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章 第一節 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主要學習人體泌尿系統是由腎、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的,其中腎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本節和人體的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內容聯系緊密。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2.概述腎的結構和特點。掌握腎單位的結構。3.通過對腎臟實物的觀察,增強觀察能力。通過腎單位模型的制作,提高合作能力、動手能力。【過程與方法】根據教材內容,創設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活動中呈現認識上的模糊、矛盾之處,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啟發,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腎臟實物的觀察,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腎單位模型的制作,培養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初一學生已有一定的生物知識,知道泌尿系統的學習應該掌握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但在觀察和實驗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在觀察腎臟實物時,教師應示范并加強指導。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加強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優秀成果全班展示。五、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重點: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腎的結構和特點。腎單位的結構。教學難點:觀察腎臟實物。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提問:人體為了保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每天都要將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尿液是人體排出的一種廢物,那么,形成尿液的器官有哪些?尿液又是怎樣被排出體外的呢?學生回答問題:(與泌尿系統有關)由人體自身的情況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一)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提問:閱讀教材,結合P67的“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示意圖”,想一想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它們在人體內的具體位置怎樣?它們的功能分別是什么?課件展示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同學們閱讀教材,觀看課件,結合示意圖,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加強小組合作交流,在頭腦中形成知識框架。(二)腎的結構和功能1.教師課件展示腎的內部結構2.教師示范觀察豬腎的結構,并指導學生觀察。3. 指導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腎單位玻片標本。提問:你能看到腎單位的三部分結構嗎?如何區分出球小動脈和入球小動脈?出球小動脈里流動的是什么血?教師課件展示。指導學生制作腎單位模型教師總結主要內容。泌尿系統主要由腎、輸尿管、膀胱、尿道四部分組成。腎——形成尿液, 輸尿管——輸送尿液 ,膀胱——貯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腎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三部分。學生觀看課件認識腎的結構。小組觀察豬腎的結構。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腎單位玻片標本學生回答通過小組內相互交流、討論,集思廣益,制作一個腎單位模型。(提示:譬如用紅毛線模擬毛細血管等。)學生理解并記憶。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每個同學的觀察,小組之間的交流,感性認識腎的宏觀結構。進一步認識腎的微觀結構。把學到的知識展示出來。教師對重點內容要明確告訴學生。發揮教師主導作用。七、教學評價設計內 容 評價標準 分值自評 組評 教師評 小組合作a. 積極參與,善于合作,應變能力強 b. 主動參與,能夠合作,有一定的應變能力c. 能參與,有一定的合作意識 30? ? ? 課堂展示a. 語言準確,聲音洪亮,內容完整b. 語言基本準確、內容較完整c. 聲音不洪亮,內容不完整30? ? ? 課堂測試a. 完全準確,并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b. 基本準確,并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c.錯誤較多,提不出自己的見解。 40? ? ? 總 評八、板書設計 位置----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 腎小球 皮質 腎小囊 構成腎單位 腎臟 結構人 髓質——腎小管 體 腎盂泌 功能:形成尿液的場所尿系 輸尿管統 膀胱 排尿的通道;膀胱還有暫時儲存尿液的作用 的 尿道組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