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0張PPT) 德國大文豪歌德曾經說:“現在我們沒有一座城市,甚至沒有一塊地方可以使我們堅定地指出:這就是德國!如果我們在維也納這樣問,答案是:這就是奧地利!如果我們在柏林提出這樣的問題,答案是:這里是普魯士!”那么德意志在哪里?這個歷史性的問題,拷問著每一個德意志人的心靈。歌德所要表達的信息是什么? 資料一:1648年,歐洲各國簽署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德意志分裂為了314個大大小小的邦國,邦國各自為政,中央權力幾乎不存在, 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名存實亡。1806年,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在拿破侖軍隊的入侵下解體。1814年,拿破侖被歐洲各國組成的反法同盟擊敗后,在英國和俄國的主導下,由38個邦國組成的德意志聯邦成立了,但各邦國依然擁有著獨立的主權。 資料二:各邦有自己的貨幣制度、自己的關稅和各 種工商條例,各邦之間關卡林立。一個商人從柏林去 瑞士必須經過十個國家,兌換十次貨幣,辦理十次過 境手續,繳納的關稅超過他所運貨物的價值。 資料三:課文66頁閱讀卡 政治上:經濟上:讀上面三則資料,說說德國走向統一的背景和原因?課文66頁1-2節 構成普魯士人口的主要是日耳曼民族,“日耳曼”在羅馬語中,是“好戰的戰士”的意思。此民族自形成以來,崇尚武功,戰爭和掠奪成了日耳曼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掠奪戰爭的結果,有時是滿載而歸,有時也不盡然。 有一次在與羅馬人的戰爭中,其中日耳曼族中的一支,青壯年男子全部戰死,部落中余下的婦女、老人和兒童為了不當俘虜,竟然集體自殺。普魯士是一個怎樣的民族?那么是什么人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普魯士人普魯士為什么能夠統一德意志?2、有良好的教育和行政體系(P68資料)1、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農業 3、單一的日耳曼民族4、強有力的領導(俾斯麥)5、素來好戰,對領土抱有無止境的擴張野心, 夢想統一德意志6、擁有歐洲最強大的陸軍,戰斗力強當代重大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俾斯麥在歷史上被稱為“鐵血宰相”,他所奉行的政策,被稱為“鐵血政策”,后來發展為“專制和戰爭”的代名詞。 他用鐵血政策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俾斯麥(1815-1898年)鐵血政策:對內主要是改革封建弊端,掃清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礙。對外主要指通過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包括丹麥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等三場戰爭。“鐵和血”政策指的是怎樣的政策?奧地利普魯士丹 麥法 國186418661870統一的經過(三次王朝戰爭)積極影響:(課文68頁)結束分裂、割據的局面,實現了德意志民族長期以來的夢想,對德意志民族的進一步現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統一后的30年內,德國在經濟、軍事、科學方面一躍為世界強國。消極影響:(課文68頁)通過鐵血道路實現,奠定了未來德國軍國主義的傳統,逐漸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同時,保留了君主政體。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實現。怎樣評價俾斯麥的“鐵和血”政策?(統一的影響是什么?)讀課文68頁資料與觀點,說說毛奇的見解是否有道理?德國統一的性質是什么?有道理,因為普魯士重視教育并高度重視對國民素質的培養,為國家的振興打實了基礎。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性質的自上而下的統一戰爭)實現德國統一的根本推動力是什么 ?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