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植物的生殖學科版本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 章????節 第七單元第一章第一節課????型 新課 教學時間 第1課時(45分鐘)教材分析 《水中生活的動物》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級第五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對本章來說是個重點也是難點,具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在已經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來學習,讓學生知道水中生活的動物—魚類的主要特點,對于學生全面認識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觀點有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后面的第六單元《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作了鋪墊。學 習 者分 析 學生在已有七年級生物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本冊內容,是對生物學中植物學內容的更深學習。學生有興趣,學習熱情,教師要抓住這個契機,開展教學,相信能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形成生命科學中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2、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1、嘗試發現和解釋生命現象。2、掌握探究方法 三、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過觀察、思考和討論,能夠列舉植物常見的無性生殖。?教學重點 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舉了植物常見的無性繁殖。教學難點 通過探究,理解影響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關鍵。教學資源 PPT ??課本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教學活動1(5min)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創設情景:在生活中你見到過植物通過哪些方式產生新個體?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出:大蒜發芽,土豆長芽,扦插富貴竹的莖段,嫁接蟹爪蓮,綠豆發芽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產生新個體的過程發生在植物的那個部位,它們有無本質區別?? 自主回答??? 1、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2、引出教學目標,目標引動,情境帶動。教學活動2(30min)新知識講授和課堂時間交替? 針對桃樹等通過種子產生新一代的方式,結合種子結構的基本知識,知道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而受精卵則是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結果。組織學生觀察植物無性生殖的圖片,鼓勵學生歸納出無性生殖的概念。組織學生看書----觀察思考幫助指導展示植物嫁接的錄像或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體會影響嫁接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是什么??組織學生如何開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選擇什么樣的扦插材料能夠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應做哪些處理?質疑:植物的無性繁殖在生產實踐中有什么作用? 1、自主討論?2、自主歸納 1、加強學生的觀察、動手和總結能力。2、創造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3、采用直觀教具演示,降低學生對抽象現象的理解。教學活動3(8min)小結總結 完善不足之處,并評價學生活動(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分組討論,每組派代表總結 查漏補缺。目標引領,主動探究。??教學活動4(2min)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 1、夯實基礎2、發散學生的思維。3、形成體系教學活動5教學心得 學生課上表現熱情,學習興趣濃厚,部分學生表示課下要親手“扦插“葡萄、月季植物,體驗無性生殖在生活中的運用。 板書設計§7.1.1.1植物的生殖一、?有性生殖??生殖細胞???受精卵二、?無性生殖??扦插??嫁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