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下)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核心素養提升一、時空觀念 歷史時期 開鑿于隋煬帝時期 空間分布 (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到余杭 (2)從北向南的四段人工河流:永濟渠一通濟渠一 邗溝一江南河 重要地點 長安:隋朝初期都城 關鍵信息 加強南北交通,促進了南北經濟的發展二、史科學史三、縱橫學史 知識拓展 古代王朝興盛的原因(1)政治上:國家統一,政治穩定;(2)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3)民族關系上: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4)對外關系上: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5)統治者勵精圖治,實行仁政,關注民生。總結:科舉制的興衰與封建王朝的興衰密切相關。科舉的發展便于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但是明清時期僵化以后鉗制了思想,阻礙了近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1. 關于隋朝的歷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 A.隋朝是581年由北周外戚楊堅建立的 B.隋朝的開國皇帝是隋煬帝C.隋朝是繼秦朝和西晉之后,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統一 D.隋朝開鑿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2. 下列表述中最能全面反映隋朝歷史特點的是( ) A.隋朝開通大運河 B.統治者十分殘暴C.結束了分裂割據,實現了全國大統一 D.繁榮而短暫?3. 隋朝是一個短暫的王朝,又是一個成就斐然的王朝,對中國歷史做出了巨大貢獻。下列各項不屬于其貢獻的是( ) A.開通了大運河 B.開創了“開元盛世 ”C.開創了科舉制 D.重新統一了中國?4. 把長江流域日益增長的財富供給京城的朝廷和東北邊陲的駐兵,是中國古代當政者面臨的重大問題。下列措施與解決該問題相關的是(? ? ? ? ) ?A.開鑿大運河 B.創立行省制 C.開辟絲綢之路 D.轉移經濟重心5. 如果你生活在唐朝的洛陽,乘船領略運河風光,去揚州看瓊花,依次需要經過(? ? ? ? ) A.邗溝——江南河——通濟渠 B.江南河——通濟渠——邗溝C.永濟渠——通濟渠——邗溝 D.通濟渠——江南河——邗溝?6.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天下轉漕,仰此一渠。”材料主要說明大運河(? ? ? ? ) A.加速了南北的統一 B.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C.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D.加快了隋王朝的滅亡?7.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詩歌反映了我國隋朝創立的比較完備的選拔官員的制度。這一制度是(? ? ? ? ) ?A.三省六部制 B.科舉制 C.行省制 度D.分封制8. “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被唐太宗比喻為“一面鏡子”的是( ) A.房玄齡 B.魏征 C.長孫無忌 D.杜如晦?9. 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心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如割百姓的肉供養自身,腹飽而身斃。”下列能體現唐太宗這一思想的是( ) A.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B.完善三省六部制C.重用賢才,知人善任 D.減輕人民的負擔?10. 唐朝出現“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兩位統治者( ) A.具有雄才大略,治國安邦 B.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C.善于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 D.善于用人,重視發展生產?11. 電影《妖貓傳》展現了繁奢雍容的唐都長安,再現了唐玄宗時華麗壯美的盛世景象。被電影打動的小明想從歷史書中詳細了解這段歷史,他首先應該查找的章節是(? ? ? ? )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 治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12.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材料贊美了我國古代瓷器的精美。唐朝時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 ? ? ? )①唐三彩 ②白瓷③ 青瓷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13. 下列詞語不能體現唐朝社會風氣的是(? ? ? ? ) ?A.昂揚進取 B.充滿活力 C.積極向上 D.國庫充盈14. 吐蕃是我國藏族的祖先。唐朝時,唐蕃關系友好,歷經了1200多年的唐蕃會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薩大昭寺門前。以下人物中,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貢獻的是(? ? ? ? ) ?A.鑒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元昊15. 唐朝時期涌現了很多杰出的詩人,其中被譽為“詩圣”的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王維16. 材料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門下)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新唐書?百官志一》設問:根據材料指出唐朝時期實行的哪種政治制度?試分析該制度對中央權力的運行有何作用?17.材料 唐代的對外開放是多方位的……外文化開放具有“大出大進”的特點。 所謂“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廣泛影響到周邊國家和地區;所謂“大進”是指唐代 吸收外來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設問:根據材料指出唐朝對外文化交流體現出什么特點?并分析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榮的原因。1.B 2.D 3.B 4.A 5.C 6.C 7.B 8.B 9.D 10.B 11.C 12.B 13.D 14.C 15.C16.三省六部制。作用:共議國政,可以減少決策失誤;分工負責,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權,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權,強化君權。17.特點:雙向交流,多方位。原因:唐朝政府實行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