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一 資產階級革命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1.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及美國內戰革命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大革命 美國南北戰爭時間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1861—1865原因 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英國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經濟的發展, 法國封建統治等級森嚴,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圍繞奴隸制的廢存問題,南北矛盾不可調和。重要文件 《權利法案》1689)(不經議會批準,國王不能征稅;國王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 《獨立宣言》(1776.7.4) 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 《人權宣言》(人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9)文件意義 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美國誕生了,總統制的聯邦政府 民主共和國 人物 (材料題) 查理一世被殺 華盛頓 路易十六被殺 1861年3月林肯當選總統(直接原因)開始標志 1640年長期關閉的議會召開 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們攻占巴士底獄 1861年4月南方挑起內戰性質 資產階級革命 既是資產階級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戰爭 資產階級革命 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意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維護了美國的統一;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法國的《人權宣言》,成為最能體現資產階級政治特點的法律文獻。★評價林肯: ①林肯領導美國人民維護了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做出了貢獻。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了奴隸制并因此而獻身,受到美國人民的尊敬;②林肯政府掃除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礙,為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拿破侖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民法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典范);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方式一、通過革命(或戰爭)的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英、法、美(見上表)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9年。 2.法國大革命 (1789.7.14) 3.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美國推翻英國殖民統治)二.通過改革的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日本、俄國(見下)1.俄國廢除農奴制 (亞歷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 根本原因: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 內容:(1)法律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3)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土地政策) 意義(影響):(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性質)的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史上的重大轉折點。<積極>(2)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消極> 性質: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2.日本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 1868年)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內容:①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②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③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主要特點)。意義(影響):(1)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積極>(2)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3)改革具有不徹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消極>★★簡要概括俄國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的異同。(1)相同點: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是歷史的轉折點,都有利于資本的發展;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殘余;都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