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第四節《激素調節》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激素調節”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6章第4節的內容,是本書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本節的主要內容是內分泌系統與激素調節的知識,教材以生長激素等幾種主要的激素的調節為例,著重說明激素對生長、發育、生殖、新陳代謝等基本生命活動具有重要而顯著的調節功能。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已學過的“神經調節”的基礎進行的,學習這部分知識,能使得學生對于生命活動的自我調節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為以后學習“健康地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有助于學生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濫用激素的行為。二、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人體部分系統以及神經調節,對于激素以不感到陌生,但是要正確區別人體各種激素的功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學生結合圖片和生活實際加深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通過生活實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概述內分泌腺的特點及種類,并區分與外分泌腺的關系;2.闡述三種激素分泌異常引起的病癥及其他們的作用;3了解神經調節與激素調節的關系。技能目標:1.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能描述人體內分泌腺的組成以及能說明激素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重要生理功能具有調節作用;2、通過閱讀思考,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介紹糖尿病、甲狀腺腫大以及巨人癥等知識,培養學生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2.通過了解部分激素分泌異常時的表現,增強同學們珍愛生命意識。3.通過介紹我國科學工作者率先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事例,培養學生的國家榮譽感。重點: 區分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三種激素即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和胰島素異常引起的癥狀及特點難點:幾種常見的人體激素的主要功能神經調節與激素調節的關系;四、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身體,回答問題“在青春期階段,大家身體會出現許多微妙的變化,男同學喉結突出,聲音變粗,女同學乳腺發育長大等,這些變化與人體的什么有關系呢?” 學生根據學過的有關青春期的知識,很容易聯想到自己身體的變化是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作用的結果,從而引出課題“人體的激素調節”。設計意圖:以學生的親身經歷導入新課,讓學生能更快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為下面學習其他的內容做鋪墊。(一)觀察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及激素通過剛才提到的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學生知道,它們分別是睪丸和卵巢產生的,而像睪丸和卵巢等這樣能產生激素的結構叫內分泌腺(將物質釋放出來的器官),所以激素是由人體的內分泌腺分泌的;此外還有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等,它們能分泌激素,通過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運送,沒有導管。與此對應的還有外分泌腺,有之前講過的唾液腺、汗腺、胃腺、腸腺等,由于唾液腺分泌唾液、汗腺分泌汗液,即分泌物為消化液;之前講過汗腺產生汗液即運送方式為導管。這就是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的區別。教師:課件展示內分泌腺及激素結構圖,讓學生觀察圖片中對應的結構其分泌的激素。學生從圖的上到下回答;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胸腺——分泌胸腺激素、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胰島——分泌胰島素、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睪丸——分泌雄性激素。教師強調:胰腺具有內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內分泌部是胰島,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里,是內分泌腺能分泌胰島素,而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過導管進入十二指腸,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內分泌功能,但是胰腺不能分泌胰島素,胰島位于胰腺之中,胰島能分泌胰島素。睪丸和卵巢不可能同時出現,女性圖有卵巢,男性圖有睪丸。人體的內分泌腺組成了內分泌系統。設計意圖:通過課件的展示,認識和區別內、外分泌腺,培養學生科學觀察的能力。(二)激素異常引起的病癥1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資料一生長激素引起的病癥即侏儒癥、巨人癥和肢端肥大癥的圖片,并提問這三種病是如何引起的?學生:侏儒癥是由于幼年時期生長素分泌不足,患者生長遲緩,身材矮小;而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就會造成巨人癥;成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造成肢端肥大癥。教師:生長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它的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對于腦的發育是沒有影響的,因此侏儒癥的患者的智力是正常的。2教師:用課件展示資料二并觀察甲亢、呆小癥和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圖片。學生:說出發病原因:呆小癥是由于幼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地方性甲狀腺腫是由于成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缺碘),甲亢是由于成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教師:這幾種病都與甲狀腺激素的分泌異常有關。甲狀腺是什么部位產生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呢?學生:甲狀腺激是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是促進生長發育;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系統的興奮性。教師:地方性甲狀腺腫由缺碘引起,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而我國大部分地區飲食中缺碘,碘不足會引起甲狀腺增生腫大,使人患上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那如何預防?學生:食鹽加碘可以預防碘缺乏癥,多吃一些海帶、紫菜等含碘的食物,同樣也可以預防碘缺乏癥。3.教師:用課件展示資料三并讓同學們閱讀學生:總結胰島能分泌一種吸收和利用糖類的一種物質——胰島素。教師補充:通過資料可知,沒有胰島,尿中出現了葡萄糖,而正常的尿液中沒有葡萄糖,有胰島尿中不會出現葡萄糖,說明胰島會產生吸收葡萄糖的物質。問如胰島分泌的胰島素不足引起什么?學生: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教師;糖尿病人的癥狀?學生;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輕即“三多一少”教師補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不能口服胰島素,因為胰島素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口服會被消化系統消化,從而失去藥效 。(三)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關系教師;展示乒乓球比賽的圖片,讓學生談談自己在特別興奮或突遇危險時的心理感受及身體狀況。幫助同學分析原因:大腦皮層興奮→促使腎上腺激素分泌→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管擴張、面紅耳赤。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設計意圖:通過圖片,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從人體的局部與整體關系考慮,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使學生對生命活動的調節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五、課堂總結:通過圖解的方式來讓學生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的能力。六、課堂練習:完成課件內的練習七、板書設計第四節激素調節內分泌腺分泌激素激素分泌異常引起的病癥激素異常 特點 作用生長激素 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但患者智力正常 侏儒癥 對生長發育起調節作用 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 巨人癥 成年后生長激素過多。 肢端肥大癥 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 甲亢 可以促進代謝,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 呆小癥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 地方性甲狀腺腫 胰島素 胰島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調節糖類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神經調節與激素調節教學反思通過多媒體展示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通過資料分析講解并熟知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異常癥,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本節中不足的是學生很難理解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以及胰島素的功能,有可能是講解時不夠生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