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0】三輪沖刺 中考歷史考點一遍過+考點闖關沖刺(原卷版+解析版) 專題八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0】三輪沖刺 中考歷史考點一遍過+考點闖關沖刺(原卷版+解析版) 專題八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備戰2020年中考歷史考點闖關沖刺
主題八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解析版)
【考點闖關】
類型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例1】(2018江蘇南京)林則徐曾上奏道光帝:“竊臣等欽遵諭旨,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材料敘述的事件是( )
A. 虎門銷煙 B. 鴉片戰爭 C. 武昌起義 D. 北伐戰爭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道光帝派林則徐到廣東查禁鴉片。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故題干的“竊臣等欽遵諭旨,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敘述的是虎門銷煙。故A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敘述的是虎門銷煙,鴉片戰爭發生在虎門銷煙之后。故B不符合題意;武昌起義與林則徐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北伐戰爭與道光帝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例2】(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1836年《中國從報》登載:“(中國)是一個不大理會其他國家的自命不凡的國家。她視所有其他國家都不如她……一記來自外國強國的有力準確的一擊,就會動搖她的基礎。”率先對中國“準確的一擊"的國家是( )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法國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打敗了閉關鎖國的清朝,被迫開放,故A符合題意。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法國在鎮南關被馮子材打敗,故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
【例3】(2019年江蘇蘇州)閱讀下圖《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對圖表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A.鴉片戰爭后英國對華商品輸出持續增長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
C.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了中國市場
D.中國的民族資本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圖表信息可知,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并不是持續增長,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故A表述錯誤,不合題意;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故B表述正確,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涉及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了中國市場,故C不合題意;中國長期以來自給自足的農業、手工業對于英國傾銷的商品形成抵制作用,故D表述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
【舉一反三】
1.(2018江蘇宿遷)了解重大歷史事件并正確認識其影響,是初中歷史學習的重要目標。下列對相關歷史事件的影響,認識正確的是( )
A. 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
B.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化開始的標志
C. 《辛丑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
D. 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是近代中國反侵略斗爭的偉大起點,選項A符合題意;而選項B中國近代化開始的標志是洋務運動;選項C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是《馬關條約》的簽訂;選項D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核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中共七大。因此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所以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
2.(2019年山東濱州)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B.中國市場被打開
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沖擊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為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產品和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中國失敗,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是主要依據,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
3.(2019年湖南長沙)“這項條約是戰勝者在炮口下強加給戰敗者的,它沒有歐美國際協定中通常有的仔細審議。最諷刺的是,作為這場戰爭之直接起因的鴉片竟然只字未提。”該材料( )
A.指出了《南京條約》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
C.解釋了鴉片戰爭名稱的由來
D.反映了中國外交條約制度的確立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這項條約是戰勝者在炮口下強加給戰敗者的”可知《南京條約》的不平等性,故A正確。材料沒有解釋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故排除B項。材料沒有解釋鴉片戰爭名稱的由來,故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中國外交條約制度的確立,故排除D項。故選A。
類型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火燒圓明園 俄國侵占北方大片領土
【例4】(2019年山東德州)圖片是歷史的濃縮,它見證和訴說著歷史。下圖中的“廢墟”是西方列強在哪次侵華戰爭后造成的?(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題干圖片是圓明園廢墟。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圓明園,并搶劫財物燒毀圓明園全園,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浩劫,故B符合題意;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
【例5】(2018湖南邵陽)2018年4月11日,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將一件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的珍貴文物“青銅虎鎣”(見下圖)進行拍賣,并將當年參與聯軍“火燒圓明園”、劫走該文物的一名英國海軍上校的家信公之于眾。材料中的“參與聯軍”中的空格處應該填寫( )

A. 德意 B. 俄奧 C. 英法 D. 美日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公開搶劫圓明園的珍貴文物,最后火燒圓明園。故C符合題意;德意、俄奧、美日與火燒圓明園無關,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例6】(2019年湖南懷化)19世紀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是( )
A.俄國 B.美國 C.英國 D.法國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舉一反三】
?4.(2019年江蘇鹽城)外國船(包括兵船)可以往來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長江一帶自由通航。上述現象最早出現于
A.《南京條約》簽訂后 B.《天津條約》簽訂后
C.《辛丑條約》簽訂后 D.《九國公約》簽訂后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津條約》主要內容有: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允許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自由傳教;外國軍艦與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國公使駐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設領事館;賠償英國白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5.(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該條約是中俄
A.《璦琿條約》 B.《北京條約》 C.《改訂條約》 D.《勘分西北界約記》
【答案】B
【解析】清政府與俄國于1860年11月14日簽訂《北京條約》,清朝將原先規定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庫頁島以及不凍港海參崴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歸俄國所屬,從此中國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
類型三:洪秀全 太平天國運動
【例7】(2019年江蘇南京)“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領導者內訌,加之清政府的圍剿……最終以失敗告終。”材料描述的是( )
A.林則徐查禁鴉片 B.太平天國的興亡C.英法火燒圓明園 D.義和團反帝斗爭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領導者內訌,加之清政府的圍……最終以失敗告終。”結合所學知識,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3月,太平軍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為都城。頒布《天朝田畝制度》提出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1856年,楊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封其萬歲。洪秀全密令韋昌輝和石達開回部對付楊秀清。韋昌輝誅殺楊秀清及其眷屬,在天京城內制造大屠殺,洪秀全遂處死韋昌輝。石達開回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務,但是處處牽制石達開,石達開率部出走。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軍攻占天京,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失敗。B選項符合題意;1839年,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A選項不符合題意;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選項不符合題意;義和團反帝斗爭,義和團由山東、直隸一帶發展而來。提出的口號是:“扶清滅洋”。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
【例8】(2019年湖北恩施州)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1萬多拜上會會眾,蓄發易服,頭裹紅巾掀起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這次運動由興盛走向衰敗的標志是( )
A.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和江北大
B.太平天國改南京為天京定為都城
C.太平軍在江蘇青浦打敗華爾洋槍隊,但進攻上海時損失慘重
D.大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發生斗爭——“天京事變”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天京事變是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間發生的一次公開的分裂。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國主要領導人之間嫌隙日生,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各自結成自己的勢力集團,進行爭權奪利的斗爭,結果楊秀清被殺、石達開出走。天京變亂使太平軍元氣大傷,并喪失了乘勝殲滅敵人的有利時機,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故D符合題意;ABC表述與題干無關,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
【舉一反三】
6.(2019年湖南衡陽)某學者說:“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該學者講述的是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
A.李自成起義B.太平天國運動C .義和團運動D .秋收起義
【答案】B
【解析】依據“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可知,該學者描述的歷史事件應是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1856年的天京事變,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1864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所以B 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 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 。
7.(2019年海南)“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處跑,拿下南京立天國,旗開得勝萬民笑。”與歌謠相關的史實為( )
A .太平天國運動B .洋務運動C .維新變法運動D .義和團運動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中,定都南京,稱天京,故A 符合題意。洋務運動是清朝的自救運動,維新變法運動要實現君主立憲,義和團運動是扶清的,故BCD 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 。
8.(2019年四川自貢)下圖是某史書第二十章的目錄,其中“天國”是指( )

A .太平天國運動B .義和團運動C .戊戌變法D .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中的關鍵詞“拜上帝會”“洪秀全”等可知,天國指的是太平天國運動。故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BCD項。故選A。



【考點沖刺】
選擇題:
1.(2018·湖南永州)禁毒知識:6月27日是“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日”。林則徐在中國近代史上被譽為“禁毒第一人”,他在廣東虎門銷毀的毒品是( )
A.搖頭丸 B.冰毒 C.鴉片 D.可卡因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
2.(2018·湖南岳陽)右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一幅浮雕,所反映的歷史亊件的領導人是( )

A.關天培 B.陳化成 C.鄧世昌 D.林則徐
【答案】D
【解析】觀察題干圖片可知,題干圖片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一幅浮雕,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林則徐的虎門銷煙。1839 年 6 月 3 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故選:D。
3.(2018?南京)林則徐曾上奏道光帝:“竊臣等欽遵諭旨,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材料敘述的事件是(  )
A.虎門銷煙 B.鴉片戰爭 C.武昌起義 D.北伐戰爭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史實。據“竊臣等欽遵諭旨,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可知,材料敘述的事件是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次斗爭的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故選:A。
4.(2018?岳陽)右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一幅浮雕,所反映的歷史亊件的領導人是(  )

A.關天培 B.陳化成 C.鄧世昌 D.林則徐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史實。觀察題干圖片可知,題干圖片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一幅浮雕,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林則徐的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故選:D。
5.(2018·四川綿陽)分析圖片中歷史人物的共同特點。下列四個歷史人物中符合這一共同特點的是( )

戚繼光 鄭成功
A.噶爾丹 B.五世達賴 C.大小和卓 D.林則徐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將戚繼光和鄭成功的共同特點。戚繼光和鄭成功都是維護民族統一的民族英雄。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為“倭寇”。明朝中期,倭寇為患,到處燒殺擄掠,使百姓的生命財產慘遭損害,明朝政府派戚繼光到浙東沿海抗倭。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基本肅清東南沿海的倭寇。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寶島臺灣,清初,在東南沿海一帶堅持抗清的鄭成功,決心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臺灣,經過激戰,鄭成功取得了大勝,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將戚繼光和鄭成功歸為一類,其原因是他們都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他們都是民族英雄。選項D林則徐,符合題意。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前后用了23天,銷毀鴉片110多萬千克。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林則徐也是民族英雄。故選:D。
6.(2019年湖南衡陽)鴉片戰爭時期進步思想家中,誰編寫了《海國圖志》?
A.魏源 B.林則徐 C.譚嗣同 D.張之洞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魏源是鴉片戰爭時期地主階級思想家。鴉片戰爭后,列強的入侵,民族的危難,使魏源認識到要改變現狀,必須學習西方的長處,魏源編成《海國圖志》一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并說明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與虎門銷煙有關,C項與戊戌變法有關,D項與洋務運動有關。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
7.(2019年湖北孝感)1843年,中英雙方在香港議定了160余種貨物的稅率,中國的關稅稅率較以前降低了許多。這些稅率的調整主要依據( )
A.世界市場的形成 B.貿易平等互利的原則
C.中英兩國友好協商的結果 D.《南京條約》的規定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南京條約》簽訂后,中國失去了關稅自主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故D符合題意;世界市場的形成、貿易平等互利的原則、中英兩國友好協商的結果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
【點睛】題干關鍵詞“1843年、關稅稅率較以前降低了”是解題的關鍵,《南京條約》簽訂后,中國失去了關稅自主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
8.(2019年吉林)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性的鴉片戰爭,并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選項A符合題意;《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簽訂;《馬關條約》是甲午戰爭后簽訂的;《辛丑條約》是八國聯軍侵華后簽訂;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9.(2019年廣西貴港)中英《南京條約》規定:“在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中,應納進出叫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這一條款破壞了中國的( )
A.領土主權 B.軍事自主權 C.司法主權 D.關稅自主權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在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中,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結合所學可知,這條條款為協定關稅,即英商進出口貨物所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這有利于英國進行商品輸出。破壞了關稅自主權,使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中國經濟作用。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10.(2019年四川內江節選)填空題:將下列各小題補充完整。
(1)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割讓_______給英國;1987年4月,中葡兩國政府正式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99年12月20日對_______恢復行使主權。
【答案】(1)香港島澳門
【解析】(1)依據所學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987年4月,中葡兩國政府正式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11.(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1836年《中國從報》登載:“(中國)是一個不大理會其他國家的自命不凡的國家。她視所有其他國家都不如她……一記來自外國強國的有力準確的一擊,就會動搖她的基礎。”率先對中國“準確的一擊"的國家是( )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法國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打敗了閉關鎖國的清朝,被迫開放,故A符合題意。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法國在鎮南關被馮子材打敗,故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
12.(2018?聊城)讀圖。導致清朝這一時期幾種主要進口貨物關稅稅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俄簽訂《璦琿條約》 B.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C.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D.清政府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南京條約》內容的認識。鴉片戰爭中,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最后一項內容,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對中國危害最大,是導致清朝這一時期幾種主要進口貨物稅率(關稅)變化的主要原因。故選:C。
13.(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1836年《中國從報》登載:“(中國)是一個不大理會其他國家的自命不凡的國家。她視所有其他國家都不如她……一記來自外國強國的有力準確的一擊,就會動搖她的基礎。”率先對中國“準確的一擊"的國家是( )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法國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打敗了閉關鎖國的清朝,被迫開放,故A符合題意。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法國在鎮南關被馮子材打敗,故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
14.(2019年山東濱州)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B.中國市場被打開
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沖擊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為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產品和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中國失敗,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是主要依據,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
15.(2019年重慶A)1842年,英國《倫敦新聞畫報》載:(條約)確定了千百萬的賠款,永久割讓給我們一座島嶼。總之,它讓我們獲得的比想要的還多,該條約是( )
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北京條約》D.《馬關條約》
【答案】A
【解析】鴉片戰爭以中國的戰敗結束,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材料中“1842,永久割讓給我們一座島嶼”可知是《南京條約》,A符合題意;《天津條約》沒有割地的內容,B不符合題意;《北京條約》簽訂是1860年,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C不符合題意;《馬關條約》簽訂于1895年,割讓臺灣島等給日本,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6.“中國皇帝座下同意,英國臣民及家人仆從,從今以后獲準居住廣州、廈門、福州府、寧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鎮,以進行通商貿易,不受阻撓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 )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英國臣民及家人仆從,從今以后獲準居住廣州、廈門、福州府、寧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鎮”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五個通商口岸,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17.(2019年河北)《□□□□》沒有寫上禁止鴉片進口的條款,外國商人利用這一點,加強了進行有利可圖的非法買賣鴉片活動,清政將打輸了這場戰爭,不敢禁止這種買賣。結果鴉片交易實際上交變得毫無約束,鴉片進口從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應是( )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清政將打輸了這場戰爭,不敢禁止這種買賣。結果鴉片交易實際上交變得毫無約束,鴉片進口從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可知,清政府輸掉的這場戰爭與鴉片有關,且是在1842年之前,故此次戰爭是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被迫與有關簽訂《南京條約》,故A符合題意;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都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
18.(2019年福建)《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這說明( )
A.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鴉片戰爭是中英之間的第一次正面交鋒,這次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其中有“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這一條款,意味著中國的關稅主權遭到了嚴重破壞,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是《馬關條約》簽訂,C項是甲午戰后,D項是《辛丑條約》簽訂后。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
19.(2019年江蘇蘇州)閱讀下圖《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對圖表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鴉片戰爭后英國對華商品輸出持續增長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
C.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了中國市場
D.中國的民族資本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圖表信息可知,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并不是持續增長,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故A表述錯誤,不合題意;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故B表述正確,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涉及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了中國市場,故C不合題意;中國長期以來自給自足的農業、手工業對于英國傾銷的商品形成抵制作用,故D表述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
20.(2018?江西)一個曾在中國海關任職的英國人說,上海“已經變成了無法無天的外國人們的一個真正黃金國……其中許多人都是屬于這樣一種類型的:只要有利可圖,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顧忌,就是行兇殺人,也在所不惜。“這一情形開始于(  )
A.鴉片戰爭后B.第二次鴉片戰爭后 C.甲午中日戰爭后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后,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建、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后來又取得領事裁判權,使上海“變成了無法無天的外國人們的一個真正黃金國……其中許多人都是屬于這樣一種類型的:只要有利可圖,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顧忌,就是行兇殺人,也在所不惜。”由此可知題目中的情形開始于鴉片戰爭后。故選:A。
21.(2018·甘肅武威白銀)“1840~1842年,天朝大國被英國一支數千人的海軍艦隊接連挫敗。中國的落后和西方的先進最終在戰場上見了分曉。”該材料描述的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A
【解析】據題干 “1840?- 1842 年,天朝大國被英國一支數千人的海軍艦隊接連挫敗 ……” 并結合所 學知識可知,?1840- 1842 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侵略我國,清政府戰敗。故材料描述的是鴉片戰爭。 故選: A。
22.(2019年山東濱州)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B.中國市場被打開
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沖擊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為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產品和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中國失敗,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是主要依據,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
23.(2019年重慶A)1842年,英國《倫敦新聞畫報》載:(條約)確定了千百萬的賠款,永久割讓給我們一座島嶼。總之,它讓我們獲得的比想要的還多,該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
【答案】A
【解析】鴉片戰爭以中國的戰敗結束,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材料中“1842,永久割讓給我們一座島嶼”可知是《南京條約》,A符合題意;《天津條約》沒有割地的內容,B不符合題意;《北京條約》簽訂是1860年,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C不符合題意;《馬關條約》簽訂于1895年,割讓臺灣島等給日本,D不符合題意。故選A。
24.(2019年山西)“中國皇帝座下同意,英國臣民及家人仆從,從今以后獲準居住廣州、廈門、福州府、寧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鎮,以進行通商貿易,不受阻撓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英國臣民及家人仆從,從今以后獲準居住廣州、廈門、福州府、寧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鎮”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五個通商口岸,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25.(2018?大慶)在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中,便利英國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直接經濟掠奪的條款是(  )
A.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B.割讓遼東半島
C.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
D.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國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直接經濟掠奪。賠償英國2100萬元,加重勞動人民的負擔。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故選:A。
26.(2018?自貢)……的簽訂,中國的主權和領上完整遭到破壞,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文前省略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A
【解析】本題以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南京條約》的相關知識點。1842年8月《南京條約》簽訂,《南京條約》中規定中國割地、賠款、五口通商等,使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開始遭到破壞,古老的中國開始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標志著中國開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選項符合題意。故選:A。
(2019年河北)《□□□□》沒有寫上禁止鴉片進口的條款,外國商人利用這一點,加強了進行有利可圖的非法買賣鴉片活動,清政將打輸了這場戰爭,不敢禁止這種買賣。結果鴉片交易實際上交變得毫無約束,鴉片進口從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應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清政將打輸了這場戰爭,不敢禁止這種買賣。結果鴉片交易實際上交變得毫無約束,鴉片進口從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可知,清政府輸掉的這場戰爭與鴉片有關,且是在1842年之前,故此次戰爭是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被迫與有關簽訂《南京條約》,故A符合題意;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都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
28.(2019年福建)《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這說明( )
A.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鴉片戰爭是中英之間的第一次正面交鋒,這次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其中有“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這一條款,意味著中國的關稅主權遭到了嚴重破壞,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是《馬關條約》簽訂,C項是甲午戰后,D項是《辛丑條約》簽訂后。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
29.(2018?張家界)中國近代史既是中國人民的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其開端的標志是(  )
A.鴉片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第二次鴉片戰爭 D.甲午戰爭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知識點。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后,簽訂了《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選:A。
30.(2018?梧州)“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準英國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貿易通商無礙,”該材料反映的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南京條約》。由“大清皇帝恩準英國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貿易通商無礙”結合所學,《南京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涌上、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國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南京條約》。故選:A。
31.(2018?云南)1840年6月,載有4000多人的英國軍艦封鎖珠江口,進行武裝挑釁,戰爭正式開始。1842年8月,英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場戰爭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由材料“1840年6月,載有4000多人的英國軍艦封鎖珠江口,進行武裝挑釁,戰爭正式開始。1842年8月,英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對英國發動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描述。1840年6月,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以禁煙運動為借口,發動了鴉片戰爭。故選:A。
32.(2018?涼州區)“1840﹣1842年,天朝大國被英國一支數千人的海軍艦隊接連挫敗。中國的落后和西方的先進最終在戰場上見了分曉。”該材料描述的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鴉片戰爭。據題干“1840﹣1842年,天朝大國被英國一支數千人的海軍艦隊接連挫敗……”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侵略我國,清政府戰敗。故材料描述的是鴉片戰爭。故選:A。
33.(2018·四川自貢)……的簽訂,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旋渦。文前省略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的》
【答案】A
【解析】1842年8月《南京條約》簽訂,《南京條約》中規定中國割地、賠款、五口通商等,使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開始遭到破壞,古老的中國開始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據此,A選項符合題意。故選A。
34.(2018·浙江臺州)1938年,林則徐上書道光帝,痛陳鴉片“流毒于天下”,數十年后,“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由此得出,他主張嚴厲禁煙的原因是( )
A.閉關鎖國,腐敗不堪 B.兵弱銀荒,國力日衰
C.列強瓜分,國家危亡 D.懲治毒販,打擊侵略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材料的解讀能力。由題干材料中的“無御敵之兵”“無可以充餉之銀”可以得出得出,林則徐主張嚴厲禁煙的原因是兵弱銀荒,國力日衰。。故選B。
35.(2018·福建)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績是( )
A.領導虎門銷煙 B.擬定《海國圖志》
C.抗擊沙俄入侵 D.指揮黃海海戰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39 年 年 6 月 月 3 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林則徐的主要功績是領導虎門銷煙,故 A 符合題意;《海國圖志》是魏源的作品,故 B 不符合題意 ;抗擊沙俄入侵的是康熙帝,故 c 不符合題意;黃海海戰與林則徐無關,故 D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 A 。
36.(2018·江蘇鹽城)3.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擔當的民族.下表空白處與人物相對應的事件是( )
民族英雄 戚繼光 鄭成功 林則徐 鄧世昌
歷史事件 抗擊倭寇 收復臺灣 血戰黃海
A.抗擊沙俄 B.虎門銷煙 C.收復新疆 D.武昌起義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擊沙俄的是康熙帝,故A不符合題意;1839年,林則徐領導了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故B符合題意;收復新疆的是左宗棠,故C不符合題意;發動武昌起義的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37.(2018?廣東)英國在清末和中國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兩次是和其他列強合伙來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結束后,中國被迫簽訂了(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近代史上英國發動的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由材料“英國在清末和中國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兩次是和其他列強合伙來打的‘半仗’…”可知英國同中國打的“全仗”指鴉片戰爭。1840﹣﹣1942年,為打開中國市場,對中國傾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后,中國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A。
38.(2018?蘇州)觀察下表,分析表中稅率的變化與《南京條約》哪一內容直接相關(  )
1843年前后中英兩國進出口貨物稅率變化表
貨物 舊稅率(%) 新稅率(%)
棉花 24.19 5.56
棉紗 13.38 5.56
斜紋布 14.92 5.56
A.中英協定關稅 B.割讓香港島 C.賠款2100萬元 D.開放五口通商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南京條約》知識點。由圖表內容可以看出,1843年前后中英兩國進出口貨物稅率出現了大幅下降,結合所學,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被迫簽訂《南京條約》。《南京條約》規定英國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因此1843年前后中英兩國進出口貨物稅率出現了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協定關稅的影響。故選:A。
39.(2018?齊齊哈爾)“列強的炮聲驚醒了古老中華帝國的美夢,中華民族的屈辱史﹣﹣中國近代史開始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A、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B、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A。
40.(2018?郴州)19世紀前期,英國為了擴大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原料,把中國作為主要的侵略目標,悍然發動了侵略戰爭。這場戰爭是由鴉片走私引起的,被稱為“鴉片戰爭”。該戰爭使(  )
A.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B.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相關知識的掌握。據題干“19世紀前期,英國為了擴大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原料,把中國作為主要的侵略目標,悍然發動了侵略戰爭。這場戰爭是由鴉片走私引起的,被稱為‘鴉片戰爭’。”結合所學可知,英國政府為保護鴉片走私,借口中國禁煙,發動侵華戰爭。1840年6月,英國艦隊入侵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1842年8月,英國艦隊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條約主要內容: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英國商人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C。
41.(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該條約是中俄( )
A.《璦琿條約》 B.《北京條約》 C.《改訂條約》 D.《勘分西北界約記》
【答案】B
【解析】清政府與俄國于1860年11月14日簽訂《北京條約》,清朝將原先規定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庫頁島以及不凍港海參崴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歸俄國所屬,從此中國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
42.(2019年湖南懷化)19世紀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是( )
A.俄國 B.美國 C.英國 D.法國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43.(2018?荊州)1861年,法國作家雨果說:“搶劫已成為一種日常行為,小至小資家庭的錢匣,大至富麗堂皇的圓明園,直到被塞滿的褲子不堪負重,墜至腳踝處。”英法聯軍的這一掠奪行為出現在(  )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題干反映的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1856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瘋狂搶掠園中珍寶,為了掩人耳目,英法聯軍又放火焚毀了這座著名的皇家園林。故選:B。
44.(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該條約是中俄( )
A.《璦琿條約》B.《北京條約》C.《改訂條約》D.《勘分西北界約記》
【答案】B
【解析】清政府與俄國于1860年11月14日簽訂《北京條約》,清朝將原先規定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庫頁島以及不凍港海參崴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歸俄國所屬,從此中國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
45.(2019年湖南懷化)19世紀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是 ( )
A.俄國 B.美國 C.英國 D.法國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46.(2018?河池)“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眼睜睜的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與這則材料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第二次鴉片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相關知識。由材料“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眼睜睜的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可知,這反映的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1856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一路燒殺,攻入北京,還闖進圓明園,掠奪珍寶。為掩人耳目,他們又放火焚燒圓明園。故選:C。
47.(2019年江蘇鹽城)外國船(包括兵船)可以往來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長江一帶自由通航。上述現象最早出現于( )
A.《南京條約》簽訂后 B.《天津條約》簽訂后
C.《辛丑條約》簽訂后 D.《九國公約》簽訂后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津條約》主要內容有: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允許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自由傳教;外國軍艦與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國公使駐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設領事館;賠償英國白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48.(2018?懷化)中國版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像一個“大葡萄葉“,可后來由于東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讓。變成了一只“大公雞”。版圖的變化主要與哪國有關(  )
A.英國 B.法國 C.俄國 D.德國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史上俄國對中國的侵略的相關史實。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其中中俄《璦琿條約》割占了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共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的是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共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了中國西部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共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以后的五個勘界議定書,割占了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題干中版圖的變化主要與俄國有關。故選:C。
49.(2018?貴港)歷史遺跡是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與如圖遺跡有關的侵華戰爭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圖片是圓明園遺跡,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闖入皇家園林圓明園,大肆劫掠后,為掩蓋罪行,放火焚燒了圓明園,使圓明園成為一片廢墟。故選:B。
50.(2018?咸寧)1841年林則徐有言:“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下列列強侵略中國的史實最能證明林則徐預言的是(  )
A.逼迫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
B.攻占北京城,火燒圓明園
C.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
D.割占遼東半島,索銀二億兩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史上俄國對中國的侵略的相關史實。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趁火打劫,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俄國是中國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列強侵略中俄國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的史實最能證明林則徐的預言“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故選:C。
51.(2018·四川阿壩州)右圖是英軍隨軍畫師繪的《1860年中國戰爭》。在這次戰爭中,武裝侵略中國的國家除英國外,還有( )

A.俄國 B.美國 C.法國 D.日本
【答案】C
【解析】依據題干的“英軍、1860年中國戰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56——1860年,英國和法國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因此,《1860年中國戰爭》中,武裝侵略中國的國家除英國外,還有法國。故C符合題意;俄國和美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幫兇,沒有直接參戰。故AB不符合題意;日本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52.(2018·湖北荊州)13.1861年,法國作家雨果說:“搶劫已成為一種日常行為,小至小資家庭的錢匣,大至富麗堂皇的圓明園,直到被塞滿的褲子不堪負重,墜至腳踝處。”英法聯軍的這一掠奪行為出現在( )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在1860年搶劫 并火燒圓明園,是英法聯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大罪。A項發動鴉片戰爭的是英國;C項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的是日本;D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時間是1900年到1901年,與題意不符。故選B。
53.(2018·湖北咸寧)1841年林則徐有言:“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下列列強侵略中國的史實最能證明林則徐預言的是( )
A.逼迫清政府焙償白銀4.5億兩 B.攻占北京城,火燒圓明園
C.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 D.割占遼東半島,索銀二億兩
【答案】C
【解析】依據課本所學,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千米。C項符合題意;1901年清政府同英、法、美、俄等八國簽訂了《辛丑條約》,清政府焙償白銀4.5億兩。A項不合題意;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搶奪了里面的奇珍異寶,并放火燒圓明園。B項不合題意;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割占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符合題意,故選擇C。
54.(2018?福建)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績是(  )
A.領導虎門銷煙 B.撰寫《海國圖志》 C.抗擊沙俄入侵 D.指揮黃海海戰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虎門銷煙。1839年,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反禁煙斗爭取得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敢于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維護了民族尊嚴。A符合題意。故選:A。
55.(2018?郴州)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下列條款屬于該條約的主要內容是(  )
①割讓香港島給英國②中國賠償白銀4.5億兩③允許在通商口岸設立工廠④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相關知識。據題干“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結合所學可知,英國政府為保護鴉片走私,借口中國禁煙,發動侵華戰爭。1840年6月,英國艦隊入侵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1842年8月,英國艦隊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條約主要內容: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英國商人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C。
56.(2018·四川內江)史料實證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能夠證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西方列強嚴重破壞中國優秀文明成果的證據是( )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搶奪了里面的奇珍異寶,并放火燒圓明園。故選D。
57.(2018·貴州黔西南三州)1860年,火燒圓明園的軍隊是( )
A.英軍 B.英法聯軍 C.八國聯軍 D.日軍
【答案】B
【解析】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英國伙同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瘋狂搶掠園中珍寶,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毀了這座著名的皇家園林。故選:B。
58.(2019年湖北恩施州)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1萬多拜上會會眾,蓄發易服,頭裹紅巾掀起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這次運動由興盛走向衰敗的標志是( )
A.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
B.太平天國改南京為天京定為都城
C.太平軍在江蘇青浦打敗華爾洋槍隊,但進攻上海時損失慘重
D.大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發生斗爭——“天京事變”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天京事變是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間發生的一次公開的分裂。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國主要領導人之間嫌隙日生,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各自結成自己的勢力集團,進行爭權奪利的斗爭,結果楊秀清被殺、石達開出走。天京變亂使太平軍元氣大傷,并喪失了乘勝殲滅敵人的有利時機,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故D符合題意;ABC表述與題干無關,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
59.(2019年湖南衡陽)某學者說:“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該學者講述的是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
A.李自成起義 B.太平天國運動 C .義和團運動 D .秋收起義
【答案】B
【解析】依據“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可知,該學者描述的歷史事件應是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1856年的天京事變,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1864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所以B 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 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 。
60.(2019年海南)“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處跑,拿下南京立天國,旗開得勝萬民笑。”與歌謠相關的史實為( )
A .太平天國運動 B .洋務運動 C .維新變法運動 D .義和團運動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中,定都南京,稱天京,故A 符合題意。洋務運動是清朝的自救運動,維新變法運動要實現君主立憲,義和團運動是扶清的,故BCD 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 。
61.(2019年山東威海)下圖是新編《中國歷史》第一單元的目錄,根據內容判斷其單元主題應是( )

近代化的探索
B.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
C.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簽訂《北京條約》等,中國進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后,爆發太平天國運動,反抗外來侵略者。由此可知,其單元主題應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 符合題意;近代化的開端是洋務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是五四愛國運動,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62.(2019年江西)“這次叛亂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為一種動力,打破一個偉大民族的死氣沉沉的氣氛,使他們覺醒,意識到需要有一個新國家。1894年、1895年、1898年、1900年、1901年和1904年到1905年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這次叛亂”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戊戌變法 C.義和團運動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這次叛亂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為一種動力,打破一個偉大民族的死氣沉沉的氣氛,使他們覺醒,意識到需要有一個新國家”可知,此內容反映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故A符合題意;戊戌變法屬于維新派的變革,故B不合題意;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不可能對1894年、1895年、1898年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影響,故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
63.(2019年江蘇南京)“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領導者內訌,加之清政府的圍剿……最終以失敗告終。”材料描述的是( )
A.林則徐查禁鴉片 B.太平天國的興亡
C.英法火燒圓明園 D.義和團反帝斗爭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領導者內訌,加之清政府的圍……最終以失敗告終。”結合所學知識,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3月,太平軍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為都城。頒布《天朝田畝制度》提出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1856年,楊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封其萬歲。洪秀全密令韋昌輝和石達開回部對付楊秀清。韋昌輝誅殺楊秀清及其眷屬,在天京城內制造大屠殺,洪秀全遂處死韋昌輝。石達開回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務,但是處處牽制石達開,石達開率部出走。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軍攻占天京,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失敗。B選項符合題意;1839年,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A選項不符合題意;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選項不符合題意;義和團反帝斗爭,義和團由山東、直隸一帶發展而來。提出的口號是:“扶清滅洋”。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D 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
二、材料分析題
64.(2019年湖北孝感節選)家國情懷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受命于欽差大臣,后赴廣東虎門銷煙。“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他愛國情懷的真實寫照。
——摘自初中歷史教學參考書
材料中的“他”是誰?虎門銷煙有何歷史意義?
【答案】(1)林則徐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考生答題不必拘泥于文字表述,只要符合題意即可)
【解析】(1)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他受命于欽差大臣,后赴廣東虎門銷煙”,結合所學可知,面對鴉片流毒,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要求嚴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到廣州查禁鴉片;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林則徐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堅強意志。
65.(2019年湖北恩施州節選)探究題
習近平主席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話點燃了億萬人民在新時代奮發向前的激情。回首中華民族的近現代奮斗歷程同樣可以用這經典來概括。為了找到依據,某學校某班級設計了如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忍辱負重】
1840年,東南沿海的隆隆炮聲驚醒了清朝皇帝“天朝上國”的迷夢。英國發動了一場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
(1)英國發動的這場戰爭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19世紀末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事件是什么?
【答案】(1)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
【解析】(1)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1840年,東南沿海的隆隆炮聲驚醒了清朝皇帝“天朝上國”的迷夢。英國發動了一場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可知,此內容反映的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1840年鴉片戰爭,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1894年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故在19世紀末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
66.(2018山東省聊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著名學者辜鴻銘說:“咸同年間(1851—1875年),粵匪擾亂。清廷如一叢病之軀,幾難著手。得一時髦郎中湘鄉曾姓者,擬方名曰‘洋務清火湯’,服若干劑未見轉機。”
材料二甲午戰爭失敗后,李鴻章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是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述咸同年間清廷多“病”纏身的原因。
(2)辜鴻銘為什么稱“湘鄉曾姓者”為“時髦”的郎中?
(3)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李鴻章“傷感”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原因:遭受西方列強侵略;遭到農民起義(或太平天國起義)的沉重打擊;白然經濟開始解體。
(2)原因:他較早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率先創辦了洋務企業。
(3)主要原因: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解析】(1)根據材料“咸同年間(1851——1875年),粵匪擾亂。”可知是太平天國運動。結合所學可知,1856——1860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企圖進一步打開了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國帶來嚴重后果,戰后人民反抗清朝統治的斗爭。由此得出咸同年間清廷多“病”纏身的原因:遭受西方列強侵略;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太平天國起義的沉重打擊。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粵匪”指太平天國運動,“時髦郎中湘鄉曾姓者”指曾國藩, “洋務清火湯”指洋務運動。材料大意是指曾國藩領導洋務運動,希望學習西方的技術來救亡圖存,維持清朝的統治。但洋務運動失敗根本原因是在沒有改變封建制度前提下,單純引進西方科學技術。
(3)根據材料三甲午戰爭失敗后,李鴻章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是勉強涂飾,虛有其表。”由此得出李鴻章傷感的原因是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結合課本所學,甲午中日戰爭中,洋務運動創辦的北洋軍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破產,洋務運動運動的目的沒有實現,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備戰2020年中考歷史考點闖關沖刺
主題八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原卷版)
【考點闖關】
考點1:林則徐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例1】(2018江蘇南京)林則徐曾上奏道光帝:“竊臣等欽遵諭旨,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材料敘述的事件是( )
A. 虎門銷煙 B. 鴉片戰爭 C. 武昌起義 D. 北伐戰爭
【例2】(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1836年《中國從報》登載:“(中國)是一個不大理會其他國家的自命不凡的國家。她視所有其他國家都不如她……一記來自外國強國的有力準確的一擊,就會動搖她的基礎。”率先對中國“準確的一擊"的國家是( )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法國
【例3】(2019年江蘇蘇州)閱讀下圖《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對圖表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A.鴉片戰爭后英國對華商品輸出持續增長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
C.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了中國市場
D.中國的民族資本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
【舉一反三】
1.(2018江蘇宿遷)了解重大歷史事件并正確認識其影響,是初中歷史學習的重要目標。下列對相關歷史事件的影響,認識正確的是( )
A. 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
B.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化開始的標志
C. 《辛丑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
D. 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2.(2019年山東濱州)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B.中國市場被打開
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沖擊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3.(2019年湖南長沙)“這項條約是戰勝者在炮口下強加給戰敗者的,它沒有歐美國際協定中通常有的仔細審議。最諷刺的是,作為這場戰爭之直接起因的鴉片竟然只字未提。”該材料( )
A.指出了《南京條約》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
C.解釋了鴉片戰爭名稱的由來
D.反映了中國外交條約制度的確立
考點2:第二次鴉片戰爭 火燒圓明園 俄國侵占北方大片領土
【例4】(2019年山東德州)圖片是歷史的濃縮,它見證和訴說著歷史。下圖中的“廢墟”是西方列強在哪次侵華戰爭后造成的?(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例5】(2018湖南邵陽)2018年4月11日,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將一件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的珍貴文物“青銅虎鎣”(見下圖)進行拍賣,并將當年參與聯軍“火燒圓明園”、劫走該文物的一名英國海軍上校的家信公之于眾。材料中的“參與聯軍”中的空格處應該填寫( )

A. 德意 B. 俄奧 C. 英法 D. 美日
【例6】(2019年湖南懷化)19世紀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是( )
A.俄國 B.美國 C.英國 D.法國
【舉一反三】
?4.(2019年江蘇鹽城)外國船(包括兵船)可以往來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長江一帶自由通航。上述現象最早出現于
A.《南京條約》簽訂后 B.《天津條約》簽訂后
C.《辛丑條約》簽訂后 D.《九國公約》簽訂后
5.(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該條約是中俄
A.《璦琿條約》 B.《北京條約》 C.《改訂條約》 D.《勘分西北界約記》
考點3:洪秀全 太平天國運動
【例7】(2019年江蘇南京)“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領導者內訌,加之清政府的圍剿……最終以失敗告終。”材料描述的是( )
A.林則徐查禁鴉片 B.太平天國的興亡C.英法火燒圓明園 D.義和團反帝斗爭
【例8】(2019年湖北恩施州)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1萬多拜上會會眾,蓄發易服,頭裹紅巾掀起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這次運動由興盛走向衰敗的標志是( )
A.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和江北大
B.太平天國改南京為天京定為都城
C.太平軍在江蘇青浦打敗華爾洋槍隊,但進攻上海時損失慘重
D.大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發生斗爭——“天京事變”
【舉一反三】
6.(2019年湖南衡陽)某學者說:“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該學者講述的是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
A.李自成起義B.太平天國運動C .義和團運動D .秋收起義
7.(2019年海南)“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處跑,拿下南京立天國,旗開得勝萬民笑。”與歌謠相關的史實為( )
A .太平天國運動B .洋務運動C .維新變法運動D .義和團運動
8.(2019年四川自貢)下圖是某史書第二十章的目錄,其中“天國”是指( )

A .太平天國運動B .義和團運動C .戊戌變法D .辛亥革命
【考點沖刺】
選擇題:
1.(2018·湖南永州)禁毒知識:6月27日是“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日”。林則徐在中國近代史上被譽為“禁毒第一人”,他在廣東虎門銷毀的毒品是( )
A.搖頭丸 B.冰毒 C.鴉片 D.可卡因
2.(2018·湖南岳陽)右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一幅浮雕,所反映的歷史亊件的領導人是( )

A.關天培 B.陳化成 C.鄧世昌 D.林則徐
3.(2018?南京)林則徐曾上奏道光帝:“竊臣等欽遵諭旨,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材料敘述的事件是(  )
A.虎門銷煙 B.鴉片戰爭 C.武昌起義 D.北伐戰爭
4.(2018?岳陽)右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一幅浮雕,所反映的歷史亊件的領導人是(  )

A.關天培 B.陳化成 C.鄧世昌 D.林則徐
5.(2018·四川綿陽)分析圖片中歷史人物的共同特點。下列四個歷史人物中符合這一共同特點的是( )

戚繼光 鄭成功
A.噶爾丹 B.五世達賴 C.大小和卓 D.林則徐
6.(2019年湖南衡陽)鴉片戰爭時期進步思想家中,誰編寫了《海國圖志》?
A.魏源 B.林則徐 C.譚嗣同 D.張之洞
7.(2019年湖北孝感)1843年,中英雙方在香港議定了160余種貨物的稅率,中國的關稅稅率較以前降低了許多。這些稅率的調整主要依據( )
A.世界市場的形成 B.貿易平等互利的原則
C.中英兩國友好協商的結果 D.《南京條約》的規定
8.(2019年吉林)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9.(2019年廣西貴港)中英《南京條約》規定:“在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中,應納進出叫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這一條款破壞了中國的( )
A.領土主權 B.軍事自主權 C.司法主權 D.關稅自主權
10.(2019年四川內江節選)填空題:將下列各小題補充完整。
(1)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割讓_______給英國;1987年4月,中葡兩國政府正式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99年12月20日對_______恢復行使主權。
11.(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1836年《中國從報》登載:“(中國)是一個不大理會其他國家的自命不凡的國家。她視所有其他國家都不如她……一記來自外國強國的有力準確的一擊,就會動搖她的基礎。”率先對中國“準確的一擊"的國家是( )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法國
12.(2018?聊城)讀圖。導致清朝這一時期幾種主要進口貨物關稅稅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俄簽訂《璦琿條約》 B.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C.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D.清政府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
13.(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1836年《中國從報》登載:“(中國)是一個不大理會其他國家的自命不凡的國家。她視所有其他國家都不如她……一記來自外國強國的有力準確的一擊,就會動搖她的基礎。”率先對中國“準確的一擊"的國家是( )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法國
14.(2019年山東濱州)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B.中國市場被打開
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沖擊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15.(2019年重慶A)1842年,英國《倫敦新聞畫報》載:(條約)確定了千百萬的賠款,永久割讓給我們一座島嶼。總之,它讓我們獲得的比想要的還多,該條約是( )
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北京條約》D.《馬關條約》
16.“中國皇帝座下同意,英國臣民及家人仆從,從今以后獲準居住廣州、廈門、福州府、寧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鎮,以進行通商貿易,不受阻撓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 )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17.(2019年河北)《□□□□》沒有寫上禁止鴉片進口的條款,外國商人利用這一點,加強了進行有利可圖的非法買賣鴉片活動,清政將打輸了這場戰爭,不敢禁止這種買賣。結果鴉片交易實際上交變得毫無約束,鴉片進口從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應是( )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18.(2019年福建)《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這說明( )
A.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
19.(2019年江蘇蘇州)閱讀下圖《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對圖表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鴉片戰爭后英國對華商品輸出持續增長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
C.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占領了中國市場
D.中國的民族資本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
20.(2018?江西)一個曾在中國海關任職的英國人說,上海“已經變成了無法無天的外國人們的一個真正黃金國……其中許多人都是屬于這樣一種類型的:只要有利可圖,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顧忌,就是行兇殺人,也在所不惜。“這一情形開始于(  )
A.鴉片戰爭后B.第二次鴉片戰爭后 C.甲午中日戰爭后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
21.(2018·甘肅武威白銀)“1840~1842年,天朝大國被英國一支數千人的海軍艦隊接連挫敗。中國的落后和西方的先進最終在戰場上見了分曉。”該材料描述的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2.(2019年山東濱州)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B.中國市場被打開
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沖擊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23.(2019年重慶A)1842年,英國《倫敦新聞畫報》載:(條約)確定了千百萬的賠款,永久割讓給我們一座島嶼。總之,它讓我們獲得的比想要的還多,該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
24.(2019年山西)“中國皇帝座下同意,英國臣民及家人仆從,從今以后獲準居住廣州、廈門、福州府、寧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鎮,以進行通商貿易,不受阻撓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25.(2018?大慶)在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中,便利英國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直接經濟掠奪的條款是(  )
A.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B.割讓遼東半島
C.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
D.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26.(2018?自貢)……的簽訂,中國的主權和領上完整遭到破壞,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文前省略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27.(2019年河北)《□□□□》沒有寫上禁止鴉片進口的條款,外國商人利用這一點,加強了進行有利可圖的非法買賣鴉片活動,清政將打輸了這場戰爭,不敢禁止這種買賣。結果鴉片交易實際上交變得毫無約束,鴉片進口從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應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28.(2019年福建)《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這說明( )
A.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
29.(2018?張家界)中國近代史既是中國人民的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其開端的標志是(  )
A.鴉片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第二次鴉片戰爭 D.甲午戰爭
30.(2018?梧州)“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準英國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貿易通商無礙,”該材料反映的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31.(2018?云南)1840年6月,載有4000多人的英國軍艦封鎖珠江口,進行武裝挑釁,戰爭正式開始。1842年8月,英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場戰爭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32.(2018?涼州區)“1840﹣1842年,天朝大國被英國一支數千人的海軍艦隊接連挫敗。中國的落后和西方的先進最終在戰場上見了分曉。”該材料描述的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33.(2018·四川自貢)……的簽訂,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旋渦。文前省略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的》
34.(2018·浙江臺州)1938年,林則徐上書道光帝,痛陳鴉片“流毒于天下”,數十年后,“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由此得出,他主張嚴厲禁煙的原因是( )
A.閉關鎖國,腐敗不堪 B.兵弱銀荒,國力日衰
C.列強瓜分,國家危亡 D.懲治毒販,打擊侵略
35.(2018·福建)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績是( )
A.領導虎門銷煙 B.擬定《海國圖志》
C.抗擊沙俄入侵 D.指揮黃海海戰
36.(2018·江蘇鹽城)3.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擔當的民族.下表空白處與人物相對應的事件是( )
民族英雄 戚繼光 鄭成功 林則徐 鄧世昌
歷史事件 抗擊倭寇 收復臺灣 血戰黃海
A.抗擊沙俄 B.虎門銷煙 C.收復新疆 D.武昌起義
37.(2018?廣東)英國在清末和中國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兩次是和其他列強合伙來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結束后,中國被迫簽訂了(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38.(2018?蘇州)觀察下表,分析表中稅率的變化與《南京條約》哪一內容直接相關(  )
1843年前后中英兩國進出口貨物稅率變化表
貨物 舊稅率(%) 新稅率(%)
棉花 24.19 5.56
棉紗 13.38 5.56
斜紋布 14.92 5.56
A.中英協定關稅 B.割讓香港島 C.賠款2100萬元 D.開放五口通商
39.(2018?齊齊哈爾)“列強的炮聲驚醒了古老中華帝國的美夢,中華民族的屈辱史﹣﹣中國近代史開始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40.(2018?郴州)19世紀前期,英國為了擴大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原料,把中國作為主要的侵略目標,悍然發動了侵略戰爭。這場戰爭是由鴉片走私引起的,被稱為“鴉片戰爭”。該戰爭使(  )
A.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B.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1.(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該條約是中俄( )
A.《璦琿條約》 B.《北京條約》 C.《改訂條約》 D.《勘分西北界約記》
42.(2019年湖南懷化)19世紀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是( )
A.俄國 B.美國 C.英國 D.法國
43.(2018?荊州)1861年,法國作家雨果說:“搶劫已成為一種日常行為,小至小資家庭的錢匣,大至富麗堂皇的圓明園,直到被塞滿的褲子不堪負重,墜至腳踝處。”英法聯軍的這一掠奪行為出現在(  )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44.(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該條約是中俄( )
A.《璦琿條約》B.《北京條約》C.《改訂條約》D.《勘分西北界約記》
45.(2019年湖南懷化)19世紀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是 ( )
A.俄國 B.美國 C.英國 D.法國
46.(2018?河池)“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眼睜睜的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與這則材料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第二次鴉片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47.(2019年江蘇鹽城)外國船(包括兵船)可以往來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長江一帶自由通航。上述現象最早出現于( )
A.《南京條約》簽訂后 B.《天津條約》簽訂后
C.《辛丑條約》簽訂后 D.《九國公約》簽訂后
48.(2018?懷化)中國版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像一個“大葡萄葉“,可后來由于東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讓。變成了一只“大公雞”。版圖的變化主要與哪國有關(  )
A.英國 B.法國 C.俄國 D.德國
49.(2018?貴港)歷史遺跡是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與如圖遺跡有關的侵華戰爭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0.(2018?咸寧)1841年林則徐有言:“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下列列強侵略中國的史實最能證明林則徐預言的是(  )
A.逼迫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
B.攻占北京城,火燒圓明園
C.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
D.割占遼東半島,索銀二億兩
51.(2018·四川阿壩州)右圖是英軍隨軍畫師繪的《1860年中國戰爭》。在這次戰爭中,武裝侵略中國的國家除英國外,還有( )

A.俄國 B.美國 C.法國 D.日本
52.(2018·湖北荊州)13.1861年,法國作家雨果說:“搶劫已成為一種日常行為,小至小資家庭的錢匣,大至富麗堂皇的圓明園,直到被塞滿的褲子不堪負重,墜至腳踝處。”英法聯軍的這一掠奪行為出現在( )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53.(2018·湖北咸寧)1841年林則徐有言:“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下列列強侵略中國的史實最能證明林則徐預言的是( )
A.逼迫清政府焙償白銀4.5億兩 B.攻占北京城,火燒圓明園
C.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 D.割占遼東半島,索銀二億兩
54.(2018?福建)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績是(  )
A.領導虎門銷煙 B.撰寫《海國圖志》 C.抗擊沙俄入侵 D.指揮黃海海戰
55.(2018?郴州)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下列條款屬于該條約的主要內容是(  )
①割讓香港島給英國②中國賠償白銀4.5億兩③允許在通商口岸設立工廠④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6.(2018·四川內江)史料實證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能夠證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西方列強嚴重破壞中國優秀文明成果的證據是( )

57.(2018·貴州黔西南三州)1860年,火燒圓明園的軍隊是( )
A.英軍 B.英法聯軍 C.八國聯軍 D.日軍
58.(2019年湖北恩施州)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1萬多拜上會會眾,蓄發易服,頭裹紅巾掀起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這次運動由興盛走向衰敗的標志是( )
A.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
B.太平天國改南京為天京定為都城
C.太平軍在江蘇青浦打敗華爾洋槍隊,但進攻上海時損失慘重
D.大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發生斗爭——“天京事變”
59.(2019年湖南衡陽)某學者說:“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該學者講述的是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
A.李自成起義 B.太平天國運動 C .義和團運動 D .秋收起義
60.(2019年海南)“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處跑,拿下南京立天國,旗開得勝萬民笑。”與歌謠相關的史實為( )
A .太平天國運動 B .洋務運動 C .維新變法運動 D .義和團運動
61.(2019年山東威海)下圖是新編《中國歷史》第一單元的目錄,根據內容判斷其單元主題應是( )

近代化的探索
B.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
C.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62.(2019年江西)“這次叛亂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為一種動力,打破一個偉大民族的死氣沉沉的氣氛,使他們覺醒,意識到需要有一個新國家。1894年、1895年、1898年、1900年、1901年和1904年到1905年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這次叛亂”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戊戌變法 C.義和團運動 D.辛亥革命
63.(2019年江蘇南京)“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領導者內訌,加之清政府的圍剿……最終以失敗告終。”材料描述的是( )
A.林則徐查禁鴉片 B.太平天國的興亡
C.英法火燒圓明園 D.義和團反帝斗爭
二、材料分析題
64.(2019年湖北孝感節選)家國情懷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受命于欽差大臣,后赴廣東虎門銷煙。“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他愛國情懷的真實寫照。
——摘自初中歷史教學參考書
材料中的“他”是誰?虎門銷煙有何歷史意義?



65.(2019年湖北恩施州節選)探究題
習近平主席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話點燃了億萬人民在新時代奮發向前的激情。回首中華民族的近現代奮斗歷程同樣可以用這經典來概括。為了找到依據,某學校某班級設計了如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忍辱負重】
1840年,東南沿海的隆隆炮聲驚醒了清朝皇帝“天朝上國”的迷夢。英國發動了一場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
(1)英國發動的這場戰爭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19世紀末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事件是什么?





66.(2018山東省聊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著名學者辜鴻銘說:“咸同年間(1851—1875年),粵匪擾亂。清廷如一叢病之軀,幾難著手。得一時髦郎中湘鄉曾姓者,擬方名曰‘洋務清火湯’,服若干劑未見轉機。”
材料二甲午戰爭失敗后,李鴻章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是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述咸同年間清廷多“病”纏身的原因。


(2)辜鴻銘為什么稱“湘鄉曾姓者”為“時髦”的郎中?


(3)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李鴻章“傷感”的主要原因。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備戰2020年中考歷史考點一遍過

主題八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考點1:林則徐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2011】版課標·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列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中考預測】·知道鴉片戰爭的史實。了解《南京條約》,根據不平等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考點解讀】
林 則 徐 虎 門 銷 煙 時間 1839年6月3日至25日(道光年間)
原因 鴉片泛濫導致白銀大量外流,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 (2)官員、士兵吸食鴉片,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
概況 (1)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煙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到廣州后陸續繳出鴉片110多萬千克。 (2)1839年6月至25日,收繳的鴉片在虎門被當眾銷毀。
意義 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紀念 1987年聯合國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鴉 片 戰 爭 時間 1840年6月——1842年8月
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 ②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
過程 (1)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 (2)1841年初,強占香港。道光帝下詔對英作戰。英軍進攻虎門炮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戰死。接著,英軍又占領廣州城北的四方炮臺 (3)1841年秋,英軍攻占廈門、定海、寧波。1842年進犯吳淞,江南老將提督陳化成率眾抵抗,力竭犧牲。英軍后又攻占鎮江。8月初到達南京下關江面。
結果 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
影響 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南 京 條 約 時間 1842年8月
條款 主要內容 危害
通商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破壞貿易主權,有利于外國資本主義商品輸出,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割地 割香港島給英國; 香港島成為英國侵華的據點,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
賠款 賠款2100萬銀元; 開創賠款惡例,增加人民負擔
議稅 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關稅自主權開始遭到破壞,有利于外國資本主義商品輸出和掠奪原料
影響 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后續簽訂的其他條約 (1)1843年,英國又被迫清政府簽訂《虎門條約》,從中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2)1844年,清政府被迫與美國、法國分別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美國、法國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考點2:第二次鴉片戰爭 火燒圓明園 俄國侵占北方大片領土
【2011】版課標·簡述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
【中考預測】·知道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史實,根據不平等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
【考點解讀】
第二次 鴉片戰爭 時間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豐年間)
原因 (1)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2)直接原因(導火線):“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
過程 爆發標志:1856年10月,英軍炮轟廣州,挑起戰爭。 (2)1857年,英法聯合出兵,攻陷廣州。 (3)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
結果 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影響 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天津條約》 1858年,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簽訂。西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隨后,清政府在與英、法、美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又被迫承認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
《北京條約》 清政府除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外,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額也大幅增加。
火 燒 圓 明 園 時間 1860年10月 侵略者 英法聯軍 圓明園海晏堂圓明園遺址
經過 (1)1860年,英法聯軍借口換約受阻,出兵占領天津,進逼北京。 (2)英法聯軍占領安定門,控制北京城,揚言要直搗皇宮。 (3)英法聯軍對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奪,又放火燒毀。
認識 圓明園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也是落后就會挨打的證明,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蠻、兇殘的本質。
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概況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是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時間 不平等條約名稱 割占領土范圍 割占領土面積
1858年 中俄《璦琿條約》(割占)領土最多 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 60多萬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條約》 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 40萬平方千米
1860年 1864年 《北京條約》 《勘分西北邊界條約》 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 44萬平方千米
1881年 《改訂條約》 中國西北部 7萬平方千米
危害 使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遭到嚴重的破壞
考點3:洪秀全 太平天國運動
【2011】版課標·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
【中考預測】·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
【考點解讀】
洪秀全 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1851年在廣西發動金田起義,隨后發展成為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死后,太平天國運動被曾國藩領導的湘軍鎮壓。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 時間 1851——1864年 領導者 洪秀全
革命綱領 前期《天朝田畝制度》;后期《資政新篇》
發展過程 準備 創立“拜上帝會” 1843年在科舉道路上屢屢失敗的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并發展壯大。
開始 金田起義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建立 政權 永安建制 洪秀全稱“天王”楊秀清稱“東王”蕭朝貴稱“西王”馮云山稱“南王”韋昌輝稱“北王”石達開稱“翼王”。太平天國初步建立起政權組織。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軍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都城。定都天京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
北伐和西征 1853年,為了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和鞏固政權。北伐軍全軍覆沒,西征則取得重大勝利。軍事上進入全盛時期。
由盛 轉衰 天京事變 1856年秋,發生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重建領導集團 洪秀全封洪仁玕為干王,總理朝政;提拔陳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將領。
安慶陷落 1860年,曾國藩的湘軍包圍安慶。陳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敗,安慶陷落。
失敗 天京陷落 1864年,天京的陷落,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失敗。
性質 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運動
意義 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
失敗的 原因 (1)主觀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太平天國無法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的腐敗,也無法長時間地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 (2)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重要文獻 《天朝田畝制度》 內容 規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國想通過此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保暖”的理想社會,
局限性 主張在小生產的基礎上廢除私有制和平均社會財富,是不可能實現的,實際上也沒有實現。
《資政新篇》 作者 洪仁玕
內容 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
局限性 受當時歷史條件限制,未能付諸實踐
【易錯警示】太平天國運動斗爭的矛盾首指清政府,其次是外國侵略者,所以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是反侵略反封建的農民革命運動。
【相關圖片】

林則徐 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時的場景 中英《天津條約》簽訂時的場景

圓明園遺址 洪秀全像 《天朝田畝制度》 書影《資政新篇》書影 曾國藩
【易混易錯】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直接目的是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這與以前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的直接目的不同。
【名師點撥】
《辛丑條約》中說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的內容是“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辛丑條約》中沒有開埠通商和割地的條款。

1.“香港島”和“香港地區”的區別。
(1)《南京條約》中割讓的“香港島”,只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香港地區”的一部分。
(2)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司和新界三個部分,其余兩部分是英國通過1860 年中英《北京條約》 (九龍司)和1898 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新界)先后割占和強租去的。
2.近代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反抗給我們的啟示:
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們:落后就要挨打,閉關必然落后。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才能不斷進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中國近代史也是一部抗爭史,它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強不息、不屈不撓、不畏強暴的民族,御辱自強、救亡圖存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前進動力。一部中國近代史還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們:反帝反封建必須同時進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進生產力和大多數人民利益的無產階級才能提出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時空觀念】
鴉片戰爭 —————————————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珠江口—廣州—廈門—南京 廣州—占領天津、進逼北京
主題時間 19世紀40年代—60年代(19世紀中期)
主題空間 疆土范圍縮小(珠江口區域、北方,以北方最為明顯) 沿海城市開始被迫開放(東南→渤海),上海等城市地位開始凸顯
【史實學史】
1.在地球上某個角落里有著一個人間奇跡:它叫夏宮。……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創造的一切幾乎是神話性的東西都體現在這座宮殿中。……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在歷史的審判臺前,一個強盜叫作法國,另一個則叫作英國。……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國、滌蕩了污泥濁水的法國一定會把這筆不義之財歸還給被搶劫過的中國,這一天是一定會來到的。
——[法]維克多〃雨果《致巴特力爾上尉》
【設問】結合材料,談談你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感受。
側重體現家國情懷
【解答】這是侵略者野蠻的行為,是對全人類的犯罪,它警示中國人民落后就要挨打。
2.“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
—— 《天朝田畝制度》
【設問】《天朝田畝制度》體現了哪一階級的愿望? 側重體現史料實證
【解答】農民階級。
【家國情懷】
【民族精神】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如何評價林則徐?
【解答】:體現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振奮了民族精神,增強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斗志。因而,林則徐不光是禁煙英雄,也是民族英雄,他被譽為近代禁毒先驅,他堅決維護民族利益、敢于反抗外來侵略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唯物史觀】
“社會存在決定意識”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的失敗,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解答】
封閉保守必然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2)弱國無外交,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增強綜合國力,才能在國際上生存;(3)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否則就會落伍于世界。





歷史時序


考點突破


提升突破


核心素養提升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延安市| 舒兰市| 金乡县| 湘乡市| 克什克腾旗| 财经| 南雄市| 凤山县| 烟台市| 奎屯市| 民乐县| 巴林右旗| 金塔县| 绥中县| 浦县| 玛曲县| 浠水县| 刚察县| 巢湖市| 金乡县| 炎陵县| 芜湖市| 夏津县| 西乌珠穆沁旗| 洪江市| 乌海市| 大埔区| 化州市| 海宁市| 延边| 义马市| 普洱| 宁陵县| 若羌县| 临猗县| 方城县| 盐池县| 高碑店市| 铅山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