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工 業 革 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政治保障:英國較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障礙。初步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2、資本雄厚:英國通過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積累了進一步發展生產的雄厚資本。3、市場廣闊:英國海外市場急劇擴大,市場的需求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4、勞動力充足:圈地運動使英國獲得了充足的勞動力。5、技術積累:英國的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技術積累。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1、生產 1733年,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領域: 1765年,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2、動力 1785年,英國人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于工廠生產,推動工業革命發展到新階段。領域: 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成為工業革命的標志。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3、交通 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輪船;領域: 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4、擴展:從18世紀后期起,其他西方國家紛紛開始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法國、美國和德國等西方國家先后進行工業革命。5、完成: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三、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2、工廠和工廠制度的出現,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生產能力迅速提高3、促進了人口由農村向城市流動,加速了城市化進程。4、社會關系變化:形成兩大對立的階級,即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二者矛盾空前激化。5.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英法資本主義國家為擴大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先后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近代文明傳入中國,中國新思潮萌發和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近代化起步。課件34張PPT。空白演示單擊輸入您的封面副標題 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 的誕生第一課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促使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一場革命。這場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后來逐漸向歐美各國擴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叫做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一、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材料:著名學者錢乘旦先生認為:“光榮革命后英國建立了一個合適的政治制度,這個制度保證社會有寬松、和平的環境,讓人們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能力。”1、英國較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障礙。初步確立了 資產階級統治,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政治保障到18世紀中期,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擁有百倍于本土面積的海外殖民地。材料:英國通過殖民擴張和掠奪擁有更多的、可作工業革命的資金用的流動資本和原料…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全球通史》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掠奪最為典型。據統計,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757年-1815年間,從印度掠走了高達10億英鎊的財富。通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積累資本發明成為時尚奴隸貿易: 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個月,做三次買賣,獲利100%-300%2、英國通過海外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積累了進一步發展生產的 雄厚資本。資本條件材料:一位英國棉紡主,從他在倫敦的經理人那里得到這樣的信息:“無論你能生產多少平紋布,好的次的我們都要。”市場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現在紡織業…… ——《大國崛起》18世紀英國已成為最大殖民國家,英國海外市場急劇擴大,商品需求增加,手工生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3、英國海外市場急劇擴大,市場的需求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 提高生產力。市場條件材料:由于對傳統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了充足的流動勞動力… …貧窮的農民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4、圈地運動使英國獲得了充足的勞動力圈地運動—自由勞動力勞動力條件英國的手工工場比較發達,分工較細,手工業工人技術水平較高技術手工業的迅速發展5、英國的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技術積累技術條件一、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1、政治保障:英國較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 障礙。初步確立了 資產階級統治, 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 迅速發展。2、資本雄厚:英國通過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積累了進一步發展生產的 雄厚資本。3、市場廣闊:英國海外市場急劇擴大,市場的需求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 術,提高生產力。4、勞動力充足:圈地運動使英國獲得了充足的勞動力。5、技術積累:英國的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技術積累。二、工業革命的進程1、生產領域:1733年,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 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18世紀60年代,英格蘭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一次能紡出8根紗線的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紡織棉紗的速度,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促進了其它行業的變革。-------開始標志1733年,英國的一個鐘表匠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隨之“紗荒”出現,改進紡紗技術成為棉紡織業發展的關鍵。珍妮機的發明引發了棉紡織生產領域一系列的發明……1764年,珍妮紡紗機1769年,水力紡紗機 1779年,騾 機克隆普頓發明,它的出現,紡紗速度更快,紡紗質量更高。英國鐘表匠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這種水力紡紗機有4對卷軸,以水力作動力,紡出的紗堅韌結實,但比較粗。英格蘭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一次能紡出8根紗線的紡紗機。細而易斷粗而結實細而結實效率提高40倍人力水力水力水力這些機器在使用上有什么樣的局限性?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英國早期蒸汽機過于龐大,效率低體積小,效率高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1785年,改良蒸汽機開始用作紡織的動力機。2、動力領域:18世紀60年代--80年代,瓦特改進、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具有真正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學科網學科網瓦特改良后蒸汽機同早期蒸汽機相比有哪些進步?優點: 效率高,不受季節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作為工業生產的動力機器,逐步在紡織、冶金、采礦等領域推廣開來。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為過。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用熱能,為機械提供推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由來已久的依賴。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2、動力領域:18世紀60年代--80年代,瓦特改進、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具有真正實用價值的蒸汽機,應用于工廠生產(“蒸汽時代”)推動工業革命發展到新的階段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成為工業革命的標志。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思考:蒸汽機廣泛應用的影響。火車是誰發明的?何時發明的?蒸汽機帶來交通運輸業的顯著變化。人們開始利用蒸汽機推動交通工具。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機推動船兩側的明輪,稱為“輪船”。并在哈得遜河試航成功。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萊蒙”號1838年第一艘完全用蒸汽動力航行的汽輪橫渡大西洋用了18天1814年史蒂芬孫發明第一臺蒸汽機車,時速6千米。1825年駕駛自己設計的蒸汽機車,時速24千米。1826年制造的蒸汽機車“火箭”號,時速58千米。19世紀早期英國人人們開始大規模建設鐵路,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第一輛火車“旅行者”號3、交通領域: 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1.生產領域:1733年,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1765年,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2.動力領域:1785年,英國人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于工廠生產,推動工業革命發展到新的階段。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成為工業革命的標志。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3.運輸領域: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工業革命的成果從18世紀后期起,其他西方國家紛紛開始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法國、美國和德國等西方國家先后進行工業革命,開啟了歐美社會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4、工業革命的擴展(對歐美影響) 19世紀中期,在英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機器生產基本取代手工勞動,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場,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5、工業革命的完成材料一:19世紀中期,英國煤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國的7倍,德國的8倍,法國的近10倍……生鐵產量已經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產量的總和……生產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還多。 ——人民版教材P96英國成為“世界工廠”*1733年,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1765年,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1785年,英國人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于工廠生產,推動工業革命發展到新的階段。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成為工業革命的標志。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從18世紀后期起,其他西方國家紛紛開始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法國、美國和德國等西方國家先后進行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三、工業革命的影響資料1 1831年,英國出版了一本名為《機器的成績》的書。書中對工業革命的前后情況進行了這樣的對比:“兩世紀以前,1000個人中沒有一人穿襪子,一個世紀以前,500個人當中沒有一人穿襪子;現在,1000個人當中沒有一人不穿襪子.資料2 工業革命創造出無比的財富,這已經是人所盡知的事。1750~1800年,英國的煤產量增長一倍,進入19世紀后,100年竟增長20倍!生鐵產量在1740~1788年增長4倍。以后20年又增長了4倍,在19世紀,100年中增長30倍。生產的迅速發展,使英國在經濟上迅速超越各國,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錢乘旦《第一個工業化社會》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材料:“以機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機取代人力、獸力、水力、風力……把大量的機器和人力集中在廠房里,實現勞動分工的高度專業化,把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機器合理地組成機器系統,形成生產的流水線,科學計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時間,合理安排勞動力。這樣,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誕生了……” ——保爾·芒圖《十八世紀產業革命》在工廠中,有嚴格的勞動紀律。工人進廠、出廠和吃飯,都按規定的時間進行。車間內,每個工人都有固定的崗位,都要按時完成任務。以蒸汽為動力的工廠建立起來,用機器進行生產的規模逐漸擴大。工廠的生產能力迅速提高,很多新的生產方法被創造出來,工廠的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2.工廠和工廠制度的出現,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生產能力迅速提高手工工場與工廠的比較 相同:是資本主義不同時期的生產組織形式,都是以雇傭工人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大生產。 不同點:1.手工工場以手工操作為主,而工廠主要運用機器大生產;(本質區別) 2.手工工場的雇傭工人往往是在較分散的狀態下生產,而工廠的工人則相對集中。3.工廠管理制度非常嚴格,完全割斷了與農業的聯系,手工工場管理制度比較自由,受農時影響大。材料17世紀中—19世紀中英國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比較3.促進了人口由農村向城市流動,加速了城市化進程。 資料 “新生的工業能夠這樣成長起來,只是因為它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了作坊,從而把中等階級的勞動分子變成工人無產者,從前的大商人變成了廠主;它排擠了小資產階級,并把民間的一切差別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 ——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資料 “我們連奴隸都不如,我們是牲口。早晨三點鐘我們就要下井了,中間吃飯的時間只有十五分鐘,然后就一直干到下午四點鐘。地底下又黑又熱,空氣里又充滿了煤塵和毒瓦斯??我們這里不分男孩兒、女孩兒,都是從八九歲開始下井,不滿二十歲開始發燒,要是沒有死于瓦斯爆炸或者罐籠事故,我們可以活到四十歲,然后死于肺結核病。”---凡?高《渴望生活》4、社會關系變化:形成兩大對立的階級,即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兩極分化和階級差別,造成社會的不公正現象。5.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擴張材料 資產階級既已榨取著世界市場,于是就使所有一切國度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業)部門加工制造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從地球上最遙遠的地區運來的原料,并且他們所出產的制造品已經不只是供本國內部消費而且是供世界各處消費。 ——《共產黨宣言》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帶來環境問題,有環境污染等 三、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2、工廠和工廠制度的出現,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生產能力迅速提高3、促進了人口由農村向城市流動,加速了城市化進程。4、社會關系變化:形成兩大對立的階級,即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造成了巨大的兩極 分化和階級差別,造成社會的不公正現象。5.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導致了東西方發展的巨大差距。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6、造成環境污染等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2.西方近代文明傳入中國,中國新思潮萌發和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近代化起步。1.英法資本主義國家為擴大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先后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民地半封建社會。工業革命政治保障市場資本資源勞動力發明影 響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蒸汽機蒸汽汽船蒸汽機車生產力條件珍妮紡紗機階級關系生產方式……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世界工廠”.wmv 史蒂芬孫火車.mp4 工業革命.docx 工業革命.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