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生物圈與人的關系。 2、舉例說出保護生物圈的對策和方法。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搜集資料、運用資料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自行設計科學探究活動的實驗能力、撰寫調查報告的綜合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保護生物圈的重要性,樹立環境保護意識。2、積極參與小組內的活動,體驗人與人的交流和合作。教學重點關注人類發展和生物圈的關系。教學難點 1、讓學生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將認識轉變成真正的行動。2、指導學生設計科學的探究方案。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展示美麗的自然景色。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有生命的地球,還是沒有生命的地球?為什么? 學生:喜歡有生命的地球,因為沒有生命的世界孤獨,生命裝扮了美麗的世界。 教師:生命是寶藏,生命是黃金,地球上有了綠樹鮮花的搖曳,有了鳥的歌聲、獸的吼聲,才有了生機,世界是由豐富多彩的生命構成的,在生物圈中各種生命都是息息相關的。 新課教學: 人類發展和生物圈的關系 活動一:圖片依次展示原始社會人類捕獵場景,農業社會人類耕種,工業社會中毀林、開礦等場景 教師:請大家分別想像并描述圖片所展示的3個人類發展階段中,人類是如何利用生物圈資源的? 沙化的草原 富營養化的河流 教師:人類的生存發展依賴于生物圈,也得益于生物圈。人與生物圈的關系非常密切。對自然的過度索取,破壞了曾經的生態平衡,而自然也在以另一種方式報復著人類,給人類以懲罰,野生物種滅絕、全球氣候變暖、沙塵暴、能源危機……是誰造成了這種局面?又要靠誰來改變這些問題? 學生:人類自身。 教師:“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人類只要立即行動,完全可能改變目前令人擔憂的局面,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作為生物圈中的一員,都應該參與到保護環境的活動中來。 活動二:環境意識的自我測試 學生:分小組填寫調查表。 教師:調查表中出現的許多行為是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中都經歷著的,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你就為保護生物圈添了一份力,亂扔飲料瓶你就給生物圈抹了一片黑。 教師給學生劃分小組,根據自己的真實想法、行為、習慣或愿望填寫調查表,評價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師引導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 教師:保護生物圈,不僅要有清醒的認識,還要積極行動起來,用正確的行動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