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一幕 無奈人生1841年中英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 朝廷出現統治危機,一方面由于巨額賠款導致了嚴重的財政赤字,另一方面,朝廷官員鋪張浪費,這就使百姓對政府官員越來越不信任,政府陷入信任危機,從而使得各種矛盾加深。公車上書揭序幕拒和、遷都、變法 甲:哎,甲午一役中國竟然敗給一個蕞爾小國。實在可恨,究其根本就是因為日本實行了君主立憲。中國要擺脫悲慘的命運,實現富強,必須像日本那樣,進行改革,在政治上也學習西方乙:師傅此話甚有道理,歷代帝王皆是民賊,要想君主立憲必須仿效西方設立議院,實現真正民主,弟子認為必須革新丙:聽聞兩位兄臺所言,猶如醍醐灌頂,中國必須革新!無論是草木蟲魚還是人類,無論是國家民族還是個人,只有自強、進取,才能生存、發展,倘若昧于時勢而無所作為,必將被淘汰出局甲:哎,如果中國百姓皆此思想,那么中國之富強指日可待矣乙: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組織學會,創辦報刊來宣揚我們的思想,讓中國的老百姓了解我們的思想丙:對,就這么辦創辦報刊組織學會國聞報強學會中外紀聞保國會時務學堂時務報強學會強學報萬木草堂《時務報》 強學會《國聞報》思考這些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活動起到了哪些作用?啟發民智、制造輿論廣泛傳播了資產階級的改良思想維新變法的新局面逐漸形成 材料:1897年底,全國出現了講求維新變法的政治性學會33個,新式學堂17所,報刊19種;到了1898年,學會、學堂、報館合計達300多所,分別分布在20多個省。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美、法、俄、日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幕 希望之光“若變法三年而宏規成,五年而條理備,八年而成效舉,十年而霸圖定矣。??中國之治強,可計而日待也。” ——《上清帝第六書》你覺得光緒皇帝會是怎樣的反應? “若不及時 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上清帝第五書》他與康有為的合作又是如此緊密,以至于經常一起工作到深夜,在一天的時間里所能做的工作遠遠不能滿足他的雄心,可是他又不愿放走他現在已經緊緊依靠、不能分離的輔助者。所以有一夜他再次破壞老傳統,竟將康有為留宿宮中 ——《光緒泣血記》 農歷四月二十三(公元1898年6月11日) 明定國是詔書 光緒帝 愛新覺羅·載湉高潮:戊戌變法(wù xū,即百日維新)官僚 八旗兵 資產階級 讀書人任務:1、根據探究單將圓圈里的影響(數字)填入表格對應的措施中 2、討論如果你作為資產階級、官僚、讀書人、八旗兵你們是否支持變法(可以根據材料提示),并說說原因 討論時間五分鐘政治方面:準許官民上書言事經濟方面:保護農工商業發展等軍事方面:精練陸軍,改習洋操, 實行征兵制等文教方面:有利于具維新思想的人參與政治,打破封建統治思想舉薦人才,取消旗人特權,裁汰冗員精簡機構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打擊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利于增強軍事和國防力量廢除八股,設立學堂,出國留學,翻譯外國書刊改變了官僚機構的構成“百日維新”的內容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和西學的傳播沒有涉及設議院、開國會、實行君主立憲等政治主張探究: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材料一: 變法失敗之因在于新政詔書連篇頒發,然而……除(個別官員)之外,各部堂官和各省督府都觀望、延宕、抵制、公開反對,拒不奉詔。 —范士華 :《 戊戌維新近代中國的一次改革》材料二:“政變之總原因,蓋出于光緒帝之怯儒,無杠無勇,積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視之,一有異動,則隨其喜怒而置焉”。 ——齊一山:《清代通史》,1923年材料三:“維新運動只是少數人的運動。他們不僅不接近廣大的勞動群眾,而且與廣大勞動群眾對立。維新運動得不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只依靠一個無權無力的皇帝下命令,其失畋是必然的。 ——榮孟源:《中國近再年革命史略》,1954年1、變法過快、內容過多,地方官員不支持3、遠離群眾,得不到人民的支持2、皇帝缺乏實權,保守勢力過于強大第三幕 泣血瀛臺“朕不自惜,死生聽天,汝等肯激發天良,顧全祖宗基業,保全新政,朕死而無憾。”----《光緒傳》“在中國, 挪動一張桌子也要流血”--魯迅譚嗣同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意義: 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促進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 依據圖片及材料總結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時務報》材料:維新派興創辦報刊、成立學堂、學會 ,使當時“家家言時務”、“人人談西學”蔚然成風…… ---中華書局《中國近代史》面都這樣的難題,我們該怎么辦(可以從維新變法做的前期工作,失敗原因等角度出發思考)戊戌變法失敗原因:1、變法過快、內容過多,地方官員不支持2、遠離群眾,得不到人民的支持3、皇帝缺乏實權,保守勢力過于強大4、資產階級軟弱性、妥協性 隨著我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接下來面對的大多是觸動既得利益、既有格局的深刻變革,將會面臨更多的阻力。 一方面很多人期望改革,期望通過改革解決目前的各種難題,但另一方,一些人對改革不抱多大期望,因為他們知道改革太難了以史鑒今上清帝第六書(應詔統籌全局折)光緒帝之希望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改革具有艱巨性,改革者必須以大無畏的勇氣、戰勝困難,才能完成改革大業。——“編者的話”百日維新百年維新改革還在路上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公車上書報刊學會百日維新戊戌政變謝謝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