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復習提綱1、 人全身的骨骼分為四個部分,它們分別是頭、軀干、手臂和腿腳。2、 人體的骨骼共有206塊。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體的支架──骨骼。(骨骼是空心的)骨骼占了人身體重量的20% 即占五分之一。3、 和其他動物骨頭一樣,人的骨骼也是又堅硬又結實,(大腿骨比花崗石還硬) 它是空心的,但有生命,它可以生長。4、 骨頭中間的軟物質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細胞。(即:骨頭里有骨髓和血管)5、 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撐人的身體,支持運動,保護內臟器官等作用)6、 一只手上的骨骼共有27塊。 7、 頭骨保護人的大腦,脊柱、肋骨和胸骨保護人的內臟器官1、骨頭與骨頭相連接的地方叫關節。2、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分別為鉸鏈關節、旋轉關節、球狀關節、鞍狀關節。3、人體的關節按照能否活動分為固定關節和活動關節(固定連接和活動連接)。4、人體的六大關節是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5、大腿和小腿之間的自由活動關節膝關節。6、最靈活的自由活動關節是球狀關節,位于身體的肩部和髖部。7、膝的彎曲和伸直是典型的鉸鏈關節的功能。8、拇指關節屬于鞍狀關節。9、肘部的旋轉關節允許前臂運動。10、、關節有什么作用?(有 固定、連接小骨、運動和緩沖的作用。)11、關節為什么可以自由轉動?(是因為我們身體里有旋轉關節,如:手腕關節和踝關節。能夠自由轉動就是旋轉關節所起的作用。)1、 人體有600多塊肌肉,占到了人身體重量的40% 即占五分之二,骨骼占了20% 即占五分之一。2、 肌肉也可以分為三部分:頭顱肌、軀干肌、四肢肌。3、 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骼、關節運動而實現的。4、 骨頭上的肌肉總是成對的在一起工作,一個收縮,另一個就舒張(放松)。收縮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緊又硬,還會變短。 如果肌肉連接著兩塊骨頭,那么當肌肉收縮時,兩塊骨頭就會相互靠近。5、 肌肉是人體活動的重要樞紐,它是由肌凝蛋白和肌動蛋白組成的。6、 做一個膝關節的模型圖中需要的材料有:木棒、木片、軟管、氣球皮。7、 我們感覺骨骼、關節、肌肉的主要方法是摸。8、不運動時身體有些部位的肌肉仍在工作?(心肌、呼吸肌、消化肌、腸壁、胃壁等肌肉仍在工作。)9、肌肉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蛋白質,生命體最小的單位是細胞。10、怎樣在運動中注意安全,避免肌肉受傷?(1、使用適當的保護性措施 2、運動前做一下準備活動 3、遵守合理的運動規則 4、選擇安全的運動場所等 5、不要讓肌肉過于疲勞,運動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漸進。)11、骨骼關節受傷怎樣處理?(如果受了傷,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將一塊冰敷在受傷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受傷后一定要告訴家長、老師或長輩。醫生給你醫療指示,一定要配合他們。若傷口沒有痊愈,不要馬上就參加運動,應有充分愈合的時間,這樣可避免病傷復發)1、 體育運動可以強健我們的骨骼和肌肉,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2、 經常運動可以改善人體的柔韌性; 可以增強心臟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肌肉更發達且收縮力強,體力充沛。3、 各種體育運動對增強體力、柔韌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樣如:體操運動可以改善人體的柔韌性;舉重可以增強體力,跑步可以增強耐力 游泳運動可以增強體力、柔韌性和耐力,(游泳屬于全能運動)使人更有耐力。4、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時需要多吃些蛋白質含量高、鈣含量高的食品。(如:雞蛋、牛奶類要多吃。)(含量高的有魚、嚇、肉、蛋、豆、奶類)5、兒童生長所必要的四大營養素是:蛋白質、礦物質、脂肪酸、維生素。7、怎樣加強骨骼和肌肉的保健?(為了使我們的骨骼和肌肉更加強健,我們應該每天堅持合理的體育運動;合理的搭配營養,多吃蛋白質和鈣含量高的食品。總之,要鍛煉身體、豐富營養、注意安全。)8、經常運動有哪些好處?(體育運動可以強健我們的骨骼和肌肉,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1、改善身體的柔韌性 2、增強心臟功能和增大肺活量 ,使人更有耐力。3肌肉發達,體力充沛,收縮力強。 4延緩衰老 5身體均稱。6、改善人體心血管功能,促進新陳代謝 7、增強免疫力、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改善身體的柔韌性 ;增強心臟功能和增大肺活量 ;肌肉發達,體力充沛, 延緩衰老 ;身體勻稱等等。) 1. 蠶的主要食物是桑葉。2. 蠶卵的形狀是橢圓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間有些凹下去,即將孵出的卵為黑灰色,卵只剩空殼是白色。殼上有小洞3. 剛孵化出的蠶像螞蟻,所以叫蟻蠶,黑色,像螞蟻似的,蟻蠶一出殼就要吃,因此要趕快用干毛筆或羽毛輕輕地幫它刷到桑葉上。4. 剛出殼的蟻蠶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讓它挪地方,應該用洗凈的干毛筆或羽毛輕輕幫它。5. 蠶寶寶的家要干凈、通風、溫暖,桑葉要新鮮,不能帶有水跡。6. 蟻蠶很小,一般是約有2~3毫米。7. 蠶的天敵很多,如:螞蟻、蟑螂、老鼠等,喂養的時候要遠離它們。8. 描述蠶卵和蟻蠶的情況:蠶卵: 橢圓形 像小米粒大小,中間有些凹下去,即將孵出的卵為黑灰色,卵只??諝な前咨ど嫌行《?。蟻蠶: 黑色,像螞蟻似的,蟻蠶一出殼就要吃,因此要趕快用洗凈的干毛筆或羽毛輕輕地幫它刷到桑葉上。9. 你的養蠶經驗是什么?(1、要為蠶寶寶在紙盒中布置一個溫暖的家,要干凈、通風,桑葉要新鮮,不能帶有水跡。2、別忘了在盒子扎孔,蠶寶寶也要呼吸。3、蠶寶寶怕螞蟻、蟑螂、老鼠等,要把蠶寶寶放在安全的地方。4、蠶寶寶不喝水,桑葉洗凈后必須要控干水分才能喂養它。5、剛出殼的蠶寶寶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它,如果想讓它挪地方,應該用洗凈的干毛筆或羽毛輕輕地幫它;桑葉切碎后給它吃;6、脫皮的時候不能弄斷它身上的絲。)10. 第一次脫皮后的蠶寶寶叫起蠶。 1. 蠶寶寶越來越大后,顏色會變得越來越淺。2. 吃了幾天桑葉的蠶寶寶不吃也不動,說明它準備要蛻皮。蠶寶寶脫皮前比蛻皮后小。蛻皮的原因是舊皮阻礙身體長大。3. 蠶的一生要脫皮4次,最后一次脫皮后,身體的長度大概有6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糞便后,不吃桑葉了,身體變得潔白、有些透明,蠶長到這時開始吐絲結繭。4. 蠶脫皮的時候。千萬不能弄斷它身上的絲。5. 蠶蛾是從蠶蛹羽化出來的。蠶蛾有2對翅膀,6只腳,身子大,翅膀小,飛不起來。6. 蠶蛾的身體分為:頭、胸、腹3部分,有3對足,它的觸角是羽毛形狀的。7. 蠶除了吃桑葉外,還會吃榆、蒲公英、萵筍等葉子。8. 蠶脫皮的時候有什么變化?為什么不能弄斷它身上的絲?(不吃也不動;因為它是靠絲固定著周圍的物體,才能脫下皮(“衣服”),如果弄斷了它身上的絲,它就會因為無法脫皮而死。)9. 怎樣辨別蠶蛾的雌雄?(雌蛹腹部大,雄蛹腹部小而末端較尖,雌蛾翅膀扇得慢,雄蛾翅膀扇得快)10、雌蛾與雄蛾交配后,雄蛾就會死掉,雌蛾會產卵。 1. 在古代,只有中國是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即: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種桑養蠶的國家)2. 我國西漢時候的張騫打開了通往西域各國的貿易通道,這條通道稱為絲綢之路。3. 抽絲的方法:1、把蠶繭表面的亂絲摘掉。2、把蠶繭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鐘。3、用竹絲刷攪動,把蠶絲的頭兒找到。4、開始抽絲。4. 蠶絲的長度一般在1000到1500米,最長達3000米。5. 你知道我國養蠶抽絲的歷史嗎?它對人類服飾業有哪些貢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進步,蠶絲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廣泛的運用,尤其是在是作為絲織品、布料等。用蠶絲做成各種各樣的服飾,蠶絲具有優良的特性,很高的經濟價值,它美觀、柔韌、輕便、耐熱絕緣,通氣吸濕,彈力適中,光澤柔和。穿著有冬暖夏涼之感等,為我國的服飾業推上了高峰。)6. 被稱為“纖維皇后”的蠶絲,可以制作服裝、服飾品和美術品。7.蠶的一生要經過蠶卵、蟻蠶、蠶蛹、 成蠶(蠶蛾) 4個階段。(自己要會用 圖或線把它們畫出來)1. 蠶吐絲結繭后變成蠶蛹,然后變成蠶蛾。2. 蠶蛾和蝴蝶的生長發育都要經過變態。3. 蠶和蝴蝶的相同點和不同是什么?(相同點:1、都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都要經過卵、幼蟲、蛹、 成蟲,身體分為:頭、胸、腹3部分,有3對足, 2對翅膀, 不同點:蠶一生要4次脫皮,蝴蝶5次脫皮;蠶食量大,蝴蝶食量??;蠶身子大,翅膀小,飛不起來,蝴蝶身子小,翅膀大,能飛行等。)4. 寫作文:寫出在養蠶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蠶卵時是橢圓形的,出殼后樣子像螞蟻,慢慢的,蠶寶寶越來越大。有一天,它不吃也不動了,以為它死了,第二天一看,它蛻下了一層皮,還長大了很多,顏色也變越淺了。蛻了4次皮后,身長有6厘米了,排完最后一次糞便后,它不吃桑葉了,身體變得潔白、有些透明。它開始搖頭晃腦地練習吐絲啦。)1. 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要看這一物體相對于另外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這另外一個物體,我們稱它為參照物,參照物是事先假定為不動或靜止的物體。2.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也不相同。3.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的意思是:坐船的人隨著小小竹排在江中前進,而兩旁原本不動的巍巍青山讓你感覺在后退。前一句是以巍巍青山作參照物,后一句是以小小竹排作參照物。4. 參照物不僅對判斷物體是否運動是必要的,對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5. 世界上一切物體都在運動,沒有絕對不動或靜止的物體。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6. 毛澤東寫過的“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句話的意思是:坐在地球上,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相對于地心(地軸),地球在天空轉動,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 7. 我們坐在緩慢行駛的汽車上,看到路兩旁的樹向后退,判斷汽車應在向前運動。8. 站在電梯上的人相對于電梯沒有運動,相對于房屋在運動。9. 房屋、樹木相對于地面沒有運動,相對于月球等在運動。10. 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要事先確定參照物。11. 自己坐在教室里,相對于課桌,自己處于靜止狀態;相對于太空,自己處于運動狀態。12. 某某說他家屋前的梧桐樹已經在那里生長了幾十年了,是絕對靜止的。他的說法正確嗎?為什么?(不正確,因為物體是否在運動是需要有參照物來判斷的,如梧桐樹,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但相對于月球或地球等是運動的,它每天都隨著地球的自轉在飛速的運動著。1. 運動的快慢可以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距離來測量,這就是運動速度,(也可以說,在一定距離中所用時間的多少)如:劉翔參加的110米跨欄比賽中,最好的成績是12秒882. 某某走一段路長50米,他用了1分鐘,他的速度是50米/分。3. 氣象臺發布臺風預報的時候,需要強調的信息有哪些?(臺風時間、風級、風速、和風向等)4. 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秒、分米/秒、厘米/秒、千米/小時等。5. 物體的運動速度,包括的因素有距離、時間、和運動的方向。6. 運動的方向也是描述物體運動的重要方面之一7. 怎樣使用秒表?(1、先將秒表切換至計時狀態及調整歸零;2、開始計時按“開始”鍵;3、實驗結束按“停止”鍵;4、再將秒表調整歸零,以便下次使用。)1. 物體的運動方式按照運動的軌跡(路線)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2. 按照運動的類型可以分為直線運動、往復運動、旋轉運動、擺動(復合運動必須是兩種以上的運動)3. 物體的運動方式有:移動、轉動、滾動、振動、擺動 (能用畫圖或畫線的方式來表示出來)需要會畫的還有:滑滑梯、拍球、蕩秋千、青蛙跳、鋸木頭等。4. 機械運動的三種基本形式是:平動、轉動、擺動。 5. 課本中的水輪:旋轉運動(曲線運動),鋸木頭:往復運動(直線運動),撥動橡皮筋:往復運動(直線運動),蹺蹺板:往復運動,轉椅:轉動(曲線運動),直升機、車子、易拉罐:是 旋轉運動和直線運動(復合運動)。6. 人們常用圖式方式來表示物體的運動。1. 一輛載重汽車行駛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或者 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與載重量、拉力的大小(發動機)、路面的好壞、坡度的大小、輪胎氣的飽足程度、輪子的大小等因素有關)。2. 在研究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中,假設:與拉力的大小有關。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保持不變的是:小車的重量、行進的距離等 需要改變的是:與拉力的大小。結論:小車運動的快慢與拉力的大小有關。注意:類似的題,假設什么,后面改變的條件就是什么。3. 在實驗中怎樣看小車行駛的快還是慢?(確定起點和終點)4. 在實驗中小車墊圈數不同或相同的,每次行駛距離不同,怎樣確定最后結果(距離)? (取平均值)。5. 小車從斜坡上滑下來,沖出去的距離與斜坡高度(斜坡長短)、斜坡大小、重量、坡面光滑(粗糙)程度等因素都有關系。6. 小車從斜坡上滑下來的時候,坡度越大,小車沖出去的距離越遠。7. 在做小車從斜坡上滑下來的實驗時,也是假設什么,后面改變的條件就是什么。8. 通過對小車運動的研究,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我知道了載重汽車行駛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也知道了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它們與載重量、拉力的大?。òl動機)、路面的好壞、坡度的大小、輪胎氣的飽足程度、輪子的大小等因素有關)。9. 在生活中,我們常??吹絻奢v不同的車從相同的斜坡自由的滑落下來,但是它們沖出去的距離并不一樣,請簡要說說其中的原因?(可能是:1、載重量不同。載重越重沖出的距離越遠。2、坡的高度不同。坡度越高沖出的距離越遠。所以它們沖出去的距離不一樣。)1. 伽利略設想要發明擺鐘,后來荷蘭的惠更斯完成了他的遺愿,制造了擺鐘。2. 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與擺長(擺線)有關,擺長(擺線)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擺得越快。擺的快慢與擺長的關系成反比。3.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擺動?舉出6種以上。(擺鐘、風鈴、吊燈、風吹樹擺、吊床、蕩秋千、搖籃等)4. 通過學習了擺,你知道怎樣調整擺鐘的快慢了嗎(知道,如果擺鐘快了,就把擺長(擺線)弄長一些:如果慢了就把擺長(擺線)弄短一些。因為擺長(擺線)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擺得越快。)5. 一個簡單的擺主要由擺線、擺錘、鐵架臺三部分組成。6. 擺的快慢與擺長(擺線)有關,與擺角、擺錘(擺重)無關,也就是說與擺角、擺錘(擺重)不影響擺動的快慢。1. 從哪些方面來感受力的存在?(力是無形的,但我們可以體驗和觀察到它作用在物體時所產生的效果,以人體肌肉來體驗到力的存在)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3. 要精確地測量力的大小,只能利用儀器,可以利用彈簧秤來測量力的大小。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字母“N”來表示。4. 怎樣使用彈簧秤?(怎樣使用測力計)(1、使用前先檢查指針是否在“0”處,如有偏差必須校正。2、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平齊。3、被測的力不可超過彈簧秤標定的最大數值。要明確秤的測量范圍和分度值,測量力時,被測力的大小應在測量范圍之內。)5. 使用測力計測量的步驟:1、用手(在提環處)提起測力計 2、將指針調整到零刻度 3、在掛鉤處掛上重物 4、看指針刻度。6. 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即一種物體對另一種物體產生了作用,就是力。有了力的作用,物體就會發生變化。)如:用手提水桶,手對水桶用了力,水桶受到了力。用手壓彈簧,手對彈簧用了力,彈簧受到了力。人用力的時候肌肉會緊張7. 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使運動的物體靜止;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可以改變物體的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 8.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相反和相對的力有:推力和拉力,動力和阻力,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等。9. 磁鐵分正負兩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南北兩級。分別用N、和S表示。10. 狗拉雪橇有拉力,溜冰有摩擦力,風車有風的推力。11. 比較磁力和推力的不同點:(磁力:沒有通過物體之間的接觸來相互作用;推力:通過物體之間的接觸來相互作用。)12. 從你彈棋子的游戲,說說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你有什么感受?(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使運動的物體靜止,可以改變物體的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彈的時候,要抓住時機,要瞄準作用點。)1. 彈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物體形變的大小有關。形變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2. 形變有:壓縮形變(如海綿、坐墊)、拉伸形變(如彈簧秤、橡皮筋)、彎曲形變(鋸片、尺子、弓箭)、扭轉形變(扭毛巾、扭繩、扭簧股將)3. 彈簧秤秤東西時,每增加一些物體,彈簧秤拉伸的長度有什么變化?其中的規律是什么?(彈簧秤會伸長一些。其中的規律是:在彈性范圍內,拉力越大(施加的外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4. 如果無限制地將物體掛下去,彈簧會怎樣?(會超過彈性范圍,無法或不能完全恢復彈性,會使彈簧斷裂)會做實驗:拉力與彈簧拉伸長度之間的關系。課本p77課后記錄5. 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限度就會不能完全恢復彈性,這個限度就叫做彈性限度。6. 當物體受到外力時,形狀或體積會發生改變,去掉外力后,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或體積,這種性質叫做彈性。這種能使物體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或體積的力叫做彈力。7. 物體在外力作用下,形狀發生變化時,會產生一種克服形變的力這種力也叫彈力。 8. 生產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彈性?舉出6種以上。(生產、生活中,利用物體彈性的例子很多,如:撐桿跳高、蹦蹦床、自行車坐墊、橡皮筋、拍籃球、拍足球、拍排球、彈簧秤、射箭、玩跳跳球等。)9. 用手壓彈簧時,要想使彈簧的形狀變化越大,就要使勁按壓彈簧,這是因為施加的外力越大,形變就越大。10. 在物體的彈性限度內,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越大,物體所產生的彈力越大。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1. 蘋果為什么會落地,牛頓是怎樣解釋的?(是某種看不見的力把蘋果拉向地面,這種力使其他東西掉下來時,也都落向地面,這個力來自地球(地球引力)。它使地球上的萬物都受到垂直向下(豎直向下)的重力。(注意:要求其他的事物為什么會落向地面,也要會用這一題的意思來回答)2. 單元檢測abc52頁的故事是說明向心力,離地心越近,物體越重;離地心越遠,物體越輕。3. 牛頓的第二個解釋,即:裝有水的桶,用手甩、轉圈,水灑不出來。是離心力,它使人類發展了航天等事業。4. 物體的輕重,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造成的)5. 拋向空中的物體最終落向地面,這是因為所有地球上的物體都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6. 物體的重心越低,站得越穩,這是重力的作用。(地球周圍的物體都向地面落下,是受到重力作用的影響。 7. 為什么大小不一的物體,小的一端朝下放放不穩,倒過來就放得穩?(倒過來兩邊一樣重才能放得穩,這是因為地球引力的緣故。兩邊一樣重實際上就是兩邊受到的地球引力一樣大了,這時就能平衡,如果一邊大一邊小,就不能平衡,地球引力就會把物體拉倒。8. 什么是重力,它有什么性質?用什么來測量物體的重力?(重力是指由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地球引力)而產生的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垂直)向下的;只能用測力計(彈簧秤)來測量物體的重力。)9. 水為什么總是往低處流?(因為地球是個球體,地球上的萬物都會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水也如此。加之由于水是液體,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1.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面積無關) 摩擦力是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 2. 物體穿過液體或空氣時,也會產生摩擦力,這種摩擦力叫阻力。3.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滾動和滑動兩種運動方式,一般條件下,滾動摩擦力 比滑動摩擦力小。4. ▲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輕重、接觸面的光滑(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的形狀也有一些關系。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圓形滾動,摩擦力小,其他形狀運動,摩擦力大。)5. 怎樣增大摩擦力和減小摩擦力?(增大摩擦力:1、接觸面加粗糙 2、增加物體的重量 3、改變物體的形狀 (即圓形滾動變為其他形狀運動)。減小摩擦力:1、接觸面變光滑 2、減少物體的重量 3、改變物體的形狀 (即其他形狀運動變為圓形滾動。)6. ▲阻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與面積的大小、接觸物體的密度、物體的形狀有關。面積越大,阻力越大,面積越小,阻力越小;在水中阻力大,在空氣中阻力小;流線型的阻力小,其他形狀的阻力大。)7. 怎樣增大阻力和減小阻力?(增大阻力:1、面積增大 2、改變物體運行環境。3、改變物體的形狀?!?減小阻力:1、面積變小 2、改變物體運行環境 3、改變物體的形狀 即把物體變為流線型運動)8. 舉出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減小摩擦力的實例6個以上。(增大摩擦力:磨刀的石頭、車子剎車、車子的防滑胎、車子防滑鏈、扭瓶蓋時墊的毛巾、鞋子的底紋、運動釘鞋、人們設計的運動跑道、足球場等。減小摩擦力:1、人們發明的車子輪胎(圓形)、單車鏈條上上油、娃娃滑梯的設計、溜冰鞋滑輪、退首飾時上油、路面設計成柏油路等。)9. 車輛輪胎上裝上防滑鏈,目的是什么?(增大摩擦力,防止輪胎打滑)10. 舉出幾種生活中減小阻力的實例(魚和海豚的形狀、鳥兒和許多動物的形狀都是流線型;車子、輪船、直升機等設計成的流線型等等。)1. 降落傘在下降的過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用箭頭表示出來。(有:地球對物體的引力(重力)↓、空氣的阻力↑、風的推力←、→)2. 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與傘面的大小、物體的輕重、傘面的材料、傘繩的長短有關。(傘繩的長短要適中)傘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物體越輕,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傘面的大小之間成反比。3. 降落傘能緩慢下降的原因是傘面大。 4. 說出制作降落傘的方法和步驟:(1、剪四段線,每段約50厘米長,將線系在手帕的四個角上。2、將四段線捋直后,下端系在一起,打個結。3、用一個金屬夾子夾在結上。4、拎住手帕頂端,先橫向對折兩次,放進夾子,再縱向對折兩次。1. 什么是調查?(調查是如果我們研究的是某個地方有哪些東西存在,某段時間發生了哪些事情,或者是兩個事件之間是否存在關系,或者是一個事實發生變化的來龍去脈,而進行的收集證據的方法。2. 調查有什么意義?(調查的意義很重大,調查可以使我們了解到事物在不同的時間內發生了哪些變化;調查可以使我們了解到一些事物的相同或不同的特征;可以使我們了解到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3. 怎樣制定一個調查方案?(第一步 確定想要調查的問題 第二步 劃分小組,分派調查區域 第三步 著手準備調查用的器材,如:筆記本、照相機等 第四步 開展現場調查 第五步 完成調查報告。4. 上題中調查,應該做的順序是:1、搞清楚調查對象 2、確定調查區域 3、開展現場調查 4、完成調查報告。5. 調查的形式有哪些?(有:現場調查、訪問調查、問卷調查、資料調查。)6. 問卷調查是最普遍、最常見的調查方法。7.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調查?舉出幾種。(1、附近小河的死魚比以前多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我們的校園有多少種植物?3、一個月當中我們班有多少人患過感冒?平均感冒了幾天?4、我們學校每天吃早點的同學有多少?)8. 如果要調查校園內的昆蟲,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昆蟲(昆蟲必須具備:身體有頭、胸、腹分三節,有3對足,一對觸角,都要經過變態)9. 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加拿大白鶴是在美國平原和北極卷兩地之間往返。10. 科學家通過對鳥的遷徒進行追蹤調查后了解到北極燕鷗的往返地點為北極——南極。11. 調查是收集證據的方法之一。12. 調查某事物,首先要搞清楚調查對象。13. 由:隨意調查、抽象調查、專項調查。14. 我們可以通過問卷、查閱、考察和查詢等方式來了解想知道的問題。15. 調查報告是通過對典型的問題、情況、事件的深入調查,經過分析、綜合而揭示其本質或客觀規律的書面報告。16. 調查報告的結構有:正文、標題。17. 開展調查時常用到的器材是:吸蟲器、捕蟲網、筆記本、放大鏡等。1. 當你在解釋地上雞蛋破碎的原因時,你就是在推理;當你在猜測手中雞蛋的“命運”時,你就在作預測。2. 推理是對已經發生的事件和正在發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3. 預測是根據現有證據和已有的經驗,對事物和現象的未來變化作出推測。4. 調查和預測的區別:(調查是對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弄個研究;預測是對事物和現象的未來變化作出推測。)5.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有多種情況需要預測。6. 科學的預測不是隨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據的推論。如果根據只是個人經驗,未經科學證實,也是經常要出錯的。7. 生活中常常有兩種情況需要預測:一種是一個現象出現后隨之會出現另一個現象;另一種是一個現象出現后隨之會出現多種現象的可能。8. 科學預測的例子:1、一枚紐扣電池一旦破損溶解,就可能污染60萬升水。這也許就是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2、如果沒有充分進行熱身就參加劇烈的運動,我們就可能在運動中受傷。3、如果我們不注意對飼養的禽類采取防疫措施,就有可能染上禽流感病毒。4、若長時間處于85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人的聽力及身體健康就可能會受到影響。5、一枚核彈在土壤里爆炸,很可能使10000(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顆粒不收。9. 自己的預測經驗和依據:1、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熱水,杯子有可能會破裂(依據:熱脹冷縮、冷熱不均) 2、烏云從天邊飄過來,天氣可能要有變化。(依據:烏云能形成雨或雪)3、晚上不按時睡覺,第二天可能會影響到學習知識。(依據:晚上睡眠不夠)4、小學的知識掌握不好,加之偷盜等不良現象的養成,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知識改變人的命運,偷盜進入犯罪地獄)10. 歷時40多年的研究,能夠預測黑猩猩行為的科學家是珍妮。11. 近年來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例子:1、東南亞大地震和發生海嘯,導致死亡人數上十幾萬人。2、非洲國家由于天氣太炎熱,每年都有相對較多的中暑、死亡現象發生。3、我國的長江、黃河沒有治理好以前,黃河河水泛濫、江水災害對長江、黃河沿岸的人民、生產生活乃至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12. 在裝有水的容器里放入2顆小石頭,水位會發生什么變化?放入10顆,放入20顆,情況又會怎樣?(放入2顆,水位稍微上升,放入10顆,水位明顯上升,放入20顆,水位大幅度上升。)(如果放入的是鹽,就會恰恰相反)A. 實驗。小車的運動。問題:小車運動的快慢與那些因素有關?假設:與拉力大小有關。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保持不變的是:小車重量,行進的距離。需要改變的條件是:拉力的大小。實驗設計與記錄:拉力(墊圈數) 實驗結果(厘米) 最后結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 6 5 7 5 6 5.82 7 6 8 10 9 83 10 12 11 14 13 12結論:小車運動的快慢與拉力的大小有關,拉力越大小車越快,反之越慢。B. 實驗。擺。問題:擺的快慢與那些因素有關?假設:與擺長有關。擺越長,擺的越慢;擺越短,擺的越快。保持不變的是:擺角、擺錘。需要改變的條件是:擺長(擺線)。實驗設計與記錄:擺長(厘米) 實驗結果(次/15秒) 最后結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50 7 8 8 7 8 7.680 5 6 7 5 6 5.8100 4 5 3 4 5 4.2結論: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擺線越長擺的越慢,反之越快。C. 實驗。阻力。問題:阻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假設:阻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設計實驗:用物體做成不同的形狀,從一個定點扔出去。實驗設計與記錄:物體形狀 實驗結果(厘米) 最后結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圓形 8 9 7 8 6 7.6方形 7 6 9 8 7 7.4流線型 10 11 10 10 13 10.8結論:阻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做成流線型的物體阻力小。D. 實驗。降落傘。問題: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假設:與傘面的大小有關。傘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保持不變的條件是:材料、繩長、放下高度。需要改變的條件是:傘面直徑實驗設計與記錄:傘的直徑(cm) 下降時間(秒) 平均用時(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30 3 4 3 4 5 3.860 4 5 6 5 6 5.290 5 6 7 7 8 6.6結論: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傘面的大小有關,傘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1) 連線自行車鏈條中加潤滑油汽車輪胎上的紋路 增大摩擦力軸承中的小鋼珠車輪上的防滑鏈條流線型的船體 減小摩擦力鞋底的花紋用毛巾包著瓶蓋擰蓋(2) 連線對以發生時間的解釋推理 在某個地方有哪些東西存在對正在發生時間的解釋預測 某個時段內發生了什么事情對事物的未來變化做出推測調查 兩個事件之間是否存在關系對現象的未來變化做出推測(3) 連線頭骨 保護心肺肋骨 承受較大的壓力大腿骨 保護腦子脊柱 彎腰,弓背(4) 連線,分類。沙發 提重物 壓海綿 擰瓶蓋 夾子 籃球 彈力 重力 摩擦力拉木箱 推板車 溜冰 蹦床 舉重 鑷子 擦火柴(5) 連線,分類。蟈蟈 蝗蟲 千足蟲 瓢蟲 蜜蜂 蟑螂 蜘蛛 螳螂 昆蟲蜈蚣 蝸牛 西瓜蟲 壁虎 赤眼蟲 蜻蜓 螞蟻 毛毛蟲(6) 連線肩關節 屈伸和環繞膝關節 旋轉運動髖關節 屈伸運動肘關節 環繞運動(7) 連線蜻蜓 直線運動 拍球蝴蝶 完全變態 往復運動 蕩秋千蟬 不完全變態 轉動 滑滑梯蠶 擺動 紙風車重力 拍球彈力 船在水面上航行浮力 自行車輪胎的花紋摩擦力 使用重垂線(8) 填上(左圖)關節的名稱和(右圖)骨骼的名稱。 物體的運動:移動 轉動 滾動 振動 擺動連線: 肩關節屈伸 膝關節 橈尺關節(前臂)旋轉 指關節 肘關節頜關節(下巴)既能伸屈又能旋轉 髖關節實驗1:問題: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假設:和傘面的大小有關,傘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保持不變的條件是:傘繩的長短、材料、重物的重量、放的高度等。需要改變的條件是:傘面的大小(直徑)。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傘面的大小有關,傘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實驗2:問題:小車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假設:和拉力有關,大力越大,小車運動的越快。保持不變的條件:坡度的大小、載重量、路面情況等需要改變的條件:拉力的大小。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小車運動的快慢與拉力的大小有關,拉力越大,小車運動的越快,反之越慢。實驗3:問題:如何減小物體在空氣中運動時所受的阻力?假設:和物體的形狀有關,流線型物體的阻力小。設計實驗:把物體做成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流線型等。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物體在空氣中運動時所受的阻力與物體的形狀有關,流線型物體的阻力小。實驗4:問題:擺的快慢與什么條件有關?假設:與擺線的長短有關,擺線越長擺的越慢;擺線越短擺的越快。保持不變的條件:擺錘、擺角等。 需要改變的條件:擺線的長短。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擺的快慢與擺線的長短有關,擺線越長擺的越慢;擺線越短擺的越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