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鳥的生殖和發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鳥卵適于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2.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3.通過課后參觀或參與家禽養殖活動,關注鳥類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能力目標1.通過對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雞卵的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情感目標1.通過課余時間人工搭建鳥巢的活動,使學生樹立愛鳥、護鳥的意識,以及培養他們愛護動物的思想情感。2.通過組織參觀家禽養殖場的活動,使學生認識生物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在生產活動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態度和情感。教學重點1.說出鳥卵適于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2.對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描述。教學難點通過本節所學習的內容,總結鳥類比兩棲類等動物的進步之處。教學方法: 講授法,多媒體教學。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絕大多數鳥都能飛翔。鳥為什么能飛呢?也許你會回答:因為鳥有翅膀。那么在人的雙臂上縛上人工的翅膀,人能不能像鳥一樣飛翔呢?學生:不能,因為鳥能飛翔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它有翅膀,同時還有發達的胸肌;而人為的安上一個翅膀并不具備上述的這兩個條件,所以不能飛翔。教師:我們在以前已經了解了有關鳥類的一些知識,你能回答出以下問題嗎?內容如下:1.在羽絨服和鴨絨被里的是哪一種羽毛?2.家鴿吃進的玉米、稻谷和小麥粒等都很堅硬,必須在磨碎變成糜狀物后才能被消化和吸收,而家鴿的喙中沒有牙齒,它是怎樣將這些食物磨碎的呢?3.有人說家鴿排便頻繁是因為食量大,你認為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學生:羽毛可以大致分為兩類:正羽和絨羽。位于鳥類身體表面,羽軸比較硬,羽片呈平面狀的羽毛,我們稱之為正羽,它在鳥類的飛行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正羽下面還有一些細小柔軟的絨羽,它主要是用來保溫用的。所以羽絨服里絮的主要是絨羽。學生:家鴿吃進的玉米、稻谷和小麥粒等硬質食物是在肌胃中被磨碎的。家鴿肌胃的胃壁有發達的肌肉,內壁有一層角質膜,胃里有許多沙粒。當胃壁肌肉收縮時,角質膜跟沙粒能一起把食物磨碎。學生:第3個問題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家鴿排便頻繁是因為它的體內直腸很短,不能長時間的貯存糞便, 這樣可以減輕體重而適于飛行。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鳥類的一些有關知識,今天我們來繼續探討鳥類。板書:第四節 鳥的生殖和發育教師:我們大家都知道,鳥是通過卵孵化出來的,那是不是市場上或者養雞場里的雞蛋都能孵出小雞呢?下面我們就來找找答案,究竟哪些雞蛋能孵出小雞?(組織學生做實驗——對雞卵結構的觀察)……教師:時間過得真快,你們的實驗做得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各小組進行匯報。第1小組:雞蛋普遍都是一頭鈍、一頭尖,在鈍端去掉卵殼和外膜以后,卵殼下面有一個空腔。把雞蛋去殼后,我們發現卵白和卵黃幾乎占據了整個雞蛋的空間。第2小組:我們組發現在卵黃表面中央有一盤狀的小白點。而且卵黃的兩端還有兩條帶狀物質。教師: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鳥卵卵黃上的小白點叫做胚盤,里面含有細胞核。胚盤是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胚盤、卵黃和緊包在卵黃外面的卵黃膜共同構成了卵細胞。而卵黃外面的這兩條長長的帶狀物質,我們稱之為系帶。被系帶所懸掛著的卵黃,由于重力關系而使胚盤永遠朝上,有利于孵化工作的進行。我們了解了雞蛋的結構后,大家想一想下面這幾道問題,你選擇回答哪一道呢?投影片內容如下:1.請你用自己小組的雞蛋與其他小組作比較,看一看胚盤的大小、顏色是否相同。2.根據生活經驗,請你猜一猜卵殼、殼膜卵白和卵黃各有什么功能? (學生討論)第3小組:我們小組通過和第4、5小組的雞蛋作比較,發現第4小組雞蛋中的胚盤顏色比較深,而且也比較大;而我們和第5小組的胚盤顏色稍淺,而且小。第4小組:我們組認為卵黃是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外面包裹著卵黃膜。卵黃外面的卵白,也含有營養物質和水分,以供胚胎發育所需。卵殼以及殼膜都有保護作用,而且卵殼表面還有數千個小孔,以保證卵在孵化時的氣體交換。教師:我們同學觀察得都很好。一般地說,胚盤色深而略大的是已受精的卵,色淺而小的是未受精的卵。鳥類的受精卵,在雌鳥體內已經開始進行胚胎發育。卵產出以后,由于外界溫度低于體溫,胚胎又停止了發育。剛才,咱們第4小組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卵殼上有許多小孔,這是我們用肉眼所不能看見的,你能用什么方法來證明呢?大家下去以后把這個問題好好思考一下。我們一起來總結雞卵的結構。(學生講述,教師板書)板書:1.卵的結構卵殼、殼膜、卵白、卵黃同學們,我們學完了卵的結構后,請觀察下面的內容,看一看片中給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這段錄像主要講述了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的基本過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等幾個階段。板書:2.鳥的生殖和發育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教師:鳥類在生殖和發育的這幾個階段中,都伴隨著復雜的繁殖行為,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學生:鳥類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領域,不許其他鳥類侵入,稱為占區現象。占區成功的雄鳥也是求偶炫耀的勝利者。領域的大小可從幾平方米到幾萬平方米,一些小鳥的領域約為幾百平方米。領域大小是可變的,如果地域有限或者鳥的密度較高的情況下,領域可被其他鳥類“壓縮”。學生:鳥類還有求偶炫耀行為,雄鳥常常伴以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求偶炫耀,終日在領域內鳴叫。求偶炫耀和鳴叫都是使繁殖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本能活動,它對于兩性的辨認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認為,由于求偶炫耀在鳥類中存在著種的特異性,即使親緣關系較近的不同種鳥類也不能明白鳴叫的意思。求偶炫耀活動衰退了,或被領域附近的新的“入侵者”超過時,常導致繁殖過程中斷。學生:絕大多數鳥類均有筑巢行為。比較低等的種類僅在地表凹穴內放入少許草、莖葉和毛;較高等的種類則以細枝、草莖或毛、羽等編織成各式各樣的鳥巢。有了鳥巢后,就可以防止卵滾散,還能使卵同時被鳥媽媽孵化,同時還能起到保溫、御敵等作用。通常所見的鳥巢有的是單個的,有的則是營群體的,不過在不遠的將來,后者所占的比例就相對比較多了,因為人類對自然界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合理的開發,適宜鳥類筑巢的地址越來越少。學生:鳥類在產卵時,有的卵遺失后它就補產一枚,而有的則不進行補產活動,像家燕就屬于后者。學生:鳥類的孵卵工作大多為雌鳥擔任,也有的為雌雄輪流孵卵,少數種類為雄鳥孵卵。雄鳥擔任孵卵者,其羽色暗褐或似雌鳥,像家鴿就屬于雌雄輪流孵卵。一般大型鳥類的孵卵期較長,小型鳥類孵卵期較短。學生:胚胎發育完成后,雛鳥借嘴尖部臨時著生的角質突起——“卵齒”將殼啄破而出。有的鳥在孵出時已充分發育,被有密絨羽,眼睛已張開,腿腳有力,待絨羽干后,就可以隨親鳥覓食;有的出殼時尚未充分發育,體表光裸或微具稀疏絨羽,眼睛不能睜開。……(以上內容,在學生不能回答出來時,教師要給予補充)教師:俗話說“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家你一點,我一點,就很詳細地把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擺在了我們面前,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從各方面來充實自己。在學完鳥類的生殖和發育以后,結合以前所學習過的有關鳥類的知識,我們是否能總結出鳥類比起兩棲類、爬行類有哪些方面的進步特征呢?學生:鳥類雖然起源于爬行類,在軀體結構和功能方面也有很多類似爬行類的特征,但是鳥類比起爬行類來說,又有一些進步性的特征。比如,鳥類具備了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為,保證了后代有較高的成活率,并且脫離了對水環境的依賴。學生:鳥類還可以借助翅膀來進行飛翔,當外界環境條件比較惡劣的時候,可以借主動遷徙來適應環境。教師:在鳥類中,還有一動物演化史上極為重要的進步性事件,那就是它的體溫——學生:恒定。教師:鳥類和哺乳類都是恒溫動物,恒溫動物具有較高而穩定的新陳代謝和調節產熱、散熱的能力,從而使體溫保持在相對恒定的,稍高于環境溫度的水平。[課堂小結,鞏固新課,結束練習]本節課我們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又進一步了解了卵的結構,繼而又學習了有關鳥類的生殖和發育,同學們注意在課余時間對這些小精靈獻上一份愛心,用你的實際行動去關愛它們。板書設計第四節 鳥的生殖和發育一、卵的結構卵殼、殼膜、卵白、卵黃二、鳥的生殖和發育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練習反饋:書P20 練習1 2 3 4 5題 , 課課通P 9 — 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