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下冊 3.1《物質運輸的載體》教案1 濟南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描述血液的成分。2、了解血漿和血細胞的形態、數量和主要功能。過程與方法:1、嘗試探究血液的成分,發展科學探究能力。2、學會識讀血液化驗單,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認同血液對身體的影響,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2、通過了解獻血和骨髓捐獻對于挽救生命的意義,認同義務獻血和骨髓捐獻,關注生命,關愛他人。二、教學方法(方式)與學習方法探究法、討論分析法、講授法三、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四、教學過程設計一.?情境引入師:現實生活中需要交通運輸,滿足人員及貨物往來的需要。人體作為一個統一的生命體,是否也需要有這樣的運輸線來完成人體內物質的運輸呢?(血管)提問:生活中,有時候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會發生什么情況?說起血液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下面有幾個小問題要考考大家。有關血液的小問題:1. 血液是什么顏色?什么形態?2. 血液離開人體后,如果沒有特殊處理,會凝固嗎?3. 如果一個人大量失血,會怎樣?師:血液對人來說非常重要,那么,血液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二.嘗試探究血液的成分觀察血樣標本1.? 認真觀察試管里的血液,同時課件展示加了抗凝劑的血液,發現什么現象?生:加了抗凝劑的的血液出現分層現象,試管里的血液凝固了。2.? 結合觀察,提出問題:加入抗凝劑的血液的分層現象,思考如下問題:??l為什么會出現分層現象?生: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物質,它們的質量不一樣。??l試管中的血液分幾部分?各呈什么顏色?生:兩部分,上半部分是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下半部分是不透明,呈暗紅色的液體,在交界處,還有一層很薄的白色物質。3.?歸納、總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位于試管1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和交界處的白色物質,統稱血細胞。師:血細胞又包括哪些組成成分呢?我們看一下血常規化驗單利用課件展示血常規化驗單1.?你能讀懂這一張血常規化驗單嗎?項目一欄中的RBC、WBC、Hb、PLT各代表什么含義?2.提問:l由血常規化驗單項目一欄中的信息,能否推斷出血細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分別應在什么層位?生:血細胞由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紅細胞和所含的血紅蛋白在下層深紅色部分,白細胞和血小板在中間很薄一層白色物質中。?l?為什么把血液稱作“流動的組織”?生:因為血液是一種組織,屬于結締組織。血液可以流動,因此被稱為“流動的組織”三.血漿的特點、成分和功能1.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試管1中的血漿,它有什么特點呢?生:淡黃色,半透明液體。2.觀看課件《血漿成分示意圖》,通過餅狀圖,你能否了解血漿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呢?生:水(90%)、血漿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含氮廢物等(3%)。3.水在血漿中占有這么高的比例,與血漿的功能有什么關系?生:主要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四、血細胞的特點和功能(一)、課件展示顯微鏡下的血細胞: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形態和數量。(二)、紅細胞:展示課件《電鏡下的紅細胞》1.這是電鏡下的紅細胞,觀看后,哪一位同學能夠描述它的特點?2.大家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問題:“血液為什么呈現紅色?紅細胞的功能是什么?”請先看屏幕(展示血紅蛋白和它的特性,紅細胞運輸氧氣動畫),再回答問題。生:成熟的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呈紅色,所以,血液呈現紅色。血紅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生小結:總結紅細胞的功能:運輸氧氣3.課堂討論:人體內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過少時,會引起 貧血。你認為貧血患者會出現哪些癥狀?根據血紅蛋白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緩解這些癥狀?4、課外拓展:煤氣中毒、其它動物血的顏色。(三)白細胞:展示課件《電鏡下的白細胞》1.這是電鏡下的白細胞,觀看后,哪一位同學能夠描述它的特點?生:通常呈圓球形,有細胞核,一般都比紅細胞大。2.觀看圖片《白細胞吞噬病菌》,請說出白細胞的功能?3、總結白細胞的功能:防御、保護(四)血小板:展示課件《電鏡下的血小板》1.這是電鏡下的血小板,觀看后,哪一位同學能夠描述它的特點?生:血小板的形狀不規則,是最小的血細胞,也無細胞核。2.討論:生活中,我們的皮膚劃破一個小傷口出血時,血液為什么會自然凝固?這跟血小板有什么關系了?3、總結出血小板的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五、鞏固練習。六、獻血、骨髓捐獻。1、談自己獻血的經歷,了解無償獻血的意義。2、了解白血病以及骨髓捐獻的意義。五、小結。六、課后討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