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章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第四節人體內的氣體交換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探究“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2、說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3、說出組織內里的氣體交換過程技能目標:1、通過探究“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2、通過自學、合作培養學生合作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1、通過積極討論合作,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1、探究“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2、說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3、說出組織內里的氣體交換過程教學難點:1、探究“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2、說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3、說出組織內里的氣體交換過程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引導探究法、小組合作討論教學設計:(一)感受思考,引入:請同學們做深呼吸,體驗呼吸運動過程,想一想,我們每天吸入的氣體是什么?呼出的氣體是什么?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問:吸入的氣體與呼出的氣體比較,含量發生了什么變化?人體吸收的空氣是怎樣在體內進行交換呢?從而引入新課。(二)新課教學:1、探究: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1)學生先同桌之間討論,找出書本中該學生實驗的不足之處,然后共同討論完成書本64頁表10-4探究計劃表中的探究:(探究問題,作出的假設,實驗設計,實驗結論)(2)隨機抽取兩組學生說出小組討論后的結果。(3)教師評價并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并說出實驗現象)探究的問題:人體呼吸時二氧化碳的含量有變化嗎 作出的假設:呼出氣體比吸入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實驗設計:a.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兩個燒杯,標號1、2。b.用塑料管向1號燒杯的石灰水里吹氣。c.用洗耳球向2號燒杯的石灰水中沖入空氣。實驗現象:呼出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吸入的氣體(空氣)石灰水無變化。實驗結論:呼出氣體比吸入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2、完成表格:氣體成分吸入百分比呼出百分比氧氣二氧化碳氮氣學生通過自學課文快速完成以上表格3、人體內的氣體交換(1)過渡提問:從上面的實驗及表格中我們發現我們吸入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么為什么會發生如此變化呢?這就與其在體內的氣體交換有關。那么氣體是如何進行交換的呢?展示生活情景圖片:廚房香味飄散到客廳或書房原因:一種氣體總會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運動,直到平衡為止。這就是氣體交換的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要求學生在書本上做好筆記)(2)提問: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分別發生在哪些部位?要求學生自學歸納:然后老師總結: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指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組織里的氣體交換——指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設疑:血液是指哪個地方的血液?聯系前面學過的知識:1、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2、毛細血管是物質交換的場所分別學習人體內氣體交換(觀看動畫,讓學生自己通過動畫總結,思考)4、知識鞏固(學生自己合上書本,憑記憶說出本節課學過的重點知識)5、大顯身手(反饋訓練)(見課件)板書設計:第4節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一、探究: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二、人體內的交換:1、肺泡 和血液間的氣體交換:(靜脈血--->動脈血)肺泡毛細血管2、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動脈血-->靜脈血)氧氣肺泡二氧化碳氧氣組織細胞二氧化碳組織處毛細血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