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我們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廣大干部群眾扎扎實實干出來的。”要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堅持現行脫貧標準,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在普遍實現“兩不愁”基礎上,重點攻克“三保障”面臨的最后壁壘,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我國在脫貧攻堅上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一是在脫貧數量上、規模上、質量上前所未有。目前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二是脫貧攻堅方式前所未有。通過開發式扶貧方針,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明天,貧困戶就業增收渠道明顯增多,基本公共服務日益完善。三是參與脫貧人口之多、力量之大、治理能力之強前所未有。我們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貧困地區基層組織得到加強,基層干部通過開展貧困識別、精準幫扶,本領明顯提高,鞏固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四是中國精準脫貧方案和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認可,也為國際上脫貧提供了中國經驗。我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一個重要因素就在于形成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脫貧攻堅中國方案。一是黨委領導,建立了黨政一把手扶貧工作責任制。二是政府主導,將脫貧攻堅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三是社會參與,構建起了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脫貧攻堅大格局。四是激發脫貧攻堅對象的內生動力。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脫貧攻堅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脫貧攻堅取得成功的關鍵;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發展,是脫貧攻堅取得成功的基礎;堅持精準方略、多種形式,是脫貧攻堅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徑。一、黨的領導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定盤星”加強黨的領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近年來,“黨支部+龍頭企業+貧困戶”“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等扶貧產業模式,在脫貧攻堅方面就作用明顯。這就需要9000多萬名黨員聚焦“硬任務”、咬住“硬骨頭”、打好“組合拳”,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障。黨是脫貧攻堅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推動者,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將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將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的初心和歷史使命。只有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依靠黨的堅強領導,才能保障脫貧攻堅順利開展。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加大扶貧投入,創新扶貧方式,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道路,開創了中國脫貧攻堅的新局面。加強黨的領導,脫貧攻堅才有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政治保障;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國一盤棋,才能有力整合和充分調動全社會資源,聚焦脫貧攻堅主戰場,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國一盤棋,才能組織和動員人民群眾,凝聚民心,激發人民的創造力量,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形成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思想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諸多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脫貧攻堅提供思想保證。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組織保證。要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脫貧攻堅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中的骨干引領作用。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作風保證。要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負擔,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讓基層扶貧干部心無旁騖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中去。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凝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磅礴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標志。脫貧攻堅戰體現出我們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習近平總書記說: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面對事關黨的事業全局的大事,我們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集中全社會的資源,動員全黨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們集中力量辦脫貧攻堅這件大事,力量怎么集中?大事如何辦?怎樣辦好?“五級書記抓扶貧”,層層立下軍令狀、責任書;既扶貧又扶志,發揮扶貧對象的主體作用,振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氣神;動員全社會參與,構建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激發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凝聚決戰決勝的磅礴力量。三、努力爭創戰“疫”與戰貧雙贏新格局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對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強調的不僅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當前,如期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最大的難度就在于我國貧困人口多、脫貧任務重、脫貧難度大。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為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挑戰。從社會民生來看,因病返貧致貧和因疫情等災害返貧致貧的情況都會發生,已脫貧人口中還有很多人存在著返貧風險;從經濟學角度看,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差距的擴大,智能技術的發展,也可能會出現新的貧困問題。日前,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提出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精準施策,助力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就業;加大農資供應,確保農業生產不受影響;暢通渠道,強化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近期,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針對性舉措,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典型試題1、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Z村充分發揮基層示范黨組織鄉村治理中的“火車頭”作用。在村黨總支的領導下,秉承“組織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中,農民富在產業里”的理念,筑造堅強的基層戰斗堡壘;扎實開展黨小組教育學習活動,創新推行“三問”(黨為什么?作為黨員做了什么?作為合格黨員示范帶動了什么?)“三亮”(亮身份、亮承諾、亮實績)黨建工作機制;推行“群眾點評、黨員互評、組織總評”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村社干部管理辦法》和《村社干部聯系群眾辦法》。結合材料并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Z村是如何發揮村黨支部的“火車頭”作用的。(12分)①加強組織建設,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組織建在產業上,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和戰斗堡壘作用,推動產業興旺,帶領群眾增收致富。(4分)②加強思想建設,創新基層黨員管理。加強理論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黨員的宗旨意識、黨性修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4分)③加強制度建設,提升基層黨員服務能力。著力提升黨員“政治素質”和“服務素質”,推行“三問”“三亮”工作機制,并用工作制度規范村社干部行為,督促引導全村黨員不斷提升責任意識和工作能力。(4分)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要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相互促進。2020年3月.習近平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運用經濟知識并結合表格中全國各地脫貧攻堅的實例,說明各地是如何推動脫貧攻堅以促進鄉村振興的。序號 全國各地脫貧攻堅實例 推動脫貧攻堅的舉措 對鄉村振興的作用(1) 重慶市豐都縣湛普鎮白水社區有90%以上的耕地種花椒。34名黨員成立“管花椒”的黨支部,由花椒黨支部牽頭外出參觀、學習種植經驗,改良花椒品種,在花椒黨支部的帶領下,去年全村花椒收入2000多萬元。 ① ②(2) 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趙莊村利用政府資金投入360余萬元,重點建設了趙莊味道、主題客棧、登山線路,集中展示太行山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小吃,門票收入給村民分紅,2017年該鎮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該村集體收入突破100萬元 ③ ④(3) 廣西實施教育扶貧,共新建、改建、擴建374所貧困地區普惠幼兒園、1925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并選派3300余名教師和招聘787名優秀退休教師志愿者到貧困地區支教走教,為貧困地區培訓教師2.5萬人次。 ⑤ ⑥(4) 2014年前,河南省汝陽縣下石廟村原有住戶45戶167人,因“荒山禿嶺困難地,飛鳥掠過無棲樹”而造成人口大量外流。近年來汝陽縣按照“生態立縣”戰略,積極開展植樹造林行動。目前,該村荒山皆綠,綠樹成蔭,經濟林碩果累累,外遷住戶大部分回遷,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⑦ ⑧①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開展產業扶貧,優化產品品質;②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興旺。(4分)③運用財政資金,結合自身優勢發展經濟,壯大集體經濟;④增加村民收入,帶動村民生活富裕。(4分)⑤大力發展貧困地區教育事業;⑥為鄉風文明打下堅實基礎。(3分)⑦走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⑧改善鄉村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宜居。(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