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第2課時 血液循環的途徑1.描述心臟的結構與功能。2.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別動脈血與靜脈血。3.觀察新鮮的動物(豬或羊)的心臟的結構。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人只要活著,心臟就會不知疲憊地博動,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你想知道血液在人體中究竟是怎樣循環的嗎?由完全隔開的心臟左右兩部分泵出的血液又有什么聯系呢?二、師生互動,傳授新課知識點一 血液循環的途徑◎新知梳理1.體循環(1)途徑: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2)作用①為全身組織細胞運輸營養物質和氧。②把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帶走。(3)成分變化:血液由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變成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2.肺循環(1)途徑: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2)作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進入血液,完成氣體交換。(3)成分變化:血液由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3.冠脈循環(1)途徑:左心室→主動脈→主動脈基部的冠狀動脈→心肌內部的毛細血管網→靜脈→右心房。(2)作用:給心臟自身輸送氧和營養物質,并運走廢物。(3)冠心病: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如動脈硬化、管腔變窄等)致使心肌缺血引起。如果冠狀動脈發生梗塞,就會危及生命。4.探究心率與運動的關系(1)心率指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2)脈搏是隨心臟節律性的收縮和舒張,動脈血管壁出現相應的擴張與回縮,在體表淺動脈(如腕部內側)上可觸到搏動。(3)脈搏是因心臟跳動而產生的,一分鐘內脈搏的次數與心率是一致的。5.血壓與測量(1)血壓指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可以用血壓計在上臂肱動脈處測得。醫生常用“收縮壓/舒張壓”的形式來表示血壓。(2)高血壓指血壓持續達到或高于18.6/12千帕,低血壓指血壓低于12/6.7千帕。◎互動交流【問題1】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起止點各是什么?【交流點撥】體循環起點是左心室,止點是右心房;肺循環起點是右心室,止點是左心房。2.體循環和肺循環中,物質交換分別是在哪里進行的?【問題2】體循環和肺循環中,物質交換分別是在哪里進行的?【交流點撥】體循環的物質交換是在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處進行的;肺循環的物質交換是在肺部的毛細血管處進行的。【問題3】某同學上肢傷口感染,在其臀部注射藥物,藥物到達傷口處經歷了怎樣的循環路線?【交流點撥】臀部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上肢毛細血管。【問題4】人認為先進行體循環,再進行肺循環。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交流點撥】不對。因為肺循環和體循環同時進行,體循環和肺循環只是人為的劃分。【問題5】的同學說動脈中流的是動脈血,靜脈中流的是靜脈血,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交流點撥】不對。因為肺動脈里流動的不是動脈血,而是靜脈血;肺靜脈里流動的不是靜脈血,而是動脈血。◎典例引導【例1】如圖是人的血液循環系統某個部分的結構示意圖,若甲代表肺靜脈,則乙是(A)A.左心房 B.左心室C.右心房 D.右心室【點撥】選A。本題考查人體血液循環途徑。肺靜脈與人體的左心房相連,將肺部經過氣體交換形成的動脈血送回到心臟,因此圖中乙為左心房。【例2】人體內氧氣含量最高與最低的部位分別是(D)A.動脈血、靜脈血B.組織細胞、肺泡C.肺泡、靜脈血D.肺泡、組織細胞【點撥】選D。本題考查血液循環中血液成分的變化特點。人體的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所以組織細胞內氧氣含量最低。肺泡與外界不斷進行氣體交換,獲得新鮮的空氣,故肺泡中氧氣含量最高。◎學法指導【記憶口訣】血液循環動脈血,左室離;換物質,在毛細;回右房,入右室;忙去肺,換氧氣;新血來,左房里;終左室,新周期。三、板書設計,總結新課血液循環的途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