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復習思維導圖(部編版)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時間年思想上:確立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的指導方針。內容政治上: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上來,實行的決策。準備偉大的歷史轉折中共十屆三中全會組織上:形成了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意義開啟了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農村(安徽鳳陽小崗村經濟體制改革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城市深化改革:1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經濟特區(1980年)、珠海、汕頭、廈門沿海開放城市:大連、天津等個(1984年)實踐改革開放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等(1985年)主動融入世界對外開放被劃為經濟特區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內與世界相互影響:2001年加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設的社會主義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基本路線初步形成:鄧小平1992年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1992年中共四大: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江澤民2002年中共十六大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胡錦濤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發展2012年中共十八大: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習近平2017年中共十九大思想被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者:習近平內涵奮斗目標:“兩個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含義是在。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5個省級自治區自治區(1947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西藏自治區(1965年9月實踐30個自治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20個自治縣旗)(1)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民族團結意義(2對維護鞏固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3)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原因: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共同繁榮發展國家采取優惠政策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措施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興邊富民行動等提出者: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目的:解決臺灣、香港、澳門的歷史遺留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含義:"-國兩制是"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簡稱,即祖國統-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國兩制構想年月日,香港回歸民族團結與祖國統實踐年月日,澳門回歸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明確提出要解放臺灣。20世紀50年代中期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思想。大陸對臺改策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確立了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不在平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基礎上形了對臺基本方針。祖國統-)1995年江澤民提出了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1)1979年開始大陸停止對金門和馬擔的炮擊并倡議兩岸進行“三通(21987年臺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策。海峽兩岸同胞近40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海峽兩岸關系(3)199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金)。(4191年祖國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海協會(5199年兩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的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海峽兩岸關系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兩岸關系發展的表現61993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會談—汪辜會談將"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寫入協議汪辜會談對促進海峽兩岸關系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72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率“和平之旅”訪問團訪問中國大陸。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會見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展(8208年兩岸實現"三通”(通郵、通航通商)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92015年11月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這次會面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