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七章第一節《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泉州第十一中學 王榕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概述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認識動植物是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不可缺少的成分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對比、分析討論,提高觀察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交流生活中認識的動物及對動物的了解,認同動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員,形成愛護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1.動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 2.動物是食物鏈的結構成分。 3.建立食物鏈和食物網。 4.認同動物與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三、教學難點1.從生物圈的高度理解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建立食物鏈和食物網。四、教材分析:本節課內容是北師大版第17章第一節的第1課時,在知識內容上有聯絡教材前后的作用,本章和前兩冊第一、第四單元 生物和環境、生物圈中的人的思路一脈相承,同時又是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保護的基礎.教材的目的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加深學生對生物圈是統一整體的認識.而本節內容正是從這一觀點出發來分析動物個體行為活動和種群數量的消長對其生活環境、其他生物以及對人類的影響.因此,本節內容對學生加深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一認識具有重要意義.五、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對第一、第四單元 生物和環境、生物圈中的人等內容的學習,了解了一定的生態學的相關知識,可以理解動物也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它們也有特定的作用。六、教學方法:討論法、觀察法、講授法 七、教學準備:課件、視頻資料八、教學過程:教學引入:展示小故事:一個外國孩子眼中的《新華字典》,引出新課《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觀看視頻:截取紀錄片:《人與自然》的片段,引導學生認識到,動物使大自然充滿生機和活力,對生物圈的持續存在和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解決疑問:(1)、植物是怎樣獲得生活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的?(2)、動物可以嗎?它們怎樣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 (3)、動物都是直接以綠色植物為食嗎? (4)、動物的食性包括哪些?(一)、動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 1、植食性動物(如:兔、牛……)2、肉食性動物(如:狼、獅……3、雜食性動物(如:棕熊、雞…… 提問: 生活在同一生態系統內的生物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圖片展示同一片草地上的各種生物。 討論:(1)、蝗蟲和草、蝗蟲和青蛙、青蛙和蛇、蛇和鷹之間是什么關系? (2)、這種關系可以形成什么? (3)、由此可以看出動物在食物鏈中有什么作用? (4)、嘗試寫出圖17-2的食物鏈。 思考: (1)、在一條食物鏈中,最多包含幾個環節?他們的數量關系怎么樣?(2)、在一定的自然區域中,生物的種類是多樣的,它們之間的食物聯系會是單一的嗎?議一議:(1)、蛙大量被捕殺,貓頭鷹的數量會有什么變化?其它生物的數量會受什么影響?(2)、麻雀會偷食稻谷,我們能否將一個地區的麻雀全部剿滅?為什么?(二)、動物是食物鏈的組成成分1、食物鏈--------- 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各種生物之間有復雜的捕食與被食的關系,生物間的這種營養聯系就形成了食物鏈。 2、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結的復雜營養關系,叫食物網。提問: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呢?進行活動:建立食物鏈和食物網。(詳見課本第39頁)討論:(1)分析說明不同食物鏈之間的關系。 (2)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動物,人類的食物結構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結論: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任何一個環節上的生物消失,都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活,并且破壞生物之間的協調發展與平衡。植物和動物都是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不可缺少的成員。九:板書設計(一)、動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1、植食性動物(如:兔、牛……)2、肉食性動物(如:狼、獅……3、雜食性動物(如:棕熊、雞……)(二)、動物是食物鏈的組成成分1、食物鏈2、食物網十:練兵場十一:教學反思:本節課的設計理念,首先是讓學生認識到,動物是生物圈的一員,對動物的認識不能從我們人類的角度去評價它們的價值。通過視頻資料,課堂知識的學習,從而認識到動物在生物圈中的獨特作用。知道動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通過引導食物鏈與食物網的構建,知道其中的生物相互依賴,相互制約,使生物種群數量趨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間的協調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