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年中考第一輪復習精講精練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單元 民主與法治命題點一 新型的民主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走上了一條社會主義新型民主道路。下列對社會主義民主的認識,正確的是( )A.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B.公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C.民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點撥】 本題考查社會主義民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A項錯誤;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B項錯誤;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C項錯誤。D項正確,符合題意,選D。1.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民主意識,發揚民主作風,接受人民監督,當好人民公仆。”這說明,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征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人民當家作主 C.堅持黨的領導 D.依憲治國2. “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逐漸成為具有寧波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這條“寧波路徑”反映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分別是( )A.協商民主、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B.人民民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新型民主、政治協商制度 D.選舉民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命題點二 行使民主權利,增強民主意識 觀察下圖回答,相關單位舉辦這一活動( )①有利于聽取各方意見 ②有利于集中民智 ③有利于促進決策科學化 ④有利于保證公民當家作主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點撥】 舉辦聽證會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有利于聽取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公民依法參與公共事務,使決策更加科學化,①②③符合題意。④錯誤,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不是公民。故選C。3.(2019·黃石改編)近年來,在國家實施“互聯網+政務”的推動下,各級地方政府舉辦的“網絡問政”節目成為一道推動政務公開的獨特風景,官員近距離與網民對話,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這表明網絡問政( )A.有利于公民直接參與對國家事務的管理B.拓寬了公民行使監督權、建議權的渠道C.增加了公民的民主權利 D.能夠有效解決公民生活中的各種難題4. 2018年,通過民主選舉老李當選為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他參加的選舉應該是( )(注:《內蒙古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實施細則》規定,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的名額)①直接選舉 ②間接選舉 ③等額選舉 ④差額選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命題點三 良法與善治 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時講話指出,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因為法治是()①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②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④解決我國所有矛盾和問題的關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點撥】 本題考查的是對法治地位、作用的認識。根據所學,可知①②③表述準確。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④錯誤。所以選A。5. “有法而不循法,法雖善與無法等。”下列說法與這一觀點相符的是( )①科學立法,制定良法 ②嚴格執法,公正司法③全民守法,依法辦事 ④無為而治,以德化民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6.云南十大法治新聞人物評選活動已經開展十屆,法治新聞人物的事跡集中體現了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對法治的信仰和堅守,他們的精神與力量將推動法治進步,推動法治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 )A.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B.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C.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命題點四 法治政府的含義、要求及依法行政 (2019·武漢)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部長通道”如約開啟,國務院各部委負責人在人民大會堂北門一段百米長的通道上,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此舉有利于()A.推進政府科學行使立法權,打造法治政府B.加強政府對人大的監督,防止權力濫用C.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D.促進依法行政,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點撥】 根據教材所學,分析材料可知,此舉有利于促進依法行政,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D項符合題意;A項錯誤,政府沒有立法權,故排除;B項錯誤,人大監督政府;C項錯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故選D。7.國家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要求是“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下列選項與這一要求相違背的是( )A.公安局嚴厲打擊未成年人實施校園暴力的犯罪行為B.某地城管部門野蠻執法C.工商局查處商家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D.教育主管部門依法查出違規補課行為8.某學校門口,因停車不便,接送孩子的家長連續被電子警察抓拍到違法停車。家長在接受處罰的同時,給交警部門提出了建議。經實地考察,交警部門及時對該路段停車難問題進行了整改。這體現了( )①家長具有民主意識和法治精神 ②交警部門缺乏公信力,不應處罰家長違法停車 ③交警部門尊重公民的監督權和表達權 ④交警部門正視群眾需求,依法行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命題點五 全面依法治國(法治與德治) 近期,“高鐵霸座”“公交墜江”等一些既違背道德又違背法律的事件,引發了社會關于法治中國建設的思考。有專家指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需要構建與時代相匹配的思想道德體系。建設法治中國需要將德治與法治相結合是因為()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③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④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點撥】 題目考查學生對道德與法律關系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4個觀點的表述均正確且符合題目所問,選D。9.(2019·呼和浩特)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下列名言強調公正司法的是( )①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 ②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③一次不公正的判決,其惡果相當于十次犯罪 ④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19·安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有賴于每個公民的參與。以下公民的做法體現這一要求的是( )A.范某開了一家餐館,不申報納稅B.劉某應征入伍后,以各種理由逃避服兵役C.張某在網上發帖,詆毀救火英雄D.楊某發現某可疑潛航探測器后,及時報告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不屬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是( )A.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B.6月5日至11日,2019年全國雙創活動周舉行,主題是“匯聚雙創活力,澎湃發展動力”C.我國各地普遍推行村民議事會制度D.2019年3月5日至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2.(2019·貴陽)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分別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軍隊35個選舉單位,其中一線的工人、農民代表468名(含45名農民工代表),專業技術人員代表613名,婦女代表742名。從人大代表的組成可以看出社會主義民主具有( )A.廣泛性 B.真實性 C.集中性 D.權威性3.自2018年12月28日起施行的《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強調,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加強村級民主監督。這( )①表明我國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②是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尊重,是對憲法權威的維護 ③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有助于增強公民的民主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民主參與熱情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4.(2019·武漢)幾年來,各民主黨派把工作重點聚焦到中共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圍繞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問題,深入調研,提出意見和建議。這表明( )A.各民主黨派的權利不斷擴大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C.各民主黨派在反映民意、促進科學民主決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D.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唯一形式5.(2019·吉林)下圖體現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是( )A.民主決策 B.民主選舉C.民主監督 D.民主參與6.在某村的換屆選舉中,有些村民抱著“事不關己”“誰當選都一樣”的麻痹心理,隨意填寫選票。說明這些村民( )A.文化素質不高 B.心理素質較好 C.政治覺悟較高 D.民主意識淡薄7.如圖反映了( )①公民行使決定權 ②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③公民享有監督權 ④人民能直接管理國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聚焦文明理性發帖、防范網絡暴力、識別網絡謠言、舉報有害信息、提升網絡媒介素養和公德意識等內容,改善跟帖評論生態,形成人人爭做“中國好網民”的良好評論氛圍。要做合格的“中國好網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堅持理性發言,不信謠、不傳謠,抵制舉報有害信息B.堅持言論自由,想怎么說就怎么說C.對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公民應該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不得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9.新時代是中國走向強國的時代,而法治不僅是強國之源、強國之基,而且是強國的題中之義、強國的重要標志。落實法治,我們應( )①實行良法之治,健全完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②讓法治成為治理國家的唯一手段 ③實行善治,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④堅持以人為本,實行人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19·揚州)“立國于大地,不可無法也。”這句話啟示我們,依法治國的前提是( )A.科學立法 B.嚴格執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11.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要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制化。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堅持改革開放 D.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12.(2019·廣西北部灣)自中央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截至2019年3月底,廣西共打掉涉黑組織34個、涉惡團伙2 178個,偵破涉黑涉惡案件4 531起。這表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①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體現 ②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和守護正義 ③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 ④已徹底解決黑惡勢力的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2019·廣州)外商投資法在立法過程中,廣泛征求地方、部門、研究機構的意見,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外國投資商協會、外商投資企業的意見,在網上公布草案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1 0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2 000多條意見。這體現了( )①科學立法 ②民主立法 ③公正司法 ④全民守法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14.在公共場所赤膊、隨意插隊、“霸座”且不聽勸阻,罰!廣場舞音量過大擾民拒不改正或者屢教不改,罰!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闖紅燈,行人跨越護欄、罰!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行車拋物,乘客干擾公共交通駕駛員正常安全行車,罰!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不文明行為亮“紅牌”。《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法治的剛性和硬度推動文明生活方式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說明了( )①法治時代,道德已不能發揮作用 ②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③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④文明有禮的風尚只有通過法治才能形成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二、材料分析題15.(2019·白銀)2019年4月2日,甘肅省委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蘭州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扎實做好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項工作,推動法治甘肅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提供法制保障。(1)黨中央、甘肅省委為什么高度重視法治中國、法治甘肅建設?(2)為推動法治甘肅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16.材料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完善立法體制,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完善。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新任務,明確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要基本建成。為了更好落實這些目標任務,黨中央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目的是要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強化黨中央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的領導。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現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延展。人民群眾對執法亂作為、不作為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見比較集中。一些黑惡勢力長期進行聚眾滋事、壟斷經營、敲詐勒索、開設賭場等違法活動,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其背后就存在執法者聽之任之不作為的情況。近年來,司法機關依法糾正了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念斌案等一批冤假錯案,受到廣大群眾好評。造成冤案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司法人員缺乏基本的司法良知和責任擔當的問題,更深層次的則是司法職權配置和權力運行機制不科學,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沒有真正形成。長春長生疫苗造假案,背后的原因也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把法律法規當兒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2)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完善的今天,依然出現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冤假錯案、長生疫苗造假等現象,說明了什么?(3)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厲行法治?參考答案:精講精練:1.B 2.A 3.B 4.C 5.C 6.D 7.B 8.C 9.B 10.D能力提升:1.B 2.A 3.B 4.C 5.A 6.D 7.C 8.B 9. 10.A 11.D 12.A 13.D 14.B15.(1)①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②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③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④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2)①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培育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③學會依法辦事,自覺遵守法律。④樹立法治信仰,發自內心地尊崇法律。⑤加強道德修養,增強守法自覺性。⑥敢于并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16.(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得不到有效實施,依法治國就是一句空話。(或者目前社會上還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司法不公以及公民法律意識淡薄等現象)(3)①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尊法學法守法用法。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④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的有序、公平、正義。⑤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