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索光合作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教學設計遵義市務川縣城關中學 謝淑金一、學情分析初中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同時好勝,渴望獨立,在學習中希望能占主導地位。學習的過程,希望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學習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喜歡充滿懸念的課堂、活潑的課堂、有成就感的課堂。通過回憶薩克斯的實驗,學生得到了設計“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方法的啟發,所以他們渴望嘗試。我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緊扣本節教學內容的興趣點,進行了本節課的設計。二、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是光合作用的第二課時的內容:“驗證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科學家探索光合作用的歷程,這為本課時內容的學習起到了一個鋪墊的作用。本課時的內容在今后學習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甚至其他章節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完成“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能說明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淀粉,同時知道光照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從而認同植物的重要性,進一步養成保護花草樹木的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一) 知識目標1.舉例說明綠葉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淀粉,必須條件是光。2.設計“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步驟。 (二)能力目標運用實驗的方法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三)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認識光合作用的重要性,養成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愛護花草樹木的習慣。四、重難點www.renjiaoshe.com(一)重點:舉例說明綠葉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淀粉;必須條件是光。(二)難點:運用實驗的方法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五、課前準備(一)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探索光合作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內容。教師準備:準備實驗材料、器具,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六、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特點以及已有知識結構,我將采用談話法、啟發式的方法導入新課。學習“探索光合作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過程中,我將分為六大步完成“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教學。第一步:學生完成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設計;第二步:學生閱讀書上的實驗方法步驟和觀看該實驗的視頻以及強調實驗安全和注意事項;第三步: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和記錄,教師在各小組間觀察并指導;第四步:學生根據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完成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和討論的問題;第五步:師生總結,教師滲透法制教育;第六步:行課堂練習和布置課外作業。學生在完這些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我采取了復習、師生提問、思考分析、學生閱讀、小組交流、討論、觀察、記錄、總結、練習的方法來完成該部分內容的學習。另外,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我將深入到學生中,加強各學習小組的巡視,對需要幫助的小組進行指導,參與學生疑難問題的討論。這些方法的運用,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實驗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在學習中能找到成就感,增進同學間的情感。七、設計思路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人和動物的絕大部分的食物最終來自哪里?【學生活動】綠色植物【教師活動】你們知道嗎,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活了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你們知道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主要是什么嗎?【學生活動】淀粉【教師活動】你們知道怎么去驗證綠葉在光下確實合成淀粉了嗎?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探索光合作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興趣,導入新課。)(設計意圖:談話法、啟發式的方法導入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二)回憶探究實驗的方法步驟【教師活動】前面我們學習了探究實驗的方法步驟,同學們還記得嗎?【學生活動】回答【教師活動】通過薩克斯的實驗,我們已經知道植物在光下合成了有機物淀粉。如果我們要來驗證綠葉在光下到底能不能合成淀粉,我們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呢?【學生活動】綠葉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嗎?【教師活動】評價并出示“提出問題”。【教師活動】問題提出來了,我們怎么去假設呢?【學生活動】綠葉在光下能合成淀粉。【教師活動】評價并出示“作出假設”。(設計意圖:復習鞏固舊知識,為該實驗的設計做好鋪墊。) (三)薩克斯實驗的啟示,完成實驗的設計【教師活動】綠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這一奧秘是誰發現的?【學生活動】薩克斯。【教師活動】你們還記得薩克斯是怎樣完成這個實驗的嗎?【學生活動】講述薩克斯的該實驗過程。【教師活動】過程描述的非常清楚。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得到了兩個啟示,第一個啟示是“什么是對照實驗”。對照實驗就是需要設置兩個組,分別是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只允許一個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應相同。在薩克斯的實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只有一個條件不同,那個條件是什么?【學生活動】有光和遮光。【教師活動】第二個啟示就是“知道了設計該實驗步驟的基本思路”。根據薩克斯的實驗啟示,我們知道如何去設計“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這個實驗,同時在設計這個實驗時,大家還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問題:問題一:如何確定葉片中的淀粉就是綠葉在光下制造的,而不是原來就有的呢?如何解決?問題二:如何營造有光與無光的對照呢?問題三:假如綠葉在光下確實制造出了淀粉,你如何檢驗淀粉的存在。【教師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完成該實驗的設計。【學生活動】小組交流完成“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設計方案。請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師生活動】學生評價,教師總結。【教師活動】你們都設計的非常好,真了不起。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上是怎么設計的吧。【教師活動】課件展示“實驗目的”和“實驗材料用具”。【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師活動】請同學們自由閱讀實驗步驟。【學生活動】閱讀實驗步驟【教師活動】老師覺得這些步驟太難記了,我們可以把這些步驟用幾個字簡單歸納,方便大家記憶。我們一起來吧。【師生活動】出示方法步驟并展示圖片說明:(讓實驗方法步驟更簡明、直觀)步驟一:暗處理 步驟二:部分遮光處理 步驟三:照光 步驟四:水浴加熱 酒精脫色 步驟五:漂洗 步驟六:滴加碘液 步驟七:漂洗步驟八:填寫觀察記錄表(設計意圖:用規范的步驟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有利于學生積極的思考問題和激發學習熱情。)(四)實驗分工、強調注意事項、實施實驗【教師活動】強調實驗注意事項。(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注意安全的進行。)【教師活動】在實驗之前,我們來觀看一個視頻,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設計意圖:借鑒別人的實驗經驗,幫助自己很好的完成實驗。)【學生活動】小組做實驗,完成實驗現象的記錄和現象的分析。【教師活動】在各小組間觀察并指導學生的實驗活動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實驗,。)【教師活動】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是什么?(設計意圖:啟發式的教學讓學生多思、多想和激發求知欲。)【學生活動】淀粉。【教師活動】你通過什么判斷的?【學生活動】淀粉遇碘變藍色。【教師活動】教師評價并出示“思考討論”:問題一:實驗前為什么要對實驗材料進行黑暗處理?問題二:為什么對葉片做部分遮光處理?這兩部分在實驗中各有什么作用?問題三:你怎樣解釋在酒精溶液中的綠葉脫色而使酒精溶液變綠的實驗現象?【學生活動】為了將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利于證明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學生活動】對葉片進行不遮光處理,是檢驗植物合成淀粉是否需要光的主實驗,對葉片進行遮光處理是設置的對照。【學生活動】葉肉細胞中葉綠素能溶解于酒精溶液,使葉片脫色而酒精溶液變綠。(設計意圖:讓小組建設更趨完善,同時也有利于更好的合作,完成各種學習、探究任務。通過活動讓學生學會合作,借鑒他人的長處和優點,也有利于表達交流等能力的培養。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發現學生的創新方法和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五)實驗小結【師生活動】實驗小結:“見光部分+碘液變藍(有淀粉合成),遮光部分+碘液不變色”,“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條件。”【教師師活動】既然綠葉在光下合成了淀粉,為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那人類應該怎樣對待植物以及植物所生活的環境呢?(設計意圖:滲透保護植物和保護環境的法治情感教育)【學生活動】回答(設計意圖:訓練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讓學生用學科語言準確的進行表達。)課堂練習: 下圖為“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請對此實驗進行分析并回答問題:1.A圖黑影表示_________,在其中放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___。2.B圖是在植物葉片的一部分背腹面均用黑紙片遮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黑紙片遮住部分對于葉片的其他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圖實驗過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圖是在葉片上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這個實驗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同時也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設計意圖:檢驗學生學習收獲的情況) (七)課后作業學生完成實驗“驗證綠葉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并把實驗完成的圖片或視頻發到班級QQ群里。(注:我校中午為實驗室開放時間,下午放學后有一個半鐘頭為課外興趣小組自由活動時間,我是負責課外興趣小組的輔導教師。)(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實現學習的遷移) 九、教學反思本教學有如下幾個優點:第一,善于用啟發式的方法教學,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第二,注重德育情感的教育,通過實驗學生認識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從而會養成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愛護花草樹木的習慣。第三,本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教學理念。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整個教學中只起引導的作用。第四,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探究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科、生物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養成用實驗驗證科學結論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