律是最剛性的行為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②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遵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32.怎樣預防一般違法行為?①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依法規范行為。②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遵守法律規定。③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④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尊重他人合法權益。知識與能力目標十四:犯罪的定義、基本特征。(理解)33.什么是犯罪?或:說說犯罪的含義。根據刑法規定,犯罪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34.犯罪具有哪三個基本特征?★★①嚴重社會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質特征);②刑事違法性(犯罪的法律標志);③應受刑罰處罰性(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知識與能力目標十五:刑罰的含義及種類。(識記)35.刑罰的含義及其分類。⑴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⑵分類: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兩大類。知識與能力目標十六: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綜合)36.為什么要遠離犯罪?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37.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遠離違法犯罪?★★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②杜絕不良行為,遵紀守法。③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④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知識與能力目標十七:學會依法求助。(應用)38.遇到非法侵害后,怎樣依法維權?★★或:遇到非法侵害后,怎樣依法求助?①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法維權。②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權。尋求國家法律救濟。③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④必要時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39.訴訟的含義及其作用。⑴含義: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⑵作用:訴訟是處理糾紛、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40.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幫助的機構有哪些?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知識與能力目標十八: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綜合)41.為什么我們要有勇有謀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①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②見義勇為,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③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若魯莽行事,不僅易受傷害,也不利制止犯罪。42.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應該怎么辦?★①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②要善于斗爭,盡力保全自己、減少傷害;③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④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43.怎樣做法律的捍衛者?★★或:怎樣增強法治意識?①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②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③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堅定捍衛者。【考點精練】1.某校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下列榮譽與“態度謙和、語言文明、儀表整潔、舉止端莊”的評選條件最吻合的是(???)A.勞動之星 ?????B.友愛之星?????C.勤奮之星 ?????D.禮儀之星2.有人認為自由與規則就是一種水與火的關系,兩者不可兼得,要自由就要打破規則,堅持規則就意味著失去自由。對于這種觀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自由與規則完全是一回事B.這種觀點是正確的,自由與規則是自相矛盾的C.這種觀點是正確的,規則存在著很多的局限性D.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自由與規則是相輔相成的3.下邊漫畫啟示我們(???)①要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②不做有損老師人格的事③違違背禮儀會受到法律的懲處④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漫畫《次品也能“刷”出“好評”》中商家的行為 ( ??)①違背了誠信經營的原則②純粹是一種善意的謊言③選擇了高明的銷售手段④違反了有關法律的規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教育部明確:在自主招生報名階段,凡對申請材料弄虛作假的行為,經查實取消其自主招生報考資格和高考報名資格。這啟示我們( ??)A.要倍加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 ???????B.不講誠信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C.不講誠信就會受到刑罰處罰 ???????D.為圓大學夢有時可以不講誠信6.廣州法院為“老賴”量身定制了彩鈴和短信開通,“您所撥打的電話主人是失信被執行人!”,一旦有人撥打失信被執行人電話就會聽到上述內容。這說明( ??)①不負責任只是道德問題,不會受法律處罰②誰對自己不負責任,誰就要承擔相應后果③不負責任定會付出代價,并受到刑罰處罰④失信于人違背道德,還會產生信任的危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7.“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憲章,也是犯罪人的大憲章。”這句話說明了( ??)A.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B.刑法的法律地位要明顯高于憲法、民法等其他法律C.所有的違法犯罪行為最終都要受到刑法的嚴厲制裁D.法律只對觸犯法律的人起作用,對一般人沒有約束8.杜某因飼養寵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被處以300元罰款。他的行為屬于(??)?A.行政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 ???D.嚴重違法行為?9.北京市《關于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意見》指出:本市將探索推行“個人誠信分”工程,守信者可以在教育、就業、創業等領域享受到優先便利,失信者將被差別化對待,甚至遭到懲戒。這一舉措有利于( ????)①倡導公民淡化個人利益,重視他人權益②大力弘揚誠信文化,營造良好社會環境③倡導公民既恪守誠信,又尊重他人隱私④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珍惜個人誠信記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10.判斷說理在空蕩蕩的地鐵車廂內,一位疲憊的媽媽懷抱著熟睡的孩子,因孩子腳架在了座位上,臨下車時,這位媽媽用抹布把孩子弄臟的座位擦干凈。(?????)理由:??????????????11. (8分)材料一??2018年9月19日,從永州開往深圳的高鐵上,周某強占他人的靠窗座位,且不聽列車工作人員勸阻。經有關部門依法調查取證,認定其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以200元的罰款。材料二??2018年10月28日,重慶市萬州區,一女乘客因乘坐公交過站強行要求司機為其臨時停車,并辱罵司機,搶奪方向盤,司機還擊,結果導致車輛失控墜江,造成數人死亡。(1)周某和女乘客的行為分別屬于哪一類型的違法行為?(4分)?????(2)請運用法律知識回答,材料啟示我們怎樣做一個合格公民?(4分)參考答案:1.D 2.D 3.D 4.B 5.A 6.C 7.A 8.A 9.C10.(√)理由:①這位媽媽做到了文明有禮,值得學習。②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③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形成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11.(1)周某:行政違法行為(或)一般違法行為。女乘客:犯罪(或)刑事違法行為。(4分)(2)如:①法不可違: ②公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慣,防患于未然。其他答案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可的情給分;每點2分,4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