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章第1節 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1.教學目標1.1 知識目標①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的區別及舉例。②理解動物的行為對動物個體生存和種族繁衍的意義;1.2 能力目標 ①通過分析渦蟲研究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實驗法的探究步驟;②通過對“研究渦蟲的實驗”進行討論,培養學生思考、語言表達能力;③通過列表比較“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培養學生的比較、區分和歸納的能力;1.3情感目標 ① 在分析渦蟲研究的資料過程中,體驗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逐漸形成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②在討論“研究渦蟲的實驗”中,培養學生交流、表達,合作的意識;③通過學習“后天學習行為的意義”,使學生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以適應將來的社會。2.設計思路圖片入手導入新課→展示資料合作研討→由點到面歸納特點→知識應用深化理解3.教學重點 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4.教學難點 分析渦蟲研究的資料,歸納先天性行為與后天學習行為的特征與區別。5.教學策略以學生討論為主,輔以教師的講解、引導、演示。6. 教學過程設計6.1 課前準備 ①有關“動物行為”的圖片、故事;②用PowerPint制作課件。6.2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圖片師:同學們看到了什么?(請幾位學生回答)生1:我看到草原上一只兇猛的獵豹在追逐獵物。生2:我看到有兩只大象在嘻戲、打鬧。……www.renjiaoshe.com師:同學們看到的和剛才幾位同學描述的都是動物在受到內外刺激時產生的一些行為。這些行為都屬于 “動物的行為”。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21的第一、二自然段。點擊鼠標出現:6.3新課學習 師: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人們通過對動物行為的研究,將其分為 “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接下來我們通過書本上的探究實驗—“渦蟲的行為研究”來認識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學生閱讀課文22-23頁動物行為研究示例:渦蟲的行為研究,完成學案。學案如下:《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學案?一、??渦蟲行為的研究實驗1:怎樣設計實驗方案發現并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渦蟲為什么生活在石塊下黑暗的地方?作出假設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方案教材22頁實施實驗并記錄按實驗1進行,結果發現渦蟲停留在_________環境的時間久。分析實驗現象步驟3中A與B是否形成對照??________?????????(2)步驟4中A與B是否形成對照??________??????? 實驗組是______,對照組是_____。實驗者控制的因素是_____。實驗結論 渦蟲喜歡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2:渦蟲對不同刺激的反應(1)光照:渦蟲的反應是????????????????,這種行為屬于?????????????????行為。(2)電擊:渦蟲的反應是????????? ??????,這種行為屬于?????????????????行為。?(3)光照緊接著電擊:渦蟲的反應是????????????????,此步驟重復100次。(4)第101次只有光:渦蟲的反應是?????????????,這種行為屬于??????????行為。(5)步驟(1)和步驟(4)的刺激都是光,為什么渦蟲的反應不同?如果從101次以后都只有光刺激渦蟲,渦蟲還會有步驟(4)的反應嗎??二、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比較。先天性行為后天性行為形成時間生來就具有的本能行為決定因素在遺傳的基礎上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穩定性不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適應性使生物適應相對簡單、穩定的環境學生用5-10分鐘閱讀課文并完成學案。教師簡介渦蟲的生活習性。(教師引導學生對實驗1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讓他們充分發表意見、交流看法。)師:在討論了“實驗1”的基礎上,我們再來看“實驗2”。(教師引導學生對實驗2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讓他們充分發表意見、交流看法。)請學生闡述兩種行為的區別,如何區分、判斷動物的行為?類 別先天性行為后天學習行為形 成生來就有的本能行為出生后逐漸學習形成的新行為獲得途徑由體內遺傳物質所控制的通過條件反射、嘗試、頓悟、印隨學習而逐漸形成的適應特征適應相對穩定的環境適應不斷變化的復雜環境進化趨勢無脊椎動物行為的主要方式動物越高等,后天行為越發達,占全部行為的比例也越大6.4 教學反饋與矯正、鞏固 1、課件出示動物行為圖片讓學生判斷屬于先天性行為還是后天學習行為。 2、學生自主舉例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3、討論:(1)不同動物學習能力有差別嗎?學習行為有遺傳因素的作用嗎? (2)展示狼孩的故事,①狼孩的這種行為是屬于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狼媽媽的行為呢? ②通過狼孩的故事,你對人類的學習行為有什么新的認識?6.5 小結 小結: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的比較?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形成時間生來就具有的本能行為?出生后逐漸學習形成的新行為決定因素?由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在遺傳的基礎上,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穩定性?不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適應性?適應相對簡單、穩定的環境?使動物適應復雜、變化的環境6.6知識鞏固和應用1、下列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 A大雁南飛 B黃牛耕地 C狗辯主客 D老馬識途 2、下列動物中,學習能力最強的是( ) A蚯蚓 B青蛙 C蝗蟲 D黑猩猩 3 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所具有的特點是( )①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②不是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③由身體里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為④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活動A ① ③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① ④4、動物具有學習行為,其意義是( )A便于找到食物 B能夠逃避敵害 C便于找到配偶 D能夠適應復雜的環境5、有一種蜜蜂的工蜂,它會掀開已死幼蜂巢室蓋子,然后把死蜂取走。這種行為是一種________行為,是由它體內的________決定的課外活動: 請你選用一種小動物設計一個實驗,訓練該動物學會某種行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