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文化教育革新時間:1872年人物:英國人美查地點:上海報刊:《申報》 視頻中提到了哪兩個歷史事件?簡要說說這兩個歷史事件給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找一找:1.翻譯西學的機構有哪些?2.共翻譯了多少種西學著作?3.這些著作涉及到哪些內容?西學廣泛傳播商務印書館近現代文化的“雙子星座”之一“科舉一日不停,士人皆有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礪實修之志,民間更相率觀望,私立學堂者絕少,非公家財力所能普及,學堂決無大興之望” ——《光緒朝東華錄》張之洞1899年1月17日,《申報》報道,京師大學堂原擬招收學生二百名……限于十一月十八日到堂,十九日開學……繼承中國古代文明的基礎上引進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和近代科學文化 傳統私塾課程設置:以傳統經史子集為教學內容。年幼者教以蒙學,稍長教以經學,而后教以文學。 京師大學堂課程設置:普通學科為全體學生必修課,包括經學、理學(宋元明時期儒家思想學說的通稱)、掌故(歷史)、諸子、初等算學、格致(科學)、政治、地理、文學、體操(體育)10科······另設英、法、俄、德、日5種外語······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它的課程設置和我們今天學校科目的設置有何異同?說明了什么???注:中國第一個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國實行的學制探究一觀點一: “(科舉)自隋唐以迄今,名臣碩輔……多出其中,本朝曾、胡、左諸公,經濟文章卓卓可傳,究其進身之階,亦皆由于科舉。……安能謂科舉中必無真才乎?” 觀點二:“科舉一日不廢,即學校一日不能大興,學校不能大興,將士子永遠無實在之學問,國家永遠無救時之人才,中國永遠不能進于富強,即永遠不能爭衡于各國。” 《申報》關于廢除科舉制的爭論在簡要翻譯上述文字的基礎上,說一說,你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探究二1905年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 嚴復對廢除科舉制如此評價:“此事乃吾國數千年中莫大之舉動,言其重要,直無異古者廢封建、開阡陌。”中國近代史的見證閱讀課本107頁,在年代尺中著名體現教育改革的重大歷史事件1898年改革科舉制度廢八股設學堂1901年頒布改革章程1904年頒布《奏定學堂章程》1905年廢除科舉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