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二十五講 二氧化碳 中考一輪復習 浙江專版考點透視考點 考試要求1. 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理解) b2.說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備及檢驗方法(理解) b3.描述大氣層中臭氧層的作用(了解) a4.說明溫室效應的成因(理解) b5.關注溫室效應的利弊(理解) b思維導圖考點突破知識點1:二氧化碳的性質及用途例1:下列實驗現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是( )【解答】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屬于化學變化,A錯誤;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屬于化學變化,B錯誤;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屬于物理性質但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屬于化學性質,C錯誤;杠桿左高右低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擇D。【答案】 D考點突破知識點1:二氧化碳的性質及用途變式訓練1.小晨同學在研究二氧化碳氣體的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一般用________法收集。(2)向漏斗中傾倒二氧化碳,燃著的蠟燭自下而上熄滅,由此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解答】(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一般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2)圖中實驗現象是蠟燭自下而上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其中密度比空氣大屬于物理性質。【答案】 (1)向上排空氣 (2)密度比空氣大考點突破知識點1:二氧化碳的性質及用途變式訓練2.小金通過圖示裝置驗證CO2能與NaOH發生化學反應。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滿CO2的集氣瓶中注入過量20%的NaOH溶液,振蕩集氣瓶后打開止水夾。(1)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2)反應后將集氣瓶中混合物過濾,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還存在的溶質有________。考點突破知識點1:二氧化碳的性質及用途【解答】(1) 由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OH + CO2=== Na2CO3+H2O,使集氣瓶內的氣壓減小,打開止水夾后,右邊試劑瓶內的氯化鈣溶液通過導管進入集氣瓶,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aCl2+ Na2CO3=== CaCO3↓+ 2NaCl,有沉淀生成。(2)注射器內有過量的氫氧化鈉,即溶質中含有氫氧化鈉,根據化學方程式中生成物,含有反應生成的氯化鈉,氯化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氫氧化鈣,即反應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質還有:氯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答案】 (1)CaCl2溶液通過導管進入集氣瓶,且集氣瓶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合理即可) (2)NaCl[NaOH、Ca(OH)2等]考點突破知識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例2:如圖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驗滿的主要操作過程,其中需要糾正的是( )【解答】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檢驗二氧化碳收集滿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若木條熄滅,則證明氣體已集滿,不能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D項需要糾正。【答案】 D考點突破知識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變式訓練1.實驗室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讓制取的氣體先后經過甲、乙兩裝置。下列關于甲、乙兩裝置導管的連接方式正確的是( )A.a接c B.a接d C.b接c D.b接d【解答】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即導入的導管伸入集氣瓶底部,因此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讓氣體先通入濃硫酸,氣體依次經過b→a→c→d,選擇A。【答案】 A考點突破知識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變式訓練2.圖甲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實驗裝置,左邊部分帶小孔的眼藥水瓶,下部可浸入和離開白醋,以控制反應進行與停止,它相當于乙圖中的________(選填字母)裝置;該裝置虛線框中應選用乙圖中的________(選填字母)裝置來收集CO2氣體;檢驗CO2氣體是否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點突破知識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解答】甲圖中的家庭實驗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即相當于乙圖中的A,帶孔塑料板相當于底部刺小孔的眼藥水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選擇C;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集滿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觀察木條是否熄滅,若立即熄滅則收集滿,否則不滿。【答案】 A C 將燃著的木條置于礦泉水瓶口,觀察是否熄滅,若木條熄滅,則證明已收集滿考點突破知識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變式訓練3.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合理改進實驗裝置,是科學素養的重要方面。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是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實驗中收集滿一瓶CO2后,應將蓋有玻璃片的集氣瓶______(選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2)有兩位同學對圖甲中的氣體發生裝置進行了簡化,簡化后的裝置如圖乙和圖丙所示,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考點突破知識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解答】(1)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收集滿氣體的集氣瓶應正放在桌面上。(2)由于乙裝置中的導管伸入到了液面以下,這樣不能收集到氣體,故可行的裝置為丙。【答案】 (1)正放 (2)丙考點突破知識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變式訓練4.如圖甲是某同學設計的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但小組的另外三位同學對此裝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A同學:此裝置不能用來制取二氧化碳;B同學:此裝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要太多的稀鹽酸,浪費很大;C同學:此裝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應在漏斗下端套上一支小試管(如圖乙)。你認為A同學說此裝置不能用來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C同學改進的裝置能解決A、B兩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嗎?________。考點突破知識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解答】本題主要考查對二氧化碳制取裝置的分析。結合甲裝置可以判斷從漏斗加入的稀鹽酸,與裝置內的大理石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從漏斗口逸出,無法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改進后的乙裝置加入的稀鹽酸從小試管口溢出,與裝置內的大理石發生反應,由于漏斗的下端形成了液封,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不會從漏斗中逸出,從而能收集到二氧化碳,由于稀鹽酸從小試管溢出,也可以節約鹽酸藥品。【答案】 生成的二氧化碳通過漏斗都逸到空氣中 能考點突破知識點3:保護大氣層(臭氧層、溫室效應)例3:碳的耗用量稱為“碳足跡”。一般情況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跡就越大,碳足跡的計算包括一切用于電力、建設、運輸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們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減小“碳足跡”的是( )A.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將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 D.以私家車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考點突破知識點3:保護大氣層(臭氧層、溫室效應)【解答】A √ 使用一次性筷子,會導致樹木的亂砍濫伐,從而使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弱,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就少,所以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節省了原料,減少了樹木的砍伐,即可以減小“碳足跡”B × 煤、石油等燃料中含有大量碳元素,燃燒后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會增大“碳足跡”C × 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質,這樣做會增大“碳足跡”,應該回收再利用D × 以私家車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就會增加汽車排放的尾氣,汽車燃燒的是汽油,能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樣做會增大“碳足跡”【答案】 A考點突破知識點3:保護大氣層(臭氧層、溫室效應)變式訓練1. 2015年12月12日,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長遠目標是把全球平均氣溫升高控制在較工業化前水平2 ℃之內。節能減排,人人有責。下列措施不利于節能減排的是( )A.參與植樹造林,擴大植被面積 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C.使用環保袋,將垃圾分類放置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考點突破知識點3:保護大氣層(臭氧層、溫室效應)【解答】參與植樹造林,擴大植被面積,增加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面積,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節能減排,A正確;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費資源,不利于節能減排,B錯誤;使用環保袋,將垃圾分類放置,可以實現資源重復利用,有利于節能減排,C正確;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有利于節能減排,D正確。【答案】 B感謝欣賞 第25講 二氧化碳一、選擇題1.(2019·樂山)“我是碳族的大女兒,讓大地充滿生機,讓地球因我而溫暖;我調皮可愛,鉆進石灰水,攪得人家不安寧;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這里敘述中的“我”是指(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氮氣 D.稀有氣體 2.(2019·德州)石墨烯是一種非常優良的納米材料,由碳元素組成,化學性質和石墨相似,還具有超強導電、導熱的性能。關于石墨烯的認識錯誤的是( )A.可作散熱材料 B.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C.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 D.可作新型電池的電極3.(2019·德州)下面是某同學在制取二氧化碳時選用的實驗裝置或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A.發生裝置?? B.收集? ?C.干燥? ?D.驗滿4.(2019·長沙)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含量最高的是氮氣 B.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C.二氧化碳是一種空氣污染物 D.植樹造林有利于保護空氣 5.(2019·攀枝花)關于下列裝置使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甲裝置制取氧氣 B.用以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品裝飾收集氫氣 D.用丁裝置收集氧氣 6.(2019·梧州)下列有關碳和碳的化合物說法錯誤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都可以用于滅火D.煤的綜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氣化、焦化和液化7.(2019·攀枝花)廁所用清潔劑中含有鹽酸,如果不慎灑到大理石地面上,會發出嘶嘶聲,并有氣體產生。這種氣體是(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氫氣 D.二氧化硫二、填空題8.(2019·蘭州)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1)空氣的用途:焊接金屬時常用作保護氣的是_______(填化學式)。(2)空氣的成分:老師利用圖甲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結合現代傳感器技術,測得過程中容器內氣體壓強、溫度、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乙所示。①t2時打開止水夾,最終集氣瓶中水平面大約上升至刻度_______處。②結合曲線,解釋AB段氣體壓強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3)空氣的保護:圖丙是某地PM2.5來源分布圖。據此,下列措施對減少PM2.5效果最不明顯的是_______。A.減少汽車的保有量B.用風能與太陽能發電替代燃煤發電C.減少工業生產中二氧化碳的排放9.(2019·舟山)非洲的尼奧斯湖是火山口湖,湖底溶有大量含二氧化碳的火山氣體。1986年8月21日,大量的降水使上層湖水變涼而下沉,下層湖水上涌,二氧化碳氣體從水中逸出,并沿著山谷向下擴散,導致山腳的大量居民窒息死亡。根據以上信息回答:(1)湖水上涌后,溶解的二氧化碳氣體從水中逸出,是由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減小而______,導致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減小。(2)逸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沿著山谷向下擴散,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的性質。10.(2019·十堰)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圖示裝置(KI,?K2開始處于關閉狀態)及步驟探究堿的化學性質。 [實驗步驟]實驗I:沿分液漏斗將一定量NaOH客液注入A中,關閉漏斗活塞。實驗II:打開KI,觀察到B中部分溶液創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實驗III:打開K2,?觀察到C中溶液分別倒吸入A中,輕輕振蕩,直到液面穩定。[思考與交流]?(1)?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紅色,說明Ca(OH)2的溶液的pH_?_7.?(填“<”“>"或“=”)(2)實驗I中在A裝置的錐形瓶內觀察到的現象有 根據實驗I和II (填?“能”或“不能”)證明CO2和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3)實驗III, 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實驗III, C中溶液倒吸入A裝置的錐形瓶內,充分反應后溶液星無色。經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鈉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鈣。為進步確定溶液中還可能含有哪些溶質,提出以下猜想:?(已知:氯化鈣溶液星中性)猜想一:?CaCl2:猜想二: ①請完成猜想二。②請你幫助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猜想正確?(寫出實驗操作過程及實驗現象) 三、實驗探究題1.1(2019·青島)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請回答問題。(1)寫出標有①②序號的儀器名稱:① ,② 。(2)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選填裝置字母序號,下同)。檢驗二氧化碳應選用的裝置是 ,該裝置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其目的是 。(4)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所選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是氣體發生裝置→ → (選填裝置字母序號)。12.(2019·淄博)以下是實驗室常用的部分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填寫字母),反應剛開始,試管的口部有水珠出現,此現象是 變化引起的(填寫“物理”或“化學”)。(2)下圖是收集氧氣的過程,依次觀察到的現象是 (用字母表示)。氧氣收集完畢的操作是 (填寫序號)。①蓋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實驗臺上 ③取出集氣瓶(3)小明同學用碳酸鈣粉末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欲使反應平穩進行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寫字母),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用B 裝置,用足量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持續得到二氧化碳氣體,需要增加的操作是 。(提示:硫酸鈣微溶于水)13.(2019·桂林)請幫助小紅利用下列實驗裝置制備并研究CO2的性質(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裝入藥品之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2)實驗室里制取一瓶CO2氣體,應選擇的氣體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A”或“B”)。按氣體從左到右流動,導管口的連接順序是a→_______→_______(填接口小寫字母)。檢驗本實驗中CO2已經收集滿的操作是_______。(3)將收集到的CO2氣體按圖D進行實驗,可觀察到蠟燭熄滅。通過該實驗可知CO2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密度比空氣大 b.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參考答案1.A;2.B;3.D;4.C;5.C;6.C;7.A;8. 【答案】(1)N2;(2)①1,②紅磷燃燒放出了大量的熱,使容器內氣體壓強增大;(3)C。9. 【答案】減小 密度比空氣大10. 11. 【答案】 (1). 鐵架臺 ;(2). 分液漏斗; (3). B; (4). F ; (5). ; (6). 為防止集氣瓶中的空氣排不干凈,造成收集的氣體不純 ;(7). B ;(8). G ; (9). D12. 【答案】(1)AE 物 理 (2)bac ①③② (3)C CaCO3+2HCl==CaCl2+H2O+CO2↑ 將足量大理石研成粉末放入試管中,并加入較多稀硫酸13. 【答案】(1)鐵架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B;c;b;把燃著的木條放在b導管口處,如果木條熄滅,則集滿;(3)ab。 13第25講 二氧化碳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1. 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理解) 選擇、填空 2~4分2.說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備及檢驗方法(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3.描述大氣層中臭氧層的作用(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4.說明溫室效應的成因(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6分5.關注溫室效應的利弊(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考點1 二氧化碳的性質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在通常狀態下,二氧化碳是一種__________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密度______,______溶于水,通常1體積水中能溶解1體積的CO2。在加壓降溫時,二氧化碳能轉變為液體或白色固體——________。【特別提醒】二氧化碳的三態變化均為________變化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實驗現象:向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________;二氧化碳既不________也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碳酸(H2CO3)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實驗① 實驗②實驗現象:充滿CO2的瓶內,加入水振蕩后,瓶子變扁;繼續加入紫色石蕊試液,變扁的瓶中的液體顯________色。【特別提醒】a. 研究CO2溶于水的方法為轉換法。b. 碳酸很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因此實驗②中,溶液變紅的試管加熱后溶液會由紅色變為紫色。(3)二氧化碳能與堿發生反應反應物質 澄清石灰水 氫氧化鈉現象 澄清石灰水________ 無明顯現象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作用 檢驗二氧化碳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備考補充:可以通過驗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后的產物碳酸鈉來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4)二氧化碳能與碳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吸熱反應)。考點2 二氧化碳的制取1. 工業制法采用高溫煅燒石灰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1. 實驗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鹽酸。2. 反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3. 發生裝置:(依據:反應物的______及_________) 固液不加熱型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4. 收集裝置:(依據:CO2的密度和溶解性)5. 檢驗和驗滿(1)檢驗(如圖1):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驗滿(如圖2):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注意事項(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長頸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集滿二氧化碳時,玻璃片的________面應朝下蓋在集氣瓶上,然后________放在桌面上。核心素養 質疑與創新1. 能否用其他藥品代替稀鹽酸和大理石,并解釋原因。(1)不能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能用碳酸鈉(或碳酸鉀)來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實驗裝置的改進與創新(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編號)儀器相同。采用“微型”實驗裝置乙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丙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時,裝置中油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室制取常見氣體的歸納與總結1. 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要明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化學反應原理,即選擇合適的反應物和反應條件(如常溫、加熱、加催化劑等),其次要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最后要研究如何驗證制得的氣體就是所要的氣體。2. 發生裝置的選擇選擇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圖 裝置特點 便于添 加液體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安裝 簡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適用范圍 用于劇烈 反應并制 取較多氣體 用于平穩 反應并制 取較多氣體 用于制 取少量 氣體 用于平穩反應并持續時間較長地制取氣體3. 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還應注意三點(1)所收集的氣體若有毒性,能用排水法就不要用排空氣法,以防污染空氣。(2)導管必須伸到集氣瓶底部,這樣才能把集氣瓶內的氣體充分排凈。(3)如果不知道所收集氣體的密度,可計算其相對分子質量,再與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29比較,比29大的密度就比空氣的大,比29小的密度就比空氣的小。4. 收集裝置的選擇選擇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圖 適用范圍 密度比空氣________ 密度比空氣____[使用多功能瓶時應______(填“a”或“b”,下同)進 ____出] ______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使用多功能瓶時應____進____出)舉例 H2、CH4、NH3等 CO2、O2等 H2、CH4、CO、O2等5. 氣體的凈化與除雜(1)氣體除雜的方法:①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氣體雜質用水吸收,如HCl。②酸堿吸收法:酸性氣體雜質用堿性試劑吸收,如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O2、HCl。③沉淀法:將雜質氣體轉變為沉淀除去,如用澄清石灰水除CO2。④固化法:將雜質氣體與固體試劑反應生成固體而除去,如用灼熱的銅除去O2。⑤轉純法:將雜質轉化為所需氣體,如除去CO中的CO2,可將氣體通過熾熱的炭粉。(2)氣體除雜的原則: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質量,不引進新的雜質。(3)氣體凈化順序:驗水在前,除水在后。(4)綜合性氣體制備實驗的設計順序:→→→→考點3 臭氧層、溫室效應與低碳生活1. 臭氧層的作用能________大部分紫外線,對生物起到保護的作用。2. 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具有與溫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對地球起著保溫作用,________含量的增加,進而導致氣溫上升,引起“溫室效應”。(1)成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面積因亂砍濫伐而急劇減少等。(2)利弊①利:適度的“溫室效應”能保證地球上的氣溫恒定,利于動植物生存。②弊:“溫室效應”加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并引起一系列惡果,如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酸性增強、氣候反常等。(3)緩解措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等。3.低碳生活所謂“低碳”,就是較低量________的排放。低碳生活可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1)節約能源、資源方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等。(2)不造成環境污染方面: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開發清潔能源、嚴禁亂砍濫伐、植樹造林等。參考答案考點1 二氧化碳的性質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在通常狀態下,二氧化碳是一種__無色、無味__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密度__大__,_能_溶于水,通常1體積水中能溶解1體積的CO2。在加壓降溫時,二氧化碳能轉變為液體或白色固體——__干冰_。【特別提醒】二氧化碳的三態變化均為__物理__變化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實驗現象:向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觀察到__燒杯中的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____。實驗結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__大_;二氧化碳既不__燃燒__也__不支持燃燒__。(2)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CO2+H2O=== H2CO3__。生成的碳酸(H2CO3)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實驗① 實驗②實驗現象:充滿CO2的瓶內,加入水振蕩后,瓶子變扁;繼續加入紫色石蕊試液,變扁的瓶中的液體顯__紅__色。【特別提醒】a. 研究CO2溶于水的方法為轉換法。b. 碳酸很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因此實驗②中,溶液變紅的試管加熱后溶液會由紅色變為紫色。(3)二氧化碳能與堿發生反應反應物質 澄清石灰水 氫氧化鈉現象 澄清石灰水__變渾濁_ 無明顯現象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 _Ca(OH)2+CO2 === CaCO3↓+H2O___ ___2NaOH+CO2 === Na2CO3+H2O___作用 檢驗二氧化碳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備考補充:可以通過驗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后的產物碳酸鈉來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4)二氧化碳能與碳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CO2+C 2CO__(吸熱反應)。考點2 二氧化碳的制取1. 工業制法采用高溫煅燒石灰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CaCO3 CaO+CO2↑__。2. 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1. 實驗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鹽酸。2. 反應原理:__CaCO3+2HCl=== CaCl2+H2O+CO2↑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3. 發生裝置:(依據:反應物的_狀態__及__反應條件__) 固液不加熱型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4. 收集裝置:(依據:CO2的密度和溶解性)5. 檢驗和驗滿(1)檢驗(如圖1):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____。(2)驗滿(如圖2):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處,___若木條立即熄滅,則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___。6. 注意事項(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長頸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目的是 ___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從長頸漏斗中逸出___。(2)集滿二氧化碳時,玻璃片的__毛___面應朝下蓋在集氣瓶上,然后__正__放在桌面上。核心素養 質疑與創新1. 能否用其他藥品代替稀鹽酸和大理石,并解釋原因。(1)不能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原因是__濃鹽酸具有較強的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使二氧化碳氣體不純___。(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原因是___反應后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附著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繼續進行______。(3)不能用碳酸鈉(或碳酸鉀)來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原因是___碳酸鈉(或碳酸鉀)與酸的接觸面積大,反應速度快,不便于氣體的收集_________。2. 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___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氣體(合理即可) __。3. 實驗裝置的改進與創新(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___A___(填字母編號)儀器相同。采用“微型”實驗裝置乙具有的優點是__藥品用量少,產生廢棄物少,易操作(合理即可)___。(2)利用丙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時,裝置中油層的作用是__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與水反應__。實驗室制取常見氣體的歸納與總結1. 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要明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化學反應原理,即選擇合適的反應物和反應條件(如常溫、加熱、加催化劑等),其次要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最后要研究如何驗證制得的氣體就是所要的氣體。2. 發生裝置的選擇選擇依據:___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_____________裝置圖 裝置特點 便于添 加液體 ___可控制反應速率____ 安裝 簡單 __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_____適用范圍 用于劇烈 反應并制 取較多氣體 用于平穩 反應并制 取較多氣體 用于制 取少量 氣體 用于平穩反應并持續時間較長地制取氣體3. 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還應注意三點(1)所收集的氣體若有毒性,能用排水法就不要用排空氣法,以防污染空氣。(2)導管必須伸到集氣瓶底部,這樣才能把集氣瓶內的氣體充分排凈。(3)如果不知道所收集氣體的密度,可計算其相對分子質量,再與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29比較,比29大的密度就比空氣的大,比29小的密度就比空氣的小。4. 收集裝置的選擇選擇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圖 適用范圍 密度比空氣___小___ 密度比空氣_大__[使用多功能瓶時應__a__(填“a”或“b”,下同)進 __b_出] __難__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使用多功能瓶時應__b_進__a__出)舉例 H2、CH4、NH3等 CO2、O2等 H2、CH4、CO、O2等5. 氣體的凈化與除雜(1)氣體除雜的方法:①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氣體雜質用水吸收,如HCl。②酸堿吸收法:酸性氣體雜質用堿性試劑吸收,如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O2、HCl。③沉淀法:將雜質氣體轉變為沉淀除去,如用澄清石灰水除CO2。④固化法:將雜質氣體與固體試劑反應生成固體而除去,如用灼熱的銅除去O2。⑤轉純法:將雜質轉化為所需氣體,如除去CO中的CO2,可將氣體通過熾熱的炭粉。(2)氣體除雜的原則: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質量,不引進新的雜質。(3)氣體凈化順序:驗水在前,除水在后。(4)綜合性氣體制備實驗的設計順序:→→→→考點3 臭氧層、溫室效應與低碳生活1. 臭氧層的作用能_吸收___大部分紫外線,對生物起到保護的作用。2. 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具有與溫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對地球起著保溫作用,__二氧化碳(或CO2)__含量的增加,進而導致氣溫上升,引起“溫室效應”。(1)成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面積因亂砍濫伐而急劇減少等。(2)利弊①利:適度的“溫室效應”能保證地球上的氣溫恒定,利于動植物生存。②弊:“溫室效應”加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并引起一系列惡果,如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酸性增強、氣候反常等。(3)緩解措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等。3.低碳生活所謂“低碳”,就是較低量__二氧化碳(或CO2)__的排放。低碳生活可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1)節約能源、資源方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等。(2)不造成環境污染方面: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開發清潔能源、嚴禁亂砍濫伐、植樹造林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中考鎖分】第25講二氧化碳考點突破+夯實基礎.ppt 第25講二氧化碳真題訓練(含答案).doc 第25講二氧化碳(考點透視+知識梳理).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