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3 最后一次講演 2課時課件(47張PPT)+教案+導學案+同步檢測+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3 最后一次講演 2課時課件(47張PPT)+教案+導學案+同步檢測+素材

資源簡介

(共47張PPT)
聞一多
這是扮演的誰呢?他又在干什么呢?
電影《最后一次演講》(片段)
講演詞
  也叫演講詞、演說詞,它常在各種大型的群眾集會或較為隆重的場合使用,而且講話人所講的都是些較為重大的問題或是講話人就某個專門問題進行的論述。
講演詞具有宣傳、鼓動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講演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1.了解作者,識記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詞。(重點)
2.了解演講的方式,把握演講的主要特點。(重點)
3.通讀全文,理解文章的內容,感知文中所表達的情感。(重點)
最后一次講演
聞一多
第一課時
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入學考試成績發布,一位20多歲的考生數學零分,作文也只寫了三句帶感慨的新詩:“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按說,這位考生鐵定無法錄取。不過,問題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識英才的主考官。
這個青年就是后來享譽詩壇的臧克家。
這位主考官就是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先生。聞先生從這三句雜感詩中發現了這位青年身上潛伏的才氣,一錘定音破格錄取。
果不其然,臧克家沒有辜負聞先生的期望,很快就發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詩,并于1933年出版了轟動一時的詩集《烙印》。
聞一多除了是一位慧眼識英才的老師之外,它還充當著怎樣的角色?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最后一次演講》
臧克家
我們曾經學過寫他 一篇文章你還記得嗎 ?
—— 集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
詩人
新詩集《紅燭》《死水》是現代詩壇經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組詩《七子之歌》,表達了深摯的愛國之情。
學者
1932年到清華任教后,開始全力專攻古典文學。學術著作有《神話與詩》《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他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匯成“新義”),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民主戰士
他一身正氣,抗戰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對國民黨統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書齋,投身到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刺殺身亡。
聞一多
讀讀寫寫
曉得( )卑劣( ) 無恥( )
毒手( ) 污蔑( ) 屠殺( )
悲憤( ) 錘擊( ) 恐怖( )
勢力( ) 毀滅( ) 卑鄙( )
蠻橫( ) 賦予( )
光明正大( ) 挑撥離間( )
miè
bēi liè
xiǎo dé


chuí
fèn


huǐ
shì
mán hènɡ
fù yǔ
míng
tiǎo bō lí jiàn
chǐ
詞語解釋
捶擊:用重物猛力敲打。
誣蔑:捏造事實敗壞別人的名譽。
蠻橫:態度粗暴,不講道理。
賦予:交給(重大任務、使命等)。
挑撥離間:原指沒有根據的話,現在多指在別人背后散布的誣蔑、中傷的說法。
卑鄙無恥:形容品質低下,不知廉恥。
◇李公樸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民主戰士
◇ 1946年2月,重慶發生“校場口事件”。 國民黨特務打傷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樸先生當場被特務打傷。
為什么要演講?
◇ 5月初,李先生帶傷回到昆明,與聞一多先生一起發動“呼吁和平宣言”萬人簽名運動。國民黨反動派對李先生又恨又怕。
◇ 7月11日晚十時許,李公樸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國民黨特務用無聲手槍暗殺。
李夫人帶著悲泣走到臺上,憤怒地控訴國民黨反動派卑劣的罪行,報告時泣不成聲,一千多聽眾大都憤然淚下。而竟有一些歪戴帽、戴黑眼鏡的特務分子不顧糾察隊一再制止,在會場中抽煙、說笑,無理取鬧,想造成混亂,趁機殺聞先生,但因為人多不敢下手。聞先生本來并不準備講話,現在看到敵人這樣猖狂實在抑不住心頭的憤怒。
師:那么我們應該帶著一種什么情感來讀呢?
一種憤怒,一種痛恨,一種痛斥
點我朗讀
昆明進步青年學生,也有特務混雜其中。
講了什么?
聞一多演講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你在朗讀時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
每個部分運用了哪些褒貶分明的詞語?運用哪些句式和修辭手法來表達強烈的愛憎感情?講演者感情的浪濤又是怎樣向前推進的?
聞一多義正辭嚴地當眾揭露、痛斥反動派的罪惡和卑劣,表達了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心。
理清結構
齊讀第一部分(1-3段)思考:
1.聞一多先生在講演中一再痛斥敵人卑劣無恥,同學們說說它表現在哪幾個方面?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①李公樸無罪而遭毒手;
②要打要殺,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只會偷偷摸摸地暗殺;
③殺了人,為推脫罪責,反造謠誣蔑,嫁禍于共產黨。
最卑劣 最無恥
內容品讀
2.第③自然段中同時列舉“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樸被害慘案的用意是什么?
連續列舉正義人士被害的典型慘案,贊揚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偉大獻身精神,同時揭露了反動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謀殺的險惡企圖。
內容品讀
齊讀第二部分(4-5段)思考:
1.聞一多先生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有什么根據?請根據選段分點說明。
?敵人瘋狂地來制造恐怖,是自己在慌在害怕,是他們自己在恐怖。
?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
?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
2.人稱由“他們”變為“你們”,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向聽眾揭露
面對面向敵人發起進攻
表明演講者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和對反動派的極度憤怒和蔑視的感情。
用“你們”直斥敵人,痛斥的色彩更強烈。
3.“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試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說明一個愛國人士被殺害,會有更多的人不畏犧牲,起來斗爭。表達作者對敵人的憤恨蔑視、對革命必勝的信念。
4.“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請賞析這句話所用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運用比喻,表明反動派在垂死掙扎,斗爭會更殘酷;表達人民必勝和前途光明的信念。
內容品讀
齊讀第三部分(6-12段)思考:
1.作者說:“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思考:“我們有力量”在哪里?
昆明青年學生,廣大的市民。
2.聞一多先生對進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樣的號召?
繼承傳統,爭取民主和平的勝利。
3.文末表達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決心?
表明聞先生為追求光明和民主,決心為革命事業獻身的斗爭精神,隨時準備為真理獻身的斗爭精神。

本文題為“最后一次演講”有什么特別的意義?請結合全文內容回答。
感悟主題
表明這是聞一多先生生前最后一次的講演,是一篇用滿腔愛國熱忱和鮮血寫就的文字,體現了聞一多先生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聞一多先生在這次即興講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動派制造白色恐怖,無恥暗殺進步人士的卑鄙行徑和罪行,揭示了反動派必然滅亡,真理一定勝利的歷史規律。鼓舞人民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斗爭的信心和勇氣,表達了自己熱愛祖國、為革命事業不惜獻身的斗爭精神。
最后一次講演
聞一多
第二課時
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說說這篇演講稿有什么特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感情強烈,愛憎分明,富有戰斗力和感染力。
表達了自己熱愛祖國、為革命事業不惜獻身的斗爭精神。

一、感嘆句:
(1)有的是對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贊頌:“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殺,是李先生的光榮,也是昆明人的光榮!”“云南光榮的歷史,遠的如護國,近的如‘一二·一’,這些都是屬于云南人民的,我們要發揚!”
(2)有的是對敵人罪行的揭露:“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污、最無恥的事情!”
文章是怎么使語言具有感染力和論辯力量的?
三讀課文,了解演講詞的特征
(3)有的是對光明前景的展望:“李先生倒下了,也要換來一個政協會議的召開,我們有這信心!”
(4)有的是對敵人虛弱本質的揭露:“他們這樣瘋狂害怕,正是他們自己在慌啊!”
(5)有的是對昆明學生的號召:…
這些感嘆句的運用,充分表達了聞一多先生的愛憎之情,具有強烈的感召力和戰斗力。
反問句用來揭露敵人卑劣無恥的行徑,表達更堅決,態度更鮮明,批判的力量更強烈!
設問句能夠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使聽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設問句比陳述句情感強烈,表達了聞一多憤怒痛斥反動派的情感。
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過用筆,用嘴,寫出了千萬人民心中壓著的話”“今天,這里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憑什么要殺死李先生”等等。
二、設問句 、反問句在文中也多次出現。
如在第二自然段中,“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是李先生的光榮”把反動派與李公樸置于對比的立場,以反動派的“無恥”襯托李先生的“光榮”,又以李先生的“光榮”反襯反動派的“無恥”,兩者互為作用。在強烈的對比中,表現出對反動派的憤怒與蔑視,以及對李先生的贊揚,充分表達出聞一多先生大義凜然、愛憎分明的愛國主義感情。
講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對比鮮明的角度,故意拉大兩者的距離,并賦予他們不同的感彩,從而達到了極佳的表達效果。
三、對比手法的運用。
為了加強作者演講的語氣,作者在行文上運用了這些方法:
(3)人稱多變
(1)句式
(4)口語
感嘆句
情緒激昂,愛憎分明,具有強烈的感召力和戰斗力。
反問句
語氣凌厲,怒不可遏
設問句
引起注意和思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1)對比
(2)排比
(3)反復
加強語氣
增強效果
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人稱代詞
“他們”
我們
思考:在演講中不斷地變換人稱,對演講者表達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對敵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們”
鼓舞人們團結斗爭時用 。
向聽眾揭露敵人的罪行或揭穿他們的用心時,用 ;
(3)特別是把“我們”與“你們”相連相對地使用時,更表達出講演者感情的鮮明,立場的堅定。
(2)鼓舞人們團結斗爭時用“我們”,顯出講演者與群眾親密戰斗的感情。
(1)對敵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們”,顯示出講演者的毫無畏懼;向聽眾揭露敵人的罪行或揭穿他們的用心時,用“他們”,流露出講演者極端的憤怒感情和蔑視情緒。
在講演中使用的人稱不斷變換,對表達講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四、在演講中不斷變換人稱。
五、得益于口語的表達效果。
試比較以下幾組句子,體會口語與書面語有什么差異?
第一組:
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什么事實拿出來說啊!
有理由和事實都可以講出來。
第一個句子是由兩個感嘆句組成,語氣強硬,語調斬釘截鐵,情緒激憤,面對敵人,形成強大的攻勢。
第二組:
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為什么用鬼蜮伎倆施行暗殺!


第三組:
特務們,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特務們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第一個句子,面對面質問敵人,用遞進句子形成步步逼近的氣勢,加強揭露敵人的力量。用感嘆句表達對特務們的強烈譴責。
第一個句子用簡明的語言向面前的敵人發問,發人深思,接著宣判反動派必然滅亡的下場,通過反復,既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滅了敵人威風,又表達了對敵人的蔑視、嘲諷。
第四組: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出來!
妄圖用殺人來達到目的,結果必定事與愿違。



第五組:
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
我們能夠通過斗爭獲勝,屆時反動派只能向隅而泣。
第一句用“一個”和“千百萬個”,“殺死”和“站起來”作對比,給了敵人有力的打擊,表達了作者對未來充滿信心,號召人民 前仆后繼,斗爭到底。
第一個句子面對廣大的聽眾,發出戰斗的召喚。“打破”和“爭到”相對照,“黑暗”和“光明”成對比,都表達了作者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有力量”,表達了人民必勝、前途光明的信念,給人民巨大的鼓舞。
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
口語可以充分利用面對面的條件直接進行信息交流,可以充分發揮語調的抑揚頓挫,可以用平實簡潔的通俗語句收到斬釘截鐵的效果,還可以隨時根據需要把某個意思充分展開,充分強調,不僅不令人感到啰嗦重復,還會使人感到印象格外深刻。
書面語是由口語加工而成的,大多采用書面形式表達,由于言者與聽者、作者與讀者不是直接接觸,所以在修辭上要求有嚴密性、系統性和規范性。
本文是一篇充滿激情、現場發揮的講演詞,口語色彩極濃,從而更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完成歷史任務
歷史上
最卑劣
最無恥
事件
暗殺李公樸
為何被暗殺
爭取民主和平
真理是一定勝利的
發揚云南人民
的 光 榮 傳 統
隨時準備犧牲
最后一次講演
聞一多先生的遺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學們,我們新中國青年一代的任務又是什么呢?怎樣才能對得起革命先烈呢?
1.指出下列各句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1)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 )
(2)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嗎?( )
(3)我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 )
(4)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
2.閱讀第5段,回答問題。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A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力量!此外還有廣大的市民!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我們的光明就要出現了。你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熱烈的鼓掌)


說明一個愛國人士被殺害,會有更多的人站起來斗爭,表達對反動派殺害愛國人士的蔑視。
(2)“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的含義是什么?
國民黨反動派及幫兇
演講者和廣大人民
揭露敵人的罪行和虛弱本質,用“你們”表達出憤怒和蔑視的感情;歌頌人民的力量,用“我們”表示演講者與群眾的親密無間的戰斗感情。
(1)文中“你們”指的是 ,“我們”指的是 。不斷變化人稱,表達了什么感情?


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為陳述句后語氣不如反問句語氣堅決。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將此句改為陳述句,并說明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A.設問句 B. 反問句
愛憎分明,充滿激情,富于號召力和感染力。設問句能夠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使聽眾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反問句用來揭露敵人卑劣無恥的行徑,表達的語氣更堅決、態度更鮮明、批判更有力量。
(3)畫橫線的句子屬于什么問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3 最后一次講演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并積累“卑劣、蠻橫、賦予、正大光明”等詞語。
2.了解作者及演講背景,體會本文重點句子的含義,把握了解演講詞的特點。
3.概括本篇演講詞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感受本文語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簡短、多樣而有力的口頭語體特色。
過程與方法
1.展示課件,引導學生了解作者聞一多及此次演講的歷史背景。
2.結合課文旁批,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觀點和情感。
3.通過朗讀、默讀等方式來把握演講詞的特點,并在交流互動中深化理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感受聞一多先生愛憎分明、疾惡如仇、勇于斗爭和獻身革命的崇高品格。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的觀點,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
教學難點
1.了解演講詞的語言特點,理解感嘆句、設問句、反問句、褒貶詞的使用對表達演講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2.在演講語言的學習中訓練學生迅速、準確地組織語言的能力,學會運用句式變化和修辭手法來表情達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導法一:視頻導入
導法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相信許多同學都聽過這首催人淚下的《七子之歌》吧?這是著名愛國學者聞一多先生為我們當時受盡苦難的祖國所作的悲憤之聲。面對列強,他高聲疾呼,只為喚醒國人。而面對反動派,他也同樣無所畏懼、大義凜然,他用滿腔熱忱,用鮮血和生命繼續譜寫著自己的愛國戰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去共同感受他錚錚不屈的愛國精神吧。
二、檢查預習
1.作者介紹
聞一多(1899—1946),字友三,湖北黃岡人。他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在創建格律體時,聞一多提出了“三美”的主張——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等。
2.背景資料
抗日戰爭結束以后,國民黨反動派不顧全國人民對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繼續發動內戰,并對愛國民主運動進行鎮壓。1946年7月11日,李公樸因參加愛國民主運動,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7月15日,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發表了這一演講,于當天下午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3.知識鏈接
演講詞是指在重要場合或群眾集會上發表講話的文稿。它可以用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發表意見和主張,提出號召倡議等。演講詞具有針對性、鮮明性、條理性、通俗性、感情性等特征,可分為敘事型、說理型、抒情型三類。
4.字音詞義
(1)字詞正音
卑劣(bēi liè) 誣蔑(wū miè) 屠殺(tú) 召開(zhào) 離間(jiàn) 蠻橫(mán hèng) 卑鄙(bǐ) 賦予(fù)
(2)詞語釋義
卑劣:卑鄙惡劣。
光明正大:形容襟懷坦白,行為正派。
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破壞團結。
卑鄙無恥:品行低下,不知廉恥。
蠻橫:(態度)粗暴而不講理。
賦予:給予。
(3)詞語辨析
“挑撥離間”和“推波助瀾”兩個詞都有“借助外部力量促使事物發生變化”的意思。“挑撥離間”是貶義詞,指搬弄是非,使別人不團結。“推波助瀾”是中性詞,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展,使擴大影響。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材料鏈接。
李夫人帶著悲泣走到臺上,憤怒地控訴國民黨反動派卑劣的罪行,報告時泣不成聲,一千多聽眾大都憤然淚下。而竟有一些歪戴帽、戴黑眼鏡的特務分子不顧糾察隊一再制止,在會場中抽煙、說笑,無理取鬧,想造成混亂,趁機殺聞先生,但因為人多不敢下手。聞先生本來并不準備講話,現在看到敵人這樣猖狂實在抑不住心頭的憤怒。
2.根據材料,我們應該帶著一種什么情感來讀本課呢?
明確:一種憤怒,一種痛恨,一種痛斥
四、感知內容
1.誰在聽?
明確:昆明進步青年學生,也有特務混雜其中。
2.這篇演講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案示例:聞一多先生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義正詞嚴地當眾揭露、痛斥反動派的罪惡和卑劣,表達了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心。
3.整篇演講可分成幾個部分?請用一兩句話概括每個部分的內容。
答案示例: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3):痛斥國民黨反動派不僅暗殺而且誣陷的卑劣行徑,歌頌李先生為爭取民主而獻身的無上光榮。
第二部分(4、5):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虛弱本質,指明反人民的勢力必然滅亡,人民的力量必然勝利的歷史規律,鼓舞群眾的斗志。
第三部分(6~12):鼓舞群眾發揚光榮傳統,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斗爭,表達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堅強意志和決心。
4齊讀第一部分(1-3段)
思考:(1)聞一多先生在講演中一再痛斥敵人卑劣無恥,同學們說說它表現在哪幾個方面?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①李公樸無罪而遭毒手;
②要打要殺,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只會偷偷摸摸地暗殺;
③殺了人,為推脫罪責,反造謠誣蔑,嫁禍于共產黨。
語氣:一種憤怒,一種痛恨,一種痛斥
(2)第③自然段中同時列舉“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樸被害慘案的用意是什么?
連續列舉正義人士被害的典型慘案,贊揚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偉大獻身精神,同時揭露了反動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謀殺的險惡企圖。
5.齊讀第二部分(4-5段)思考:
(1)聞一多先生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有什么根據?請根據選段分點說明。
?答案示例:敵人瘋狂地來制造恐怖,是自己在慌在害怕,是他們自己在恐怖。
?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
?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
(2)人稱由“他們”變為“你們”,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案示例:用“你們”直斥敵人,痛斥的色彩更強烈。表明演講者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和對反動派的極度憤怒和蔑視的感情。
(3)“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試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答案示例:說明一個愛國人士被殺害,會有更多的人不畏犧牲,起來斗爭。表達作者對敵人的憤恨蔑視、對革命必勝的信念。
(4)“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請賞析這句話所用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答案示例:運用比喻,表明反動派在垂死掙扎,斗爭會更殘酷;表達人民必勝和前途光明的信念。
6.齊讀第三部分(6-12段)思考:
(1)作者說:“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思考:“我們有力量”在哪里?
答案示例:昆明青年學生,廣大的市民。
(2)聞一多先生對進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樣的號召?
答案示例:繼承傳統,爭取民主和平的勝利。
(3)文末表達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決心?
答案示例:表明聞先生為追求光明和民主,決心為革命事業獻身的斗爭精神,隨時準備為真理獻身的斗爭精神。
五、感悟主題
本文題為“最后一次演講”有什么特別的意義?請結合全文內容回答。
答案示例:表明這是聞一多先生生前最后一次的講演,是一篇用滿腔愛國熱忱和鮮血寫就的文字,體現了聞一多先生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聞一多先生在這次即興講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動派制造白色恐怖,無恥暗殺進步人士的卑鄙行徑和罪行,揭示了反動派必然滅亡,真理一定勝利的歷史規律。鼓舞人民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斗爭的信心和勇氣,表達了自己熱愛祖國、為革命事業不惜獻身的斗爭精神。
六、課堂小結
在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先生殉難的追悼會上,面對反動派的無理取鬧,肆意搗亂,聞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了一次震撼全國的即席演講。演講結束后,聞一多先生也不幸慘遭國民黨反動派的毒手,那一次演講也就成了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雖然聞先生已經不在人世,但其浩然正氣激勵著無數愛國志士,使他們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中奮力拼搏,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李公樸、聞一多一樣的敢為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繼地奮斗,才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才有了我們今天和平幸福的新生活。
七、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魯迅先生說過:“倘在詩人,則因為情不可遏而憤怒,而笑罵,自然也無不可。但必須止于嘲笑,止于熱罵,而且要‘嘻笑怒罵,皆成文章’,使敵人因此受傷或致死,而自己并無卑劣的行為,觀眾也不以為污穢,這才是戰斗的作者的本領。”聞一多先生這篇怒斥敵人的演講,就是“嘻笑怒罵,皆成文章”的佳作。
二、課前復習,二讀課文
這篇演講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和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作者義正詞嚴地當眾揭露、痛斥反動派的罪惡和卑劣,表達了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心,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和為革命不惜獻身的斗爭精神。
三、寫法探究。
三讀課文,了解演講詞的特征。文章是怎么使語言具有感染力和論辯力量的?
1.感嘆句:
(1)有的是對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贊頌:“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殺,是李先生的光榮,也是昆明人的光榮!”“云南光榮的歷史,遠的如護國,近的如‘一二·一’,這些都是屬于云南人民的,我們要發揚!”
(2)有的是對敵人罪行的揭露:“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污、最無恥的事情!”
(3)有的是對光明前景的展望:“李先生倒下了,也要換來一個政協會議的召開,我們有這信心!”
(4)有的是對敵人虛弱本質的揭露:“他們這樣瘋狂害怕,正是他們自己在慌啊!”
(5)有的是對昆明學生的號召:…
這些感嘆句的運用,充分表達了聞一多先生的愛憎之情,具有強烈的感召力和戰斗力。
思考:第1自然段從開頭到“偷偷摸摸地來暗殺”共有五個感嘆句,各表達了聞先生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①“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這句表明聞先生對卑劣兇殘地殺害李公樸先生的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度憤恨和鄙視。②“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這句既是對李公樸先生的愛國熱情和正義行為的贊頌,又隱含著對卑劣無恥、喪心病狂的反動派的痛恨。③“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事實拿出來說啊!”這兩句表現了聞先生對蠻橫無理、兇狠殘暴的反動派的無比憤恨。④“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這當面的質問、斥責,噴發出聞先生對反動派的一腔怒火,表現了聞先生對反動派卑劣無恥的行徑的極端蔑視。
2.設問句 、反問句在文中也多次出現。
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過用筆,用嘴,寫出了千萬人民心中壓著的話”“今天,這里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憑什么要殺死李先生”等等。
設問句能夠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使聽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設問句比陳述句情感強烈,表達了聞一多憤怒痛斥反動派的情感。
反問句用來揭露敵人卑劣無恥的行徑,表達更堅決,態度更鮮明,批判的力量更強烈!
3.對比排比反復修辭手法的運用。
講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對比鮮明的角度,故意拉大兩者的距離,并賦予他們不同的感彩,從而達到了極佳的表達效果。
如在第二自然段中,“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是李先生的光榮”把反動派與李公樸置于對比的立場,以反動派的“無恥”襯托李先生的“光榮”,又以李先生的“光榮”反襯反動派的“無恥”,兩者互為作用。在強烈的對比中,表現出對反動派的憤怒與蔑視,以及對李先生的贊揚,充分表達出聞一多先生大義凜然、愛憎分明的愛國主義感情。
如第4自然段中“你們完了,快完了!”一句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既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滅了敵人的威風,又表達了作者對敵人的蔑視和嘲諷。
4.在演講中不斷變換人稱。
在講演中使用的人稱不斷變換,對表達講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1)對敵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們”,顯示出講演者的毫無畏懼;向聽眾揭露敵人的罪行或揭穿他們的用心時,用“他們”,流露出講演者極端的憤怒感情和蔑視情緒。
(2)鼓舞人們團結斗爭時用“我們”,顯出講演者與群眾親密戰斗的感情。
(3)特別是把“我們”與“你們”相連相對地使用時,更表達出講演者感情的鮮明,立場的堅定。
5.得益于口語的表達效果。
試比較以下幾組句子,體會口語與書面語有什么差異?
第一組:
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什么事實拿出來說啊!
有理由和事實都可以講出來。
答案示例:第一個句子是由兩個感嘆句組成,語氣強硬,語調斬釘截鐵,情緒激憤,面對敵人,形成強大的攻勢。
第二組:
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為什么用鬼蜮伎倆施行暗殺!
答案示例:第一個句子,面對面質問敵人,用遞進句子形成步步逼近的氣勢,加強揭露敵人的力量。用感嘆句表達對特務們的強烈譴責。
第三組:
特務們,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特務們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答案示例:第一個句子用簡明的語言向面前的敵人發問,發人深思,接著宣判反動派必然滅亡的下場,通過反復,既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滅了敵人威風,又表達了對敵人的蔑視、嘲諷。
第四組: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出來!
妄圖用殺人來達到目的,結果必定事與愿違。
答案示例:第一句用“一個”和“千百萬個”,“殺死”和“站起來”作對比,給了敵人有力的打擊,表達了作者對未來充滿信心,號召人民 前仆后繼,斗爭到底。
第五組:
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
我們能夠通過斗爭獲勝,屆時反動派只能向隅而泣。
答案示例:第一個句子面對廣大的聽眾,發出戰斗的召喚。“打破”和“爭到”相對照,“黑暗”和“光明”成對比,都表達了作者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有力量”,表達了人民必勝、前途光明的信念,給人民巨大的鼓舞。
6.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
口語可以充分利用面對面的條件直接進行信息交流,可以充分發揮語調的抑揚頓挫,可以用平實簡潔的通俗語句收到斬釘截鐵的效果,還可以隨時根據需要把某個意思充分展開,充分強調,不僅不令人感到啰嗦重復,還會使人感到印象格外深刻。
書面語是由口語加工而成的,大多采用書面形式表達,由于言者與聽者、作者與讀者不是直接接觸,所以在修辭上要求有嚴密性、系統性和規范性。
本文是一篇充滿激情、現場發揮的講演詞,口語色彩極濃,從而更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7.這篇文章的語言充滿了感染力和論辯的力量,請作簡要賞析。
答案示例:這篇演講短句較多,語言口語化。全文運用了40多個感嘆句,把演講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給了聽眾,造成了使之越來越分明、越來越強烈的效果。設問、反問、反復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使聽眾的思想與演講者的思想感情始終處在激蕩、交融,再激蕩、再交融的過程中,從而不斷地涌動和撞擊,形成強烈的共鳴,從而使這篇演講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四、課堂小結
演講詞的開頭和結尾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吸引聽眾和達到演講目的的關鍵。《最后一次講演》的開頭和結尾,尤其是結尾,振聾發聵、使聽眾熱血沸騰,表現了聞一多先生高超的演講技巧。同學們對此應認真體會琢磨,把握演講的特點和技巧,逐步學會選取恰當的語句作為演講的精妙開頭和有力結尾。
五、暢談感受
聞一多先生的遺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學們,我們新中國青年一代的任務又是什么呢?怎樣才能對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確:我們新中國的青年一代肩負著刻苦學習,掌握本領開拓未來,建設四化的歷史重任。我們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警惕資本主義的“和平演變”,立志成才,獻身四化,這樣才能無愧于為共和國的誕生而英勇斗爭、光榮獻身的無數革命先烈。
六、板書設計
最后一次講演
七、隨堂訓練
1.指出下列各句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1)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 )
(2)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嗎?( )
(3)我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 )
(4)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
2.閱讀第5段,回答問題。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A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力量!此外還有廣大的市民!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我們的光明就要出現了。你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熱烈的鼓掌)
(1)文中“你們”指的是____________,“我們”指的是____________。不斷變化人稱,表達了什么感情?
答案示例:國民黨反動派及幫兇 演講者和廣大人民 揭露敵人的罪行和虛弱本質,用“你們”表達出憤怒和蔑視的感情;歌頌人民的力量,用“我們”表示演講者與群眾的親密無間的戰斗感情。
(2)“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的含義是什么?
答案示例:說明一個愛國人士被殺害,會有更多的人站起來斗爭,表達對反動派殺害愛國人士的蔑視。
(3)畫橫線的句子屬于什么問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A.設問句 B. 反問句 愛憎分明,充滿激情,富于號召力和感染力。設問句能夠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使聽眾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反問句用來揭露敵人卑劣無恥的行徑,表達的語氣更堅決、態度更鮮明、批判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將此句改為陳述句,并說明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示例: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為陳述句后語氣不如反問句語氣堅決。
(5)文中的“黑暗”和“光明”分別指什么?賞析“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
答案示例:“黑暗”指反動統治,“光明”指人民解放。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明反動派作垂死掙扎及革命斗爭更加殘酷。
八、課下作業
讀下面仿《最后一次講演》寫成的一段網文,自選話題,仿寫一段演講詞。
這幾天,大家曉得,在中國網絡上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我究竟踩住了誰的尾巴,竟然被很多人扣帽子、打棍子,肆意進行人身攻擊?
我只不過是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我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奴性、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事實拿出來說啊!為什么要喊打喊殺,肆意謾罵和攻擊?(鼓掌)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擺事實、講道理,而如同潑婦罵街一般對我進行人身攻擊!這成什么話?(鼓掌)
(選自百度博客論壇)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最后一次講演》同步檢測
(滿分:60分 時間:30分鐘)
一、基礎積累(18分)
1.填空。(4分)
(1)《最后一次講演》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字友三。著名的_______、學者,愛國民主戰士。
(2)講演又叫_______或_______,是指在公眾場所,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為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_______和_______,闡明事理或抒發情感,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大體有如下四種形式:照讀式演講、背誦式演講、提綱式演講、即興式演講。《最后一次講演》屬于____式演講。
2.選出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 ( )(2分)
A.卑劣(liè) 誣蔑(miè) 卑鄙(bǐ) 無恥(chǐ)
B.蠻橫(héng) 賦予(yǔ) 挑撥(tiǎo) 恐怖(bù)
C.鼓掌(zhǎng) 政協(xié) 黎明(lí) 離間(jiàn)
D.瘋狂(fēng) 無限(xiàn) 毀滅(huǐ) 捶擊(chuí)
3.下列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2分)
①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②殺死了人,又不敢成認,還要誣蔑人,說什么“桃色事件”……
③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獻出了他們最寶貴的生命!
④李先生的血不會白流的!李先生陪上了這條性命,我們要換來一個代價。
⑤反動派,你看見一個倒下去,可也看得見千百個繼起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 ②④⑤ D.①③⑤
4.下列各句中,加粗詞語的感彩與其他幾項不同的一項是 ( )(2分)
A.殺死了人,又不敢承認,還要誣蔑人。
B.我們驕傲一點說,這算是像我這樣大年紀的一代,我們的老戰友,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
C.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
D.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
B.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C.反動派挑撥離間,卑鄙無恥。
D.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昆明人民趨之若鶩,群情激憤!
6.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
B.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了嗎?
C.反動派,你看見一個倒下去,可也看得見千百個繼起的!
D.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鼓掌)這成什么話?
7.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2分)
A.反動派暗殺李先生的消息傳出以后,聽了都悲憤痛恨。
B.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C.云南有光榮的歷史,我們要發展云南光榮的歷史!
D.我們昆明的青年決不可能不會讓你們這樣蠻橫下去的!
8.本文標題中“最后”一詞的具體含義是( )(2分)
A.聞一多是當天講演的人中最后一個講演的。
B.李公樸先生講演過了,后來聞一多先生又講演。
C.李公樸先生講演被殺害,聞一多先生講演又被殺害了。
D.這是聞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講演。
二、綜合性學習(12分)
某校團委開展以“亮我青春風采”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下面是這次活動中的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1.為了擴大本次活動的影響,校團委準備設計一張海報。請你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為海報擬寫一則宣傳標語。(3分)

2.為了豐富活動內容,校團委準備舉行“亮我青春風采”演講比賽。下面是李強同學演講稿的部分內容,請你按要求幫助他修改。(6分)
青春給予我們勇氣,我們就要無畏地接受挑釁。世上并沒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難有多大,阻力有多大,________________。我們是青春的擁有者,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勇氣是號角,讓等待觀望的人信心滿懷;勇氣是強心劑,讓精神萎靡的人煥發活力;勇氣是激流,讓徘徊猶豫的人勇往直前。
①文中存在用詞不當的語病,可將“________”改為“________”。(2分)
②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一個句子,使上下文語意連貫,過渡自然。(2分)

③文中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錯誤,請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演講要傳遞正能量,弘揚真善美。請你仿照畫線句子,再續寫兩句富有激情的話。
我明白了一個演講人的價值,就是要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我們要為實現人生夢想而演講,為促進社會和諧而演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總之,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演講!(3分)
三、閱讀理解(30分)
(一)閱讀下面的課文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12分)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力量!此外還有廣大的市民!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我們的光明就要出現了。我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熱烈的鼓掌)。 (節選自《最后一次講演》)
1.選文中最能表現聞一多先生觀點的是哪句話?(2分)

2.為了證明觀點,聞一多從正、反兩方面舉了例子,這兩個例子分別是什么?(4分)


3.試分析文中畫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


4.如果請你在演講比賽中朗讀《最后一次講演》,你認為應該表現出這篇演講詞的什么特色?(3分)


(二)聞一多唯——次服軟(18分)
國中華
眾所周知,聞一多是個從不服軟的人,但卻有一次 例外。
1944年5月4日,西南聯大中文系在學校南區10 號樓舉行紀念五四文藝座談會,由中文系主任羅常培主 持,邀請包括聞一多在內的眾多教授講演。因為參加會 議者太多,連窗外也擠滿了學生。羅常培見教室里實在 容不下,只好請演講的人站得高一些,以便站在窗外的 學生也能夠聽得見。
有些教授在演講時,因為聲音小,惹得外面的人不斷在叫“大聲些”。那些奉命來搗亂的特務也趁機起哄, 大喊大叫并不停敲打窗戶,致使會場出現了混亂局面。
此時,天又下起了雨,特務在混亂中弄斷了電線,會場頓時陷入黑暗之中。羅常培見狀說:“我看今晚的會就到此結束算了。”他的話激怒了脾氣暴躁的聞一多:“不能就這樣半途而廢,即便在黑暗中也要把會開到底! ”其他幾個教授提出建議,是否將座談會轉到圖書館 的大閱覽室去開,那里地方大,燈又很亮,但羅常培怕特務跑到圖書館破壞,沒同意。這更讓聞一多暴跳如雷,對羅常培吼道:“如此重要嚴肅的會議,你怎能當作兒戲?你究竟怕什么?是怕那些特務手里的槍嗎?如果 你怕,你可以走,我卻不怕,我要留下來繼續開會!”
聞一多的慷慨陳詞,讓羅常培認為是對他這個系主任尊嚴的挑釁,于是硬性宣布“散會”。之后,他氣沖沖 地拂袖而去,其他人也不歡而散。
齊亮和馬識途兩名學生將聞一多請到一旁,告訴了他國民黨特務以及聯大三青團搗亂的真相,對他說:“羅先生也是出于無奈才那樣做的,您怎能當著眾人的面對他大發雷霆呢?既然事已至此,我們也不能讓特務的陰 謀得逞,一定要把聯大的旗幟舉起來! ”又跟他說了還要于5月8日再次舉行座談會和文藝晚會的計劃,希望他 能夠參加并說服羅常培與他一起主持會議。
聞一多聽后猶豫了 :“羅先生已經生我的氣了,他還愿意來參加和主持會議嗎?他如果不來參加,我也就不好意思來參加了。”
齊亮和馬識途勸聞一多:“只要您能親自登門向羅先生道歉,他一定不會駁您面子的。”聞一多聽罷,答應了。
聞一多登門前,齊亮和馬識途已經找羅常培做了疏通。隨后,齊亮、馬識途又陪聞一多一起去了羅常培的家。剛進門,聞一多就向羅常培深深鞠了一躬。這一招讓羅常培猝不及防,也趕緊鞠躬以示回敬。兩人謙讓著進了客廳后,也沒有提起那天的不快,相逢一笑,冰釋前嫌了。
5月8日的座談會和文藝晚會,在羅常培和聞一多 的共同主持下舉辦得很成功。事后,聞一多對齊亮和馬 識途說:“我是為了開好會才向羅先生服軟的,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服軟,以后絕不會有第二次了。”
敢作敢為,又有所不為,既是大師的精神底色,也體 現了大師的人格境界。
(摘自《文史博覽?文史》,有改動)
1.本文題目是“聞一多唯一一次服軟”,可開頭又指出 “聞一多是個從不服軟的人”。這是否矛盾?為 什么?(3分)


2.羅常培宣布“散會”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請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的畫線語句。(3分)


4.聞一多為什么會向羅常培服軟?說說你的理解。(4分)


5.從上文及《最后一次講演》一文中,可以看出聞一多是個什么樣的人?(4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最后一次講演》同步檢測
(滿分:60分 時間:30分鐘)
一、基礎積累(18分)
1.填空。(4分)
(1)《最后一次講演》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字友三。著名的_______、學者,愛國民主戰士。
(2)講演又叫_______或_______,是指在公眾場所,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為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_______和_______,闡明事理或抒發情感,進行宣傳鼓動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大體有如下四種形式:照讀式演講、背誦式演講、提綱式演講、即興式演講。《最后一次講演》屬于____式演講。
答案:(1)聞一多 聞家驊 詩人 (2)演講 演說 見解 主張 即興
2.選出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 ( )(2分)
A.卑劣(liè) 誣蔑(miè) 卑鄙(bǐ) 無恥(chǐ)
B.蠻橫(héng) 賦予(yǔ) 挑撥(tiǎo) 恐怖(bù)
C.鼓掌(zhǎng) 政協(xié) 黎明(lí) 離間(jiàn)
D.瘋狂(fēng) 無限(xiàn) 毀滅(huǐ) 捶擊(chuí)
答案:B橫hèng。
3.下列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2分)
①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②殺死了人,又不敢成認,還要誣蔑人,說什么“桃色事件”……
③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獻出了他們最寶貴的生命!
④李先生的血不會白流的!李先生陪上了這條性命,我們要換來一個代價。
⑤反動派,你看見一個倒下去,可也看得見千百個繼起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 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D②成→承。④陪→賠。
4.下列各句中,加粗詞語的感彩與其他幾項不同的一項是 ( )(2分)
A.殺死了人,又不敢承認,還要誣蔑人。
B.我們驕傲一點說,這算是像我這樣大年紀的一代,我們的老戰友,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
C.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
D.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答案:B“驕傲”在這里是褒義詞,“誣蔑”“無恥”“偷偷摸摸”都是貶義詞。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
B.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C.反動派挑撥離間,卑鄙無恥。
D.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昆明人民趨之若鶩,群情激憤!
答案:D 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地跑過去,形容許多人爭著去追逐某種事物(含貶義)。用在這里不合語境。
6.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
B.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了嗎?
C.反動派,你看見一個倒下去,可也看得見千百個繼起的!
D.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鼓掌)這成什么話?
答案:C C 項是感嘆句,其他三項是問句。
7.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2分)
A.反動派暗殺李先生的消息傳出以后,聽了都悲憤痛恨。
B.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C.云南有光榮的歷史,我們要發展云南光榮的歷史!
D.我們昆明的青年決不可能不會讓你們這樣蠻橫下去的!
答案:B A.缺少主語,應在“聽”前面加主語“大家”。C.搭配不當,應把“發展”改為“發揚”。D.否定不當,可刪去
8.本文標題中“最后”一詞的具體含義是( )(2分)
A.聞一多是當天講演的人中最后一個講演的。
B.李公樸先生講演過了,后來聞一多先生又講演。
C.李公樸先生講演被殺害,聞一多先生講演又被殺害了。
D.這是聞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講演。
答案: D 解答本題應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關背景。1946 年 7 月 11 日,李公樸因參加愛國民主運動,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7 月 15 日,聞一多先生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發表了這一演講,當天下午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二、綜合性學習(12分)
某校團委開展以“亮我青春風采”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下面是這次活動中的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1.為了擴大本次活動的影響,校團委準備設計一張海報。請你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為海報擬寫一則宣傳標語。(3分)
【示例】張揚青春,放飛夢想(或:綻放青春,擁抱未來)
2.為了豐富活動內容,校團委準備舉行“亮我青春風采”演講比賽。下面是李強同學演講稿的部分內容,請你按要求幫助他修改。(6分)
青春給予我們勇氣,我們就要無畏地接受挑釁。世上并沒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難有多大,阻力有多大,________________。我們是青春的擁有者,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勇氣是號角,讓等待觀望的人信心滿懷;勇氣是強心劑,讓精神萎靡的人煥發活力;勇氣是激流,讓徘徊猶豫的人勇往直前。
①文中存在用詞不當的語病,可將“挑釁”改為“挑戰”。(2分)
②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一個句子,使上下文語意連貫,過渡自然。(2分)
【示例】我們都要有義無反顧的勇氣(意思對即可)
③文中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錯誤,請修改:將“提醒自己”后的“,”改為“:”。(2分)
3.演講要傳遞正能量,弘揚真善美。請你仿照畫線句子,再續寫兩句富有激情的話。
我明白了一個演講人的價值,就是要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我們要為實現人生夢想而演講,為促進社會和諧而演講,為激發愛國熱情而演講,為振興中華民族而演講。總之,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演講!(3分)
三、閱讀理解(30分)
(一)閱讀下面的課文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12分)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力量!此外還有廣大的市民!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我們的光明就要出現了。我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熱烈的鼓掌)。
(節選自《最后一次講演》)
1.選文中最能表現聞一多先生觀點的是哪句話?(2分)
答案: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
【解析】考查對文章重要內容的提取能力。通讀選文,梳理脈絡,分清層次,綜合考慮,提取要點,找到關鍵句即可。如可提取“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作為答案。
2.為了證明觀點,聞一多從正、反兩方面舉了例子,這兩個例子分別是什么?(4分)
答案:正面:“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力量!此外還有廣大的市民!”
反面:“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
【解析】考查舉例論證的內容。通讀選文,整體把握內容后,提取相關語句作答即可。正面例子:“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力量!此外還有廣大的市民!”反面例子:“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此題根據題干要求找到答案區域是作答的關鍵。
3.試分析文中畫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
答案:運用反問句式,語氣堅決,愛憎分明,充滿激情。(意對即可)
【解析】欣賞文句。“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明顯使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增強語言氣勢,可以使確定的意思得到增強,不容置疑,語感強烈,富有感染力。
4.如果請你在演講比賽中朗讀《最后一次講演》,你認為應該表現出這篇演講詞的什么特色?(3分)
答案:如果請我在演講比賽中朗讀《最后一次講演》,我認為應該表現出這篇演講詞感情強烈、愛憎分明、富有戰斗力和感染力等特色。(意對即可)
【解析】
考查朗讀這篇講演詞時應注意的問題。首先要理解好這篇演講詞的內容,內容決定朗讀的特色。面對死亡的威脅,聞一多慷慨激昂、義正辭嚴的演講,鼓舞人心,聲震天地。學生必須有感情地朗讀,才能真正體會到一位優秀的詩人、大勇的民主戰士為了追求真理而表現出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革命氣概。所以要充滿激情,感情強烈,富有戰斗力和感染力。
(二)聞一多唯——次服軟(18分)
國中華
眾所周知,聞一多是個從不服軟的人,但卻有一次 例外。
1944年5月4日,西南聯大中文系在學校南區10 號樓舉行紀念五四文藝座談會,由中文系主任羅常培主 持,邀請包括聞一多在內的眾多教授講演。因為參加會 議者太多,連窗外也擠滿了學生。羅常培見教室里實在 容不下,只好請演講的人站得高一些,以便站在窗外的 學生也能夠聽得見。
有些教授在演講時,因為聲音小,惹得外面的人不斷在叫“大聲些”。那些奉命來搗亂的特務也趁機起哄, 大喊大叫并不停敲打窗戶,致使會場出現了混亂局面。
此時,天又下起了雨,特務在混亂中弄斷了電線,會場頓時陷入黑暗之中。羅常培見狀說:“我看今晚的會就到此結束算了。”他的話激怒了脾氣暴躁的聞一多:“不能就這樣半途而廢,即便在黑暗中也要把會開到底! ”其他幾個教授提出建議,是否將座談會轉到圖書館 的大閱覽室去開,那里地方大,燈又很亮,但羅常培怕特務跑到圖書館破壞,沒同意。這更讓聞一多暴跳如雷,對羅常培吼道:“如此重要嚴肅的會議,你怎能當作兒戲?你究竟怕什么?是怕那些特務手里的槍嗎?如果 你怕,你可以走,我卻不怕,我要留下來繼續開會!”
聞一多的慷慨陳詞,讓羅常培認為是對他這個系主任尊嚴的挑釁,于是硬性宣布“散會”。之后,他氣沖沖 地拂袖而去,其他人也不歡而散。
齊亮和馬識途兩名學生將聞一多請到一旁,告訴了他國民黨特務以及聯大三青團搗亂的真相,對他說:“羅先生也是出于無奈才那樣做的,您怎能當著眾人的面對他大發雷霆呢?既然事已至此,我們也不能讓特務的陰 謀得逞,一定要把聯大的旗幟舉起來! ”又跟他說了還要于5月8日再次舉行座談會和文藝晚會的計劃,希望他 能夠參加并說服羅常培與他一起主持會議。
聞一多聽后猶豫了 :“羅先生已經生我的氣了,他還愿意來參加和主持會議嗎?他如果不來參加,我也就不好意思來參加了。”
齊亮和馬識途勸聞一多:“只要您能親自登門向羅先生道歉,他一定不會駁您面子的。”聞一多聽罷,答應了。
聞一多登門前,齊亮和馬識途已經找羅常培做了疏通。隨后,齊亮、馬識途又陪聞一多一起去了羅常培的家。剛進門,聞一多就向羅常培深深鞠了一躬。這一招讓羅常培猝不及防,也趕緊鞠躬以示回敬。兩人謙讓著進了客廳后,也沒有提起那天的不快,相逢一笑,冰釋前嫌了。
5月8日的座談會和文藝晚會,在羅常培和聞一多 的共同主持下舉辦得很成功。事后,聞一多對齊亮和馬 識途說:“我是為了開好會才向羅先生服軟的,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服軟,以后絕不會有第二次了。”
敢作敢為,又有所不為,既是大師的精神底色,也體 現了大師的人格境界。
(摘自《文史博覽?文史》,有改動)
1.本文題目是“聞一多唯一一次服軟”,可開頭又指出 “聞一多是個從不服軟的人”。這是否矛盾?為 什么?(3分)
答案:不矛盾。這樣說突出了聞一多這一次服軟的意義,表現了聞 —多的“敢作敢為,又有所不為”的特點。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學生要把握關鍵情節,注意標志性詞語,盡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結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進行理解分析即可。這樣說突出了聞一多這一次服軟的意義,表現了聞—多的“敢作敢為,又有所不為”的特點,因此并不矛盾。
2.羅常培宣布“散會”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①窗外的學生大喊,特務敲打窗戶,致使場面混亂。②特務弄斷了電線,會場陷人黑暗。③羅常培擔心特務破壞圖書館,不 敢轉移會場。④聞一多大膽挑釁,尊嚴受辱。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文中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應明確信息篩選的方向,即挑選的范圍和標準,其次要對原文語句進行加工概括,用凝練準確的語言來作答。羅常培宣布“散會”的原因可以概括為:①窗外的學生大喊,特務敲打窗戶,致使場面混亂。②特務弄斷了電線,會場陷人黑暗。③羅常培擔心特務破壞圖書館,不敢轉移會場。④聞一多大膽挑釁,尊嚴受辱。
3.請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的畫線語句。(3分)
答案:這幾句話接連使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突出表現了聞一多對 羅常培要解散會議的嚴重抗議及對羅常培“怕特務”“怕死”的 蔑視。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鑒賞文章中富有表現力的語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這六個字的原則,但是,無論運用什么寫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時,都必須與人物的形象與情感聯系起來,同時還要有全局意識,即聯系全文來鑒賞要分析的句子。本題要結合反問的修辭方法來理解句子意思。
4.聞一多為什么會向羅常培服軟?說說你的理解。(4分)
答案:羅常培解散會議迫于無奈,并無惡意,因此聞一多知錯了。更重要的是,聞一多一心想賽辦好座談會,而座談會需要羅常培的主持,因此,他向羅常培服軟了。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理解的能力。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解決此類題型,要注意寫出感悟最深的一點;絕對不能脫離文章內容。要運用議論性的語言,語言通順、有條理。羅常培解散會議并無惡意,聞一多一心想辦好座談會,而座談會需要羅常培的主持,因此,他向羅常培服軟了。
5.從上文及《最后一次講演》一文中,可以看出聞一多是個什么樣的人?(4分)
答案:聞一多是一個敢作敢為、愛憎分明、追求真理、不怕犧牲的革命志士。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容,概括人物性格從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對人物評價的詞語,也可以自己結合相關的語句進行概括,學會結合原文從原文中找到依據。聞一多是一個敢作敢為、愛憎分明、追求真理、不怕犧牲的革命志士。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最后一次講演》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學習聞一多先生熱愛祖國、獻身革命的英雄氣概和斗爭精神。
2.領會本文表達鮮明觀點的特色。
3.體味口語的特點和本文感彩強烈的語言。
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領會聞一多先生對敵人必然滅亡、人民必定勝利的論述。
【學習難點】口語的特點和人稱的變換對表達講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學法指導:
1.大聲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對反動派(特務)犧牲者(昆明青年、李先生等)聽眾(青年學生、市民)的情感,挑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反復朗讀,讀出情感。
2.要注意這篇演講詞的主要觀點,特別要關注演講者是怎樣圍繞觀點來安排思路、組織內容的。
3.自由組成4人小組,每人挑選2~3段在組內模擬演講,相互評價、討論。
【課前導學】
一、新知認知
講演詞又叫演說詞、講話稿,是一種供口頭向群眾宣傳的、帶有鼓動性的文章。
講演詞有以下特點:第一,考慮聽眾對象,要有針對性。第二,觀點集中、鮮明。第三,思路清晰,內容充實。第四,語言通俗生動,感情深厚充沛。
講演詞的結構靈活多樣,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體都有三部分內容:開頭提出問題,或亮出講話要點,以引起聽眾的興趣和關注;中間部分是對講演主旨的闡述,是重點;結尾回應開頭,總結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聽眾受到激勵和鼓舞。
二、預習任務
1.弄清作者及其演講的背景。
2.自讀課文完成旁批,寫下自己疑難的問題。
3.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在文中尋找答案,可直接在課本上劃出來。
①聞一多先生在講演中一再痛斥敵人卑劣無恥,同學們說說它表現在哪幾方面?
②與敵人卑劣無恥恰成對比的是李先生的光榮,李先生的光榮表現在什么地方?
③作者是怎樣揭露反動派的虛弱本質,指出反革命的末日來臨的?
④聞一多先生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有什么根據?
⑤聞一多先生對進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樣的號召?
⑥文末表達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斗爭決心?
三、預習檢測
(一)基礎知識盤點
1.演講詞屬于      體裁,也叫      。它常在各種大型的群眾集會或較為隆重的場合使用,而且講話人所講的都是些較為重大的問題或是講話人就某個專門問題進行的論述。講演詞具有    、    和    作用,它可以把講演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   及讀者,使他們    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2.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   。湖北浠水人。中國現代偉大的        者,堅定的   戰士,中國        早期領導人,中國    的摯友,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派代表詩人,代表作有《紅燭》 《死水》 《唐詩雜論》 《楚辭校補》 《古典新義》等。作品主要收錄在《      》中。?
3.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愛國民主戰士      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學召開追悼    先生的大會,      先生主持了這次大會,會上由于混入了      ,在李公樸夫人血淚控訴的過程中,他們毫無顧忌,說笑取鬧,擾亂會場,使人們忍無可忍,     先生就拍案而起,滿腔悲憤的發表了這一篇演講。會后      先生又參加了記者招待會,在他       途中,被特務分子暗殺了。本文就成了他的                       。?
4.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卑劣(  ) 無恥(  ) 屠殺(  ) 誣蔑(  )悲憤(  ) 捶擊(  ) 恐怖(  ) 毀滅(  ) 蠻橫(    ) 賦予(  ) 挑撥離間(  )
5.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卑劣:
(2)誣蔑:
(3)蠻橫:
(4)賦予:
(5)光明正大:
(6)挑撥離間:
(二)整體感知
1.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2.文中把李先生的光榮與敵人的卑劣無恥行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先生的光榮表現在哪些方面?

3.作者是怎樣揭露反動派的虛弱本質,指出反革命的末日來臨的?


【課中導讀】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材料鏈接。
李夫人帶著悲泣走到臺上,憤怒地控訴國民黨反動派卑劣的罪行,報告時泣不成聲,一千多聽眾大都憤然淚下。而竟有一些歪戴帽、戴黑眼鏡的特務分子不顧糾察隊一再制止,在會場中抽煙、說笑,無理取鬧,想造成混亂,趁機殺聞先生,但因為人多不敢下手。聞先生本來并不準備講話,現在看到敵人這樣猖狂實在抑不住心頭的憤怒。
2.根據材料,我們應該帶著一種什么情感來讀本課呢?
明確:
二、感知內容
1.誰在聽?
明確:
2.這篇演講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整篇演講可分成幾個部分?請用一兩句話概括每個部分的內容。(標記批注)
4齊讀第一部分(1-3段)
思考:(1)聞一多先生在講演中一再痛斥敵人卑劣無恥,同學們說說它表現在哪幾個方面?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語氣:
(2)第③自然段中同時列舉“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樸被害慘案的用意是什么?

5.齊讀第二部分(4-5段)思考:
(1)聞一多先生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有什么根據?請根據選段分點說明。

?
(2)人稱由“他們”變為“你們”,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3)“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試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4)“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請賞析這句話所用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6.齊讀第三部分(6-12段)思考:
(1)作者說:“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思考:“我們有力量”在哪里?

(2)聞一多先生對進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樣的號召?

(3)文末表達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決心?


三、感悟主題
本文題為“最后一次演講”有什么特別的意義?請結合全文內容回答。


四、寫法探究
三讀課文,了解演講詞的特征。文章是怎么使語言具有感染力和論辯力量的?
1.感嘆句:(勾畫批注)
(1)有的是對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贊頌:
(2)有的是對敵人罪行的揭露:
(3)有的是對光明前景的展望:
(4)有的是對敵人虛弱本質的揭露:
(5)有的是對昆明學生的號召:
思考:第1自然段從開頭到“偷偷摸摸地來暗殺”共有五個感嘆句,各表達了聞先生的什么思想感情?


2.設問句 、反問句在文中也多次出現。(勾畫批注)
如:
3.對比排比反復修辭手法的運用。(勾畫批注)
4.在演講中不斷變換人稱。(圈點標記)
在講演中使用的人稱不斷變換,對表達講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對敵人正面指斥、揭露,用______________,顯示出講演者的毫無畏懼;
向聽眾揭露敵人的罪行或揭穿他們的用心時,用“______”,流露出講演者極端的憤怒感情和蔑視情緒。
(2)鼓舞人們團結斗爭時用“_______”,顯出講演者與群眾親密戰斗的感情。
(3)特別是把“_____”與“_______”相連相對地使用時,更表達出講演者感情的鮮明,立場的堅定。
5.得益于口語的表達效果。
試比較以下幾組句子,體會口語與書面語有什么差異?
第一組:
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什么事實拿出來說啊!
有理由和事實都可以講出來。


第二組:
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為什么用鬼蜮伎倆施行暗殺!


第三組:
特務們,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特務們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第四組: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出來!
妄圖用殺人來達到目的,結果必定事與愿違。


第五組:
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
我們能夠通過斗爭獲勝,屆時反動派只能向隅而泣。


6.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思考理解)
7.這篇文章的語言充滿了感染力和論辯的力量,請作簡要賞析。


五、暢談感受(自由發言)
六、課下作業
讀下面仿《最后一次講演》寫成的一段網文,自選話題,仿寫一段演講詞。
這幾天,大家曉得,在中國網絡上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我究竟踩住了誰的尾巴,竟然被很多人扣帽子、打棍子,肆意進行人身攻擊?
我只不過是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我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奴性、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事實拿出來說啊!為什么要喊打喊殺,肆意謾罵和攻擊?(鼓掌)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擺事實、講道理,而如同潑婦罵街一般對我進行人身攻擊!這成什么話?(鼓掌)
(選自百度博客論壇)
【課后導練】
1.指出下列各句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1)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 )
(2)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嗎?( )
(3)我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 )
(4)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
2.閱讀第5段,回答問題。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A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力量!此外還有廣大的市民!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我們的光明就要出現了。你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熱烈的鼓掌)
(1)文中“你們”指的是____________,“我們”指的是____________。不斷變化人稱,表達了什么感情?
(2)“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的含義是什么?

(3)畫橫線的句子屬于什么問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將此句改為陳述句,并說明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5)文中的“黑暗”和“光明”分別指什么?賞析“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最后一次講演》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學習聞一多先生熱愛祖國、獻身革命的英雄氣概和斗爭精神。
2.領會本文表達鮮明觀點的特色。
3.體味口語的特點和本文感彩強烈的語言。
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領會聞一多先生對敵人必然滅亡、人民必定勝利的論述。
【學習難點】口語的特點和人稱的變換對表達講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學法指導:
1.大聲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對反動派(特務)犧牲者(昆明青年、李先生等)聽眾(青年學生、市民)的情感,挑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反復朗讀,讀出情感。
2.要注意這篇演講詞的主要觀點,特別要關注演講者是怎樣圍繞觀點來安排思路、組織內容的。
3.自由組成4人小組,每人挑選2~3段在組內模擬演講,相互評價、討論。
【課前導學】
一、新知認知
講演詞又叫演說詞、講話稿,是一種供口頭向群眾宣傳的、帶有鼓動性的文章。
講演詞有以下特點:第一,考慮聽眾對象,要有針對性。第二,觀點集中、鮮明。第三,思路清晰,內容充實。第四,語言通俗生動,感情深厚充沛。
講演詞的結構靈活多樣,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體都有三部分內容:開頭提出問題,或亮出講話要點,以引起聽眾的興趣和關注;中間部分是對講演主旨的闡述,是重點;結尾回應開頭,總結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聽眾受到激勵和鼓舞。
二、預習任務
1.弄清作者及其演講的背景。
2.自讀課文完成旁批,寫下自己疑難的問題。
3.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在文中尋找答案,可直接在課本上劃出來。
①聞一多先生在講演中一再痛斥敵人卑劣無恥,同學們說說它表現在哪幾方面?
②與敵人卑劣無恥恰成對比的是李先生的光榮,李先生的光榮表現在什么地方?
③作者是怎樣揭露反動派的虛弱本質,指出反革命的末日來臨的?
④聞一多先生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有什么根據?
⑤聞一多先生對進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樣的號召?
⑥文末表達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斗爭決心?
三、預習檢測
(一)基礎知識盤點
1.演講詞屬于      體裁,也叫      。它常在各種大型的群眾集會或較為隆重的場合使用,而且講話人所講的都是些較為重大的問題或是講話人就某個專門問題進行的論述。講演詞具有    、    和    作用,它可以把講演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   及讀者,使他們    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2.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   。湖北浠水人。中國現代偉大的        者,堅定的   戰士,中國        早期領導人,中國    的摯友,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派代表詩人,代表作有《紅燭》 《死水》 《唐詩雜論》 《楚辭校補》 《古典新義》等。作品主要收錄在《      》中。?
3.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愛國民主戰士      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學召開追悼    先生的大會,      先生主持了這次大會,會上由于混入了      ,在李公樸夫人血淚控訴的過程中,他們毫無顧忌,說笑取鬧,擾亂會場,使人們忍無可忍,     先生就拍案而起,滿腔悲憤的發表了這一篇演講。會后      先生又參加了記者招待會,在他       途中,被特務分子暗殺了。本文就成了他的                       。?
4.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卑劣(  ) 無恥(  ) 屠殺(  ) 誣蔑(  )悲憤(  ) 捶擊(  ) 恐怖(  ) 毀滅(  ) 蠻橫(    ) 賦予(  ) 挑撥離間(  )
5.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卑劣:
(2)誣蔑:
(3)蠻橫:
(4)賦予:
(5)光明正大:
(6)挑撥離間:
(二)整體感知
1.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2.文中把李先生的光榮與敵人的卑劣無恥行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先生的光榮表現在哪些方面?
3.作者是怎樣揭露反動派的虛弱本質,指出反革命的末日來臨的?
答案:
(一)基礎知識盤點
1.議論文 演說詞 宣傳  鼓動  教育 聽眾 信服
2.聞家驊 愛國主義 民主 民主同盟 共產黨  新月 聞一多全集
3.李公樸 李公樸 聞一多 國民黨分子 聞一多 聞一多 離社返家 最后一次講演
4.liè chǐ tú miè bēi chuí kǒng huǐ mánhèng fù jiàn
5.(1)卑劣:卑鄙惡劣。
(2)誣蔑:捏造事實敗壞別人的名譽。
(3)蠻橫:(態度)粗暴而不講理。
(4)賦予:交給(重大任務、使命等)。
(5)光明正大:形容襟懷坦白,行為正派。
(6)挑撥離間:引起是非爭端,使別人不和。
(二)整體感知
1.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義正詞嚴地當眾揭露、痛斥反動派的罪惡和卑劣,表達了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心。
2.為民主和平而獻身,將會贏得更強大的革命力量。
3.揭露“虛弱本質”:自己在恐怖、慌、害怕。指出“末日來臨”:完了、快完了。
【課中導讀】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材料鏈接。
李夫人帶著悲泣走到臺上,憤怒地控訴國民黨反動派卑劣的罪行,報告時泣不成聲,一千多聽眾大都憤然淚下。而竟有一些歪戴帽、戴黑眼鏡的特務分子不顧糾察隊一再制止,在會場中抽煙、說笑,無理取鬧,想造成混亂,趁機殺聞先生,但因為人多不敢下手。聞先生本來并不準備講話,現在看到敵人這樣猖狂實在抑不住心頭的憤怒。
2.根據材料,我們應該帶著一種什么情感來讀本課呢?
明確:一種憤怒,一種痛恨,一種痛斥
二、感知內容
1.誰在聽?
明確:昆明進步青年學生,也有特務混雜其中。
2.這篇演講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案示例:聞一多先生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義正詞嚴地當眾揭露、痛斥反動派的罪惡和卑劣,表達了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心。
3.整篇演講可分成幾個部分?請用一兩句話概括每個部分的內容。
答案示例: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3):痛斥國民黨反動派不僅暗殺而且誣陷的卑劣行徑,歌頌李先生為爭取民主而獻身的無上光榮。
第二部分(4、5):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虛弱本質,指明反人民的勢力必然滅亡,人民的力量必然勝利的歷史規律,鼓舞群眾的斗志。
第三部分(6~12):鼓舞群眾發揚光榮傳統,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斗爭,表達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堅強意志和決心。
4齊讀第一部分(1-3段)
思考:(1)聞一多先生在講演中一再痛斥敵人卑劣無恥,同學們說說它表現在哪幾個方面?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答案示例:①李公樸無罪而遭毒手;
②要打要殺,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只會偷偷摸摸地暗殺;
③殺了人,為推脫罪責,反造謠誣蔑,嫁禍于共產黨。
語氣:一種憤怒,一種痛恨,一種痛斥
(2)第③自然段中同時列舉“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樸被害慘案的用意是什么?
連續列舉正義人士被害的典型慘案,贊揚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偉大獻身精神,同時揭露了反動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謀殺的險惡企圖。
5.齊讀第二部分(4-5段)思考:
(1)聞一多先生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有什么根據?請根據選段分點說明。
?答案示例:敵人瘋狂地來制造恐怖,是自己在慌在害怕,是他們自己在恐怖。
?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
?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
(2)人稱由“他們”變為“你們”,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案示例:用“你們”直斥敵人,痛斥的色彩更強烈。表明演講者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和對反動派的極度憤怒和蔑視的感情。
(3)“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試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答案示例:說明一個愛國人士被殺害,會有更多的人不畏犧牲,起來斗爭。表達作者對敵人的憤恨蔑視、對革命必勝的信念。
(4)“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請賞析這句話所用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答案示例:運用比喻,表明反動派在垂死掙扎,斗爭會更殘酷;表達人民必勝和前途光明的信念。
6.齊讀第三部分(6-12段)思考:
(1)作者說:“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思考:“我們有力量”在哪里?
答案示例:昆明青年學生,廣大的市民。
(2)聞一多先生對進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樣的號召?
答案示例:繼承傳統,爭取民主和平的勝利。
(3)文末表達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決心?
答案示例:表明聞先生為追求光明和民主,決心為革命事業獻身的斗爭精神,隨時準備為真理獻身的斗爭精神。
三、感悟主題
本文題為“最后一次演講”有什么特別的意義?請結合全文內容回答。
答案示例:表明這是聞一多先生生前最后一次的講演,是一篇用滿腔愛國熱忱和鮮血寫就的文字,體現了聞一多先生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聞一多先生在這次即興講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動派制造白色恐怖,無恥暗殺進步人士的卑鄙行徑和罪行,揭示了反動派必然滅亡,真理一定勝利的歷史規律。鼓舞人民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斗爭的信心和勇氣,表達了自己熱愛祖國、為革命事業不惜獻身的斗爭精神。
四、寫法探究
三讀課文,了解演講詞的特征。文章是怎么使語言具有感染力和論辯力量的?
1.感嘆句:
(1)有的是對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贊頌:“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殺,是李先生的光榮,也是昆明人的光榮!”“云南光榮的歷史,遠的如護國,近的如‘一二·一’,這些都是屬于云南人民的,我們要發揚!”
(2)有的是對敵人罪行的揭露:“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污、最無恥的事情!”
(3)有的是對光明前景的展望:“李先生倒下了,也要換來一個政協會議的召開,我們有這信心!”
(4)有的是對敵人虛弱本質的揭露:“他們這樣瘋狂害怕,正是他們自己在慌啊!”
(5)有的是對昆明學生的號召:…
這些感嘆句的運用,充分表達了聞一多先生的愛憎之情,具有強烈的感召力和戰斗力。
思考:第1自然段從開頭到“偷偷摸摸地來暗殺”共有五個感嘆句,各表達了聞先生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①“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這句表明聞先生對卑劣兇殘地殺害李公樸先生的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度憤恨和鄙視。②“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這句既是對李公樸先生的愛國熱情和正義行為的贊頌,又隱含著對卑劣無恥、喪心病狂的反動派的痛恨。③“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事實拿出來說啊!”這兩句表現了聞先生對蠻橫無理、兇狠殘暴的反動派的無比憤恨。④“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這當面的質問、斥責,噴發出聞先生對反動派的一腔怒火,表現了聞先生對反動派卑劣無恥的行徑的極端蔑視。
2.設問句 、反問句在文中也多次出現。
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過用筆,用嘴,寫出了千萬人民心中壓著的話”“今天,這里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憑什么要殺死李先生”等等。
設問句能夠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使聽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設問句比陳述句情感強烈,表達了聞一多憤怒痛斥反動派的情感。
反問句用來揭露敵人卑劣無恥的行徑,表達更堅決,態度更鮮明,批判的力量更強烈!
3.對比排比反復修辭手法的運用。
講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對比鮮明的角度,故意拉大兩者的距離,并賦予他們不同的感彩,從而達到了極佳的表達效果。
如在第二自然段中,“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是李先生的光榮”把反動派與李公樸置于對比的立場,以反動派的“無恥”襯托李先生的“光榮”,又以李先生的“光榮”反襯反動派的“無恥”,兩者互為作用。在強烈的對比中,表現出對反動派的憤怒與蔑視,以及對李先生的贊揚,充分表達出聞一多先生大義凜然、愛憎分明的愛國主義感情。
如第4自然段中“你們完了,快完了!”一句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既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滅了敵人的威風,又表達了作者對敵人的蔑視和嘲諷。
4.在演講中不斷變換人稱。
在講演中使用的人稱不斷變換,對表達講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1)對敵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們”,顯示出講演者的毫無畏懼;向聽眾揭露敵人的罪行或揭穿他們的用心時,用“他們”,流露出講演者極端的憤怒感情和蔑視情緒。
(2)鼓舞人們團結斗爭時用“我們”,顯出講演者與群眾親密戰斗的感情。
(3)特別是把“我們”與“你們”相連相對地使用時,更表達出講演者感情的鮮明,立場的堅定。
5.得益于口語的表達效果。
試比較以下幾組句子,體會口語與書面語有什么差異?
第一組:
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什么事實拿出來說啊!
有理由和事實都可以講出來。
答案示例:第一個句子是由兩個感嘆句組成,語氣強硬,語調斬釘截鐵,情緒激憤,面對敵人,形成強大的攻勢。
第二組:
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為什么用鬼蜮伎倆施行暗殺!
答案示例:第一個句子,面對面質問敵人,用遞進句子形成步步逼近的氣勢,加強揭露敵人的力量。用感嘆句表達對特務們的強烈譴責。
第三組:
特務們,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特務們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答案示例:第一個句子用簡明的語言向面前的敵人發問,發人深思,接著宣判反動派必然滅亡的下場,通過反復,既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滅了敵人威風,又表達了對敵人的蔑視、嘲諷。
第四組: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出來!
妄圖用殺人來達到目的,結果必定事與愿違。
答案示例:第一句用“一個”和“千百萬個”,“殺死”和“站起來”作對比,給了敵人有力的打擊,表達了作者對未來充滿信心,號召人民 前仆后繼,斗爭到底。
第五組:
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
我們能夠通過斗爭獲勝,屆時反動派只能向隅而泣。
答案示例:第一個句子面對廣大的聽眾,發出戰斗的召喚。“打破”和“爭到”相對照,“黑暗”和“光明”成對比,都表達了作者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有力量”,表達了人民必勝、前途光明的信念,給人民巨大的鼓舞。
6.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
口語可以充分利用面對面的條件直接進行信息交流,可以充分發揮語調的抑揚頓挫,可以用平實簡潔的通俗語句收到斬釘截鐵的效果,還可以隨時根據需要把某個意思充分展開,充分強調,不僅不令人感到啰嗦重復,還會使人感到印象格外深刻。
書面語是由口語加工而成的,大多采用書面形式表達,由于言者與聽者、作者與讀者不是直接接觸,所以在修辭上要求有嚴密性、系統性和規范性。
本文是一篇充滿激情、現場發揮的講演詞,口語色彩極濃,從而更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7.這篇文章的語言充滿了感染力和論辯的力量,請作簡要賞析。
答案示例:這篇演講短句較多,語言口語化。全文運用了40多個感嘆句,把演講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給了聽眾,造成了使之越來越分明、越來越強烈的效果。設問、反問、反復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使聽眾的思想與演講者的思想感情始終處在激蕩、交融,再激蕩、再交融的過程中,從而不斷地涌動和撞擊,形成強烈的共鳴,從而使這篇演講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五、暢談感受
聞一多先生的遺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學們,我們新中國青年一代的任務又是什么呢?怎樣才能對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確:我們新中國的青年一代肩負著刻苦學習,掌握本領開拓未來,建設四化的歷史重任。我們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警惕資本主義的“和平演變”,立志成才,獻身四化,這樣才能無愧于為共和國的誕生而英勇斗爭、光榮獻身的無數革命先烈。
六、課下作業
讀下面仿《最后一次講演》寫成的一段網文,自選話題,仿寫一段演講詞。
這幾天,大家曉得,在中國網絡上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我究竟踩住了誰的尾巴,竟然被很多人扣帽子、打棍子,肆意進行人身攻擊?
我只不過是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我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奴性、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有事實拿出來說啊!為什么要喊打喊殺,肆意謾罵和攻擊?(鼓掌)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擺事實、講道理,而如同潑婦罵街一般對我進行人身攻擊!這成什么話?(鼓掌)
(選自百度博客論壇)
【課后導練】
1.指出下列各句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1)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 )
(2)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嗎?( )
(3)我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 )
(4)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
2.閱讀第5段,回答問題。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A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力量!此外還有廣大的市民!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我們的光明就要出現了。你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熱烈的鼓掌)
(1)文中“你們”指的是____________,“我們”指的是____________。不斷變化人稱,表達了什么感情?
答案示例:國民黨反動派及幫兇 演講者和廣大人民 揭露敵人的罪行和虛弱本質,用“你們”表達出憤怒和蔑視的感情;歌頌人民的力量,用“我們”表示演講者與群眾的親密無間的戰斗感情。
(2)“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的含義是什么?
答案示例:說明一個愛國人士被殺害,會有更多的人站起來斗爭,表達對反動派殺害愛國人士的蔑視。
(3)畫橫線的句子屬于什么問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A.設問句 B. 反問句 愛憎分明,充滿激情,富于號召力和感染力。設問句能夠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使聽眾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反問句用來揭露敵人卑劣無恥的行徑,表達的語氣更堅決、態度更鮮明、批判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將此句改為陳述句,并說明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示例: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為陳述句后語氣不如反問句語氣堅決。
(5)文中的“黑暗”和“光明”分別指什么?賞析“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
答案示例:“黑暗”指反動統治,“光明”指人民解放。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明反動派作垂死掙扎及革命斗爭更加殘酷。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宣城市| 随州市| 台山市| 昌吉市| 邮箱| 台北市| 雅安市| 溆浦县| 五大连池市| 卢龙县| 南澳县| 清水县| 丘北县| 九台市| 永泰县| 巴塘县| 博客| 博野县| 屏南县| 克山县| 永新县| 蛟河市| 土默特左旗| 新宁县| 安远县| 寿阳县| 仪陇县| 嘉定区| 平凉市| 青州市| 聂拉木县| 利川市| 本溪| 石楼县| 建平县| 津南区| 玉溪市| 开封市| 饶阳县|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