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熱點專題:建設精神文明 凝聚強大力量背景材料1.2019年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開幕,聚焦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旨在傳承弘揚亞洲和世界各國璀璨輝煌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的平臺,增強亞洲文化自信,促進亞洲協作互信,凝聚亞洲發展共識,激發亞洲創新活力,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精神支撐。2.2019年女排世界杯于9月14日-9月29日在日本舉行,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奪得了冠軍,成功衛冕,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她們在比賽中不畏強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充分展現了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3.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隆重表彰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授予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國勛章”。4.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余萬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歡慶共和國70華誕。5.1月24日晚8時,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正式開始,絢麗的舞臺、目不暇接的精彩節目讓觀眾贊不絕口。整臺節目從舞臺美術、融合傳播等方面實現全方位創新突破,在傳承中創新,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盛世大聯歡”,呈現了一個豐盛的文化盛宴。6.2020年3月10日,習近平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必將通過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再次被載入史冊!7.疫情期間的模范人物:鐘南山、李蘭娟、王辰、陳薇、張伯禮、李文亮、張思兵、韓紅、張文宏……。二、與教材知識結合點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2.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4.民族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撐,具有強大的凝聚力。5.堅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軟實力,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6.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傳統,增強與世界文明交流對話的意識7.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以平等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8.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關系,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9.正確對待網絡文化,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和文化鑒賞能力,傳播網絡正能量。10.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11.我們要自覺弘揚民族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向模范人物學習,理解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在于創造和奉獻。 13.向先進人物學習,發揚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14.培養關愛他人、見義勇為、直面挫折、磨礪意志、自立自強、與人為善的優秀品德。三、教材知識點1.我們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③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④堅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強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⑤有利于加強文化建設,提高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2.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增強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①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③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3.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老輩人傳下來的好家風代代相傳的原因)①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②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③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4.青少年怎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①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②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5.為什么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為什么要弘揚女排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②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6.我們應該怎樣傳承民族精神?(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表現)①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②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③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④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7.為什么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共識,吸收了世界聞名的有益成果,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8.中學生應該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我們應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做到心中有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學習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的事跡,養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③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一點一滴積累,養成好思想好品德。④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例如,參加生產勞動和愛心公益活動、科研發明和創新創造活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等活動。9.文化多樣性的作用(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樣性?)①各民族文化共同構成姹紫嫣紅,生機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園②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③多樣的文化提供了更為廣泛的選擇,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④文化多樣性是實現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10.如何正確認識文化多樣性?①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獨特的,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經驗和智慧②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③面對多樣的文化,各國應當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11.文明交流互鑒的意義?中華文明是如何在交流互鑒中獲得發展的?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②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文明交流互鑒,不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發展,而且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與其他文明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問題。③通過精神的交流與互鑒,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籍。12.怎樣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我們應如何對待其他文明/我們應如何對待人類的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互鑒的要求?)①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②面對多樣的文化,各國應當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③對其他文明的學習,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四、中考預測1.國家舉辦“共和國勛章”“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有什么意義?①有利于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高公民道德素質。②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助人為樂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③有利于引導公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④有利于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⑤有利于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感動中國人物”、“共和國勛章”這些先進模范人物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①自身方面:珍愛生命、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意志堅強等。②對他人:關愛他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勇于擔當、以誠待人、遵守承諾、知恩圖報、孝老愛親等。③對職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勤勉做事、開拓創新、艱苦奮斗等。④對祖國: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遵紀守法、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等。3.抗疫英雄等模范人物的事跡對我們的成長有哪些啟示?①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在為他人、為集體、為國家的奉獻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②立志成才,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不言代價與回報。③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并為之堅持不懈努力、頑強拼搏。④要勇于開拓創新,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自覺磨礪堅強意志。 ⑤發揚團隊精神,積極合作。 4.2019年,在中國北京舉辦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1352位會議代表共同出席,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說明了什么?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僅是中華兒女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寶。②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③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與溝通。④中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致力于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5.2020年春晚,《一帶一路嘉年華》這個節目是來自俄羅斯、喀麥隆、阿塞拜疆、印度的舞蹈演員給我們呈現的舞蹈盛宴,每個國家的舞蹈都有其獨特性。通過這個節目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繽紛,我們應如何對待不同國家的文化呢?①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②面對多樣的文化,各國應當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③對其他文明的學習,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6.青少年怎樣爭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走向世界,青少年應擁有怎樣的情懷與抱負?)①我們要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強的中國人,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梁。②要了解人類文明進程,積極關切人類問題和世界局勢,掌握相應的知識,在與世界各國青年的交流中提高我們的影響。③要尊重差異,理解不同,包容多樣文化,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風貌,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紐帶,承擔起推動人類共同發展的責任。7.為了更好地將建設校園文化與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結合起來,請你為學校提幾點建議。①開設文化社團,例如詩詞、圍棋、古箏、書法等傳統文化社團;②開展文化講座,請名師講解燦爛的中華文化。③舉行詩詞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激發同學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8.2022年冬奧會將在北京舉行,到時的冬奧會開幕式必將是一場文化盛宴。如果請你給導演提建議,你覺得應該加入哪些中國元素?例如: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中國武術、太極拳;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古箏、等);漢服、唐裝等中國元素。9.近年來短視頻等網絡文化繁榮,涌現了很多精彩節目,但是也出現了部分網絡亂象,為了規范網絡文化,請你提出幾點建議?①國家:加強規范網絡文化方面的立法工作,實現科學立法;開展一系列打擊網絡低俗文化等違規內容的活動,違反反規定的行為做到嚴格執法。②網站:建立健全信息監督制度,嚴格把關上傳網站的各類信息。③公民:培養高雅情趣,提高文化鑒賞能力,發現違背法律規定的不良網絡文化及時舉報。10.為進一步保護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如何做?國家: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立法、執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社會:加大宣傳力度,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增強公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青少年:①應積極學習和了解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自覺樹立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②向周圍的人宣傳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增強人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讓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化遺產之中。③向當地政府部門提出保護文化遺產的和合理化建議。④參觀文化遺產時,自覺保護文物,不隨手亂寫亂畫、污損文物。⑤發現有人破壞文化遺產,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積極同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作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