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人體的免疫功能》學科 初中生物 授課人 劉冰清 指導教師 孟哲 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濟南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第六章《免疫與健康》的第一節,這些知識涉及到了人的皮膚、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等內容,部分內容是對之前學習的承接。本節內容包括與生俱來的免疫力,后天獲得的免疫力和計劃免疫三部分內容。掌握了免疫的相關知識對于學生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幫助;了解計劃免疫的內容,可以使學生認識到黨和國家對下一代身體健康的關心和對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視,從而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學情分析 由于本節課內容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學生對于人體的免疫功能有著或多或少的理解與認識,第四章汗液的形成與排出等內容的學習已經為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學生對免疫的基礎知識仍然生疏,尤其是特異性免疫內容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因此,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分析資料,再利用實例分析突破這節課。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掌握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理解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了解抗體和抗原的概念;能夠列舉人體免疫功能異常的例子;能夠列舉計劃免疫的實例,認同計劃免疫的意義。2、能力方面: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小組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等來提高學生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通過對三道防線的組成、功能的歸納列表,培養學生整理、歸納知識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讓學生通過本節的學習關注自身健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重點 ①人體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②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區別。 難點 特異性免疫的內容。教學方法 本課采用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并運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和啟發式教學。通過一些直觀手段和啟發性的問題,并且注意與生活實例相結合,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 教學過程 (一)由身邊實例新冠肺炎導入新課: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突然肆虐,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除了做好自身防護避免感染外,還需要靠的是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那么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到底又有什么功能呢?今天我們一同來了解一下。(二)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1. 能夠說出人體的三道防線。2. 掌握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概念及其區別。3. 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4. 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三) 講授新課一、與生俱來的免疫力1.介紹病原體概念2.播放動畫,提醒同學們帶著問題思考:動畫中所示的人體結構在防御病原體入侵時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同學們自學教材p105-106(若有預習學案,配合預習學案) 3.根據圖片總結第一二道防線的組成、作用以及第一二道防線的共同特點。4.教師對非特異性免疫做進一步的解釋。二、后天獲得免疫力過渡:有了這兩道防線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1. 播放動畫 過渡:病毒攻破瓦解了前兩道防線,我們怎么對付他們呢?我們還有第三道防線,下面,我們以腮腺炎為例一起探究一下人體第三道防線。 2.小組預習課本106-107并討論多媒體展示的問題:過渡:我們的第三道防線是怎樣對付病毒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106-107頁內容,然后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問題:(配合學案)① 什么是抗體?抗體是病原體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② 抗體的作用?促進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或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③ 什么是抗原?抗原是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④ 當侵入人體的腮腺炎病毒被清除后,抗體也隨之消失嗎?依然保留在體內小組展示前三個的答案后,引導學生簡要概述抗原抗體作用的流程圖。3.總結特異性免疫的特點5.總結兩種免疫區別過渡:這兩種免疫方式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同學們根據表格來總結對比。6.總結免疫功能列舉免疫異常情況來說明免疫不都是有益的。三、計劃免疫過渡:我們身邊的敵人真的太多,幸虧我們的免疫衛士在保護著我們,但有時敵人真的厲害,一旦它們成功,就會對我們造成非常大的危害,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讓我們在不患病的情況下就產生免疫力呢?講解疫苗和計劃免疫的相關概念,教師介紹計劃免疫的重要性。學生展示自己的免疫接種證,教師介紹相關疫苗。并引導學生總結疫苗其實是屬于抗原。九、總結構建知識體系 十、練習鞏固皮膚大面積燒傷后,易發生感染,主要原因是( )A.特異性免疫減弱B.非特異性免疫減弱C.大量失血D.營養物質不能及時補充 達成目標:以大家較為關注的社會問題導入新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學習需求與動機 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 通過形象的動畫理解第一、二道防線是怎樣保衛我們的身體的。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放手讓學生自學。 以任務驅動的形式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設計了導學題目,目的讓學生通過自學,能夠掌握基本的知識,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來討論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以此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通過填寫表格來進行比較、分析它們的異同點,培養學生比較、歸納的能力。同時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觀看圖片理解免疫功能,客觀的認識免疫的功能 通過打疫苗這一學生非常熟知的生活情境了解計劃免疫及其重要性 使知識系統化 鞏固本節知識 板書設計 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疑問區和小組展示區 課后反思 對于課程整體設計的流暢性和合理性還不夠好,怎樣在每一步過渡自然,更好地引導同學們接收知識,是一個需要持續改進的問題。對于初一學生,啟發式教學的應用非常關鍵,我對于這一教學方法的運用不夠熟練,不能夠最大化地合理啟發學生、使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學習思維。與學生互動環節過于單一,計劃真正授課時,根據實際情況展開小組展示和交流的環節,讓學生“自己講”,從而達到一個更好地學習效果。授課時應該設置答疑環節,讓同學們提出自己的疑問,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思考解答,培養同學們勇于質疑的精神的同時也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疑問。一個合理的教學設計應該和預習學案等環環相扣,很多方面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再作改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