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復習資料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含義:★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
2.地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法律依據:1949年,《共同綱領》確定;1954年,被載入憲法;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自治區域法》頒布實施。
3.五個民族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4.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意義:
①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
②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③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建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
建國后,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因地制宜,結合各民族自身優勢,采取一系列發展措施:
1. 社會改造: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廢除剝削制度;
2.經濟援助:國家采取優惠政策(派出人員,給予技術、資金、物質援助),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3.文化保護: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尊重各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4.政策支持: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
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
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第13課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一、“一國兩制”的構想
1.背景:①為解決歷史遺留的港澳臺問題?(香港,英國占領;澳門,葡萄牙占領);
②實現祖國統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
2.含義:★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臺灣、香港和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3.提出: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
(★“一國兩制”構想,首先是針對臺灣問題提出來的,首先成功解決香港問題)
4. 目的或出發點: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實現祖國統一。
5.地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為港澳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
二、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1.香港回歸: 1842年,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
1984年,中英兩國正式簽署聯合聲明。
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2.澳門回歸: 1553年(明朝),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
1987年4月,中葡兩國政府簽署聯合聲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特別”的含義:享有高度自治權,原有社會制度不變。
★香港、澳門問題,談判時期的領導人是鄧小平,回歸時期的領導人是江澤民。
3.意義:港澳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三、拓展提升:
1、港澳順利回歸的原因★?
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②“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③祖國統一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④香港、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認識和啟示: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
2、港澳回歸后更加繁榮原因是什么?①祖國大陸是香港和澳門強大后盾;②“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3、民族自治區與特別行政區的不同?
①目的不同:民族自治區是為解決民族問題,實現少數民族當家做主而設立的;
特別行政區是為解決臺灣問題、香港問題和澳門問題,實現祖國統一而設立的
②區域不同。民族自治區適用于少數民族聚居區;特別行政區適用于香港、澳門、臺灣地區。?
③社會制度不同:民族自治區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特別行政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④權限不同:民族自治區享有一定的自治權;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
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
一、臺灣問題的由來
①三國:吳國派衛溫率領船隊去夷洲,加強了臺灣與內地的聯系。
②元朝:設澎湖巡檢司,管理臺灣事務。(正式進行行政管轄)
③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
④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加強了臺灣與內地的聯系。
⑤1895年,通過《馬關條約》,日本割占臺灣;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臺灣回歸祖國。
⑥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黨敗退臺灣,臺灣和祖國大陸分離至今。
1950年,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
(★所以,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是臺灣問題)
★臺灣問題的實質:國共內戰導致,是歷史遺留的中國內政問題。(不容他國干涉)
★香港、澳門問題:外國侵略導致,屬主權問題。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為了解決臺灣問題提出的方針政策

時間 人物 政策
新中國成立初期 毛澤東 武裝解放臺灣
20C.50年代中 和平解放、“和為上計”
改革開放后 鄧小平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基本方針)
江澤民 八項主張
胡錦濤 四點意見、《反分裂國 家法》
三、改革開放以來,哪些事件密切了兩岸交往、推進了祖國統一大業?

時間 歷史事件 內容或意義
1979年 ★停止對金門和馬祖的炮擊; 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實行“三通”。 海峽兩岸局勢逐步走向緩和
1987年 臺灣當局被迫調整“三不”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等) ★★海峽兩岸近40年的隔絕狀態被打破(1949—1987)
1990年 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鶗保?開始進行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
1991年 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海協會”)
1992年 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即,★★九二共識) 兩岸關系邁出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 兩會負責人在新加坡會談,就開展兩岸經濟、文教科技交流達成共識(即“汪辜會談”) 促進兩岸關系健康發展
2005年 胡錦濤會見連戰(國民黨主席) 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展
2008年 兩岸實現“三通”(達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等協議) 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
2015年 習近平與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習馬會”) ★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

★“三通”——通郵、通航、通商
★臺灣當局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四、兩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1、原因:①“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指引
②海峽兩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
2、表現:兩岸人員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蓬勃發展

五、拓展提升
1、觀點:
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在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國統一大業一定會實現。
2、目前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 ②“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③港澳回歸的成功經驗; ④祖國統一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⑤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⑥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利因素:①“臺獨”勢力試圖分裂祖國; ②外國反華勢力的干涉和破壞。
3、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應做出的努力:
①我國政府:繼續推動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②臺灣當局:應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徹底放棄“臺獨”主張。
③青少年: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堅決反對分裂祖國的行為;努力學習,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做貢獻。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南投县| 辽源市| 贵阳市| 厦门市| 雅安市| 成安县| 平顶山市| 泸溪县| 贡觉县| 竹山县| 云和县| 克什克腾旗| 泰安市| 饶河县| 民乐县| 比如县| 黄石市| 邯郸县| 阳江市| 策勒县| 玉田县| 安泽县| 五河县| 吉安县| 瑞金市| 商水县| 哈巴河县| 和平区| 正定县| 丹巴县| 馆陶县| 古浪县| 微山县| 深泽县| 荆州市| 金昌市| 高阳县| 根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