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光合作用 【教學課題】第3單元 第5章第1節 光合作用 【授課教師】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條件、場所。并能正確書寫光合作用的反應式。2、理解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3、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解決在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二、能力目標通過對光合作用實質的分析,形成從現象到本質的科學思維方式。三、情感目標通過對光合作用實質、意義、及在生產上的應用的討論,學會傾聽、交流與表達,體會生物科學的應用價值,進一步增強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教學難點】 1、光合作用的實質 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中的應用【教學方法】講授與討論相結合【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光合作用在生產中的應用”的資料教師收集與本課相關的資料,制作PPT,準備面條燃燒釋放能量演示實驗【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課間給學生吃小橘子,問題:橘子中的糖分從哪里來?我們今天繼續探討植物的光合作用。 學生吃橘子學生回答問題放松氣氛,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并快速切入主題光合作用反應式情境:PPT展示幾個與光合作用相關實驗。問題1:回顧前面的實驗,說出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條件、場所分別是什么?<板書>問題2:如何用符號將這些要素聯系起來,更直觀地反映它們之間的關系?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后,寫在紙上。展示學生寫下的內容,引導學生科學地分析,理解每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書寫位置的內涵等,得出光合作用反應式。<板書>學生觀察、回憶學生回答問題學生討論后在紙上寫下來,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寫學生點評,師生共同討論、修正反應式溫故知新,在構建光合作用反應式的過程中,完善對光合作用的認識,為分析實質做好鋪墊光合作用實質過渡:同學們能成功地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有賴于我們之前課上對光合作用相關實驗的思考和觀察,然而這個反應式完善了嗎?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發生了什么最本質的變化?接下來我們來進一步探索光合作用的實質<板書>(如果學生在反應式中已經注意到了能量的轉化,就直接引過來) 利用反應式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觀察反應式兩邊,光合作用之后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提示:水和二氧化碳是無機物,淀粉是有機物(PPT展示一些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分子式和結構模型),得出光合作用的實質之一是發生了物質變化:無機物轉化成了有機物。<板書>問題:除此之外還有我們看不見的一些重要變化嗎?還記得我們在前面學習“細胞生命活動需要能量”時,提到過有機物中有能量,真的存在嗎?能量從哪里來的?演示:面條燃燒過程,PPT展示有機物中含有的能量數據(食物熱價),舉一些能量轉換的例子。得出光合作用發生的能量變化:光能轉化成了化學能,并儲存在有機物中。<板書>學生思考回答學生思考回答通過分析光合作用的實質,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便于歸納光合作用的定義PPT提示圖片及演示實驗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有機物,突破難點光合作用定義過渡:通過對光合作用實質的討論,我們對光合作用的認識又深入了一步,那么到底什么是光合作用呢?誰用一句話去概括一下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什么是光合作用。指導學生在書中做出標記。學生回答在課本上做出標記能夠較為順利地歸納出光合作用定義,是對前面反應式構建和實質分析的及時反饋 光合作用意義過渡:光合作用實際上是一系列非常復雜的化學反應,同學們將在高中的生物課中進一步學習。人們對光合作用的研究從未停止過,到目前為止,共有8次諾貝爾獎的桂冠被從事光合作用研究的科學家所摘取。諾貝爾獎基金委員會稱其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那么為什么光合作用這么重要呢?情境:PPT展示一棵白化植物問題:這棵植物會怎樣生活?大家想象一下,假如所有的植物都“罷工”了,沒有了光合作用生物圈會是什么樣子?可見光合作用的意義非常重大<板書>利用反應式,引導學生進行討論:1、聯系上課前吃的橘子,糖的產生與光合作用相關,PPT展示圖片(水果、蔬菜、棉、麻等),引導得出光合作用的意義之一——有機物的來源。2、聯系光合作用實質中的能量變化,PPT展示植物轉化能量的數值; 引導歸納出光合作用的意義之二——能量的來源3、PPT展示植被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數據。引導歸納出光合作用的意義之三——維持大氣中氧與二氧化碳的相對穩定學生傾聽學生回答學生思考學生聯系已有知識,從資料中獲取有用信息,回答問題通過介紹光合作用與諾貝爾獎,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家們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進而引發學生對光合作用重要意義的思考。為第七章學習“綠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做出鋪墊光合作用原理應用過渡:通過對光合作用意義的討論,我們可以感受到光合作用對植物自身、對人類、以及對整個生物圈的重要性,我們一定希望在現實生活中,能得到更多光合作用的產物,那么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原理,使我們的愿望變成現實呢?情境:展示圖片“三種種植玉米的方式”問題:以上三種種植方式哪個更合理?為什么?合理密植可以讓植物較好地得到光照,保證光合面積,確實有利于提高產量。情境:展示“間作套種”的圖片,問題:你們看這個是農民常用的一種種植方法,你覺得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問題:以上兩個例子都是從光能的合理利用方面的措施,你覺得還有哪些做法,可以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呢?(從光能的合理利用方面以及光合作用的其它要素方面考慮均可)請同學們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給出合理建議,討論再交流。這部分主要從光能利用的角度進行分析,如果學生還能說出其它,如:適當提高二氧化碳濃度;適當提高溫度;就簡單點評、適當補充。學生回答不完善沒關系,可布置開放性作業。(教師準備一些素材,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靈活使用。)學生思考回答學生思考回答聯系實際,讓一個抽象的概念變得生活化,在應用概念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生物科學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價值小結一、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1、實質: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2、意義:(1)食(有機物)源(2)能源(3)氧源(維持大氣中氧氣與二氧化碳的相對穩定) 二、光合作用原理應用學生練習、測試知識鞏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