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傳染病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列舉常見的傳染病。 2.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能力目標:通過資料分析,探究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情感目標:通過了解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建立正確的傳染病的預防觀點。教學重點1.常見的傳染病及其特點。2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預防的措施。教學難點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預防的措施。教學手段及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有關資料、圖片2.學生課前預習有關內容。教學方法學生討論交流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內容及設計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走進新單元,導入一、病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二、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四、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課堂小結課后調查: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教師講述:健康既指身體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上的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生活得更健康呢?這是本單元要解決的問題。課前同學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已經進行了自我健康狀況調查。下面請同學們把自己的調查結果交流一下。請你說出哪些疾病是可以傳染的?哪些疾病是不傳染的?你還能寫出一些傳染病的名稱嗎?請同學們分組比賽,到黑板上寫出,看哪一隊寫得多,限每次只能一個同學到黑板上寫、每次只寫一種傳染病。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第一節《傳染病》。讓我們看一下黑板上列出的教材中已有的傳染病和學生說的傳染病。思考:這些傳染病是由什么引起?教師講述: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稱為病原體。你們能說出引起這些傳染病的病原體是什么嗎?我們現在一起來共同分析一下。教師展示結核桿菌、HIV病毒、SARS病毒、蛔蟲等幾種病原體,請同學們觀察這些圖片,說說這些病原體分別能夠引起什么疾病?教師作適當的點評。你能根據這些傳染病發病的原因而將它們分類嗎?教師小結:根據致病的病原體,傳染病可以分為細菌性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和寄生蟲性傳染病三種類型。 以上這些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本P87,討論:這傳染病在流行過程中經過了哪些環節?是怎樣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的?教師展示課件小結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現在我們已經弄清了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你們能不能從中獲得啟發,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傳染病呢?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你們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嗎?教師小結: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教師展示日常生活中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的課件。教師先播放艾滋病的宣傳短片,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艾滋病對人類健康以及預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學們,你們現在能說出艾滋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以及應采取的預防措施?教師講評。假如你的同學或朋友不幸感染HIV,你應如何與他相處呢?為什么?教師小結:應該關心他,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幫助他樹立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而不是歧視他,躲避他。同時,在與他接觸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膚,避免感染。同學們,通過這節課,你都學習到什么?教師布置課后調查任務。學生思考問題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課前思考、完成學生交流。學生思考、回答。學生思考、回答。學生分小組比賽。學生認真聽講。思考、分析、討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思考、回答。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學生仔細閱讀、分析、思考、討論、回答。學生觀看課件小結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舉例說明。教師小結。學生觀看課件。學生觀看宣傳短片。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問題。學生思考、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小結。學生自主小結學生課后完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