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練習 1、 選擇題1.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新突破,微信、QQ、臉書日益成為人們日常交往、生活的重要內容。此次人類生活方式重要改變,與下列歷史概念最密切相關的是(??? ) A.?“蒸汽時代”?????????????????? B.?“汽車時代”?????????????????? 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2.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 ?? , 其主要標志是?? ?? 。(???? ) A.?19世紀70年代?????? 電子、火車、飛機?????????????B.?20世紀四五十年代??? 信息技術C.?20世紀70年代?????? 互聯網的開通?????????D.?20世紀七八十年代??? 基因工程、電子計算機3.科技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下列一組標志所涉及的產業,體現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術的是(??? )??????? A.????B.???????C.????D.?4.當今互聯網技術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網絡語言的出現就是一個縮影,像“喜歡”叫做“稀飯”、“哥哥”簡稱“GG”、“我”叫做“偶”。下面有關評價錯誤的是(?? )A.?網絡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B.?網絡語言形象風趣,別具特色C.?該觀點對網絡持完全否定態度D.?我們應堅持“網絡語言有風險,使用需謹慎。”5.我國首次實施了太空授課,這一成就所屬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應是(???? ) A.?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B.?蒸汽機的改良???????????C.?電的發明?????????????????? D.?航天技術6.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一位戰地記者向國內通訊社發回戰況報道,他可以選擇的通信工具有( ????)①有線電話??? ②電報??? ③電子郵件??? ④無線電話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④二、非選擇題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的活動息息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的三種發明已經改變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狀態。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方面,第三種是在航海方面。——培根《新工具》材料二:縱觀世界歷史,似乎可以認為,過去一萬年,人類經歷的兩次最大變革,一是農業革命,二是工業革命。前者迎來了人類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則開創了過去兩個世紀的現代全球文明。——帕爾默《現代世界史》(1950年版)材料三:1945年8月,美國先后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萬房屋被毀,20多萬平民傷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 (1) 材料一中所說的第二種和第三種發明分別指什么? (2)“過去兩個世紀”里曾經發生了兩次工業革命。請問這兩次工業革命的標志各是什么?請你說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什么時候? (3)綜合上述三則材料,請你分析科學技術對人類的影響。 《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答案一、選擇題1. D 2. B 3. A 4. C 5. A 6. C 2、 選擇題(1)火藥;指南針。(2)蒸汽機的普遍使用;電力的普遍應用。20世紀中期。(3)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帶來雙重影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如果利用不當,也會帶來災難。 (共17張PPT)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華科斌 科 技 助 力 疫 情 防 控無人機提醒行人戴上口罩啟用5G紅外線 0.5秒內“掃”出體溫疫情大數據報告為管控疫情提供數據支撐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比較 開始的時間 標志 領先的國家 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得到普遍使用英國蒸汽時代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廣泛應用美國、德國電氣時代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一、走進第三次科技革命1、開始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2、標志:信息技術3、核心: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4、興起、擴展與延伸:最早從美國開始,擴展到西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并逐漸向發展中國家延伸,最終形成了世界范圍內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條件123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信息技術的發展空間技術的發展 自計算機誕生后,世界各國都在持續不斷地研制功能更強大、效率更高的計算機。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誕生。 信息技術的發展“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互聯網和數字通信的發展,人們的活動范圍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世界成了一個“地球村”;同時,互聯網還對人類的經濟活動產生了直接影響,推動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今天,互聯網遍及全球,人類社會已經步入信息時代。“天眼”望遠鏡神州七號 翟志剛出艙活動空間技術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以來,空間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實現了飛向太空的夢想,如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 這些探索不僅發展了空間科學技術,也帶動了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提出,我們當前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技術和數字化將會改變一切,各項重大技術創新將在全球范圍內掀起巨變。二、走進第四次工業革命①互聯網無處不在,移動性大幅提高;②傳感器體積變得更小、性能更強大、成本也更低;③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嶄露鋒芒1、開始時間:世紀之交2、基礎:數字革命3、表現:當今世界,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產業不斷發展。4、特點:第四次工業革命三、科技對生產、社會生活的影響三、科技對當代社會生活的影響看了圖片你有何感悟?影響1:科技的發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思維、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人們不僅更加注重改善、提高物質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重視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使學習等非物質消費的支出呈上升趨勢,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埃德加·富爾先生在《學會生存》專著中,尖銳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 習近平在《之江新語》中指出:“我們一定要強化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主動來一場‘學習的革命’,切實把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自覺,讓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興趣、一種習慣、一種精神需要、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兩人的話說明了什么?影響2: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知識總量呈幾何級數增長,知識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人的一生,只有進行不間斷的、持續的充電,才能不間斷的、持續地釋放能量。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可以改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傳承知識、創新知識、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始終與歷史進步相伴、與社會發展共存,是人類提高自己的重要階梯,是國家興旺發展的重要基礎。人類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社會進步的靈魂,我們國家要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3)我們青少年要勇擔責任,刻苦學習,掌握現代化建設的本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啟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doc 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