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東長島中學2020年高考政治對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的多角度思考作者:不詳?來源:01背景材料2019年10月16日,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開幕式,宣讀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賀信并致辭。萬鋼表示,習近平主席專門發來賀電,充分肯定本次論壇對于加強科技交流、推動文明互鑒的重要意義,深刻闡明科技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價值立場,高度評價科學技術發展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作用,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全球科技發展與人才交流合作的高度重視。萬鋼指出,攜手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破解全球性問題的緊迫需要,也符合各國人民和全球科技界的新期待。科技創新應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科技發展應遵循全球共同的價值準則,科技合作應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主辦,俄羅斯科學工程協會聯合會共同發起,以“科學·技術·發展”為主題,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專家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重要科技組織會士、大學校長、企業家等嘉賓參加論壇,共話科技文明,共謀未來發展。02考點鏈接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011.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破解全球性問題的緊迫需要。要緊跟科技創新的時代步伐和世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始終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提升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綜合國力和世界影響力,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 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科技合作應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要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堅持對外開放,引進、消化和創新國際先進技術,并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推進引資、引技、引智與企業自主創新的有機結合。3. 市場調節與國家宏觀調控相結合。促進科技進步與發展,是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科技進步與發展,既要遵循價值規律,促進科技要素的合理流動;又要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為科技要素的流動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4.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吸引更多海外技術、人才和資本到中國創新創業,積極推動我國先進適用技術和產品走出去。這有利于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步伐,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021. 我國政府的職能。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科技事業發展,在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必爭領域、科技發展前沿,實現重大突破,使科技創新的成果更多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是我國政府主要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職能的體現。2. 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近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廣大科技工作者腳踏實地、大膽創新、勇于超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3.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創新是根植于我們民族精神的固有氣質。中華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就在于不斷創新。要通過科技創新匯聚全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大合力,增強全國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從《文化生活》角度分析031. 文化的作用。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通過實踐活動可以轉化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加強對科技成果的保護和獎勵,有利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2.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通過加強激勵,完善科研管理、人才評價等機制,讓科技人員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上,用活科技人才,釋放創新潛能,促進產學研用貫通,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3. 弘揚民族精神。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與各國經濟社會轉型和發展已經形成了歷史交匯。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更大貢獻。4. 發展教育科技文化事業。本次論壇以“科學·技術·發展”為主題,聚焦新時代科技革命、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科技與文化、教育、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為此,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不斷推進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041. 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向各行業各領域覆蓋融合,促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傳統產業煥發新的活力。要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創客合作創新,著力提升“中國制造”的品質和“中國創造”的影響力。2. 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與時俱進,促進新事物成長。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有力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進,提升經濟的整體質量。必須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支撐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3. 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隨著世界經濟和科技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我國經濟新舊動能繼續轉換,已到了只有依靠創新驅動才能持續發展的新階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4. 堅持辯證的否定觀,發揚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敢于懷疑權威,立足實踐,不斷創新。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通過充分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的有益經驗,促進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03跟蹤試題1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科技創新應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科技發展應遵循全球共同的價值準則,科技合作應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從價值觀的角度看,“全球共同的價值準則”應該是(??)①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性②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是同等重要的價值體系③符合人類根本利益的正確價值觀④對各國科技發展具有指導作用的價值觀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一貫秉持開放合作,堅持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同本國發展戰略和國情有機結合,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希望論壇促進各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攜手合作,凝聚共識,交流思想,深化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以下對構建科技命運共同體理解正確的是(??)①在互利互惠中,共同推動全球科技創新事業的不斷前進和協同發展②世界各國科技創新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③把中國和世界的科技創新機遇融為一體、趨同發展④實現共享科技進步成果和同步提高科技創新的國際化水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傳統產業不斷進行理論和技術創新,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如中國石油首創了凹陷區礫巖油藏勘探理論技術體系,突破礫巖延盆緣斷裂帶分布傳統觀念,發現了全球最大的整裝礫巖油田即瑪湖特大型油田,新增三級石油地質儲量12.4億噸,理論成果成功應用于中石化新疆探區、吐哈盆地等地區的油氣開采,拓展了石油開采新空間。從《文化生活》的角度來說,科學技術的作用說明(??)①文化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②文化對經濟和社會產生深刻的影響③文化由經濟決定并依賴于經濟④文化創新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材料近年來,我國注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科技投入政策和經費管理制度,不斷擴大科研人員在技術路線選擇、資金使用、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自主權,實行了靈活多樣的薪酬激勵制度,嚴守科研倫理規范,加強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引導科技工作者扎扎實實做事,不拘一格地使用青年人,激發了廣大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活力。據此回答4,5題。4.實施科技創新的哲學依據是(??)①在與傳統創新模式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實現思維創新②在辯證否定的過程中實現了理念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③在批判性思維的指引下找到了創新發展的新思路④在先否定傳統繼而創新理念的實踐中實現自身的發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實施科技創新要求科技工作者(??)①要徹底拋棄傳統的觀念,追求精神解放②堅持與時俱進,突破落后觀念的束縛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④要有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6.目前,科技創新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正在發揮積極作用,并已取得良好成效。中國已與全球15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系,簽署了110個政府間的合作協議,加入了200多個政府間科技合作組織。其中與4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并與沿線國家啟動了一系列科技伙伴計劃,包括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中國-南亞科技伙伴計劃、中國-阿拉伯國家科技伙伴計劃等。科技創新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正在發揮積極作用,表明(??)①科技進步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②大眾傳媒是以互聯網的推廣為標志的③科學技術對經濟、政治具有重要影響④網絡文化是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文化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04參考答案1.A【解析】本題考查價值觀。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性、符合人類根本利益的正確價值觀,有助于科技交流與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①③符合題意。②中“同等重要”觀點錯誤,排除。“全球共同的價值準則”應該是對各國科技發展具有正確指導作用的價值觀,排除④。2.A【解析】本題考查對外開放。世界各國科技創新要合作共贏,在互利互惠中,共同推動全球科技創新事業的不斷前進和協同發展,這對構建科技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①②符合題意。③中的“趨同”和④中的“同步”均表述錯誤,排除。3.D【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的作用。傳統產業不斷進行理論和技術創新,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表明文化對經濟和社會產生深刻的影響,文化創新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②④符合題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排除①。材料沒有涉及經濟決定文化,排除③。4.C【解析】本題考查辯證的否定觀。在辯證否定中實現理念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在批判性思維的指引下找到創新發展的新思路,這對實施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②③符合題意。①中“絕對不相容”觀點錯誤,排除。④中“先否定傳統繼而創新理念”觀點錯誤,排除。5.C【解析】本題考查樹立創新意識。科技工作者堅持與時俱進,突破落后觀念的束縛,樹立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有利于實施科技創新,完成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②④符合題意。①中“徹底拋棄”觀點錯誤,排除。材料沒有強調從實際出發,排除③。6.B【解析】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科學技術的作用。科技創新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正在發揮積極作用,體現了科學技術對經濟、政治具有重要影響,表明了科技進步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①③符合題意。傳媒真正開始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排除②。網絡文化有先進與落后、健康與不健康之分,網絡文化不全是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文化,排除④。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綏棱縣第一中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