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殖器官的生長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本課是北師大版生物教材七年級上冊第6章“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的第3節,共2課時。考慮到本節三部分內容——花的結構、傳粉和受精、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緊密聯系,主線清晰。教學中希望將這些主體知識貫穿起來,因此調整了課時安排:第1課時:以主體知識(觀察花的結構;認識傳粉和受精;花的結構與果實和種子結構對應)為主線,讓學生對綠色開花植物生殖器官的生長過程有整體的認識。第2課時:拓展性地介紹兩性花、單性花和無性花,認識幾種植物的傳粉方式,講述蟲媒花與傳粉昆蟲的趣聞等,激發學生興趣。教學設計為:第一課時。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說出花的基本結構,解釋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概述傳粉和受精過程,闡明子房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花的結構,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圍繞子房發育與果實的觀察及完善概念圖活動,提高邏輯推理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理解開花形成果實和種子的過程,認同事物是發展和聯系的;通過明確開花的實質是孕育果實和種子,更加尊重和敬畏生命。三、教學重點與難點1、教學重點說出花的基本結構,解釋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概述傳粉和受精過程,闡明子房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2、教學難點概述傳粉和受精過程;闡明子房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四、教學設計思路整節課包括三部分內容,其中觀察花的結構是理解傳粉和受精,果實與種子形成的基礎。突出花的主要結構—雄蕊和雌蕊。教學從觀察解剖桃花的結構(視頻),認識雌蕊的“膨大的結構”能發育成果實引入,圍繞三個主要問題設計問題串,推進教學。(1)“膨大的結構”是什么?在哪里?尤其突出雌蕊中子房的位置及結構。(2)為什么有的子房不能進一步膨大發育成果實?引出兩個問題:一是精子在哪里?了解雄蕊的結構,尤其是雄蕊花藥成熟后會散發出花粉,花粉中有精子;二是精子和卵細胞如何相遇,通過視頻觀看傳粉和受精過程。(3)子房是如何進一步膨大發育成果實和種子各個結構?通過圖片對比完善概念圖,突破本節重難點:受精卵發育成胚,珠被發育成種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發育成果實。五、教學準備教師:PPT課件、視頻學生:課前預習六、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新課導入提問:綠色開花植物生殖器官包括些?花開花落好像悄無聲息,但花落的同時卻伴隨著果實的生長,所以小小的花朵卻孕育著一個個新的生命——種子。過渡:你們知道花有哪些結構嗎?花的哪一結構能發育成果實呢?從花到果實這一階段會經歷哪些過程呢?引入課題:生殖器官的生長(板書)PPT出示學習目標。回答傾聽齊讀 從學生熟悉的花開花落到果實的形成引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新知學習一、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過渡:雖然花的形態、顏色千差萬別,但它們的基本結構大致相同,下面以桃花為例,探究花的結構。出示視頻(觀察、解剖桃花)問題:1、雄蕊和雌蕊各包括幾部分?花的膨大的結構能發育成果實,那么膨大的結構是什么?在哪里?2、子房為什么能膨大形成果實?里面有什么重要的結構呢?出示PPT:雌蕊的結構并講解小結:子房由子房壁組成,內有胚珠,胚珠外層叫珠被,里面包裹卵細胞。過渡:只要有子房就能發育成果實嗎?比如春天桃花滿枝,但是只有少數能發育成桃子,為什么?介紹雄蕊結構,重點是花粉中含有精子。提問:對植物繁衍后代來說哪兩個是花的主要結構?小結(板書)傾聽觀看思考回答閱讀教材P113回答傾聽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圍繞“膨大的結構發育成果實”進行觀察,更有興趣了解子房的結構。通過“有的子房不能進一步膨大”的事實,引出雄蕊對一朵花的重要性,并為傳粉和受精的內容做鋪墊。新知學習二、傳粉和受精是種子形成的前提提問:精子和卵細胞如何才能相遇?播放視頻:《傳粉和受精》,布置觀看任務:受精卵的形成經歷了哪幾個過程?結合PPT講解:花粉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傳粉;花粉在適宜的條件下能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能穿過柱頭,沿著花柱到達胚珠,釋放出精子。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過渡:受精卵是新植物體的第一個細胞,經過不斷地細胞分裂,最終會發育成種子的哪個結構呢?觀看思考回答觀看認同傾聽閱讀教材P115通過提問,結合視頻,將微觀內容可視化,使學生清晰的認識到了傳粉和受精的整體過程,突破重難點。新知學習三、受精后胚珠發育為種子,子房發育為果實提問:胚珠中的受精卵發育成胚,珠被會發育成什么結構呢?整個種子由哪個結構發育而成?果皮由子房的什么結構發育而成?結合PPT講解:對比圖片,完善概念圖:將花的幾個重要結構,與果實和種子的結構一一對應。小結(板書):受精后,花朵逐漸凋謝,子房進一步膨大,發育成了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胚珠發育成種子。思考回答傾聽認同回答根據結構的相似性,將花的結構與果實、種子的結構對應起來,完善概念圖。通過提問與回答,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拓展提升運用所學相關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現象:(1)橘子、西瓜等果實中有很多種子,桃的果實中一般有一粒種子,為什么?(2)為什么玉米、葵花籽等,有時會出現缺粒或空癟現象?小組交流展示回答通過實際現象,評價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達標檢測1、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萼和花冠 B.花藥和子房 C.花被和雌蕊 D.雄蕊和雌蕊2、花粉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 ) A.受精 B.傳粉 C.傳粉和受精 D.開花3、一株綠色開花植物,形成果實和種子,一般必須完成兩個主要的生理活動,它們是( )A.開花和傳粉 B.開花和受精 C.傳粉和受精 D.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4、桃子吃的部分是哪一結構發育來的() A.子房 B.胚珠 C.子房壁 D.受精卵5、完成下列連線題。結構成分 發育后的結構子房 種皮子房壁 果皮胚珠 果實珠被 胚受精卵 種子思考作答反饋學生對本節內容掌握情況七、板書設計 生殖器官的生長花絲雄蕊花藥:花粉(內有精子)花 柱頭 傳粉 受精雌蕊 花柱 子房壁——————----------—果皮子房 果實珠被—----------—種皮胚珠 種子卵細胞(受精卵)——胚八、教學反思根據學生課堂反饋情況,學生對花的基本結構及雌蕊子房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而課程中間提問及完善概念圖的活動反映出:學生對傳粉、受精及果實、種子的形成等知識掌握比較到位,教學效果良好。主要特點以下幾個方面。(1)由學生熟悉的果實引入,通過觀察到花中一個膨大的結構發育成果實。由“膨大的結構”引入教學,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也使學習的目標性增強——關注花的主要結構。同時,這一問題貫穿本節課教學始終,引導學生從宏觀到微觀,從靜態到動態認識開花到結果的過程。(2)教學圍繞三個問題貫穿主線,設計了有梯度的問題串。學生隨著這三個主要問題,逐步了解到花的結構(尤其雌雄蕊結構),傳粉和受精,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形成。(3)概念的形成基于大量事實,并用概念圖板書的方式進行總結和概括,逐步幫助學生建立起本節的重要概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