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年中考第一輪復習精講精練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單元 富強與創新命題點一 改革開放的成就及原因 下列組圖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部分數據。這些數據表明( )①我國人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 ②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充分顯示了中國力量 ③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④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點撥】 組圖關鍵詞是“國內生產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出口總額”,這三組數據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7年均取得大幅進步,說明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充分顯示了中國力量,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③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生活方式和文化軟實力方面的問題,故排除①④。故選C。1.習近平總書記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莊嚴宣告:“中國的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下一個40年的中國,定當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這說明( )①改革開放是民族進步之魂 ②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③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發展由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向高速發展階段 ④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命題點二 共享發展成果(以人民為中心、共同富裕) 職工醫保與生育險合并、改善醫療服務、大城市落戶條件全面放開放寬、出入境證件實現“全國通辦”……2019年全國兩會過后,各部委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新政,這些新政( )A.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B.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權利C.反映了我國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D.直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點撥】 題干中各部委推出一系列惠民新政,這是改善民生的表現,體現了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人民謀福祉,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與題意不相符;C說法錯誤,我國將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D說法錯誤,這些新政并不能直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選A。2.進入新時代,要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 )A.發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B.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C.發揮計劃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D.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同等富裕3.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 386萬,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資助各類學校家庭困難學生近1億人次……這是2018年中國政府發放的“民生紅包”。這些舉措( )A.能夠迅速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B.說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已實現C.有利于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D.表明我國已經消除了人們的收入差距4.(2019·廣元)近年來,我國提出和實施了“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這些舉措主要體現了( )①創新發展理念 ②協調發展理念 ③綠色發展理念 ④共享發展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命題點三 認識創新及創新的重要性 (2019·呼和浩特)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有關創新的原因說法有誤的是( )A.過有創意的生活,你我都可以有 B.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C.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 D.謀未來就要謀創新【點撥】 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創新的認識。根據所學,我國之所以重視創新,是因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謀未來就要謀創新。A與題文不是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BCD觀點正確,此題屬于反向選擇題,所以正確答案選A。5.(2019·武漢改編)李克強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我國之所以重視創新,是因為( )①創新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 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③要堅持自主創新、全面跨越的方針 ④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命題點四 建設創新型國家 (2019·武漢)高速鐵路建設走向世界,第二艘國產航母出海試航,“嫦娥四號”成功探月……我國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說明( )A.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全面領先世界B.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C.我國已經跨入發達國家行列 D.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點撥】 本題考查對我國科技創新水平的全面認識。高速鐵路建設走向世界,第二艘國產航母出海試航,“嫦娥四號”成功探月……表明我國一系列高新科技在尖端技術領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但并不是全面領先,故A項錯誤,B項正確;我國目前仍然是發展中國家,C項錯誤;D項說法正確,但與題目設問無關,故排除。故選B。6.(2019·江西)2018年,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神威E級超算原型機正式啟用、北斗導航服務全球……這些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A.進一步提高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B.表明我國已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C.說明科技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D.表明我國整體科技發展水平位居發達國家前列命題點五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019·黃岡)2018年中國進口芯片達1.8萬億。芯片技術是高科技的核心技術,“芯太軟”使我們應對貿易戰顯得格外“芯痛”。這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 )①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之所系 ③要實施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④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市場制勝之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點撥】 “芯痛”表明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體現了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因此國家要把科技創新作為國家發展的核心力量,要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能力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力,企業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公民要樹立憂患意識,立志振興中華,②③④是正確的選項;經濟建設是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故①選項錯誤。故選C。7.(2018·江西)江西“新時代好少年”段嵐玉,從小喜歡看父親維修電機,逐漸對發明創造產生了興趣。上初中后,段嵐玉開始琢磨和記錄平時想到的一些小創意。目前,她已獲得一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段嵐玉的發明創造主要源于( )A.父親的支持和協助 B.學校的援助和老師的指導C.她的自尊與自愛 D.她的好奇心和獨立思考能力8.漫畫《致富“劫”徑》說明( )①當今社會仍然存在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 ②剽竊他人智力成果是致富捷徑 ③當自己的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要忍氣吞聲 ④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命題點六 教育、人才 (2019·煙臺)2018年9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黨的十九大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做出這一部署,主要原因在于(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巨大成就 ④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點撥】 此題考查我們對教育的認識。作出正確選擇的關鍵在于看清題目的設問,題目問及的是“原因”,選項①②④論及的是教育的作用或意義,符合題目的設問。選項③講述的是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問題無關,應排除。故答案為B。9.(2019·重慶A卷)作為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華為在全球擁有26個研發中心、6 000多名基礎研究專家,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逾千億元。截至2019年4月,華為的5G專利數量位居全球第一,華為的一個重要觀念是,要實現工業強大必須重視人才,而人才成長的起點在基礎教育。對此,你認為( )A.華為重視科技研發,堅持創新驅動發展B.對基礎教育的重視是華為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C.重視知識重視人才能幫助華為解決所有發展問題D.華為的5G專利數量全球第一,科技水平全面超越發達國家10.(2018·威海)“全球招才引智”“設立諾獎實驗室”“發力中外合辦高校”,深圳市不斷改變人才短缺的現實,迅速崛起為全球重要的科技城市。這說明( )A.科學技術的發展關鍵在對外開放B.合作辦學是加強教育創新的唯一途徑C.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才資源才能贏得主動D.引進國外尖端人才是縮小科技差距的關鍵途徑一、單項選擇題1.分析下圖中的信息,我們可以推出的結論是( )①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增大,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作出了貢獻 ②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功跨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 ③我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 ④改革開放使我國GDP占世界GDP的比重有了大幅提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 40年春風化雨,40年砥礪奮進。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下列關于改革開放的表述正確的是( )A.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B.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C.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D.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3. 2018年10月31日,世界銀行發布最新營商環境報告。由下圖可以推斷出( )①改革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②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③中國到外國開辦企業的便利化程度提高 ④在中國開辦企業的便利化程度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19·連云港)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5.中學生小葉無意中把雨傘倒掛在圍欄上,傘里接滿了雨水。他想,北京那么缺水,要是能制作一個收集雨水、自動澆花的裝置就好了,由此引發了他的創新設計。經過不斷研究和反復實踐,他發明的節水器獲得國際青少年節水大賽一等獎。這說明( )A.創新要善于思考,付諸行動 B.沒有天賦的人不能進行創造C.科技創新都能推動可持續發展 D.中學生在萬眾創新中發揮主要作用6.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智能門鎖、智能窗簾等智能家居逐漸成為人們的貼心助手。這反映了( )A.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B.創新引領國家走向富強C.創新促進社會變革 D.創新是發展的根本目的7.下列四幅圖片告訴我們( )①人類的文明史,創新始終貫穿其中 ②人類的創新能力停滯不前 ③時代的車輪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信息文明 ④創新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講道:這一年,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試航,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北斗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關鍵核心技術開發,中國科技全面發力,向著世界科技強國穩步邁進。這表明( )A.我國將發展人工智能作為強國之路B.我國科技水平和世界先進水平已沒有差距C.我國科技水平已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D.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9.中國目前還沒有真正成熟的國際品牌,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再到“中國品牌”,中國企業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如下邊漫畫所示,要成就“中國品牌”應( )①全面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②發揚“工匠精神”,培養各級各類人才 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④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皮皮魯是鄭淵潔創作的童話人物,但該人物形象和名字被某西餐廳搶注為商標,鄭淵潔在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有關司法解釋后,終于討回被搶注14年之久的“皮皮魯”餐飲服務商標。這告訴我們( )①搶注商標是嚴重違法行為 ②公民應增強依法維權的意識 ③公民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 ④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三、材料分析題11. 2018年11月,“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在北京舉行,充分展示了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走上了一條民族復興、強國富民的康莊大道。某市也舉行了以此為主題的展覽,以下是部分內容,請你分析。[歷史巨變]1978-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收入 年份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 343元 134元 2007年 13 786元 4 140元 2011年 21 819元 6 977元 2018年 39 251元 14 617元 (1)圖表反映的現象令人喜憂參半,喜的是什么?憂的是什么? [政策解讀]“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2)這說明黨和政府堅持什么發展思想?為什么要堅持這一思想?(3)請你為“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提供理論依據。12.【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建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迎來了三個“偉大飛躍”,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鐫刻下不朽的奮斗篇章。成就一 中國發展新亮點(部分)國際地位目前,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主張已逐漸成為國際共識,如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等。(1)從以上圖表中你可以獲取哪些信息?(2)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中國奇跡”背后蘊藏著哪些寶貴經驗。成就二 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云南省西北部的獨龍江鄉,自然條件惡劣,是云南乃至全國最為貧窮的地區之一。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一個世代刀耕火種的民族,七十載歷經兩次跨越,踏入社會主義社會,實現整族脫貧,在人類與貧困斗爭的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3)結合左下圖信息,運用所學知識,用主題詞簡要概括獨龍族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舉措。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教育經費投入、教師規模變化示意圖(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18日)材料二: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材料三: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蘆山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時說:“青少年要敢于有夢。有夢想,還要腳踏實地,好好讀書,才能夢想成真。”(1)材料一中兩條曲線的變化反映了什么?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曲線變化的原因。(2)建設教育強國為青少年“好好讀書”提供了有利條件。作為海南自貿區、自貿港未來的建設者,在學習上你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請提出兩條解決該問題的措施。參考答案:精講精練:1.C 2.B 3.C 4.C 5.D 6.A 7.D 8.B 9.A 10.C能力提升:1.B 2.C 3.C 4.D 5.A 6.A 7.C 8.D 9.B 10.B11.(1)喜: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2)人民為中心。原因:①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②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③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面向未來]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講話中,明確提出了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目標要求。“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揚起改革創新的風帆,“中國號”巨輪必將到達富強的彼岸。(3)①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②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③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④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12.(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際地位不斷提升。(2)①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的根本是增進人民福祉;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3)舉措一:政策扶持,振興鄉村。舉措二:科技引領,綠色發展。舉措三:轉變思想,激發動力。13.(1)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經費投入持續增加,教師規模不斷擴大。原因:①國家重視發展教育,加大了教育經費投入,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②讓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吸引了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為教育事業作貢獻;③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2)示例:①問題:在學習上,我的學習基礎比較差。②措施:第一,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刻苦鉆硏;第二,我要調整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