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年九年級空中課堂線上學習檢測卷(一)社會·法治 試題卷 (2020.3.15)一、選擇題(本題有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針葉櫻桃性喜光熱濕潤,怕低溫凍害。圖1中的彼得羅利納是世界少有的針葉櫻桃產區,回答1~2題。1.下列對圖1中地理信息描述正確的是①a處為大西洋,b處為印度洋 ②c河是世界上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 ③彼得羅利納位于西半球的低緯度帶 ④d所在的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據材料推測,最適合引進種植針葉櫻桃的是A.莫斯科 B.迪拜 C.班加羅爾 D.倫敦讀圖2,回答3~5題。3.下列對圖中山脈K走向描述正確的是 A.南北走向 B.東西走向 C.東北—西南 D.西北—東南4.查閱相關地圖,圖中L城市的氣候類型與下列城市最為相似是 A.拉薩 B.哈爾濱 C.烏魯木齊 D.上海5.下列描述最有可能反映圖中M地區農業生產特色的是 A.麥浪翻滾 B.土壤肥沃 C.稻花飄香 D.地勢低平讀圖3,回答6~7題。6.圖示所在的大洲是A.大洋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南極洲7.下列關于甲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A.用機械種莊稼 B.區域內羊比人多 C.垂直生產明顯 D.居民為黑色人種2019年,金磚五國會議將在巴西召開。讀“金磚五國輪廓圖”,完成8~9題。 8.下列關于金磚五國的敘述,正確的是A.全部位于北半球 B.全部位于東半球 C.②國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 D.⑤國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9.下列關于④國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部分地處熱帶地區 B.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C.人口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D.首都里約熱內盧是第一大城市 10.讀右邊的《南非示意圖》(圖4)。 下列關于南非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南回歸線穿越南非的北部 ②國土跨越了東西兩個半球 ③有濱臨大西洋的港口城市 ④圖斜線標示地區適宜種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右圖(圖5)是某國示意圖。下列對該國描繪正確的是①西臨孟加拉灣②新德里是該國的首都③北緯23.5°緯線橫穿該國④班加羅爾比孟買炎熱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讀世界某區域圖(圖6),回答12~13題。12.關于圖中甲乙兩地的氣候,描述正確的是 A.兩地全年均為高溫多雨B.兩地均為熱帶沙漠氣候C.甲地終年炎熱干燥,乙地夏季高溫少雨D.甲地終年溫暖濕潤,乙地冬季溫和多雨13.圖中所示區域①地跨亞、非、歐三大洲 ②居民大多為黃色人種③直接瀕臨紅海、大西洋 ④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4.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動搖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和意志。”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話說明①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我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 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④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 3年多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這充分顯示了A. 經濟多元化是當今經濟發展的趨勢 B. 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C. 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正在發揮著主導作用 D. 中國已成為最具全球影響的大國16.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第二屆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成功實踐,生動體現了中國理念、中國倡議的國際感召力和影響力,集中凝聚了世界各國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共同心聲。這表明我國①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②成為國際舞臺的主導力量 ③是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④已跨入發達國家行列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7. 2019年4月26日,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為引領世界經濟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這顯示了中國 ①在國際事務中日益發揮著建設性作用,主導世界發展方向②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③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④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抓住機遇,積極謀求自身發展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18. 2019年3月,習近平主席應邀訪問歐洲三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為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注入新動力。這說明我國①堅持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②深化對外開放,與各國搶占發展機遇 ③主導世界事務,彰顯大國的軍事實力 ④堅持合作共贏,與各國共享發展成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9. 2019年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加強青少年、民間團體、地方、媒體等各界交流,讓亞洲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讓地區發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這說明 ①世界的文化與交流在不斷加強 ②中亞文化在不斷融合中趨同 ③尊重文化多樣性是促進本民族文化創新的源泉 ④不同文化可以相互借鑒包容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 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關系對我國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機遇挑戰,我們①應看到和平與發展這一主題沒有改變 ②必須對黨的基本路線進行調整 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④應該樹立開放包容的國際意識,立志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1.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7月6日凌晨0點01分,美國正式開始對34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這是迄今為止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不會在威脅和訛詐面前低,頭也不會動搖捍衛全球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的決心,對此認識理解正確的是 ①美方做法是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 ②要增強憂患意識,正確面對機遇和挑戰 ③中國與美國之間應該只有合作,不應該競爭 ④美方的做法侵犯了我國的國家利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2.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①發展質量不高 ②區域發展不平衡 ③城鎮化水平不高 ④城鄉發展不平衡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23. 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隨著倡議的不斷推進,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項目也陸續在全球各地落地開花并深刻改變著人類修路架橋的方式——“中國機械和中國的建設標準”。這說明我國 ①在謀求自身發展中實現共同發展 ②外交政策以各國共同利益為出發點 ③經濟的發展給世界帶來積極影響 ④在當前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決定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4. 伴隨著世界全球化和多極化的發展,許多國家都在調整目標,力圖為自己確立有利態勢,美國極力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日本和德國正努力躋身政治大國行列,中國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①國家間不僅有合作,也有競爭②當今世界,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③國際競爭需要各方遵循一定的國際規則④每個國家都希望通過自身努力在新一輪國際關系的調整中獲得發展機遇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25. 中國已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地位,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中國表示歡迎其他國家搭中國便車,實現互利共贏,并在科技創新、自由貿易、經濟一體化、國際金融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方案,得到積極響應。這表明 ①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主動開放戰略為各國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②中國致全力于消除當前經濟全球化給世界經濟帶來的不平衡 ③中國努力改變不合理國際規則,為發展中國家創造公平環境 ④中國通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6. 3GPP作為目前最大的國際化標準組織,對5G技術標準制定功不可沒。其組織伙伴包括中國的CCSA(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在內的六個國家(地區)的七個組織,中國參加5G技術標準的制定①有利于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 ②有利于我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③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競爭中掌握話語權 ④有利于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4題,每題12分,共48分)27.(12分)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重大先行先試項目,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它的建成必將為中巴兩國及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資料:棉花是巴基斯坦主要經濟作物和出口創匯資源。棉花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種植,從春季播種到秋季收獲約半年左右時間;棉花發芽出苗時要求較高的溫度;生長的后期,充足的日照、較高的溫度和較低的濕度有利于棉鈴開裂、吐絮;陰雨天氣容易使棉花產生病蟲害。(1)根據圖1,說說建設中巴經濟走廊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2分)(2)根據圖3,描述巴基斯坦棉花種植的空間分布特點。(2分)(3)根據上述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巴基斯坦棉花種植的優越自然條件。(4分)(3)綜合上述資料,分析巴基斯坦遷都的原因。(4分)28.(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巴黎是法國首都,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著名的世界藝術文化之都。它位于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它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大量的科學機構、研究院、博物館、劇院、音樂廳分布于全市。材料二:圖4為法國地形圖;圖5為法國氣候類型圖;圖6為法國高鐵線路示意圖。(1)據圖4,描述法國地形特點。據圖7,說明巴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所屬氣候類型的名稱及序號。(6分)(2)綜合上述材料,歸納巴黎這座城市形成與發展的因素。(6分)29.(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8年4月16日晚,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5月,中興通訊公告稱,受拒絕令影響,本公司主要經營活動已無法進行。 材料二: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蘇州憑借著中國的人口紅利、優惠的稅收政策等因素獲得技術外溢,成為全球IT業的代工廠。近年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計劃進一步推進制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優衣庫、耐克、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則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曾經號稱中國制造業之都、世界五百強企業聚集地的蘇州,面臨外資企業撤廠大潮。材料三:“中國制造2025”是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政府立足于國際產業變革大勢,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國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大戰略部署。(1)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及所學知識,分析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挑戰。(6分)(2)結合材料和中國的機遇與挑戰的知識,分析我國如何才能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6分)30.(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難忘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錢塘江上勇立潮頭,推動G20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難忘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掌聲如潮,習近平倡導經濟全球化向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難忘“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放的中國為聯動發展凝聚合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智慧。(1)材料一體現了中國的哪些國際影響?(4分)材料二: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今天,“文明交流互鑒”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2)文明是多彩的,我們應怎樣正確對待人類的文明成果?(2分)(3)為什么“文明交流互鑒”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4分)(4)學習他國優秀文化時,我們應注意什么問題?(2分)2020年九年級社會·法治空中課堂線上學習檢測卷(一)參考答案(2020.3.15) 一、選擇題(本題有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CDABCCAABCD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DBADBBCBCBBBD二、非選擇題(本題有4題,每題12分,共48分)27. (1)開辟新的能源進口路徑,西亞石油運輸可以不走馬六甲海峽,大大縮短航程,節省運輸成本,保障能源安全。縮短中國西部地區出海距離,促進經濟發展。(一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分)(2)沿印度河帶狀分布。(2分)(3)地形:河谷地帶,地勢低平;土壤:印度河沿岸,土壤肥沃;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熱量豐富,降水稀少;水文:印度河可以提供一定的灌溉水源。(4分)(4)卡拉奇密集的人口導致出現交通堵塞等“城市病”。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降水量少。巴基斯坦眾多的人口和灌溉農業使得印度河上中游的用水量劇增,下游地區流經沙漠,因此沿海附近淡水資源匱乏。(寫出兩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4分)28.(1)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或以平原為主)(2分)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或東北高;或東高西低)(1分)。 溫帶海洋性氣候(2分) ②(1分)。(2)地形、氣候、河流、交通、悠久的發展歷史(或歷史)、豐富的文化積淀(或文化) (答出1個方面即得1分,共6分)。29. (1)①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處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②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全球競爭不斷升級,傳統的“中國制造”在競爭中已經不占優勢。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使得一些傳統制造業外遷,傳統的“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③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了各種挑戰。一些國家因政府更迭而導致政策法規發生變化,這使得中國的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6分)(2)①我國必須放眼全球,立足國際產業變革大勢,謀求自身的發展,加緊戰略部署,著眼建設制造強國,搶占制造業新一輪競爭制高點,提高國際競爭力;②要把提升發展質量放在首位,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提升我國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③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全球技術創新與新興產業的發展制高點,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④要以更開放的態度積極參與全球規則制定,通過全球規則的制定和修改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6分)30.(1)①中國正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與穩定器。②中國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發展理念、務實的行動推動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中國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著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發展。③中國關于構建全球治理體系的探索與實踐,為人類思考與建設未來提供了新的路徑,得到廣泛認同,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其中,共同行動,這將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4分)(2)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2分)(3)①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文明交流互鑒不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發展,而且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與其他文明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問題。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4分)(4)對其他文明的學習,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通過精神的交流互鑒,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年九年級空中課堂線上學習檢測卷(一).doc 2020年九年級空中課堂線上學習檢測卷(一)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